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是真(代序)
新闻记录历史,散文显现真情,题材不同,写法不一,但都是以真实为基础的。
搞新闻几十年,耳闻目睹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但有些人和事虽令人感慨,令人难以忘怀,可作为新闻是不容易发表的。于是,我萌生了写杂文,想以此弥补不能发表的遗憾。隔行不取利,这话确有道理。天天写新闻,猛的要写杂文,从选题到笔法,一直去不掉新闻上那一套真人真事的痕迹。我发表的杂文都是有其人有其事,并且是我十分熟悉的人和事,只是没写上真姓真名罢了。我写的杂文以“真”为宗旨,靠“实”作支撑,拉家常,说平话,与“阳春白雪”相差千里。这些不起眼的杂文,实际上写起来很费劲,比写新闻难。一日,去平顶山碰见一位新闻界的老领导,他说:“你的生活散文写的不错,报纸上发的我都看了。文章感人、可信,以后有空多写点。”老领导的话使我深受启发,这些杂七杂八的文章,把它定位于生活散文倒挺合适。
我写的所谓“生活散文”,都是自己亲历、感慨、激动、难忘的。大部分文章几乎都是当时的真情实景,没有丝毫修饰和夸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平淡是真,平淡显真情。有朋友说:“你写的杂文像白开水,虽平淡无味,但人家还是要看下去,看后觉得还算行。”鲁山县委有位同事对我说:“你写的文章好比是铁锅木柴熬玉米糁,看似平平常常的饭,但越吃觉得越有味。”说这些,并不是在自吹自擂我写的文章有多好,而是想说明,我写的文章太平常、太一般了,好赖认识几百个汉字的人都能写出来,只是大家没动笔写罢了。不少熟人对我说:“你写的事我见的也不少,总觉得都是平常事,有些还是发生在自己家,我们咋就没写呢?”
长期搞新闻,转地方多,见生人多,也算属江湖一族。但我这人自控能力弱,脾气直爱激动,心里藏不住事。你说的对,我立马支持,你说的明明不正确还非要我支持,坚决不干。一遇见令我感受极深的人和事,不发表出来觉得心里有愧,大有失职之感。写这些生活散文往往是激动之余,挥笔成章。有人说,你多写一类这样的文章。我说,不经历、不激动,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不来。
鲁山景区星罗棋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少景区我都是数次采访过。山与山不同,景与景不同,把优美的景观介绍给读者,是记者的职责。这几年,我胡乱凑合了一些游记,意在让没去过某景区的同志心里有个大概的认识。同时,我凡去过的外地景区,基本是每到一处写一篇文章,一则加深自己回忆,二则让未到过的同志有个了解。这些游记一并收录在本书。
本书将要出版,不想劳驾别人看稿作序,就絮絮叨叨写了以上这些文字,权以此代序吧。
段孝和
2011年3月于鲁山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