生灵簿

生灵簿

苍耳

当猫从空中跳下来

有个悖论是这样的:当猫从空中跳下来,它必定先用脚着陆;当黄油吐司被抛到半空,涂上黄油的那一面必定先落地。如果把吐司没涂黄油的那一面粘在猫的背部,依据前述,猫将无法用脚着陆,同样,吐司涂上黄油的那一面也不可能落地。如此推理下去,它将一直在逼近地面的某个高度翻转或悬浮,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的恒稳状态。这固然是个有趣的拼贴试验,但却更接近于我“粘上”记忆重返那发黄了的时光。

不同的是,我的记忆中没有黄油,也没有吐司。粘在那只猫的背部的倒可能是玉米饼或者野蒿子粑。那时偶或听说“黄油”,也局限于纸上,如同“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必定局限于广播里。从前我家在青阳乡下确乎养过猫的,养的第一只猫是虎斑猫。记得1971年的冬天,特别冷,那猫的一只后脚被火严重烫伤,肉垫萎缩了,爪趾也没了。其时我已在县城念初中。它是怎么烫伤的,母亲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它从高处跳下来,恰好下面有个火盆;其二,它夜里怕冷,喜欢钻灶洞,在热灰里取暖;其三,年底“车”塘时偷吃生产队的鱼,被扁头队长扔到开水桶里。扁头家距我家隔壁仅一个牛栏,但扁头自小跟爷爷奶奶另过,不认得我家的猫。当然猫也不认得他,尤其不知道他当了生产队长。

我以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些。火盆盖上灰后,看不出来里面有火。倘追究两只猫从空中往下跳何以结果不一样,我想答案只有一个:此处与彼处,重力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即便把吐司没涂黄油的那一面粘在虎斑猫的背部,它也会从空中急速坠落并前脚着地,只是它不晓得下面有个火盆。你能说火盆和泥巴的重力是一样的吗?

用虎斑猫来套这个悖论,也许有些牵强。因为是家养,偏心乃必然,得出试验的结论未免会跑调。后来全家搬迁到陵阳,猫仍养着,但不是那一只了。后来发现这座老宅里生存着蛇的家族,以捕食老鼠为生。村民深知它们的底细,叫它们菜花蛇,声称它们像长长的菜瓜条,无毒牙。家蛇在当地受到尊重,虽不像原始人崇拜蛇图腾那样,但人蛇共居于一片屋檐下,相安无事以至于冥然默契倒是真实。据我所知,家蛇的不同寻常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老宅之内,家蛇在阴面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与灵长们统治的阳面世界正好相对。它不会轻易跟你们打照面,顶多隔着板壁听它们爬行在梁柱上发出沙沙声。它严守自己的领地从不越界,绝少干涉灵长们的体面生活。二是它们使猫的存在变得尴尬。家蛇是否视老猫为非法移民,为入侵者,不晓得。反正老猫几乎无事可干了,靠人喂食确是事实。我家老猫有时闯点祸,偷吃左邻右舍的干鱼,老贫农便告状到母亲这儿。母亲无法断定是否为老猫所为,只一个劲地赔不是。三是老宅昼夜保持着安宁与静谧,未见鼠迹,亦未见灾年对家蛇有什么影响。比如大旱之年,河沟干了,鱼塘干了,老猫受不住了,因为猫食成了问题。但家蛇依然在隔板那一边我行我素,处变如常,无声地繁衍子息,冷眼看壁外世界。

这座老宅我不止一次写过,越写越不知道它有多老了。村民说它是保长的祖宅,后来充公归了生产队。住得久了,自然冒出一个愿望:想见见原宅主。但这几乎不可能。若干年后,父亲说有一回在镇街上,你堂哥指着一个妇女说,那就是保长的女儿。父亲也觉得好奇,但未主动跟她攀谈。至于保长是不是第一宅主,不得而知。后来我家搬走了,不久搞包产到户,队屋渐渐失去了存在价值,老宅在第一轮拆迁风潮中未能幸免。世代根基被摧毁,家蛇们在凄惶中必定携家带口出逃,那种愤怒、悲凉、无奈,几十年后慢慢渗入我的笔端,其中夹杂着若干疑问,比如:我们的根基在哪儿?还剩下多少?为什么每次轮回都必从一堆废墟开始?我们是否会成为那只猫,背部粘着没有“记忆”的吐司的那一面,在逼近地面的某个高度一直翻转着,悬浮着?

