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之(5)。窈窕淑女,寤寐求之(6)。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悠哉悠哉(8),辗转反侧(9)。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0)。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1)。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2)。
【简释】
(1) 关关:水鸟的叫声,如“咶咶”,或说求偶的和鸣声。雎(jū)鸠:水鸟名。或说即鱼鹰。
(2) 窈窕:形体秀美,近于“苗条”。淑:善,好。
(3) 逑(qiú):配偶。
(4)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状。
(5) 流:通“摎”,求或捋取。
(6) 寤寐:梦寐。或说醒着、睡着。
(7) 思:语助词,无实义,为凑足音节而用之。服:思念。
(8) 悠:长,此指夜长。
(9) 身子翻来覆去。
(10) 友:亲近。
(11) 芼(mào):择。
(12) 乐(yuè):娱悦。
这支优美的恋歌,编在《诗经》之首。从那美丽缥缈的河中小洲,飘来雎鸠的关关和鸣,撩拨起诗人的情思。那采荇菜的姑娘姿态轻盈,纤指灵巧,有如仙子凌波,鸟儿点水。从此相思与愁思共长,却不敢当面表白,只在梦中相求。写梦写醒都表明是暗自苦恋,幽婉缠绵。偏偏梦中也求之不得,梦醒时分,更感到长夜难熬,在床上辗转反侧,可见相思之苦。末两章忽而以重章叠句的明快和美的韵律咏唱走出情感的低谷,摆脱烦恼,似乎欢会可期,婚夜在即,急管繁弦,嘈嘈切切,其乐融融!写幻想以写大胆追求的欲念,乐而不淫,情调健康。本诗兴句,或说是以鸟喻男,以鱼示女,自然优美,引人遐思;写景(河、洲、荇菜、鸟鸣)以衬人,意境幽美;写动作以显恋人窈窕之态,以见追求者思服之苦;写实写梦写幻,虚实相生;兴而有比,又多用赋。韵律和美:叠字“关关”,双声“参差”,顶针“求之”,叠韵“辗转”,压韵换韵,重章叠句以及全诗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句式,使本诗富有音乐美,如珠落玉盘。
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顷筐(2)。嗟我怀人,置彼周行(3)。
陟彼崔嵬(4),我马虺(5)。我姑酌彼金罍(6),维以不永怀(7)。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8)。我姑酌彼兕觥(9),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10),我马瘏矣,我仆痡矣(11)!云何吁矣!(12)
【简释】
(1) 采采:采了又采。卷耳:植物名,叶如鼠耳。
(2) 顷筐:浅筐;或说斜口的筐子。
(3) 周行(háng):大道。
(4) 陟(zhì):登高。崔嵬(wéi):高山。
(5) 虺(huǐ tuí):疲惫,腿软。
(6) 姑:姑且。罍(léi):酒器,有金饰。
(7) 维:语助词。
(8) 玄黄:疲病。这里指眼花。
(9) 兕觥(sì ɡōnɡ):本指牛角杯;后来指一种华丽的酒器。兕:野牛。
(10) 砠(jū):石山。
(11) 瘏(tú)、痡(pū):累病。
(12) 云:发语词。吁:同“”,忧愁。
采卷耳的妇女采了又采却装不满浅浅的斜口筐,索性把筐丢在路边。一缓一急的动作描写,将思妇的复杂情感向言外发射。未写远望却能想见这位妇女伫立路边时焦灼的目光,想见她苦思远征的丈夫。下三章写其苦思,想象远人怀我以写我怀远人,将人之心比我之心,构拟出远行者的旅途艰难,坐骑疲惫,身心交瘁,这种技巧十分高超。远人一回回策马登高直至把马累病,一回回借酒浇愁,甚至还自我安慰:不能老是这样思念。中间两章杂言重唱,摹写远人的行为心理,情绪波澜起伏;末章四言字字痛切,道出此愁怎么了得,是长期压抑之后的宣泄。这样就把思妇的痛苦思念写得哀婉动人。本诗与《魏风·陟岵》写征夫登山在想象里聆听父母兄弟殷切叮嘱,异曲同工。此法对后世诗文影响很大,如杜甫《月夜》想象妻子月夜独坐,云鬓雾湿,玉臂辉寒,就跟这首诗构拟远人相思之状的写法相似。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其实(5)。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简释】
(1) 夭夭:鲜嫩美好。
(2) 灼灼:鲜明繁盛,形容桃花鲜红。
(3) 之子:这姑娘。于归:出嫁。
(4) 宜:通“仪”,美善;也可以说是“适宜”,都指家庭生活美满。
(5) 有:语助词。(fén):果实肥硕圆大;或说色彩斑斓。
(6) 蓁蓁(zhēn):树叶繁盛茂密的样子。
“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清·姚际恒语)。在这首祝颂新婚的诗里,最值称道的是拿花比美人——所谓第一个用这个譬喻的是天才。兴句含比:桃花喻新娘的面容衣着浓艳,桃实比其体态丰盈,桃叶比其婀娜多姿,风华正茂。让人在想象中见其美,实写曲尽其美,虚写亦有其妙。后世虽有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等,多难出其上。兴句之后是美好的预言和祝福。三章换字重唱,多用叠字,仿佛用音乐来赞叹。
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1),薄言采之(2)。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3)。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4)。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5)。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6)。
采采芣苢,薄言之(7)。
【简释】
(1) 采采:见《卷耳》注。芣苢(fú yǐ):车前草,据说有助于妊娠。
(2) 薄言:发语词。
(3) 有:获、得。
(4) 掇:拾取。
(5) 捋(luō):成把抹取。
(6) 袺(jié):手提衣襟兜住。
(7) (xié):将衣襟掖在衣带上兜物。
三章只换了六个字,是典型的重章叠句。重复、明快的语言外在节奏与题材(采摘劳动)内在节奏吻合得天衣无缝,写尽采撷助孕的车前草的媳妇们心情的急切与热烈。六个动词写出了动作的多样性,越采越多,越采越欢快,呈递进式发展。如同劳动时边歌边采。诗为赋体,描写生动,意境清新,如歌如舞。正如清代人方玉润所说:“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或断或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漫天遍野,那少妇炽热的歌声里,如闻一多所说,是希望怀孕生子的“母性本能的最赤裸、最响亮”的呼喊。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1),不可休思。汉有游女(2),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3),不可方思(4)!
翘翘错薪(5),言刈其楚(6)。之子于归,言秣其马(7)。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8)。之子于归,言秣其驹(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简释】
(1) 乔木:高树。
(2) 汉:水名。游女:或说原指汉水女神;这里指被追求的女子。
(3) 永:长。
(4) 方:同“舫”,这里指划船;或说是“绕渡”的意思。
(5) 翘翘:高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6) 言:语助词。刈(yì):割。楚:荆,灌木。这里的“薪”与“楚”都可能暗喻女子,“错薪”犹言女人堆,“楚”是指其中特出的被追求者。
(7) 秣(mò):喂马。
(8) 萎:萎蒿。
(9) 驹(jū):小马。
本诗与《关雎》的内容同为热恋姑娘却求之不得,但手法不同:一是三章末四句一字不易地重唱,强调想望之深,寓真情于悖理的想法;二是直接写水之广、之长,写情的媒介极富空间感与情绪张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是首章兴句定下“不可”的抒情基调,四个“不可”的排比唱出了深切而黯淡的感情;四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刈草喂马准备迎娶(末两章),以不合理的行为表现爱慕之痴、之深、之切;五是对恋人不加描绘,只是以草木丛中的翘翘者暗写姑娘的出众,留下了“艺术性空白”。
召南·摽有梅(1)
摽有梅,其实七兮。(2)求我庶士(3),迨其吉兮(4)!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5)。求我庶士,迨其谓之(6)!
