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在宝安:开发物料需求计划系统

第四节 在宝安:开发物料需求计划系统

到宝安西乡以后,发现这里和在东莞做事的方式不同了:这边两个工厂,分别有两套人马,这两套人马有争执也有合作。我的新同事是一个叫阿艳的师姐,她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平时也很乐意和我共享计算机上软件学习的心得。我第一次见到阿艳的时候老老实实地对她说,我是从大学爬出来的,她笑着看着我说:“以后不要给别人讲这个,要不然别人会看不起你。”

尽管工资系统已经更改完毕,没多久我所在的工厂从原来的中国香港公司分离出来,和中方的一家公司合资。曾经理这个时候已经移民去了加拿大,按照加拿大相关的法律,他必须待满一年才可以离开加拿大本土。新的公司的总经理是我在东莞见过面的徐总。合资公司成立后,原有的物料管理系统不能用了,我需要重新设计系统。我记得我设计的第一个物料管理的程序是打印领料单,就是把工程部传过来的BOM(Bill of Materials,物料清单)电子文件导到我自己设计的一个小数据库中,我用BOM中每个物料的单位乘以这次生产的批量,得到一个需要领料的数量。我把物料编号、描述、单位用量、总需求量通过一个打印程序打印出来即可。那个时候的计算机软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打印程序需要精心设计,一共有多少条记录,一页纸能打印几笔记录,一共打多少页,这些都要在程序中提前设计好。经过一番程序设计、调试,当我看着公司的爱普生打印机在嘎嘎的打印声中把结果打出来并发现结果是对的时候,内心无比自豪。我作为真正的程序员生涯从此开始了。

从1994年、1995年到1996年是我作为程序员的辉煌期,我从深圳买回很多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书籍,在公司的电脑上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程序,先后为货仓、采购、生产部门开发了一个个小的系统,这些程序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带来工作上的便利。记得那个时候,我在吃饭的时候、冲凉的时候、坐车的时候,都在考虑程序设计的事情。随着我读的书越来越多和写的程序越来越多,我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的一部分。MRP在国外是一个很流行的软件,国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公司能排上名字的就有两百多家。

那个时候我在学校学的软件开发的方法论是瀑布模型,后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不好用。瀑布模型要求用户知道他要什么东西,开发者基于他想要的东西开发出来,然后测试和上线,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基本上是不变的。但实际中往往是用户不知道他要什么东西,或者没有时间告诉开发者他要什么东西,或者他们的想法一直基于外界环境在变。这个时候的我也随需而变:根据他们用嘴告诉我的有限的信息,自己先写一个大概的样子,然后让他们看是不是他们想要的,如果不是,根据意见接着改;如果是,他们就可以使用了。我用这种方法解决了一个个的问题,获得了用户的认同。几年后,这种模式才在国际上正式作为一个模式被提出来,叫“敏捷”。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在世界上还没有“敏捷”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已经用“敏捷”写出了一个个的系统。这点创新很重要,因为用“敏捷”的方法,我开发出一个小的程序后,管理人员用得顺手,他会认可我,这样我才能在公司继续做下去,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程序来。如果我用瀑布模型,一年时间也搞不清楚用户的需求,更不要说代码化和测试上线了,到那时,老板肯定会失去耐心而赶走我。我常常为自己的这些创新而得意:我用“敏捷”方法论的时候它在世界上还没有被正式提出来。

同时,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我需要经常去深圳给公司买组装的电脑回来给各个业务部门使用。通过几次打交道,我发现深圳爱华有一家电脑公司的女老板邹小姐说话做事比较靠谱,这样我就基本上把我们公司组装电脑的订单都交给她去完成。我有一次告诉她,我除了给自己的公司买电脑,有些别的公司的老板或者熟人也经常托我买电脑。她说:“你这样就对了,年轻时不要吝惜自己的力气,多帮别人,别人以后也会帮到你。有些事情对你来说很难,但对别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她的这些话对我很有启发,年轻时还是多出力,广交人缘,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邹小姐组装的电脑质量也比较好,在她那里买的电脑运行速度快,也没有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计算机网络在深圳变得流行起来,我从深圳的几个书店买了一些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籍回来,经过苦心钻研,我也为公司建立了内部局域网(Intranet)。建网的整套工作:装网络服务器,布线,在每台电脑上装网卡,连接网络,以及安装网络软件都由我一个人完成。同时在网络上安装了我开发的应用系统,这样将采购、货仓和生产的信息系统联网,给公司的管理人员带来很多便利,自己的成就感也与日剧增。公司老板徐总是个好人,他很鼓励我买书看,很多购书费用公司都给报销了,计算机专业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也努力学着。不管在哪里,爱学习的人总是得到大家的尊敬,我也不例外,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特别好学,所以喜欢和我交朋友,不太爱说话的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成了好朋友。