并非寓言

江豚的生存像一个铅灰色的寓言。谁不知道寓言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动物总是喜欢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玩小聪明、小伎俩,于是乎闹出许多笑话,衍生出不少看似荒诞不经的怪事。我不是小动物,也不是大动物,我们是这个蓝色星球的王者,因此这个铅灰色的寓言与我们无关。

但是江豚们注定已成这则寓言的主角——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忽略了它们,那是因为江豚们深居简出,陶醉在自己的“桃花源”里,安静地过自己的日子。

当一头小江豚濒临死亡时,我可能正在图书馆大厅听环保与生命的知识讲座。其实,它的死亡可以跟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件同步发生,比如超市购物、上班途中、与朋友聊天、在床上梦见多年以前的情人。只是,一般情况下我不可能想到江豚。同为哺乳动物,我们在江城,它们在江流,虽然相距不远,但彼此的世界隔绝已久。我们这一拨爬上岸后,侧鳍慢慢进化成了双臂,两叶尾鳍变成了双腿,然后成了恐龙灭绝后这个星球的统治者。这是明摆着的:我们可以随时侵入江豚的世界,挤压它们愈来愈逼仄的空间,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叼着肉渡河的狗,死死盯着河水里另一只同样叼着肉的狗!

要说渡河,我想起从前坐轮渡去江南,偶或目击江豚胖乎乎的躯体逆江而上,圆滚滚的脑袋不时冒出水面呼吸,宛若我在江滩漫步。那时候我想,江豚们也是哺乳动物,也用肺呼吸,却在浪涛中涵泳得如此自如,江水飘逸而起,如同一袭风衣。还有,早先乘“东方红”客轮,也常在尾舷看到江豚三五一群紧随其后,上跃下蹿,不停地翻滚、点头、侧转,做出有趣的喷水动作,表明江豚们对世界抱有何等天真的想法。那时我不可能想到,下一个时段它们可能被螺旋桨劈中,或者被电拖网击晕,以及被滚钩划得遍体鳞伤。

至于有人说江豚将三分之二的身体露出水面直立而行数秒钟,如同玩杂耍,那必定含有某种猥亵的意淫成分了。他们把它们想象成海豚馆里的那个媚态可掬的玩物。江豚对那些远亲必定是不屑的,厌恶的。尽管它们也温柔,但决无媚骨。

然而过了若干年,我目击了这样一幅凄黯的图景:一只江豚搁浅在深度龟裂的鄱阳湖巨大的湖底上,周围是零星的死鱼、怪草、断桨残片,仿佛东方传奇走到了苍凉的尽头。一股热浪扑来,天上似有九个太阳炙烤,那网状的龟裂纹向四面八方蔓延着。这是现代卜辞,大地谶言,还是巨湖咧开嘴向老天嘶喊?一切均在沦陷。这头孤零零的江豚,因撤退不及而陷入绝境。它的眼睑下面挂着一颗硕大的泪珠,哀慽,痛楚,惶恐,绝望,祈求,尽在其中。

但一些专家矢口否认那是流泪。嗯?这还不懂吗?那是小动物们受刺激后分泌的黏液,说得高级点,是对焦虑的应急反应。你说啥?牛羊被宰杀前也流泪?鬼扯淡哟!这个星球上只有人会流泪。流泪是高级情感反应,那些低等动物有爱恨情仇吗?有背井离乡的家园情感吗?

难道非要江豚在江中哭出声音吗?从前我常常迎风流泪,纯粹是受风或光的“刺激后分泌的黏液”。流泪固然更多地属情感活动,但仅凭现有的生物学知识,谁能破译动物们隐秘的情感活动?