【简释】
(1) 摽(biāo):落。或说“抛”。有:语助词。
(2) 梅:梅子。“梅”与“媒”谐音。梅子还有十分之七。
(3) 庶:众。士:这里指未婚男子。
(4) 迨(dài):趁。吉:吉日。
(5) 塈(jì):通“概”,取,此指用筐盛。
(6) 谓:告诉。句意为:等你表白。
怀春少女的独白。成熟的梅子纷纷落下,越来越稀疏,兴句比喻韶华易逝、春情滋长。内心情感由外物引起,越来越急切,有强烈的危机感。末句的口气越来越迫切。或说,这里写的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姑娘们大胆地把象征“媒”(自我介绍)的梅子向小伙子抛去,以求得他的关注。后世潘安貌美,过路时女子们“掷果满车”,就是证明。在现代傣族还有类似风俗。少女的渴求急迫而矜持,热烈如火焰而羞涩。这种伤春、惜春诗对后世很有影响,如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1),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2)。
林有朴樕(3),野有死鹿。白茅纯束(4),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5)无感我帨兮!(6)无使尨也吠!(7)
【简释】
(1) 麕(jūn):獐。
(2) 吉士:好小伙。
(3) 朴樕(sù):小树。
(4) 纯(tún)束:团而包之。
(5) 舒:迟缓。脱脱:舒缓的样子。
(6) 感(hàn):撼动。帨(shuì):围裙。
(7) 尨(máng):长毛狗。
这首情诗具有叙事色彩。很可能反映的是上古时期的“实物”求婚,犹如后代的送彩礼。山野的林莽丛中,青春冲动勃发而不可遏,野性而率真,有原始的粗犷美,叙事环境选得好。叙事技巧尤为纯熟。首章,猎手用白茅草包猎物的“镜头”切入怀春女的“镜头”,复又切回去,表现“诱之”。这一场景中小伙子慌乱中眼色匆匆,次章的场景中才向姑娘深情地凝视,“如玉”的描写很适时,这暗示了两个场景的间隔。随着爱情发展两人更亲近了,末章的场景是用姑娘的柔声细语陈述的,此乃所谓“自由间接引语”。渴望的时刻到了,姑娘热烈而冷静,教郎恣意怜却又细心、羞涩。末章既写了少女的微妙心态,又传神地描写她“欲擒故纵”的暗示,一石双鸟,极富戏剧性。“帨”是围腰布,来源于民俗学所谓“羞耻带”,代表女性,是不能随便“撼动”的。不叫他动我的小围裙,就饱含着暗示。而不要让我家的大狗叫,这意思就更明白了。本诗选取了三个精彩的场面叙述了爱情故事的全过程,情趣盎然。
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1),亦泛其流(2)。耿耿不寐(3),如有隐忧。微我无酒(4),以敖以游(5)。
我心匪鉴(6),不可以茹(7)。亦有兄弟,不可以据(8)。薄言往诉(9),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10),不可选也。(11)
忧心悄悄(12),愠于群小(13)。觏闵既多(14),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心之忧矣,如匪浣衣(18)。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简释】
(1) 柏舟:柏木舟。
(2) 亦:语助词。流:中流。
(3) 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4) 微:非,不是。
(5) 以:语助词。敖:同“遨”,遨游须连用。
(6) 匪:同“非”。鉴:铜镜。
(7) 茹:容纳。
(8) 据:依靠。
(9) 诉(sù):告诉。
(10) 威仪:尊容。棣棣(dì):威严貌。
(11) 选:通“晓”,退让,屈从。
(12) 悄悄:忧貌。
(13) 愠:恨。于:被。
(14) 觏(gòu):同“遘”,遇。闵:忧患。
(15) 寤:睡醒。辟、摽:捶胸。
(16) 居、诸:语助词。
(17) 胡:何。迭:更变。微:昏暗。
(18) 匪浣衣:未洗的脏衣服。
抒情主人公为忧国之士。首章逆向入笔,统领全篇,铺陈泛舟、不眠、遨游的外在动作,抒发忧伤。以下直抒胸臆,诉说忧从何来。次章写兄弟的隔膜;三、四章写遭群小陷害而不屈服,怨恨满腔;末章写政局昏暗,忧思郁积,宏图难展。由近及远地展开外部环境以逐层坦露心境:由痛心而怨恨而深忧,情随境生。章法严谨而巧妙。全诗具有浓重的孤独忧愤的色彩。诗作以博喻见长,“匪鉴”之比是说“我心”不像镜子能兼容美丑,“匪石”、“匪席”之比是说“我心”不能任人摆布、扭曲,连用反喻表明心迹,怒斥世道浑浊小人猖獗;日月轮番昏黑,暗喻朝纲日衰、世风日下;垢衣不洗明喻忧思郁积,一反问一直陈,情绪跌宕。比喻新颖而手法多样。另外,动作神态虽以简笔白描却很传神。如首章铺陈动作表现茫然若失,忧思难消,四章的半夜捶胸表现强烈的情绪;再如,“逢彼之怒”是以亲人的怒容反衬诗人万分痛心,“威仪棣棣”是自画威仪显示诗人凛然难犯。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1)心之忧矣,曷维其已!(2)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3)心之忧矣,曷维其亡!(4)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5)我思古人(6),俾无兮(7)。
兮绤兮(8),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9)。
【简释】
(1) 衣:上衣,穿在外面。里:内衣。
(2) 曷:何。维:语助词。已:止。
(3) 裳:下衣。
(4) 亡:同“忘”。
(5) 治:理。
(6) 古人:故人,指亡妻。
(7) 俾(bǐ):使。(yóu):同“尤”,过错。
(8) 绤(chī xì):细葛布和粗葛布,夏衣。
(9) 获:得。
此诗开悼亡诗之先河。全诗意象单一而内蕴丰富,反复咏唱亡妻所织所缝的衣裳,“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唐人元稹诗),睹物思人,哀从中来。头两章在重唱的旋律中流淌哀伤,身上内外上下都包裹着爱妻遗留的恩情,抚爱、凝视、沉思、哀泣之态见于诗外。三章以理丝喻妻子纠正自己大量过失,赞其勤劳而明理。四章写身着夏衣,本来应觉凉爽,但妻子不在了,觉得寒嗖嗖的。联系头两章可知妻子知冷知热,关怀备至。这种时候说“太称心了!”,倍感凄恻。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1),差池其羽(2)。之子于归(3),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4)。之子于归,远于将之(5)。瞻望弗及,伫立以泣(6)。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7)。
仲氏任只(8),其心塞渊(9)。终温且惠(10),淑慎其身(11)。先君之思(12),以勖寡人(13)。
【简释】
(1) 燕燕:指燕子成双。于:语助词。
(2) 差池:不齐。
(3) 犹言这姑娘出嫁。
(4) 颉(xié)之颃(háng)之:上下翻飞。
(5) 将:送。
(6) 伫(zhù):久立。
(7) 劳:忧。
(8) 仲氏:妹妹,二姑娘。任:可信赖;或说指嫁往任国。只:语助词。
(9) 塞渊:诚实,深情。
(10) 既温和且柔顺。
(11) 身:指品行。
(12) 先君:指卫庄公。
(13) 勖(xù):劝勉。寡人:庄姜自称。
王士祯称此诗“宜为万古送别之祖”。格调凄婉阴柔细腻。这里采纳卫庄公夫人庄姜送亡夫之妾远嫁一说(另一说送妹)。前三章的叠唱,以惹人爱怜的双飞燕起兴,描写其身姿、飞态、鸣声,穷形极态,哀哀动人,其实是写柔弱可爱的女子依依不舍,郁郁而去(遭庄公另一宠妾之子的迫害)。兴句之后是缓步远送复又遥遥目送直至望不见,久久伫立,泪如雨,心欲碎。一唱三叹,留恋、哀婉、凄楚。末章历数其德性之美善,复述其别言,被迫远嫁够苦的了却反过来劝慰送行人,其性情品德善哉!无怪乎庄姜如此悲伤!此诗很能“煽情”。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某一个人送别亲戚的情思,而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打动人心。
邶风·终风
终风且暴(1),顾我则笑(2)。谑浪笑敖(3),中心是悼(4)。
终风且霾(5),惠然肯来(6)。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7),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8)。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9)。寤言不寐,愿言则怀。(10)
【简释】
(1) 终:既。
(2) 则:而。
(3) 谑(xuè):戏弄。浪、敖:放纵。
(4) 即“心中悼是”。悼:悲。是:此。
(5) 霾(mái):尘飞蔽日。
(6) 惠然:温顺貌。
(7) 曀(yì):晦暗。
(8) 愿他思念自己而打喷嚏。打喷嚏就是想念人,现在某些地方还有这种说法。
(9) 虺(huǐ):雷声。
(10) 这两句是说,愿他怀我而悔悟。
前三章以狂风、飞尘、阴天起兴,暗喻女子之所爱暴虐粗鲁、轻狂放荡、喜怒无常,与忽而戏谑忽而故作多情的描写相映成文。有如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所说:“篇中取喻非一。……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女子的哀伤随之产生了,美丑对比鲜明。首章写了姑娘的不容玷污的纯情,次章写她用情专一而深沉,三章写她异想天开的痴情,姑娘的恋情带着不同的悲切色彩和心理矛盾。末章以包含叠字的对偶句渲染阴沉的环境,兴起无望的希望。姑娘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有苦味,为爱非所爱而哀歌是一种凄恻之美,而本诗的抒情又是那么婉曲、微妙、多愁善感。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1),吹彼棘心(2)。棘心夭夭,母氏劬劳(3)。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4)。母氏圣善,我无令人(5)。
爰有寒泉(6),在浚之下(7)。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睆黄鸟(8),载好其音(9)。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简释】
(1) 凯风:南风。
(2) 棘心:小酸枣树的嫩刺。
(3) 劬(qú):劳苦。
(4) 棘薪:长大可以做柴的棘。
(5) 令:好。
(6) 爰:焉。
(7) 浚:卫国城邑。这里可能指母子居住的地方。
(8) 睆(xiàn huǎn):清和圆转的鸟叫声。
(9) 载:语助词。
