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为

丘为

丘为(约703—约798),嘉兴(今属浙江)人。累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累官太子右庶子,以左散骑常侍致仕,九十六岁卒。丘为与王维、刘长卿友善,时相唱和。明唐汝询评他的诗“未免染吴音,然亦清倩不凡”(《唐诗解》)。《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

寻西山隐者不遇(1)

丘为

绝顶一茅茨(2),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3),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4),应是钓秋水(5)

差池不相见(6),黾俛空仰止(7)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8),自足荡心耳(9)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10)

【注释】

(1)此诗写攀山访友不遇却意外悟得纯任自然的玄理。

(2)茅茨(cí):草屋。

(3)扣关:敲门。

(4)巾柴车:盖上了帷幔、构造简陋的车子,指隐士用的车。后引申为乘车行之意。语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又见江淹《拟陶》诗“日暮巾柴车”句。

(5)钓秋水:在秋水中垂钓。《庄子·秋水》载庄子钓于濮水,不接受楚国官职事,后指隐居。

(6)差(cī)池:原为参差不齐。此指我来你往,交叉而错过之意。

(7)黾俛(mǐnmiǎn):踌躇不定的样子。仰止:敬慕,仰望。语自《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契:惬意、融洽之意。

(9)荡心耳:指山中美景使感官与心胸涤荡清净。

(10)“兴尽”二句:语出《世说新语·任诞》,晋王徽之雪夜乘船到剡溪访友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待,等待。之子,此人。指西山隐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