另据尸体解剖报告,这些死掉的“同类”大都有个共点,胃肠里找不到任何食物残留,因此死因有三个选项:A.传染性疾病;B.中毒;C.饿死。这令我想起一件事:枞阳县有个老太太死在独居屋里,形容枯槁如骷髅,经法医尸检,她的胃壁薄得像张纸,是活活饿死的!她有四个儿子可竟无一人赡养。小儿子回忆说,小时候闹饥荒,除夕那天母亲顶风冒雪,四处乞讨,只讨来一瓢豆腐渣,放在锅里炒炒,这才度过年关。这个细节让我特别难过。不久前,近郊一个寺庙举行放生仪式,众看客无不神情端肃,口中喃喃有词。可是当九盆活鱼被放生到河中,众看客立马“变脸”,个个拿出长竿网兜迫不及待地争相捞鱼,你推我搡,现场一片混乱,甚至发生争吵。第二天在菜市场,我问一个卖鱼的,这鱼是不是昨天放生的?他大言不惭地声称:“放生鱼是菩萨送的,不捞白不捞!”

这头死掉的江豚令我想起那个老太太。她的四个儿子也许就混迹于“捞客”中间,脸上油光光的,动作麻利。我担心,接下来在川流不息的香客里会不会又撞见过他们?

但是你们——长江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物种,生存于斯已经两千五百万年!亚细亚巨河何曾匮乏过你们活下去的食物、空气和水?何曾如此粗暴地隔断过你们求偶的信号?何曾打断过你们通往栖息地的自由通道?可如今,我到哪儿去寻韩愈所谓“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的景观?

我意识到我正走在一个铅灰色寓言的底部。在那些抬尸上岸的志愿者中间,也许能看到我。江豚躺在不是裹尸布的蛇皮袋里摇晃着,一对尾鳍露在外面,像我以前目击的一个自杀者露在尸布外的双脚,惨白,乌暗,颤晃。我看见抬尸者的脸像空心萝卜。他们不知道这是最后灭绝中的第几头,我也不知道。

在相当长的时段里,这几张照片影响了我的视感。世界的表象也由浅灰变成深褐色且慢慢膨胀、溃烂。吹过来的季风越来越干燥了,沙尘暴遮天蔽日,冰雹摧折庄稼。在江边,几只扇尾沙锥在草丛里晕头转向,一行苍鹭在急速飞行中突然坠落,仿佛江豚在水中的凄怆倒影。

那么谁曾听到江豚们细弱的呼喊?无论发出高频脉冲信号,还是低频连续信号,我都不曾听到过。原因之一在于我经常听讲座,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而且爱冥思苦想。我还特别擅长动物摄影——当江豚从五彩缤纷的污染带一跃而起,那一抹铅灰的影子如同扑向夕阳的飞蛾,倏地定格在波平线上。若干年后,它也许将成为我捕捉到的最凄幻的回光返照——亚细亚巨河飞迸的一颗硕大泪珠。

蛙泳

我曾试图探寻人类模仿蛙的游姿的起始时间,以及这种模仿为什么能达到惟妙惟肖、几近乱真的程度。进而言之,“蛙泳”这个包含原初意味的命名究竟是怎样渐渐被遗忘,被刨光,被淤塞了原始源头的。但现在看来,澄清它,似乎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了。

在我的感觉中,原始蛙泳不见水花的自在从容和不动声响的灵动沉静,显然是与国标式迥然有别的。当你进入久违的自然之水,游展自己的躯体,那融身其间、自开自落的忘我之乐是无法言说的。这有点类似于庄周梦蝶的化境。所不同的是,庄子通过梦,而蛙泳则通过水:一种不知己为蛙还是蛙为己的浑然状态。自然,水可能正是一种梦,一种透明却无法以手掬之的梦,就像浩渺的海水升起了人类蓝得发响的梦一样。

人在学习蛙泳时变得那么谦逊、可爱,他们将擅长模仿的本能再次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曾向一位朋友请教过蛙泳的技术要领。他在一所地区体校当游泳教练。一讲到蛙泳,他就兴奋异常,两眼放光,甚至他词不达意的用词习惯也一下子得以改观。他非常细致准确地向我一一解剖蛙泳:从头部、上肢,一直到大胯、小腿,任何有碍标准、有伤感觉的累赘部分都被剔出、剪掉,剩下来的都是蛙泳鲜活而优美的精华,比如手指要并拢,要像蛙的四肢一样,这样划水才有力;比如蛙能够靠蛙皮呼吸,而人这个功能早废了,因此换气要特别注意节奏感,否则就会呛水;又比如人与蛙的四肢、比例和结构相似,两臂要平稳地划圈,自然带动下肢的蹬水动作,要尽量放松,不要慌乱。他还特别强调说,你注意过吗?青蛙被蛇追赶时,它在水中游动的姿势一点也不变形,重要的是不变形,否则就完了。

