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西化”

漫谈“西化”

本文发表于“文化大革命”的梦魇久久挥之不去的年代。读者评论说:万马齐喑,谈西色变,知识有罪,文化“休克”,忽闻一声晨鸡报晓,方知苍天已明。

西方在哪里?

“西方”在哪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西方”。对中国来说,主要有三个“西方”:第一个是汉代的“西域”,第二个是唐代的“西天”,第三个是近代的“西洋”。从这些“西方”取得知识、技术和经世济民的丹方,就是“西化”。

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这是人所共知的历史。当时所谓“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两汉时代的“西域”是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荒漠地区。汉代同这个地区往来,是为了抵御匈奴、保卫中原,不是去作文化交流。可是交通一打通,两地之间的文化自然地发生交流;即使两国对阵,也会在交战的接触中不由自主地相互学习。“接触发生交流”,这是文化运动的规律。

汉代通西域,引进了西域的新事物。最重要的是大宛国的“汗血马”。这种被称为“天马”的骏马是古代战争和交通的利器,好比今天的坦克车和吉普车。从西域又引进了植物新品种:苜蓿、蚕豆、葡萄、胡桃、石榴等等,以及葡萄酒的酿制术。还引进了新的乐器和乐曲:琵琶、羌笛、胡笳、筚篥以及各种胡曲。张骞传入“摩诃兜勒”曲,用作朝廷武乐。中国音乐西化最早。还有经过大月氏(在今阿富汗)的媒介传入印度的佛教,后来在中国产生广大的影响。

汉代向西域输出了重要技术。大宛国在被围困中从汉人学到了“掘井法”,在地下穿井成渠,使沙漠变为良田。他们还从汉人学得炼钢术。西域各国的贵族子弟前来长安留学,河西走廊成了文化走廊。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