慢慢地,工作熟练起来了,我开始学着做些恶作剧来体现自己的才华。公司来了位大学生叫阿君,江西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英语六级,在那个时候是高学历人才了。我喜欢和阿君斗嘴皮,但总是输给她,这女孩知识比较丰富,竟然连我那时心中的偶像—德国“二战”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都知道。几次斗嘴失败后,我心里很是不服气。“报复”的一天终于来了,有天我去市区里给公司电脑买配件,估计到阿君中午要使用我写的程序打印东西,我就在程序中加入一弹出菜单,上面显示:“您好,任拴平先生友好欢迎您的到来,请您先打‘How are you?Mr REN!否则,你无法使用本系统,不信,试试看。’如果阿君输入 了How are you?Mr REN!弹出菜单消失,进入下一屏幕开始工作;如果没有,程序一直死循环,卡在那里。

我从市区回来后,问同事阿君有没有用过电脑,同事给了肯定的回答,我心中很是得意。过了一会儿,阿君走进来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气急败坏,她警告我说:“以后你再这样我就不再使用你的系统”,我只是“呵呵”了一下,没有回答她。反正她已经在我编制的系统里对我说了“How are you? Mr REN!”我这心里面啊,空前的平衡!

在1994年、1995年,我也开始进一步学习英语。记得那个时候我学习了《走遍美国》《托福必考文法》等书。一个个地记着英语单词、句子。同时羡慕着美国人的人生。记得那个时候的记忆力真好,看过的书不仅记得单词或者句子的意思,甚至能记清在书的哪一页。

这个时候工作已经稳定,也有了一笔小的积蓄,我性格上变得开朗了许多。我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部崭新的自行车,下班就在马路上和同事们比赛,曾经有一次比赛胜利后,我将脚放到自行车的前把手上庆祝,结果车头一偏连人带车掉到了路边的小河里。不过那个时候广东冲凉方便,我马上返回宿舍洗了澡换了衣服,这时我听见一个小姑娘已经将我的经历在楼下的饭堂传开了,但十分钟后等同事见到我时我已经是崭新的模样。这件事在我们公司上下成了笑话,几个爱开玩笑的同事看到我就说:“阿平,不许酒后驾驶!”

在这个时候,我也开始活跃起来,经常和同事开开玩笑。记得我虽然心里爱着广东,但老在广东的同事面前说广东如何如何不好,比如说广东的蚊子块头大,很笨,一巴掌就能拍死,不像我们家乡的蚊子,像小型战斗机,行动敏捷,想拍死很不容易;我们陕西西安以前是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广东以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等等。广东的一个小女孩气愤地对我说:“你既然说我们广东不好,那你留在你们陕西好了,为什么来我们广东?”我很霸气地回答她:“什么你们广东?你们珠江三角洲是黄河从上游—我们陕西带来的大量泥沙沉淀而成的,我不是站在你们广东,我是站在我们家门前!”广东小姑娘当场“吐血”。不过她没找到我说话中的逻辑错误,黄河和珠江三角洲没有任何关系,黄河是从山东入海的,虽然黄河历史上数次改道,但肯定和广东没有关系。我瞎说,但人家也没反应过来而反驳我。

我做过的最伤害别人的事情是:有一次,一个广东小姑娘对我说:“阿平,你教我电脑,我教你广东话。”我立马回答:“广东话是愚昧与落后的一种象征,看你们讲得蛮得意的!我教你电脑就没问题了。”当时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整个办公室一片愕然。这可是在广东啊,大家都以讲白话为荣。那个女孩子对我说:“你就不知道入乡随俗?!”“呵呵,我阿平才不呢。”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小姑娘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没过多久抱起一本《走遍美国》开始在办公室阅读。我走过去,说:“你怎么放弃你们骄傲的广东话不讲,开始学习英语了。”这小姑娘倒也实在,说了一句:“我觉得广东话没什么了不起!”我哈哈大笑,说:“竟然有人说他们的广东话不好!”我这话说得可能是对的,因为有些语言其实是没有前途的,除了语言学家用来做研究。但是,讲出这样的话也是错的,我竟然敢在广东人的地盘上讲这样的话,真是胆大包天。

若干年后想起来我说的这话也是后怕。在国外,政客要是讲了这样的话语就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因为语言、人种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一定要学会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不可无故挑起事端。幸好那时年轻,别人也看出我虽然嘴上说着不喜欢广东,但心里是真心喜欢的,所以没人跟我计较。现在我想起这件事情还觉得那个时候真是幸运啊!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为自己做过的傻事而懊悔。