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自责不能报答。凯风温暖、柔和,能使草木欣欣向荣,作为无边母爱的意象。兴句含比并含赞颂。头两章写母亲抚育儿女长大成人(棘心长成棘薪)付出的劳苦。后两章写难以分母劳、慰母心,分别以寒水绕城、黄鸟好音的反兴引起,自愧人不如物。诗之两半的兴句一正一反,加重了愧意。其实并非孩子们知恩不报,而是为无力改变母亲的劳苦命运而愧疚。若说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取意于《凯风》,该不为臆断吧。
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1),济有深涉(2)。深则厉(3),浅则揭(4)。
有弥济盈(5),有雉鸣(6)。济盈不濡轨(7),雉鸣求其牡(8)。
雍雍鸣雁(9),旭日始旦。士如归妻(10),迨冰未泮(11)。
招招舟子(12),人涉卬否(1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14)。
【简释】
(1) 匏(páo):葫芦,这里可能指将葫芦绑在腰间以防渡水沉溺。苦:枯。
(2) 济:水名。涉:渡口。
(3) 厉:和衣涉水。
(4) 揭:提起衣裳。
(5) 弥:满盈状。
(6) (yǎo):雉鸣声。雉:野鸡。
(7) 濡轨:漫到车轨。
(8) 牡:雄性。
(9) 雍(yōng):雁叫声。
(10) 归:娶。
(11) 泮(pàn):冻结。
(12) 招招:船夫摇橹状。
(13) 卬(áng):我。
(14) 须:等待。
姑娘天没亮就来到河边,等待未婚夫,生怕他误了佳期。写等待堪为绝唱。隔着盈盈秋水,心事重重。匏能助游,故以匏起兴,匏叶枯了,水漫渡口了,点明秋天,暗写佳期将临。不论水深水浅,情郎总有办法过河的,少女在心里想望着。这是首章。次章写估摸水深,那是因为“求其牡”。而这种心理是以白水茫茫、野鸡吆吆兴起的,在凝望与烦躁中滋生。三章写在初升的朝晖和群雁的和鸣中希望情人趁水未冰封过河。虽然天亮了,旭日却没有驱尽姑娘心中的阴影。四章写人涉我须,回环复沓中见执着,一个望郎女的定格。取景、描写、比喻与心理刻画水乳交融,韵味无穷;间以杂言,舒展自如。
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1),以阴以雨。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6)。不远伊迩(7),薄送我畿(8)。谁谓荼苦(9)?其甘如荠。宴尔新昏(10),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11)。宴尔新昏,不我屑以(12)。毋逝我梁(13),毋发我笱(14)。我躬不阅(15),遑恤我后(16)!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17)。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18),黾勉求之。凡民有丧(19),匍匐救之(20)。
不我能慉(21),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22),贾用不售(23)。昔育恐育鞫(24),及尔颠覆(25)。既生既育(26),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27),亦以御冬(28)。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29),既诒我肄(30)。不念昔者,伊余来塈。(31)
【简释】
(1) 谷风:东风,生长之风。
(2) 黾(mǐn)勉:努力。
(3) 葑(fēng):蔓青。菲:萝卜。
(4) 下体:根。食根为主,叶也能吃。句意:不要只看叶(外貌)不看根(德行),指丈夫厌其色衰。
(5) 德音:指对丈夫说的好话。
(6) 心中不顺。
(7) 伊:语助词。迩:近。
(8) 畿(jī):门内,或说门限。
(9) 荼:苦菜。
(10) 宴:乐。
(11) 湜(shí):水清。沚:止。水止则清。
(12) 即“不屑以我”。以:与,指共处。
(13) 犹言不要拆去我的拦鱼堰。
(14) 犹言不要动我的鱼篓。笱(gǒu):鱼篓。
(15) 躬:自身。阅:容。
(16) 遑:闲暇。恤(xù):忧虑。
(17) 方:木筏。
(18) 亡:无。
(19) 丧:凶祸。
(20) 匍匐:爬行,犹“跌跌爬爬”。
(21) 慉(xù):爱。
(22) 阻:拒绝。
(23) 贾(gǔ):卖。用:而。售:卖出。
(24) 育:生计。鞫(jū):穷。
(25) 指与你共患难。
(26) 犹言生活好了。
(27) 旨蓄:指收藏的干菜。旨:味美。
(28) 御:防备。
(29) 洸(guāng)溃:水溃,喻粗暴。
(30) 诒(yí):给。肄:劳苦。
(31) 塈(xì):通“”,古“爱”字。
丈夫另觅新欢,弃妇长歌当哭。诗凡六章。首章写哀告,次章写别离,以下四章写妇人的勤勉,丈夫的薄情,春风再度却安享前妇的劳动果实!这是妇人路上所思。本诗以赋为主,多用比喻。描写独到:“行道”二句将动作与心理结合起来,写其不舍;“毋逝”二句是想象中新妇的动作,念此另有一番酸楚;“就其”四句以对偶迭句的比喻虚写和“何有”四句的实写一气贯通,写出持家助夫的忙碌之状。写动作的笔法摇曳多姿。比喻多变:“采葑”二句暗喻情理;“谁谓”二句反喻苦痛;“泾以渭浊”喻自己在新妇面前显得色衰,但自己有如泾水,是清澈见底的,她却如渭水,是浑浊的。不必说品行比她好,就容貌言也不比别人差,只是丈夫看惯了的面孔不如她那副脸蛋新鲜而已。比喻虽短却很婉曲、复杂。用它兴起“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反衬自己难言的痛楚。用对比写悲苦:一、二章哀求与无奈离去的对比,“行道”四句的对比接着心比荼苦与宴尔新婚的对比,二、三章绝情冷酷与多情善良的对比,四、五、六章勤劳仁爱与忘恩负义的对比,在对比中倍增痛心与怨艾。另外,在诉说中,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用“现在式”有声有色、如泣如诉地糅合在一起,颇有些“意识流”的味道。
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1),胡不归?微君之故(2),胡为乎中露(3)!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4)
【简释】
(1) 式:发语词。微:昧,天黑。
(2) 微:非。
(3) 胡为:为何。中露:露中。
(4) 这两句意思:如果不是为了主子的身子,我怎么会陷在泥里。躬:身体。
本诗小巧玲珑,言简意多,充满魅力。但众说不一。可以这样理解:诗作以“对歌”的方式,表达了在暮色苍茫的背景下役夫们对无休止的艰苦劳作的怨艾,有自怜自嘲的意味,也是对养尊处优的贵族老爷含蓄的讥刺。
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1),方将万舞(2)。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
硕人俣俣(5),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6)。
左手执籥(7),右手秉翟(8),赫如渥赭(9),公言锡爵(10)。
山有榛,隰有苓(11)。云谁之思?西方美人(12)。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释】
(1) 简:大,指姿态威武,或说鼓声。
(2) 方将:犹言“正要”。万舞:古代大型舞蹈,含文、武两个方面。武舞:用干(盾)戚(斧)为道具模拟战斗。文舞:以翟、籥为道具模拟雉鸟之春情,带有诱惑性。
(3) 方:正。
(4) 指领舞人在前排。
(5) 硕:高大。俣俣(yú):身材好。
(6) 辔:缰。组:组丝。这里指舞者像控制军马那样有条不紊。
(7) 籥(yuè):六孔笛。或称编箫。
(8) 翟(dí):雉羽。
(9) 赫:赤色。渥(wò):浸。赭(zhě):土红色。
(10) 锡:同“赐”。爵:酒杯。
(11) 隰(xí):洼地。
(12) 美人:指舞师。
如同电影的蒙太奇,用视点视角的变化将人物刻画与场面描绘灵活地组接,本诗前三章好像是从一个观舞女子的视点来“拍摄”的。首章摄入壮观的万舞场面的远景,烈日当空的空镜头作为过渡,接上领舞的全景。次章由仰拍硕人的威武到俯拍“执辔”的矫健。镜头变换,众星托月,洋溢着阳刚之气,这是武舞。三章写文舞,先以近景摄入手中的道具,再拍红光满面的特写配以画外音:赐酒!优雅闲逸。以上为赋。末章也许是万舞的伴唱歌词:山榛为乔木,喻男;隰苓是小草,喻女。此二句隐喻男女相爱,以回环的不同语气的句式咏唱怦然心动的爱慕和柔肠百结的情热,语含怅惘。姑娘在心里暗暗地一遍遍地念叨人是最美丽的痛苦。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脱化本诗之意;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则颇似本诗描写武舞的粗犷。
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1),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2),聊与之谋(3)。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4)女子有行(5),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6)。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7)载脂载牵(8),还车言迈(9)。遄臻于卫(10),不瑕有害(11)?
我思肥泉(12),兹之永叹。思须与漕(13),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14)。
【简释】
(1) 毖:通泌,涌出。下句“淇”为卫水名。
(2) 娈(luán):美。诸姬:随嫁的同姓女子,卫女姓姬。
(3) 聊:姑且。
(4) 泲(jì)、祢(mí):地名。
(5) 有行:指出嫁。
(6) 遂:又。伯姊:大姐。
(7) 干、言:地名。
(8) 载……载:又……又。脂:车油。牵:车轴头上的插销。这里都用如动词。
(9) 还车:回车。迈:行。
(10) 遄(chuán):疾速。臻:至。
(11) 不瑕:犹言“该不会”。
(12) 肥泉:指卫水。
(13) 兹:此,指肥泉。永叹:长叹。须、漕:卫地名。
(14) 写:通“泻”,排解。
远嫁异国的卫国女子怀乡思亲,欲归省而不能。首章以涌泉入卫水兴起怀乡之思,遂与随嫁婢女商议,秘而不宣,别有隐衷。次章写出嫁途中叮嘱送行者问候亲人。三章设想归国路线,来去匆匆,有何妨害?但来时有路归无路,内心压抑,其情凄切。末章写思肥泉而出游,试图排解隐忧。但深沉的忧郁能驱除吗?从“谋”到“游”,怨艾渴望忧伤思念都闷在肚里,很压抑。含蓄蕴藉是本诗一大特色,没有指责却哀怨如缕。乍看有一连串疑点,但读者一定能在想象中与诗人沟通。
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1)。惠而好我(2),携手同行。其虚其邪(3),既亟只且(4)!