我依稀记起这样的切身经验:当我走在草埂上,青蛙倏地奔逃,继而“扑通”一声入水的速度令我吃惊。它蹿入塘心后才从水和水草之间浮现出来。后来,我们不知不觉转移了话题,很自然地聊起一种叫作田鸡的鲜美肉味。他向我吹嘘烹调田鸡的技术要点、佐料以及火候等等,其间还动情地插叙当年在乡下捕捉田鸡的快乐往事,以至于我感到在“田鸡”这个词的背后划过一道锐利且寒的钢丝叉的闪光。至此,我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他在烹调田鸡方面,甚至比蛙泳专业还在行。似乎吃足了田鸡,蛙泳便水到渠成,技术会提高得很快。理解了这一点,其他的就不必惊讶了。

其实,最初我是先对我自己起了疑心的。后来我想到,这次关于蛙泳的谈话,也是一次不经意的日常闲谈的沉沦过程,只是我不知道自己在其中也遭到类似田鸡所遭遇的被劫持的命运罢了。如同活剥青蛙的血腥使我浑身起鸡皮疙瘩,语词的诡异性使我不寒而栗。为什么只要稍稍改变或者偷换一个词:“田鸡”“水鸡”,或者别的什么,就足以使捕杀者变得名正言顺,而看客和食客变得心安理得?我忽然想到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想到那个被众人指认为“狂人”的人。我对我自己不得不起了疑心。

我的悲哀和麻木只在水中才凸现出来。因为只有在水中,在相异却一致流动的水中,你才能稍稍看见我们自以为是的生存、思想或者语言,哪些部分由于它们衰退得过快才更为人们所注视,哪些部分又因它们的自明性而使人陷于昏聩之中。

当我以这样的目光注视水中的泳者,我看见“蛙泳”这个词和它所关联的躯体动作,至少“蛙”那一半是坏死的、偏瘫的,或者说原本生长在“蛙泳”上的那一层淡绿色的、湿润的“皮”,早已被剥得干干净净。

我闻到一股令我恶心的焦煳味……我反问自己:究竟是什么魔鬼攫住了我们,使我们的品行这样善而不良呢?

令我震惊的是,并不仅仅是我们在水中徒具蛙形的虚脱游姿,我们置身其间的水也已经变得干燥、僵冷,布满了细小而不易觉察的裂纹。我想到一个难题:我们借助水来滋润生命,延续生命,那么,汤汤的水又借助什么来滋润它自己呢?那些发绿的冒着灰泡的水,寸草不生的散发恶味的水,靠什么来拯救自己呢?换句话说,当水也感到异常干渴时,我们还能用它来解渴吗?那使我们感到万分干渴的原因,是否来源于水自身的焦渴?斯托夫说:“从另一侧面看,可以觉得,被踩死的蚂蚁或被救起的瓢虫比伟大的文明国家更重要,重要得多。”

写到这儿时,窗外又照例沉渣般泛起那干哑又焦黄的叫卖声,其间夹杂着从蛇皮袋里渗流出来的、属于被劫持者的、那一滴滴的、冷血的,哀鸣。

我没有感到一点悲哀。我的血也很冷。

记得小时候,一个我熟悉的小女孩,因为喜欢小蝌蚪而掉到郊野的水沟里,淹死了。她肯定不会蛙泳。那时候,我们都住在一所大学的红楼住宿区——那儿靠近市郊,连接田野的那一面是用铁丝网圈着的。但铁丝网被剪了不少缺口,只因那一边有小河沟,还有许多红蜻蜓、白蝴蝶在飞。她可能是想掬一捧小蝌蚪,却不小心滑到水沟里了。她喜欢青蛙是自然的,但完全可能不知道“蛙泳”为何物。1990年我去那儿时,水沟早没了,小蝌蚪也不会再有了。她死了这么多年,而我早就学会了蛙泳。

希尼曾在《自然主义者之死》一诗中追忆了童年对蝌蚪的喜爱:“最妙的还是堰荫里,黏糊糊水一样滋生着的,暖暖厚厚的蛙卵。”他不无伤感地认为,蝌蚪是人类的童年,它是不能长大的,长大了就等于死亡。

而我们都长大了,油光光的,大腹便便的,为什么都长得这么蠢?!为什么不对着镜子或者水照一照,然后再给自己几个痛快的耳光?!