那个时候阿浪会约我周末出去走走。阳光明媚的清晨,在公司吃完早餐后,阿浪和他的弟妹们,还有我,一起浩浩荡荡地出发。我们在深圳登最高的楼,逛最远的风景。在北方时忧心忡忡的我变得活泼轻松起来。黑裤子、蓝上衣、黑皮鞋已不复存在,裤子变成米黄色,衬衫也变成浅颜色,鞋子也变成了棕色的。蛇口、荔枝公园和深圳图书馆都是我们游玩的一个个目标。那个时候觉得世界真是很大,随便一个地方都很陌生,都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东西,自己增长了不少见识。

那个时候深圳的一切都是快节奏,中巴车在没有警察时招手停,经常没等坐好就呼啸着朝下一个目标冲去。我因为年轻,很快就练就了好手艺:车还没停稳,我一个箭步跳上车,随着重重的脚的落地声,我稳稳地站在了车上,眼睛的余光瞄到一个空位,一转身子就在座位上稳稳地坐下了。整个动作快速,精确,一气呵成。中巴车好像也冲得没以前那么猛了。

在我渐渐变得开心的背后,有两件事在我的心里隐藏着:一个是我在北方的女友,离开几年了,尽管我心里有她,但以当时的情形,我们结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第二个是我一直在对自己学历的事情耿耿于怀,我总觉得进一步的深造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喜欢计算机专业,但我总想拿到一个研究生学位,我就喜欢“研究生”三个字。

1996年我回陕西把女友接到了广东,女友是很喜欢广东的,但是她家里人怎么也不答应。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因为女友的父亲是从事马列哲学类的教育工作,他对深圳、对外企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在他看来,在国营单位做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正道,所以并不同意女友来广东。女友出发前的身份证和学历本都被留在了家里,匆匆和我来到深圳。因为我在工作上已经有出色表现,加之平时又是一个听话的员工,徐总帮我给女友在人事部安排了一份工作,一切看起来顺利起来。

摄于1994年的蛇口,那个时候我肩扛一个旅行包,胸怀走遍天下的雄心壮志。不过我真的做到了美梦成真,这张照片最后成了我一生的写照: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这张也是我得意的照片之一。和阿浪一家去蛇口玩时拍的。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真实的生活不是摘水果这么轻松。

这个时候曾经理也从加拿大回来了,他在我们公司的不远处开了一间新厂,主要是做我们公司的外包业务。我在公司下班后会去他那里看看,帮他写写程序,培训新员工使用电脑,以及查杀电脑病毒。同时,和曾经理聊聊天。从曾经理那里得知,移民加拿大不是很难,但是在加拿大找工作会很难。我曾经有过移民的念头,听曾经理这样讲后就逐渐打消这个念头了。

我现在常常想,我的打工生涯起步是很幸运的,曾经理在和我一个照面后就基本决定录用我了,他平时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多鼓励,用同事的话说,简直就是把我们当自己家人对待。还有徐总,他平易待人,戴着金丝眼镜,一派学者的打扮。我们公司的维修工帮他将办公室的空调修好后,他都会含着微笑说“谢谢”。每次当我将打好的报表或者物料报告给他时,他总会说“谢谢”,然后说:“阿平也开始帮忙了!”

现在想起来,年少轻狂的我也做过不少傻事,记得那个时候我喜欢在办公室大喊大叫,给同事讲各种笑话;有时接电话时说了“您好”后,听不见对方回音,我就再大声地说一句:“您好!”我估计别人听见我的第二句“您好”时会非常痛苦。幸好我这样接电话没有接到大人物的电话,否则麻烦大了。但徐总没有为这事训过我,一直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公司小一辈的成长。

在1997年我有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学习英语。记得李阳在3月份左右的时候在深圳华为讲授自己英语学习的技巧,其实就两个字—疯狂。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效仿他说的,将英语单词小卡片放在上衣口袋里,每天在走路时、坐车时,从口袋中取出来背诵,每天能背诵48个带句子的单词。这个疯狂的习惯我保持了四年,反复背诵了一万多个单词,直到2001年我进入梅西大学学习MBA。这个单词量对于学习MBA是够用了。

这个习惯的好处是充分利用了闲暇时间提高了英语水平,不用太多的成本投入;坏处是单词都是按注音学习的,发音不准。这些问题在后来智能手机出现后才得到解决:我将由俞敏洪编写的《四级词汇 词根+联想》《六级词汇 词根+联想》《TOEFL词汇 词根+联想》《GMAT词汇 词根+联想》《GRE词汇