北风其喈(5),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6)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简释】
(1) 雨(yù)雪:降雪。雱(páng):犹“纷纷”,雪盛貌,与下文“霏”同义。
(2) 惠:爱。
(3) 虚:通“舒”。邪:通“徐”。
(4) 既:已。亟:急。只、且(jū):语气词。
(5) 喈(jiē):通“湝”,凄冷。
(6) 这两句是说,红的红不过赤狐,黑的黑不过乌鸦。意即满目乌鸦一片黑,喻统治者。
奴隶们不堪虐待,相携出奔。取材很单纯,就这么一件事:“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但并不单调乏味。风雪的描写,是赋,写出了出奔的环境,偏偏在风雪中出走,急不可待;是比,隐喻肆虐的苛政;是兴,兴起了逃奔的强烈欲望,故而有迫切同奔的言行。“莫赤”两句是比,犹言天下乌鸦一般黑,进一步点明出逃的动机。章末两句三次相重,是伙伴的话语,毅然决然,怨愤溢于言表。携手相告,写出了穷苦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凄切感人。他们心里到底想了什么,《硕鼠》作了回答。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1),俟我于城隅(2)。爱而不见(3),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4),贻我彤管(5)。彤管有炜(6),说怿女美(7)。
自牧归荑(8),洵美且异(9)。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简释】
(1) 静:文静。姝(shū):美。
(2) 俟(sì):等。城隅:城上角楼。
(3) 爱:通“”,隐藏。
(4) 娈:美。
(5) 贻:赠。彤管:红色的管状草,即荑。
(6) 炜(wěi):有光彩。
(7) 说:同“悦”。怿(yì):喜欢。女:同“汝”,指彤管。
(8) 牧:野外。归:同“馈”,赠。
(9) 洵(xún):确实。
优美动人的《静女》是赋体诗精品。起之平平:相约幽会于城隅。但随即营造一个喜剧场面,骤起波澜:俏姑娘匿而不现,小伙子抓耳挠腮,走来走去。姑娘的顽皮与可爱,小伙子的情急与无措、痴情而滑稽的神情栩栩如生,极富幽默感。寥寥八字令人惊叹。首章写见面前的喜剧,让男在幕前,女在幕后,是顶聪明的选择。好诗总是对素材进行最佳选择,从寻常中发现美,给人以熟悉而新鲜的感性体验。接下去一定是追逐嬉闹,笑语盈盈,但诗人偏偏省略,跳过俗套而专写姑娘赠送红草,于是小伙子深情表白,不是那红嫩嫩的荑草有多漂亮,而因为那是美丽的情人所亲赠,真正的“美”是充实着、灌注着深情的。全篇爱情传递大胆而含蓄,热烈而深沉。一赠一答,两颗年轻的心交流着真挚温婉的脉脉暖流。
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1),河水弥弥(2)。燕婉之求(3),蘧篨不鲜(4)。
新台有洒(5),河水浼浼(6)。燕婉之求,蘧篨不殄(7)。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8)燕婉之求,得此戚施(9)。
【简释】
(1) 泚(cǐ):鲜明。
(2) 弥弥:水势大。
(3) 燕婉:安顺和美的样子,指如意郎君。
(4) 蘧篨(qú chú):即“居诸”,癞蛤蟆。鲜:美。
(5) 洒(xiān):高耸,或明丽。
(6) 浼浼(měi):水满而平。
(7) 殄(tiǎn):通“腆”,善。
(8) 鸿:旧说水鸟。闻一多说即“苦”,指癞蛤蟆。离:即“罹”。这两句的意思是:设下渔网为求鱼,谁知道却钻进一只大水鸟(或癞蛤蟆)。
(9) 戚施:蛤蟆。
这一首讽刺诗本事是:卫宣公在太子迎娶齐女途中,筑新台以藏娇,据儿媳为己有。卫人恶之哀之而作《新台》。这首诗离开本事而解,易失之肤浅。本诗结构技巧高超。头两章有意造成头重脚轻的失衡,每章前三句描写撩拨情思的碧水、新台以勾起新娘的美好向往,最后一句写新娘不意遇到老怪物的惊愕和绝望,铺垫多,反差大。全诗基本上是用“蛤蟆”或“蛤蟆样丑人”来设比。眼前的美景蒙上了哀伤,也成了宣王淫乱的可耻见证,映现出齐女的情绪起伏和神色骤变。末章首句设比,咏唱同样的内容,节奏加快了。迭章重句将卫人讽刺痛骂宣公和同情爱怜齐女的爱憎抒发得很酣畅。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1)。髡彼两髦(2),实维我仪(3)。之死矢靡他(4)。母也天只!不谅人只(5)!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6)。之死矢靡慝(7)。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简释】
(1) 中河:河中。
(2) 髡(dàn):头发下垂状。髦:未成年男子头发分向两边为“两髦”。
(3) 仪(é):偶,配偶。
(4) 之:到。矢:誓。
(5) 谅:体谅。
(6) 特:配偶。
(7) 慝(tè):改变。
人们说少女为失恋而痛哭很美,诗中少女可能因母亲横加干涉不能遂愿而哭。两章的情感层次都是:爱慕—盟誓—怨恨,很明朗很流畅。那泛舟人击水的英姿、俊美的面庞不断浮现在眼前,姑娘倾心相诉,宁死不渝。从她恨天怨母的失声吁叹里,可以感到不能随便见他了,只能想象。这种痛苦让少女无法忍受。两章重唱,柔情万种,愁肠寸断,而且刚烈不屈,忠贞不移。
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1),不可埽也(2)。中冓之言(3),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4)。中冓之言,不可详也(5)。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6)。中冓之言,不可读也(7)。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简释】
(1) 茨:蒺藜。
(2) 埽:同“扫”。
(3) 中冓(gòu):内室。
(4) 襄:除。
(5) 详:细说。
(6) 束:捆。
(7) 读:诵,传诵。
《邶风·新台》惋惜那位身陷厄运的新娘,而《墙有茨》则唾骂荡妇的堕落及王室的荒淫、龌龊。话说那位新娘后来成了卫宣公遗孀。身为继位的惠公的母后,却与其异母兄公子顽通淫且不避人,生子五人。这首诗据说就是讽刺这事的。卫人嗤之以鼻。章首的起兴喻宫闱丑事没完没了,不可抹去,不可扬于宫墙之外,一个比喻三层含义。兴起挖苦和厌恶。说是不可道(详、读),实在是那鸟兽不如的男女太见不得人了,连说的人也会脸红。非诗人不深恶,非诗人不想揭老底,但没有半句谩骂和描述,却痛快淋漓,似暗却明,似含却露,冷嘲比怒骂更锋利逼人。两首诗极可能有上述的“背景”,但因为抒写得生动与讽刺得深刻而超越了具体的事件。
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1)?沬之乡矣(2)。云谁之思?美孟姜矣(3)。期我乎桑中(4),要我乎上宫(5),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简释】
(1) 爰:焉。唐:女萝。
(2) 沬(mèi):商都之郊的邑名。
(3) 孟姜(弋、庸)指同一女子。也有说是三个不同女子的。
(4) 期:约。
(5) 要:同“邀”。
看作群歌有妙趣,解为一人所歌更有意味。小伙子采这采那(唐、麦、葑)到这到那(沬之乡、北、东),实质是选择,是寻求,是一次次造成美妙的机缘,或者姑娘在哪就跟到哪“采”,那姑娘行踪不定,但靠近沬邑(也有说是追求三个姑娘,以便“选择”的)。章首两句看作赋比兴皆可。诗人对这劳力劳心的苦苦相思和美丽期待以“云谁”二句直言相告。姑娘终于不负苦心垂青于他,这就是每章后三句欢快的重唱,排比句整而有散,在章末如同雀跃。因兴奋而絮语不休,复沓再三:期我、要我、送我,姑娘之所为衬之以桑林的幽美、小楼的寂静、淇水的荡漾,叙述了浪漫的相爱过程。每章前一层为换字重唱,第二层为单纯重句,形式与内容在节奏上吻合无间。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1),人而无仪(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3)。人而无止,不死何俟(4)?
相鼠有体(5),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6)?
【简释】
(1) 相:看。
(2) 仪:仪容。
(3) 止:礼节。也有人说“止”是“耻”的省写。
(4) 俟(sì):等。
(5) 体:肢体。
(6) 遄(chuán):速。
鼠类,其貌可憎,其行可恶,有人却不如它,骂得何等痛快!鼠作喻体,由皮而体逐章深化,揭示出剥削者从外到内彻底腐败。随之诅咒:“不死何为?”已是痛斥,但不若“不死何俟?”又不若“胡不遄死?”。怒潮随着反喻的递进而汹涌向前,一浪高过一浪。而“人而无仪”的顶真反复,以不容置疑的气势向人逼去。整齐的四言急如鼓点,惯用的重章如春雷阵阵,摧枯拉朽。
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1),不能旋反(2)。视尔不臧(3),我思不远(4)?既不我嘉,不能旋济(5)。视尔不臧,我思不(6)?
陟彼阿丘(7),言采其虻(8)。女子善怀,亦各有行(9)。许人尤之(10),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11)。控于大邦(12),谁因谁极(13)?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14)。
【简释】
(1) 既:尽。嘉:善,赞赏。
(2) 旋反:马上回头。反:同“返”。
(3) 臧:善。
(4) 犹言难道我想得不远么?