斑点,还是斑点

从前这儿是郊野,成片的菜地、农舍,夹杂着水塘、草棚子。后来冒出银行、商贸大厦和各种娱乐会所、洗浴中心,再后来沿湖修路,搞绿化带,忽地现出一片梅林。将春未春之际,那儿光秃秃的墨枝上缀现星星点点的梅胎,好似清莹莹的细雪。近几年梅林吸引本地一些画家赶来观摩,找寻灵感。事实上,如何画梅在史上一直存在争论,有的认为应以历代先师所画墨梅为范本;有的认为应以天为师,以真实的梅林为摹本;有的认为只要画得传神,卖得好价钱,何必为此徒费口舌?

天气乍暖还寒。穿过梅林时,我发现北边有人在宰杀梅花鹿。那男子手挥尖刀,嘴里不时地吆喝着:“卖鹿肉喽!鹿血大补喽,正宗的梅花鹿哩!”梅花鹿已被杀死,鹿皮刚剥了一半。宰鹿的男子显得刀法娴熟,小心地剔着皮和肉的筋连处。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奇异的血腥味。好奇的路人一层层围了过来,围成一个圈。人越来越多,圈越来越厚。后面的人必须拉长脖子才能看到里面发生了什么。有人因受不了血腥气,掉头而去。一位母亲手捂着女儿的眼睛,像听到防空警报一样快速逃离。

此时,寒梅将开未开,星星点点像什么东西迸溅上去的。我转到梅林南边,看到几个画家在现场临摹,确有静气和定力,画板上的梅苞很有点提前绽放的意思。这里毕竟不是“驿外断桥边”,也没有“病梅馆”,观梅者也并非某个孤零零的士大夫。

“梅花肉养颜,梅花血养刚,好东西哩!”北边持续传来嚷嚷声和骚动声,似乎梅花鹿的皮被完整地剥下来了。无须遮掩什么,但省略是必需的。种种迹象表明,不像是头一回了。显然,游丝般的冷韵幽馨难敌随风飘来的膻腥气。一个画家骂了一句,但听不清骂什么。另一个画家停下笔,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然后在画板上涂抹几下。他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这梅花鹿的肉咋卖呵?血咋卖呵?”

“梅花肉一斤15块,血一瓶10块,一口价。”

梅花鹿皮上呈现着旧斑点和新斑点。定睛看时,那大小不一的斑点便旋转起来,在天空下像什么花那样恍兮惚兮。这时,一个瘦弱的画家从林子里走出,手里拿着矿泉水瓶子。他声称要买梅花鹿的血兑酒喝,气血不足是画不好梅的。

一片炭枝上的细小梅苞在寒风中打着战,将前梦裹得紧紧的。我注意到它们俯伏在风中的眼神,是否想探问画板上那些墨梅何以不颤晃?

南边和北边。中间一片梅林恍兮惚兮。梅无肉,亦有肉。只看见肉的人,早没骨头了。在巨大的喧嚣、强光和微弱的幽暗之间,三种梅在不同块面上含苞待放。而我,被置入三者之间——他们、它们和你们之间,形同枯枝败叶的垂垂老者。

它们飞

中箭的海鸥仍在飞,箭也在飞,这绝非童话中描摹的图景。

一只鸟被箭贯穿仍在飞,这样的事恐怕在古代也不多见。最近,英国摄影师格雷厄姆·洛德斯,在海边摄影时发现一只海鸥,脑袋被射穿但仍在奋飞——箭矢的两端都露在外面,仿佛它长出了两个角。摄影师惊呆了。

“你简直无法相信,这只鸟儿头上带着箭矢仍在飞,箭矢的重量竟没有限制它的行动。这只鸟儿看来一点没事。此时正值繁殖季节,我遛狗时常看到这只鸟和它的配偶。真令人难过。”摄影师最担心的是,“如果他们朝空中射击出现偏差,箭矢势必落在他处,伤及别人的眼睛。”

