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规划

一、决策规划

●1954年初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到十三陵地区视察时说:“十三陵这个名胜古迹,是外宾必游之地,有山无水是一大遗憾,若能修个水库有个大的水面,那就更美了。”

●“机关指挥部”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劳动办”改编组建,任民同志为负责人,北京市公安局的张瑞祥同志任副指挥。

●1958年2月9日上午,朱德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工地视察,关心地询问了工程情况,坝多高、多长?还勉励大家说:“这么大的工程,要努力,再努力!”

周恩来指示修建十三陵水库

1954年初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到十三陵地区视察时说:

十三陵这个名胜古迹,是外宾必游之地,有山无水是一大遗憾,若能修个水库有个大的水面,那就更美了。

同年夏天,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向北京市有关领导传达了周恩来的这个指示。

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

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的水库初步设计方案。

1月12日,北京市委决定,成立“十三陵水库修建总指挥部”,由农村工作部部长赵凡担任总指挥,副总指挥贺翼张和张俊仕。同时决定,水库工程于1958年1月21日正式开工。

正如周恩来所说,十三陵是我国的著名古迹。

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十三陵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50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人认为,这里是世间胜境,是绝佳吉祥之地,因此被当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但是,十三陵地区是一个盆地,在过去,每遇夏季暴雨,山洪暴发,滔滔洪流直泄东山口,从东沙河一直泄入温榆河。两岸的村舍、农田经常被毁,群众总是遭受严重灾难。往往洪水过后,这里又变成一望无际的卵石沙滩,无水缺水,一片枯干。

特别是经过了多年的荒废,这里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采。重塑十三陵地区的美好面貌,是新中国百废待兴的举措之一。

1957年,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普遍高涨。

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

9月25日,《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积肥运动的决定》。

“决定”要求根据农田水利条件,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和现有经验,做好水利建设规划;要加强领导,党政负责同志亲自动手等。

“决定”发出后,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它就像一股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像动员令,激励着千军万马,奔赴农田水利建设的战场。

中共昌平区委认真讨论了中央的决定,并根据群众的呼声,提出了修建十三陵水库的计划。一个只有20几万人口的昌平区敢于倡议修建这样大的工程,反映出当时首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高潮中敢想敢做的新风貌。

自从周恩来提出修建十三陵水库,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向北京市有关领导传达周恩来的指示后,就开始了十三陵水库的设想和修建规划。

北京市成立水库修建指挥部

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12日,成立“十三陵水库修建总指挥部”。

1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国务院反映,修建十三陵水库每天尚缺工1万人,希望中央国家机关能以参加义务劳动的方式给予支援。

1月21日,十三陵水库修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其实,在正式动工之前,已经参加建设的人员有昌平民工8000余人和义务劳动大军约2000人,共1万余人。这些劳动大军自带行李、粮食和炊具,从四面八方来到工地。当时正逢天寒地冻,又缺乏施工经验,加之施工机械少、单凭人工运土上坝工效不高,虽然干部、民工劳动热情高涨,但施工进度缓慢。

1月21日,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指示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牵头承办此事。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到任务后,随即组织了一个临时机构,即“国家机关义务劳动办公室”,由原交际处副处长任民同志为负责人。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劳动办”配备了一辆吉普车,“劳动办”就迅速进入前期的准备工作。

“劳动办”人员白天到北京市委接洽工作事宜,到水库工地了解情况、领受任务、察看劳动场地、安排住房等,晚上开会研究方案,排列各单位出工时间顺序表等。

“劳动办”人员还与财政部门协商出工补贴问题,与粮食部门研究制定粮食供给问题,还有电话通讯、劳动工具、照明设备、医疗救护、广播网站、宣传报导等,简直样样都想到做到了。

在当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他们常常在办公室睡觉过夜。

十三陵水库正式动工后,参加建设的各路大军纷纷开赴工地。有北京各县组织的民工、北京市县的机关干部、北京院校的学生、北京市商业系统的职工和驻京部队等。

为了尽快落实国家机关各部委的劳动队伍进驻水库工地,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及时在中南海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办的主要负责人开会,亲自动员布署。