(5) 济:止。
(6) (bì):止。或说通“毖”,谨慎之意。
(7) 阿丘:大山丘。此处指卫国的某一山丘。
(8) 虻(méng):贝母,据说可治抑郁症。
(9) 行:主张。
(10) 尤:责备。
(11) 芃芃(péng):茂盛状。
(12) 控:控诉。
(13) 因:依靠。极:至。
(14) 之:往。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为春秋时许穆夫人所作,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名姓的爱国女诗人。她的祖国卫为狄所灭,卫遗民拥立戴公于漕,不久戴公去世。作为亡君胞妹,她从许国赴漕邑吊唁,力主联齐抗狄以救卫。归卫时不顾妇人不得越境吊丧的礼俗和许大夫的阻拦。《载驰》便是这一历史的写照。首章写急奔归卫和许大夫追来劝阻。在千里长驱的气势雄伟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女诗人强忍家国之痛急赴国难的情怀、冲破礼教禁区而不顾阻挠的勇毅和懊恼不安。次章写与许夫人论战。八句回击的答话全是否定句,四四复沓,唇枪舌剑,锐不可当。在这段动作性极强的戏剧式独白里再次展示了刚毅和激情。第三章写归卫后的心理,描写了女性细腻的一面,但柔中有刚,贯穿着爱国的“红线”。末章写漫步原野构思宏图时的内心独白,豪爽、自信,收束有力。总之,诗人通过雄壮的行动、排炮似的答话、细腻的心理和豪放的内心独白,多层次地表达自己的热情、激情、豪情、柔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女性的形象。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齐侯之子(3),卫侯之妻,东宫之妹(4),邢侯之姨,谭公维私。(5)
手如柔荑(6),肤如凝脂(7),领如蝤蛴(8),齿如瓠犀(9),螓首蛾眉(10),巧笑倩兮(11),美目盼兮(12)。
硕人敖敖(13),说于农郊(14)。四牡有骄(15),朱镳镳(16),翟弗以朝(17)。大夫夙退(18),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19),北流活活(20)。施罛(21),鳣鲔发发(22),葭菼揭揭(23)。庶姜孽孽(24),庶士有朅(25)。
【简释】
(1) 硕人:指庄姜。颀(qí):长,古以修长为美。
(2) 褧(jiǒng):麻布罩衣。
(3) 子:女儿,古代儿女或男女都可叫“子”。
(4) 妹:太子之妹。东宫:太子宫。
(5) 姨:妻之姊妹。邢、谭:国名。维:是。私:姊妹之夫。
(6) 柔荑:茅草的嫩芽,白嫩。
(7) 凝脂:凝结的脂肪,洁白,细腻,润泽。
(8) 领:脖子。蝤蛴(qiú qí):天牛幼虫,色白而长。
(9) 瓠犀:瓠瓜子,白而整齐。
(10) 螓(qín):昆虫,似蝉,额宽而方正。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
(11) 倩:口颊含笑的样子。或说笑时的酒窝。
(12) 盼:眼睛黑白分明而活动的样子。
(13) 敖敖:长状。
(14) 说(shuì):休止。农郊:近郊。
(15) 牡:此指雄马。骄:壮健高大。
(16) 朱(fén):马嚼两端的红绸带。镳镳(biāo):盛多。
(17) 翟茀(dí fú):饰有野鸡毛的茀(遮蔽物),使乘车者不露面。
(18) 夙:早。
(19) 洋洋:水盛大状。
(20) 活活(guō):水声。
(21) 施罛(gū):张网。(huò):撒网入水声。
(22) 鳣(zhān):黄鱼。鲔(wěi):鳝鱼。发发:鱼击水声。
(23) 葭(jiā):芦苇。葖(tǎn):获。揭揭:长长的。
(24) 庶姜:众多的随嫁女。孽孽:盛装状。
(25) 庶士:送嫁的齐国臣子。朅(qiè):威武健壮貌。
此诗渲染卫庄公夫人庄姜的高贵身世和出嫁时的壮观场景,赞美贵族女子的雍容华美。尽管流露出贵族情趣,不像别的风诗质朴清纯,但是描写当时的美人手法独特,譬喻新奇,体现那时代的审美观,艺术成就很高。开头两句简笔勾勒轮廓,略写总体美,写庄姜身材高挑衣着华贵,以便铺陈其显赫的身份,寓艳慕于其中。次章以博喻描画美人最富性感和魅力的细部,是如画的静态描写。后两句忽然转为表情的变化,心灵的展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写尽千娇百媚的动态美,最为传神,最能引起想象,这一点睛之笔,为后人推崇备至。这一章笔触细腻,动静相宜,尤以灵动之美取胜。后两章写迎娶,声势宏大场面壮丽。第三章先写美人小憩,继而以车马的华丽、大夫的恭谨、壮观的场面烘云托月。末章复以流水之声、鱼之跳跃、芦荻之茂盛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宇轩昂的护送者衬托新娘。迭字的大量运用,不仅描绘生动而且充满乐感,仿佛连声啧啧称叹。本诗构思完美,技法高超;描写美人,动静结合,点睛传神;渲染场面,有声有色,以景衬人。给人以不尽的艺术启示。
卫风·氓
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3)。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4),子无良谋。将子无怒(5),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6),以望复关(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8),体无咎言(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0)。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1)。于嗟鸠兮(12),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15)。自我徂尔(16),三岁食贫(17)。淇水汤汤(18),渐车帷裳(19)。女也不爽(20),士贰其行(21)。士也罔极(22),二三其德(23)。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24)。夙兴夜寐(25),靡有朝矣(26)。言既遂矣(27),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28)。静言思之,躬自悼矣(29)。
及尔偕老(30),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1)。总角之宴(32),言笑晏晏(3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34)反是不思(35),亦已焉哉(36)!
【简释】
(1) 氓:同“民”,指弃妇的丈夫。蚩蚩(chī):嬉笑的样子。
(2) 布:布匹;或说“布币”。贸:交易。
(3) 即:就。谋:商量,这里指求婚。
(4) 愆(qiān):延误。
(5) 将(qiāng):请。或说发语词。
(6) 乘:登。垝垣(guǐ yuán):残破的矮墙。
(7) 复关:地名。或说来往要道上的关卡。
(8) 卜、筮(shì):分别指用龟甲兽骨和蓍草占卜吉凶。
(9) 体:卦体。咎:不吉利。
(10) 贿:财物,指嫁妆。
(11) 沃若:润泽茂盛的样子。
(12) 于:同“吁”。“于嗟”是感叹之词。据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醉。
(13) 耽:沉迷。
(14) 说:同“脱”。或说读如字。
(15) 陨(yǔn):落。
(16) 徂(cú):往。
(17) 食贫:缺乏食物,过着贫苦的日子。
(18) 汤汤(shāng):形容水盛大。
(19) 渐:浸湿。帷裳:车上的布幔。
(20) 爽:差错。
(21) 贰:用心不专一。行:行为。
(22) 罔极:没有定准。
(23) 二三:指三心二意。
(24) 靡:无。室劳:家务。
(25) 即早起晚睡。
(26) 犹言没有一天不这样。
(27) 遂:顺心。
(28) 咥(xì):笑的样子。
(29) 躬:自身。悼:伤心。
(30) 及:同。
(31) 泮:同“畔”。
(32) 总角:少时将头发扎成髻,指童年。总:扎。宴:快乐。
(33) 晏晏:温柔和顺。
(34) 信誓:表示诚信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指不料他变心。
(35) 反是:违反誓言。
(36) 已:罢了。
这首叙事诗是弃妇的所忆所思。叙事、抒情技巧十分高超,艺术成就十分突出,用回溯的笔法,从相爱写起,回忆往日之欢乐倍增今日之哀苦,在构思上形成了今昔对比。前两章写恋爱和结婚,和以下各章一起写出了在这桩不幸婚姻中妇女的情感历程,倒着写却可正着读。这一部分揭示性格心理(特别是女子的痴情)的外在动作描写十分出色。第三章也很有特点,前四句的生动比喻为虚,后六句的直抒胸臆为实,虚实相生,用哀叹的语气描写“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情感对立,透露追悔错入情网的心理。从叙事上看整章又为虚写,暗示了由貌美被爱而色衰遭弃的全过程。第四章概写婚后遭遇跳接“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一生动亲切的意境,融情于景,再点淇水,回应首章,在回忆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叙事。后四句的怨愤是涉淇时所思。第五章略写自己的辛劳、丈夫的负心、兄弟的讥笑,身心交瘁,黯然神伤。这两章疏密有致,在平实的叙写中寓着悲郁和不平。末章斥责丈夫的忘恩绝情,描写怨悔和无奈的心理活动。两句儿时的回忆又为整个悲剧故事补上一笔。本诗一气呵成,有疏有密地连缀过去与现在相碰撞的生活片断,时、空,人、事,情、理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刻画,点缀式的写景,使诗作叙事与抒情与塑造人物形象完美结合。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1)。谁谓宋远?跂予望之(2)。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3)。谁谓宋远?曾不崇朝(4)。
【简释】
(1) 杭:同“航”。
(2) 跂(qì):踮起脚。予:我。
(3) 曾(zēng):乃,却,刀:同“舠”,小船。
(4) 崇朝:终朝,一个早上。
一个侨居卫国的宋人思国而不能归。诗人在河边踯躅已久,思量已久,心中隐痛忽而如大河直下。起句的反问飘忽而来,用夸张的形象说宽阔汹涌的黄河并不宽,一个小芦筏就能够渡过去,愈发衬出有国不能归的痛苦,情不可遏;答语也是夸饰,表示归心似箭。跂、望的动作神情可感可悲。两章以夸张之词一问一答,再问再答,重问迭答,质朴慷慨,一吐心中的郁闷。奔放豪爽之士囿于现实而不能遂愿是最痛苦的。诗作妙在对思国者徘徊河畔时漫长的心路历程截头去尾,于情绪最炽烈处陡然起笔,于情绪最急切处戛然而止。初读扣人心扉,掩卷咀嚼不尽。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1),邦之桀兮(2)。伯也执殳(3),为王前驱(4)。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5)。岂无膏沐(6),谁适为容(7)!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8)。愿言思伯(9),甘心首疾(10)。
焉得谖草(11)?言树之背(12)。愿言思伯,使我心痗(13)。
【简释】
(1) 伯兮:犹言“哥呀”,指丈夫。朅(qiè):英武。
(2) 桀:同“杰”。
(3) 殳(shū):长杖状兵器。
(4) 前驱:先锋。
(5) 形容头发乱如飞起的蓬草。
(6) 膏沐:润发油。
(7) 适:悦。
(8) 杲杲(gǎo):明亮。
(9) 愿言:沉思状。
(10) 首疾:头痛。
(11) 谖(xuān):同“萱”,忘忧草。
(12) 树:栽种。背:通“北”,指北堂。
(13) 痗(mèi):病。
此诗放在后世众多的思妇闺怨诗里毫不逊色。首章写少妇只能在想象中见到心爱的丈夫。呼唤“哥呀”柔情似水,描绘其夫英姿,赞美其夫功绩,语含亲切、自豪、钦慕。不着爱字思字,爱慕思念之情却跃然纸上。次章“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为谁梳洗,为谁打扮,形象地显现了别后的慵懒之态、空虚之心、忠贞之情,鲜明的形象比对天盟誓更动人。其词意颇为汉魏以后的思妇诗所汲取。首章为赋,次章赋间以比,三、四两章起兴含比,直抒思念。盼雨却见到烈日,喻望夫归来的落空,“焉得谖草”喻忧思难解,先后兴起首疾、心痛,意思向前推进。诗分四章,思夫之情悄然而起,逐章递进,渐成迭浪千重。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1)。匪报也(2),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3),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简释】
(1) 报:回赠。琼琚(jū):美玉,下面的“瑶”、“玖”指美石,稍次的玉。
(2) 匪:非。
(3) 桃、李因袭木瓜之称而称为木桃、木李(见下文)。
开始写男女互赠礼品的场面。香甜的木瓜(或桃、李)和晶亮的玉石,是爱情的象征,一投一报的动作蕴含着脉脉含情的交流。“匪报”之言,道出了爱情的纯真脱俗和美丽的向往。三章重唱造成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2)。行迈靡靡(3),中心摇摇(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5),此何人哉(6)?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简释】
(1) 黍(shǔ):农作物。离离:果实繁茂。
(2) 稷(jì):农作物,似黍。
(3) 行迈:行走。靡靡:迟缓状。
(4)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
(5) 悠悠:深远。
(6) 犹言我这样是谁造成的?