词根+联想》单词标准发音的MP3导入手机,通过播放MP3的正确发音纠正过去的错误读法,我一般在地铁上或者休息前一遍遍地播放大学四级、六级、托福、GRE、GMAT的词汇的音频文件。有时我很感叹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真正的便利。事后想起来,英语和计算机在我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后面的工作能顺利找到就是我有一个明显的优势—英语比较好。这使我在很多的候选者中能很快地脱颖而出。那个时候计算机软件行业一直处于增长阶段,英语和广东话是在专业知识之外很重要的加分。在广东话与英语之间,我选择了英语,这也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在广东生活了四年后,自然而然听得懂广东话了,当然,那些认真学的同事四个月就学会广东话了。在徐总的公司里我的意外的收获是学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1994年和1995年伴随着工作上逐渐顺心,我开始在晚上可以放松地看一些电视节目了。公司在职员宿舍下作为饭堂的小客厅安装了彩色电视机,我们可以通过有线信号直接收看香港的电视节目。香港有两个很好的电视频道:一个叫“国际台—ATV WORLD”,另一个叫“翡翠台—TVB PEARL”。这两个频道有国际上流行的电视频道和电影节目。我们平时白天能看到“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探索与发现”(Discovery Channel)、“动物世界”(Animal World)这些电视频道。

到晚上九点半以后,就是电影节目了,对于在中国内地长大的我,这些电影真是太好看了。有比较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亚历山大》(Alexander)、《恺撒》(Caesar)、《斯巴达克斯》(Spartacus);现代的电影有汤姆·汉克(Tom Hanks)演的《大地雄心》(Far and Away)、《阿甘正传》(Forrest Gump);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演的《虎胆龙威》(Die Hard 3),以及施瓦辛格演的《真实谎言》(True Lies);还有反映二战的电影,比如反映诺曼底登陆的电影《碧血长天》(The Longest Day);还有《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以及后来 的电视剧《ER》(仁心仁术)、《CSI》(犯罪鉴证科)等。

刚开始我非常喜欢看《国家地理》节目,那里面丰富的地理景色,多彩的动植物活动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那个时候在学校读书,历史地理都是辅助课程,基本上没有怎么认真地学,现在可以在一天工作之后放松地看电视节目从而知晓这些知识,真是一种享受。还有电影《碧血长天》,描写的是诺曼底登陆。美国的电影总是拍得场面宏大,接近真实。不像那个时候大陆的电影:都是好人超级勇敢,以一当百;坏人一脸奸相,不经一打。有时候我们公司的出纳—一个广东小女孩也来看美国大片,看了几分钟就退出了,嘴里唠叨着:“都不知道哪个打哪个?”这个时候我一脸得意,心里想着:“谁让你们整天没事讲白话,搞得我们都不知你们每天讲啥?这次总算有你们也看不懂的东西。”

《亚历山大》《恺撒大帝》等电影让我再一次温习了西方的古代历史知识和西方的古典文化。记得电影《亚历山大》在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片段:士兵们因为厌恶了长期的征战,准备回希腊老家,亚历山大让他们将手中的武器—长矛掷到更远的地方,镜头中一根根的长矛被掷了出去,落在了更远的地方。这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我们个人做很多事情,也需要在我们觉得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时再多付出一点,这样才能将事情做成。亚历山大的世界大同的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想他是否是最早提出“One World”(同一个世界)的概念。

我对《大地雄心》电影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电影中主人公的奋斗何尝不是自己现在情况的一种写照呢?特别是最后主人公换上那匹年轻的、不宜驯服的烈马参加比赛时,这和自己目前的情况不是很一致吗?

《阿甘正传》中那些经典的台词也在激励着我:1.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2. 奇迹每天都在发生。( 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3. 你为你的明天思考过吗?(Have you given anythought to your future?)这些台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国外的教育从小给人们灌输的是“Can do”(可以做)的态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

电视剧《CSI》是讲述一些疑案的破获经过:每个案件一集,每集的案件破获结果总和我们的想象差距很大。在看《CSI》的同时,我对美国的调查取证的侦破人员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人家取证一丝不苟,推理很严密,最后要用事实说话,很专业。片中的人物绝不是用简单的好人和坏人能区分开,片中人物的犯罪动机很复杂,甚至有一集出现了好友为解除主人公的痛苦而犯罪,让人感叹不已。这是当时我们中国的人文工作者较少触及的人性复杂的一面,我则开始隐隐感觉到西方在某些人文上的研究已经走在了我们中国的前面。

这些电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消遣或者刺激,同时使我很好地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历史以及思维方式,这对我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那时候周围的人相信命运,很多人都用命运解释很多东西;但在西方的影片中人们更愿意说“你改变了命运”。西方的文化鼓励人们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努力奋斗;东方文化总是希望有一个有能力的佛祖或者领袖为大众主持公道,给人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我们在西方的电影中看到的多是当主人公用尽全身的力气制伏并击毙了罪犯,这时才听到远处警车的声音;而中国的电影总是在关键时候,警察及时出现,制伏罪犯,保护人民。

及早地了解西方思维方法对我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特别是使我能在后来的MBA(工商企业管理硕士)和DBA(工商企业管理博士)的学习中能很快领悟教授们讲课的意思,为成功获得这两个学位打下了基础。看电视有时也是一个最轻松、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