会议按照“劳动办”提供的报表下达任务,提出要求。会后,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

2月3日,“劳动办”的3个同志带上简单的行李,坐上吉普车,正式进驻水库工地办公。

在当天,率先开进工地的是水利部的300余名干部职工。他们自行解决食宿,由昌平县水利局给予安排。

这天下午,任民同志等去水利部驻地看望大家,一方面向他们表示慰问,一方面征求意见,搞调查研究。

当时,任民看到有些干部职工从家里带来两台缝纫机,专门成立了缝纫组,为大家搞后勤服务。任民认为这个方法很好,可以推广,便让随从人员把了解到的这些情况一一做了记录。

晚上,任民召集开会,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于水库周边已被数万民工的工棚、部队的帐篷围满,机关干部的劳动大军只能驻扎在昌平县城。从前期号房的情况来看,安排食宿困难很大,根据水利部的经验,可要求后续各单位自行到昌平联系对口单位解决食宿以减轻“劳动办”的工作压力;再有就是“劳动办”负责安排的住所,规定每人占地面积长为2米、宽为90公分。有条件的可自备上下床,没有床的一律睡地铺。

随后几天里,各部委按规定的时间陆续组织劳动队伍开进了工地。“劳动办”将国家机关劳动队伍按地域、系统分别组建了13个大队、75个中队、129个小队,各单位都有几个局、处级领导担任大队长或中队长之职,并且长驻工地直到本部门、本系统的轮换劳动结束,直至最后撤离工地。

从2月3日到6月30日的5个月中,国家机关的劳动大军承担了水库工地建设中约50余项工种和施工任务。其中包括修建大坝的两侧护坡、漏水坝、坝顶公路、环湖公路等主建工程和清除草皮、修整道路、采料备料、装运土石等辅助工程。

国家机关共动员参战的有358个单位,8.7186万人,共完成96万多个劳动日,为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十三陵水库工程总指挥部研究决定,为了便于领导统一指挥,由中央国家机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北京市党政机关,于3月5日共同组成“十三陵水库建设机关指挥部,”具体负责施工队伍的组织、协调和工程事项。

“机关指挥部”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劳动办”改编组建,任民同志为负责人,北京市公安局的张瑞祥同志任副指挥。这样,原来的“劳动办”又改成了“机关指挥部”,工作任务自然也就更重、更大了。

组织科研人员完成修建规划

1958年2月9日上午,朱德在凛冽的寒风中,来工地视察,关心地询问了工程情况,坝多高,多长?还勉励大家说:“这么大的工程,要努力,再努力!”

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指挥部规划设计,十三陵水库大坝建在东山口,蟒山和汉包山之间。坝长627米,坝底宽179米,顶宽7.5米,高29米,为粘泥土斜墙式大坝。大坝主体工程总量需231万土石方。

这么大的工程,能不能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所以,工程一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重视。

全部工程设计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和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承担。工程开工后,设计人员赶赴现场,边勘察、边设计,夜以继日地进行设计,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

3月29日下午,周恩来到十三陵水库工地视察,听取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向指挥部负责同志转告毛泽东的话:

改良工具是技术革命的萌芽,推荐安徽用车子推土的办法,比肩挑好。

为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筑坝任务,北京市委决定发动全市工、农、兵、学、商各方面力量参加义务劳动,共建十三陵水库。此后参加水库施工劳动的人数日渐增多,至5月,每昼夜达10万人。在这支劳动大军中,人民解放军是施工的骨干和主力。

为适应工地建设需要,工程总指挥由解放军罗文坊少将担任,北京市农委书记赵凡担任政委。参加劳动的全体人员日夜奋战,积极改良工具,改善施工条件,改进操作方法,大搞技术革新,于是很快施工进度就有了明显加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