(7) 噎:气息哽塞。
《黍离》哀歌亡国之痛,慷慨悲凉。古今有此大悲哀者多称为“故宫黍离”之叹。昔日繁华,今日田野,亡国之臣缓步田间,满目凄凉,触景生悲。诗作主要表现“行迈靡靡”时的心理活动,叹息人间知己难求,叩问苍天何人造孽。重章迭唱,三章仅换六字。稷之“苗”长成“穗”结成“实”,暗示凭吊故国、临风欷歔已非一日;“摇摇”是恍惚不安,“如醉”是痴迷沉醉,“如噎”是气短欲绝,形容内心痛苦的语意不断加重。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磨灭痛苦,反而使之日渐加深,这是何等的悲哀呀!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1),不知其期。曷至哉(2)?鸡栖于埘(3),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4)。曷其有佸(5)?鸟栖于桀(6),日之夕矣,羊牛下括(7)。君子于役,苟无饥渴(8)。
【简释】
(1) 君子:指丈夫。于役:服劳役。
(2) 曷:何不。犹言“为什么还不到归期呀”。
(3) 埘(shí):鸡窝。
(4) 犹言没日没月,极言时间之长。
(5) 佸(huó):相会。
(6) 桀:鸡上宿的木架。
(7) 括(guó):来。
(8) 苟:或许,表示愿望。
黄昏时分,鸟思归巢,人要回家,这本该是最温馨的时刻,但丈夫久役不归,对于这个山村妇女这却是最能触景伤怀的时刻。诗作以清新纯朴的笔致描绘了鸡上宿、牛羊下山的农村常见的傍晚景象,是一幅优美的风俗画,寄托思夫之情,创设了优美深邃的意境。“君子于役”的迭句不仅勾连篇章,也含有牵挂之情。两章迭咏中,不知归期的焦虑,没日没月的愁怨,对远人饥渴的体贴……千种情思在这夕阳的余晖里纷至沓来。最后仍落实在对丈夫的深深关注:即令不回来,我多受些苦,也希望他不要挨冻受饿!借景寄情,诗中有画,景中含情;直白心曲,深情绵邈,牵念不尽。每一笔都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复杂心理。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2)!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简释】
(1) 萧:香蒿。
(2) 三秋:三季。三:言其多,如“三岁食贫”(《氓》)之“三”。
恋人小别一日也会觉得时光漫长。诗作对时间逐层加以夸张,把这种情感体验外化。姑娘只是采葛去了,并非阔别,却一日如三月竟至于如三岁,足见爱之深思之切。“一日三秋”,如今已变成常见的成语。诗表现常理常情常态也能空前绝后,只要能写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诗经》时代更是如此。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1),无逾我里(2),无折我树杞(3)。岂敢爱之(4),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5),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6),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简释】
(1) 将(qiāng):请;或说发语词。仲子:朱熹认为是人名。
(2) 逾(yú):越过。里:古二十五家为里,指里墙。
(3) 树杞(qǐ):种的杞树。
(4) 爱:可惜。
(5) 墙:宅墙。
(6) 园:园墙。
古代婚姻的规矩颇多,须遵父母之命,自由恋爱可能招致父母的诘难和众人的闲言。姑娘盼见情郎却又提心吊胆,幽会之时总有些诉说苦衷的柔声细语,诗人对此体察入微而模拟之。耳热心跳的姑娘潜意识里多么渴望他深夜逾墙闯入闺中,而那冤家偏偏莽撞得很,攀上树枝,越过里墙、宅墙、园墙,步步深入。姑娘这时虽然嘴上婉拒却正中下怀,又喜又慌,喜悦而有“哪是吝惜树枝”的调侃,惊慌而有害怕亲人邻人之言的诉说。由家人而邻人越想越怕,然而叫他不要逾墙折枝,不是禁止而是鼓励。就像《野有死麕》那样,说“无感(撼)我帨”,嘴上阻止,实是挑逗,曲折地表现了少女的内心矛盾。三章重唱换字不多,却表现了动作的动势(逾墙深入)和情感的动势(忧惧增多)。而杞、桑、檀习惯上是植于那三道墙下的,观察细致,描写准确。
郑风·大叔于田
叔于田(1),乘乘马(2)。执辔如组(3),两骖如舞(4)。叔在薮(5),火烈具举(6)。襢裼暴虎(7),献于公所。将叔无狃(8),戒其伤女(9)!
叔于田,乘乘黄(10)。两服上襄(11),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12)!又良御忌!抑磬控忌(13)!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14)。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15)。叔马慢忌!叔发罕忌(16)!抑释掤忌(17)!抑鬯弓忌(18)!
【简释】
(1) 叔:排行第三,犹言“三哥”。题“大叔于田”区别于前一篇《叔于田》。
(2) 乘(chénɡ)乘(shènɡ)马:驾着四匹马拉的车。乘马:四马,即四马之车。
(3) 辔:缰绳。组:丝带。如组:手执八根缰绳如同拉住丝带,有条不紊,意谓御技高超。
(4) 骖(cān):两侧的马。
(5) 薮(sǒu):草茂水少的沼泽地。
(6) 烈:大火。具:同“俱”。
(7) 襢裼(tǎn xī):赤膊。襢:袒。裼:上衣。暴:赤手缚之。
(8) 将(qiānɡ):请求,或说发语词。狃(niǔ):习以为常。
(9) 女:同“汝”。
(10) 黄:黄马。
(11) 服:中间的马。襄:同“骧”,马头昂起。
(12) 忌:词助词。
(13) 抑:语助词。磬控:用力勒马。磬:通“劲”。
(14) 鸨(bǎo):黑白杂色的马。
(15) 阜(fù):旺盛。
(16) 发:射箭。罕:少。
(17) 释掤(bīng):解开箭筒盖,准备收起箭。掤:箭筒盖。
(18) 鬯(chàng)弓:把弓放进弓袋。鬯:通“”,弓袋。
这是一首壮士的赞歌。描写了武士出猎的全过程,赞叹“叔”的威武英勇和身怀绝技。每章头四句都写“叔”出猎时驾四马之车,一叹再叹其御术高超。“镜头”重复三次而各有不同:首章写准备出猎,描写叔和马的跃跃欲试之态,次章写搏虎之后连马也亢奋起来,末章写打猎已近尾声,马儿并头而行,稍显平静。看似写马实为写人的雄风及其情绪的起伏。这四句以下则正面写“叔在薮”:首章叙写赤膊搏虎的勇猛强悍,次章铺陈高超的武艺,“磬控”、“纵送”描写勒马、纵马,动静自如,豪放飘逸,且两词一为双声一为迭韵,末字叶韵,声律铿锵。末章写激烈场面后的渐次松弛,又为铺排,从四个视点白描四个动态,武士从容悠闲,毫不气喘。每一章写“在薮”都有猎火的描绘,是出猎场面的有力烘托,火势的逐渐升高(举、扬、阜)则暗示了全部过程,创造了真实的气氛。总之,本诗抓住最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骏马、猎火再三描写,有力地烘托了武士,使之更加光彩照人;若只是单纯写人则显得干瘪。诗为赋体,铺采摛文,实为汉赋之祖。
郑风·遵大路
遵大路兮(1),掺执子之祛兮(2)。无我恶兮,不寁故也(3)!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兮(4),不寁好也(5)!
【简释】
(1) 遵:沿着。
(2) 掺(shǎn):执,拉着。祛(qū):袖。
(3) 寁(zǎn):迅速离开。故:旧的,指故人。
(4) :同“丑”。
(5) 好:绝情。
昔日同好,今日分道,弃妇哀哀相求。不是像《氓》那样抚今追昔,长歌当哭,而是选取一个简单、细小却催人泪下的细节:牵衣执手哀告。女子牵衣,绝情人拂袖而去,复执手。女子的凄切缠绵的神态形态和男子头也不回急于摆脱的冷酷傲慢如在眼前。最能包孕情感的动作细节最能引起想象激起情感。女子要说的话很多,但写进诗里的话很少,然而是其全部复杂情感的浓缩,写出了弃妇的哀求、惊恐、难舍、悲伤。那条没有尽头的大路既是实景又是象征。诗人选取和表现了最有情绪内涵的顷刻,读者可以依据这一刻揣测过去、悬想未来。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1)!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2),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3)!
