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火车站是一种建筑,也是一种技术设施,是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爱好者或称火车迷们研究、欣赏的一个重要对象。很多人对火车站有着特殊的兴趣,不仅熟知这些建筑的外貌、功能和运转规律,还想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若干年前车站的场景以及它们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如果能够通过某种形式对老车站进行还原,即使仅在想象和文字中,哪怕只是一些片段,也会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火车迷们的欢迎。这也是写作本书的初衷。

对老车站最为准确的记载当然是各种铁路史志资料,但是,这些资料不仅一般老百姓不容易获取,而且那些过于简约、严肃的文字和数据很难引起一般非专业读者的阅读欲望,另外史志资料不会收录那些老百姓感兴趣的逸闻趣事。最近几年,描述老车站的文章开始零零散散地出现在各地的报刊和网络上,作者大都是些中老年人,文章记载了他们的亲身经历。有些文章对某些细节的描写非常真实生动,而且作者多是饱含着感情进行写作的,很容易打动读者。但是非专业人员写出的东西往往比较粗糙而且有些叙述不够严谨。笔者认为,如果把从正宗铁路史中获取的信息作为骨架,再把来自民间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和精炼,去伪存真,然后作为血肉填充到骨架中,会形成一系列准确、丰满、富有可读性的车站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相关的知识。这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20世纪初,随着胶济铁路的修建,山东境内出现了第一批火车站,这在全国范围属于较早的,它们从胶州湾畔的青岛开始次第向西排列,直到省会济南。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日伪统治等阶段,又经历了建国后的经济恢复、“大跃进”、十年动乱,直到改革开放,每一个时期齐鲁大地上都有新的火车站出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火车站的故事也完全不同,从最早人们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不解与排斥,半殖民地时代的压迫与反抗,到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崇尚科学、尊重自然,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有人说火车站是城市的门户,的确,当一个人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他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就是火车站。那些曾对历史发展造成影响的人物很多是借助这个门户从远方来到这里的,这块土地可能在不久前还非常闭塞和落后。他们的到来可能很高调,一度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可能行动隐秘而引起老百姓各种猜测,但都会留下清晰或模糊的痕迹。这些痕迹是长久的,自然会酝酿出许多真真假假的故事。

从1830年铁路客运在英格兰诞生开始,火车就是一种大众交通工具,甚至有些地方火车站是当地居民走向远方的唯一通道。但是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多数平民百姓虽也使用这个工具,但不经常。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都有过深刻的进车站、乘坐火车的记忆,这是老百姓自己的火车站故事。

火车站这个门户在战争中显得更加重要,一条铁路本身就是一道屏障,火车站成为兵力调配、民众疏散和物资供给的枢纽是很自然的,车站建筑往往也是交战双方破坏和坚守的对象,一个军事指挥员不可能小觑任何一座车站,哪怕它很小很小。因此火车站也记载着战争的故事。

其实,“门户”这个概念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火车站是一个把近代工业文明引入一片充满了原始而落后的农耕文化土地的大门。新的机械、设备、材料和生活用品以及相伴而来的新思想、新理念很多都是通过这扇大门首次落地的。这自然也会产生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从技术角度看,铺建铁路必须设立一定数量的车站,而有些车站之所以被设立,往往有重要的地理原因。山东境内的铁路穿越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导致有些车站完全因地理因素而设立。这会产生人在利用自然时征服和妥协的故事。

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山东的火车站多数都有与它旁边的城市同步发展、兴旺的过程,有时车站催生了城市,有时车站是在城市的期待中诞生的。所以火车站的故事可以是城市近代发展史的缩影。当然也有很少例外,但正因为这个“很少”,“例外”本身也就成了故事。

笔者是学工科的,也是一个铁路爱好者,近年来从事与铁路技术有关的教学工作。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出于个人的爱好,平时注意搜集有关铁路史资料,并把其中一些与火车站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比对,进而思考、消化和精炼,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描述。由于工作关系和个人兴趣,也去过山东境内的很多火车站和铁道线参观和体验,并注意尽量搜集第一手的资料。现在把这些长期积累的收获整理成册,奉献给广大铁路爱好者。如果能够使他们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并从中获得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就是我最大的愿望。由于本人学术水平、写作能力都亟待提高,书中难免会有不当、疏漏甚至错误的地方,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旭光

2016年9月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