在古代,鸟儿被箭射杀是不稀奇的。人们常常把疾飞的鸟比作一支飞箭,或者把带羽的箭比作飞鸟。从前,我读过柯勒律治的叙事长诗《老水手之歌》:老水手率领一批船员驾船出海,被暴风雨刮到了南极,严寒使船陷在冰封的海面,危在旦夕,幸亏天外飞来神鸟信天翁,顷刻寒消冰释,死里逃生。然而老水手却射死信天翁,于是船又被风暴刮到狂暴的太平洋,船员们发现这是老水手杀鸟之过造成的,就把那只死了的信天翁挂在他的脖子上,以示惩罚。然而由于死亡女妖作祟,船员们纷纷倒毙在船上,只留下老水手一人活着。老水手恐怖而痛苦地度过七昼夜,终于幡然悔悟。当海上出现发光的水蛇时,他为这些动物祈祷。他因此获救了。

在欧洲,海鸥被认为是可以转世的鸟,它们的生命可以无限轮回。“海鸥盘旋在沉船的上空,用嗷嗷的鸣叫赞颂灵魂转世的信念。”在古希腊悲剧中,合唱经常起到烘托和解说悲剧剧情发展的作用,格拉斯在这部小说中将沉船上空盘旋的海鸥比作合唱团,意在暗示主人公马尔克的悲剧命运。

孙犁在文章中也写过一件事:年轻时在海边,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为了讨女友一笑,开枪射死了一只海鸥。一群海鸥因此受惊远飏。女友请船夫帮助打捞漂远的海鸥,船夫愤怒地掉头而去!

有关海鸥的文化隐喻和文学描写,远不及此刻对一只在绝望中疾飞的海鸥的触摸。它忍住剧痛在飞。这种飞,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如同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扛着石头,永远找不到摆脱厄运的方式。它因头疼欲裂而拼命嘶喊。但嘶喊并不能减弱疼痛。除了飞,除了叫喊,它在最后时刻还能干什么?叫喊至少能将悲愤宣泄一下吧?

然而,这悲怆的影像很快引来一片喝彩,有人赞之曰“鸟坚强”。我想,海鸥绝对不需要这顶人类赐予的“桂冠”。它无法甩掉这支利箭,无法撕开这颗被贯穿的头。在天空,同样是飞,此飞与彼飞是不一样的。它这样飞,其实是在与箭矢进行肉搏,因而也是与自己在肉搏!

问题是,暗器像悖论一样贯穿头部,远比射中胸腔更阴险、更艺术——让你徒然地飞,胡乱飞,失却原先的恢宏目标,让过程一寸一寸折杀你。

事实上,海鸥对箭是熟识的,正像它们熟识任何一种天敌,这个无须老一辈来教导。它凭本能就知道谁是天敌。这个细长且锋利的家伙,它不像天敌先发出警告,只听到“嗖”的一声,便坠如一片飘零的落叶了。

这只海鸥左眼看到利簇,右眼看到了箭羽。它因这箭而痛苦,又因这箭而苟活着。它在飞,箭也在飞。顽敌紧贴着它,简直成了它体内长出的异物。

我在想,用那箭嵌入对象的脑袋,又不让它立即死掉,像一道黑影始终紧逼着它。这正是射手的诡计。让它带着箭矢飞行,这样别的海鸥看见了,才会双翅颤抖,才会喑哑无声。吓阻自由飞翔的图谋莫过于此。

我感到黯然。那么,它被摄影师摄入镜头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因为它被贯穿,被留影,它的痛苦便传染到我的身上。我感到切肤的虚无痛苦。我想,那个射手一定距摄影师不太远。甚至,他与摄影师很面熟,是朋友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射手看到这幅摄影作品,一定会感到惊讶。他会谴责这种任意杀戮的野蛮行为:“这是骇人听闻的,无法接受的,绝对地违法。太可怕了,为什么要袭击一只无辜的海鸟?”

世界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我担忧的是,如果它死不掉,它会慢慢习惯,进而像施了全身麻醉似的。如果它再活得长一些,它会以为那是从它体内长出来的。本来如此。本该如此。它会对别的海鸥说,你们怎么不长出角来?你们一定得了病!你们神经错乱了!你们统统是狂人!

《安徽文学》2017年第2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