【简释】
(1) 狡童:犹言“小滑头”。
(2) 维:唯。
(3) 息:安睡。
可以想见,她跟恋人闹别扭了,为之寝食不安。不是以泪洗面,而是埋怨中有温情,嗔怪中有谐谑,郁闷中有豁达,苦恼中有甜蜜。今人所谓“打是疼,骂是爱”者也。
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1),褰裳涉溱(2)。子不我思(3),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4)!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5)。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简释】
(1) 惠:爱。
(2) 褰(qiān):提起。溱(zhēn):水名。
(3) “子不我思”:即“子不思我”。
(4) 且(jū):语气词。
(5) 洧(wěi):水名。
打情骂俏的独白,与众不同的大胆。将一般女孩子羞于启齿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青春冲动和盘托出。诗风热烈明快,爽朗泼辣,别有一种火性水形的媚态。两章仅换两字:洧换溱,说明少女在男女聚会的河边寻求知音,芳踪不定。“你不想我,难道就没有别人?”这种“威胁”实际上是一种挑逗:你这傻小子要是有情于我,还不早点提起衣裳蹚水过河?招引、激励、戏谑,快人快语而又娇媚可喜。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1),鸡鸣喈喈(2)。既见君子,云胡不夷(3)!
风雨潇潇(4),鸡鸣胶胶(5)。既见君子,云胡不瘳(6)!
风雨如晦(7),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简释】
(1) 凄凄:寒凉。
(2) 喈喈(jiē):鸡鸣声。
(3) 云胡:为什么。夷:放心。
(4) 潇潇:风雨声。
(5) 胶胶:古音或读“纠纠”,鸡鸣声,犹“喈喈”。
(6) 瘳(chōu):病愈。
(7) 晦:夜晚。
愁云密布。忽然,心头一亮。本诗表现的就是少女热恋时的这种感觉。根据少女的触觉、听觉、视觉三写风雨;清冷逼人,潇潇有声,昏天黑地。再加上烦死人的乱啼乱唱的鸡鸣,将忧郁涂抹在少女所处的环境上。但一见“君子”,烟消云散,心境全新。反问句中的“夷”、“瘳”、“喜”,即:放下心来,心病全消,载笑载言,写出了少女的情绪越来越好。每章先抑后扬,先委婉后直白,笔调的变化与心情的变化合拍。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1),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2)?
青青子佩(3),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4),在城阙兮(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简释】
(1) 衿(jīn):古衣领。青衿为学子所着。
(2) 宁:怎么。嗣:寄。音:音信。
(3) 佩:佩玉。
(4) 挑达(tāo tà):往来轻疾貌(依闻一多说)。
(5)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是男女幽会的好地方。
曾在城楼幽会,今天姑娘却独自登楼。头两章写心理。青衿为年轻学子所着,远看便可领略翩翩风度;青玉为文雅的情人所佩,亲近时才能见到。浮想之时先埋怨他为何吝惜笔墨不通音讯,又埋怨他为何迟迟不来。想象中的情人越来越近,埋怨的话语越来越急切,将思念之情层层推进。叠字与重章增加了沉吟的意味。末章写望眼欲穿的动作,交代地点。以脚步匆匆徘徊不止写心烦意乱。这么多愁思这么多苦恼,原来却只是“一日不见”而已!
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1),有女如云(2)。虽则如云,匪我思存(3)。缟衣綦巾(4),聊乐我员(5)。
出其阇(6),有女如荼(7)。虽则如荼,匪我思且(8)。缟衣茹(9),聊可与娱。
【简释】
(1) 东门:郑都之东门。
(2) 如云:喻多且美。
(3) 思:语助词。存:念,思念。
(4) 缟(gǎo):未染色的白绢,有“粗衣”之意。綦(qí):苍绿色。巾:这里指一种围腰布,或称“蔽膝”,犹如“帨”,多为少女所佩。
(5) 员(yún):同“云”,语助词。
(6) (yīn):瓮城。阇(dū):瓮城之门。
(7) 荼:茅草的白花。
(8) 且(jū):语助词。
(9) 茹(lǘ):茜草,可作绛红色染料。
情调健康,情感专一,情爱纯正。就好像近代民歌里唱的,“美丽的姑娘见过万万千,只有你最可爱”,“大路旁边灵芝草,人里头就数我妹妹好”。东门佳丽艳若彩云,但她却缟衣素巾,如白莲出水,清纯可喜;当东门女子身着素装,她偏偏佩上绛红围腰,以一点红装点一片白云。通过对比和烘托,写出了心上人形貌出众、志趣不俗。直抒情怀的诗句很少,但深情而理智,浓于酒而清于泉。“夹叙夹议”用得极好。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1),零露兮(2)!有美一人,清扬婉兮(3)!邂逅相遇(4),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5)。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6)。
【简释】
(1) 蔓草:蔓生的草。
(2) 零:落。(tuán):露珠圆润。
(3) 清扬:清为目之美,扬为眉之美;指美的眼睛和眉毛。婉:美。
(4)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5) 瀼瀼(ráng):形容露多。
(6) 臧(zāng):美,善。一说,臧读如“藏”,指一起躲起来。
两章重唱,一章六句,写景写人写情各用两句,语言极简,意境极妙。田野上芳草翠绿、露珠晶莹,是如实描绘的赋,又是隐喻美人的比,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是美人的衬托,是春情萌发的触媒。绿草丛中,姑娘出现,好一幅美景!美人可写者甚多:云鬓、红颜、素手、柳腰……但诗人只写她的眉清目秀,这最能与绿草零露谐调,相映生辉。章末两句唱出了意外的惊喜和骤然涌起的爱,而且这种表白随着重唱而递进。如果把“偕臧”解作一起躲起来,那就更大胆,更热烈,更有动作性。小诗一如晨光下的露滴,亮丽清幽隽永,充满青春气息和柔情蜜意。可谓景美人美情美。这只是爱情故事的序幕,余味无穷。
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1)士与女,方秉兮(2)。女曰:“观乎!”士曰:“既且。”(3)“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4)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5)。
溱与洧,浏其清矣(6)。士与女,殷其盈矣(7)。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8),赠之以勺药。
【简释】
(1) 溱、洧(zhēn wěi):水名。涣涣:形容春水荡漾。
(2) :同“兰”,香草;执兰以驱邪。
(3) 既且(jū):已去过了。且:徂(cú),前往。
(4) 洵(xún):的确。(xū):大。
(5) 赠勺药寄惜别之情。
(6) 浏(liú):清亮。
(7) 殷:人多。盈:满。
(8) 将:互相。
郑国风俗:三月三,走出寒冬的青年男女成群结伙地来到春水涣涣的溱水洧水岸边,互赠香草,祓凶祈福。这有些像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月三”,“六月六”,趁歌墟,摇马郎一类的男女狂欢节。《溱洧》就是这种情景的再现。这是一幕抒情喜剧,叙事要素——地点、时间、人物、对话、动作、场面等一应具备,情节完整。在草长莺飞山明水秀的春景里,只选择水来写,突出了春天的明媚,诗意勃郁;春水盈盈,碧波荡漾,作为男女游乐的背景,引人遐想。在众多男女相邀相戏的场面中,仿佛电影镜头从远景推向近景,表现笑语互答、戏谑赠遗的一对男女。但“士”、“女”既可特指某一对,又可泛指任何一对。简单的对话里,少女显得主动热情,对话的心理动作很强,气氛亲切、温馨。这既是某一对男女的交谈,又是对一对对男女的窃窃私语的揣测和模拟。下面的相谑相赠(以及上面的“秉”)也是这种兼顾个别与群体的描写。诗眼是一“乐”字:春水乃乐景,男女乘兴而来,对话纯朴温婉,相谑时欢声笑语,相赠时脉脉含情,自始至终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而且富有动感。
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1)。颠之倒之,自公召之(2)。
东方未晞(3),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4),狂夫瞿瞿(5)。不能辰夜(6),不夙则莫(7)。
【简释】
(1) 衣、裳:上衣和下衣。
(2) 公:公爷,泛指官府。
(3) 晞(xī):破晓。
(4) 樊:篱笆,用如动词。圃:菜园。
(5) 狂夫:指监工。瞿瞿(jù):瞪眼的样子。
(6) 辰:通“晨”,此指白天。
(7) 夙:早。莫:通“暮”。
天没亮,睡意正酣,忽然传来官府监差的急令,黑暗之中,手伸进裤管,脚套进袖子。故意在章末交代手忙脚乱的原因是“自公召之”。这是含泪的幽默。以动作写心理,以细节寓深意,行文的颠倒和动作的颠倒都很诙谐。头两章是“小民”无奈的自嘲,无声的怨恨。末章写如狼似虎的监工瞪眼怒视,狂吼不止。百姓没早没晚,不分昼夜,这是作息的混乱,感觉的颠倒。其实也是讽刺官府运作之无序,政令之颠倒,行动之不时。不平和怨愤溢于言表。这首诗是一个颠倒了的世界和对这个世界时而苦笑时而哀叹的诅咒。
魏风·葛屦
纠纠葛屦(1),可以履霜(2)。掺掺女手(3),可以缝裳。要之襋之(4),好人服之(5)。
好人提提(6),宛然左辟(7),佩其象揥(8)。维是褊心(9),是以为刺。
【简释】
(1) 纠纠:缠绕的样子。葛屦(jù):葛麻编的鞋,为夏天所穿。
(2) 可:通“何”。
(3) 掺掺(shān):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纤细。
(4) 要:同“”,衣裳的腰身。襋(jí):衣领。皆用作动词。
(5) 好人:美人,指贵妇。
(6) 提提:安逸的样子。或说可作“媞媞”,形容细腰。
(7) 宛然:回转身子的样子。辟:同“避”。
(8) 象揥(tì):象牙簪子。
(9) 维:语助词。褊(biǎn)心:心地狭隘(依余冠英说)。褊:原指衣服过紧。
杜甫、白居易的政治讽刺诗,无论是取材的意向还是对比的手法,都受《葛屦》影响。秋霜遍地,贫家女儿足蹬麻鞋去为贵妇人缝纫衣裳,对比中见凄苦;姑娘纤细柔嫩的手力不可支,却千针万线一丝不苟,而“好人”坐享其成,对比中见不平;缝衣女退居幕后,不知又到哪儿劳作去了,只见那位“好人”身着新衣,安闲自在,装模作样,摆足架子,对比中寓怨刺。末尾两句“卒章显其志”。
魏风·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1)。心之忧矣!我歌且谣(2)。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4)!
