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天都有新的机会 —专访林郑月娥

香港每天都有新的机会

—专访林郑月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胡翼(以下简称“胡翼”):非常感谢行政长官接受我们采访,您以行政长官的身份服务香港一年多,感觉如何?和刚当选的时候相比,心态有什么变化?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以下简称“林郑月娥”):上任那天我曾经表示,作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过去一年多,我基本上没有私人时间,也没有休息,就是不停地干,因为香港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我不愿意因为休息而没能抓住这些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作为行政长官要积极地为香港的未来争取更多的机会。此外,一直以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力度很大,无论大事情、小事情,只要是行政长官提出,多个部委都会积极回应,由此我也感觉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好。

胡翼:您曾经说,大学毕业就参加了公务员的行列,我算了一下,到今年应该有38年了,您一直都是这样勤奋工作的。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香港一直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您觉得香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林郑月娥: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40年中,我觉得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说我们是贡献者,是因为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内地需要很多资金、专业服务、管理人才,香港在那个时候主要提供这些方面的服务。现如今,我每次到内地的省、市访问,当地官员都告诉我说香港是当地外来投资者中的第一名。可以说,过去40年间,香港一直积极参与在内地的投资,投资环境和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我们是受惠者,是因为香港是一个比较小的经济体,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能够成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主要是受惠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因此,概括起来,改革开放40年间,我们既是贡献者,也是受惠者。

胡翼:在国家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香港的作用会发生哪些变化?香港作用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郑月娥:香港最大的独特性就是“一国两制”,是在“一国”之内执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体,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与国际接轨程度比较高,这些都是香港的独有优势。以前,我们说香港是把资金“引进来”,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双向交流平台,有人形容这是“联系人”的角色。但有没有一些新的功能呢?在我看来,新功能是有的,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香港具有全新的定位。我们要在这两个发展规划中把握独特优势,把香港经济发展得更好,也将会担当一些新的功能,例如在科技创新方面。

2017年6月,24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主席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

上任之初,林郑月娥发布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便提出八大措施,协助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上任一年来,林郑月娥及其施政团队着力发展创新科技,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香港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将科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加速推动香港传统产业的转型。

胡翼:近年来,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香港已经具有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服务中心等的优势,为什么香港现在要打造成为国际科创中心呢?

林郑月娥: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到香港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提到香港要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本届香港特区政府要积极推进的工作。而在众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科技创新尤为突出。香港现在是国际金融中心,有了科技的“助力”后,香港就能成为金融科技中心。此外,香港有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有很好的医学院,借助科技的力量,香港就可以打造成为生物医药创新科技中心。在我看来,科技能够带动香港的传统优势产业,科创本身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香港借助“一国两制”的优势,与国际接轨,具备良好的法治环境、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能够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到香港发展。此外,香港拥有众多优秀的大学,有四所大学位列全球百强,这些大学非常注重科研。与此同时,有40多位国家两院院士在香港,很多大学还与海内外大学有共同研发的项目。基于上述这些因素,我认为香港选择科技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十分准确的,过去一年间,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令人兴奋和满意。

胡翼: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十分注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概括起来是“100亿招揽人才,800亿投入科技”。此外,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也给予香港很大的支持,习近平主席在给香港两院院士回信中强调,允许香港科学家直接申请国家科技项目,在香港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支持力度很大。未来香港的科技创新将在哪些领域着重发力?

林郑月娥:香港发展科技创新,除了要把握自身独特优势,香港特区政府积极作为之外,还与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继续向科研领域投放资源。目前,香港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0.7%—0.75%,这个数字与深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五年我们力争将这个比例翻一番,达到1.5%。第二,继续为科研提供空间资源。香港目前拥有一座科学园、一个数码港,我们现在正在兴建一个港深科技创新园,旨在吸引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落户于此。第三,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对于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我们会提供更多机会给他们继续深造,还将设立博士后专才库。如果他们愿意到企业继续研发,香港特区政府还会向企业提供补贴。第四,积极拓展香港与海外的紧密联系。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吸引更多海外著名的研发机构落户香港,与香港本地机构合作,还将吸引注重科研的海外企业落户香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对此,林郑月娥表示,要实现建设举世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创新思维、互联互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充满信心。未来一段时间,香港将相继开通重大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格局,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互联互通,吸引海内外人才提供最佳条件。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