园有棘(5),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6)。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7)。“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简释】
(1) 殽(yáo):通“肴”,食物。
(2) 歌、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毛传》)。
(3) 我士:自称。
(4) 盖(hé):通“盍”,何不。
(5) 棘:酸枣树。
(6) 行国:行于国中。
(7) 罔极:无常。
可以想见,诗人曾经为官,他愤世嫉俗,屡遭排挤,终于归去来兮,但他洒脱不起来,穷困潦倒,心灰意懒。只能或慷慨悲歌,聊以解忧;或徘徊国中,借以消愁。然而诗人又忧谗畏讥,恨无知音,只好以“盖亦勿思”来解脱自己。诗作将落魄之士的这种微妙心态和可悲境遇展露得曲折有致,委婉含蓄。本诗句法参差,多用虚字,两章迭咏,设问,感叹,情词激切的重句(其谁知之!),形成一种回肠荡气低回吟叹的情调。诚如郭沫若先生所云:“这位作官的人大概穷得连饭都没有吃的,只是吃园里的桃子和枣实,所以他大大地感伤起来。不消说他又是一位神经过敏的先生,当他不得志在路上讴歌踌躇的时候,他以为别人一定在指责他……但他在喊一声‘悠悠苍天’没有呢?这种态度比怨望责嚷是进一境的。”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1),置之河之干兮(2),河水清且涟猗(3)。不稼不穑(4),胡取禾三百廛兮(5)?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彼君子兮,不素餐兮(7)!
坎坎伐辐兮(8),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9)。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10)?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11)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12),河水清且沦猗(13)。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14)?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15)?彼君子兮,不素飧兮(16)!
【简释】
(1) 坎坎:伐木声。
(2) 置:放。干:岸。
(3) 涟:水纹如连锁。猗:(yī):感叹词,类“兮”。
(4) 稼:耕种。穑(sè):收获。
(5) 廛(chán):同“缠”,梱。三百:言其多,不一定是确数。
(6) 庭:院子。县:“悬”的借字。貆(huān):猪獾。
(7) 素餐:白吃饭。素:白,徒。“不素餐”为反语。
(8) 辐:车轮中的直木。伐辐:指伐檀作车辐。
(9) 直:水平则流直(依方玉润说)。
(10) 亿:通“”,犹“缠”。
(11) 特:三岁之兽。
(12) 漘(chún):水边。
(13) 沦:水纹如轮。
(14) 囷(qūn):通“稇”,束。
(15) 鹑(chún):鹌鹑。
(16) 飧(sūn):熟食。
一群伐木者挥斧砍伐,叮咚作响,置放河岸,轰然如雷,河水里映着刚健的身影。他们从自己的艰苦劳作联想到达官贵人的不劳而获,伴和着强烈的劳动节奏,迸发出愤然不平的呼声,具有威震寰宇的力度,所以这可能原是一种“伐木歌”,即劳动号子。每章都有两句排比式反句,咬牙切齿之声如闻,摧枯拉朽,正气凛然。章末二句反语,冷嘲热骂,甚是辛辣。三章句式、字数相同的重唱,使诗中刚健清新的描绘,强烈的节奏,排比、反问、讽刺的气势在重复中加强。作诗如行文,整散兼济,句式错综,自由奔放,有别于四言为主的一般国风。粗犷中却用字精细,如伐檀、伐辐、伐轮暗示制车过程,而河水之涟(层浪)、直(直纹)、轮(圆纹)又与之一一对应、暗合,自然被重构和“人化”了。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1),无食我黍。三岁贯女(2),莫我肯顾(3)。逝将去女(4),适彼乐土。乐土乐上,爰得我所(5)。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6)。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7)。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8)。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9)!
【简释】
(1) 硕鼠:肥大的老鼠,或说就是“鼫鼠”,地耗子。
(2) 三岁:言其久。贯女:侍奉你。
(3) “莫我肯顾”是倒装,即“莫肯顾我”。
(4) 逝:同“誓”。去:离开。
(5) 爰:于是,乃。
(6) 德:恩惠。
(7) 直:即“值”,指劳动价值。
(8) 劳:慰问。
(9) 之:犹“其”。永号:长叹。
以贪嘴、肥硕的大老鼠比喻奴隶主,充满讽刺、蔑视和憎恶。以责令的口气斥责道:无食我黍(麦、苗),揭露这班人的贪得无厌:食黍又食麦,连禾苗也吞噬殆尽。累死累活供养他们多年,而鼠辈却不思报答,贪婪而冷酷。农夫们不堪重敛,发誓逃走,幻想能找到那可以安居可以取得劳动价值没有痛苦没有哀号的地方。在奴隶的辛劳无获和贵族肆意盘剥的对比中,在黑暗现实与美好理想的反差中,表现喜怒哀乐,尤为动人的是追求理想世界的激情,尽管那“乐土”本身也是一种“乌托邦”。每章句句押韵,隔章换韵,重唱三叠,“无”、“莫”、“逝”,用字斩钉截铁,“乐土(乐国、乐郊)”的顶针句式,表现追求热烈。全诗字字千钧,回环顿挫,很有力度。
唐风·山有枢
山有枢(1),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2)。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3),他人是愉(4)。
山有栲(5),隰有杻(6)。子有廷内(7),弗洒弗埽(8)。子有钟鼓,弗鼓弗考(9)。宛其死矣,他人是保(10)。
山有漆(11),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12)?且以喜乐,且以永日(13)。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简释】
(1) 枢:刺榆。
(2) 弗:不。曳:拖曳。娄(lǚ):掖。曳、娄为不同的着衣方式。
(3) 宛:表假设。
(4) 愉:乐。
(5) 拷(kǎo):臭椿树。
(6) 杻(niǔ):梓树之一种。
(7) 廷:同“庭”。内:堂室。
(8) 埽:同“扫”。
(9) 考:同“拷”,敲打。
(10) 保:占有。
(11) 漆:漆树。
(12) 日:每日。
(13) 永日:延长岁月。
本诗刻画了一个守财奴形象。章首罗列山上、洼地各种树木,兴起贪婪吝啬的“子”聚敛资财,像山隰之木无所不包。但他爱财如命,一样也舍不得享用:衣裳不穿,车马不坐,院宅不扫,钟鼓不敲,酒食不吃,琴瑟不鼓,从衣、食、住、行、玩各方面写吝啬鬼的可笑可憎。章末两句挖苦道:你等到多时眼闭了,自会有人乐哈哈地占有你的一切。有人说,这首诗是讽刺某一高级统治者的(例如说刺晋昭公),所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云云警告切勿引狼入室,被人夺国,忧愤更加深广。如谢枋得《传说汇纂》所说,“末言他人入室,一节悲一节,此亦忧深思远也。”(据陈子展引)三章三韵,隔句一押,节奏跳跃,幽默活泼,哼唱着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实乃讽刺文学之祖。
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1),三星在天(2)。今夕何夕?见此良人(3)。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4),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5)。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6),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7)。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简释】
(1) 绸缪(móu):犹缠绵,本意是紧紧捆缚。束薪:把柴捆成一束。古俗以绸缪束薪比喻婚姻。
(2) 三星:参宿,夏历三月黄昏出于东方,渐南移。下文“在隅”即移至东南,“在户”即移至正南(门朝南)。
(3) 良人:好人,此指新人。
(4) 刍:草。
(5) 邂逅:原指不期而遇,此指一见钟情、良缘难得的人儿。
(6) 楚:荆。
(7) 粲(càn):鲜明,漂亮。
此乃闹新房戏新人之歌(陈子展等说)。余冠英则说是新郎赞美新娘的诗,较为平实。周人婚礼在三星始现的黄昏举行,并要束薪为炬,束刍喂马,迎娶新娘。这就是兴句的根由。诗人推想新人缠绵于洞房的情景,如同亲眼见到一般;一问再问,明知故问,把他和她内心不曾有过的沉醉、激动公之于众,把他们慌乱无措似有醉意的神态描摹给人看,惟妙惟肖,直问得新人耳热心跳。“子兮”是诘问之词,善意嘲弄新郎;但也可能在三章中的指称各不相同:首章指新娘,问她把丈夫怎么办,暗示新娘粉面含羞、美目含情;次章指双方,问他(她)把对方怎么办,暗示新人爱火欲燃秋波频送;末章指新郎,问他把美人怎么办,暗示新郎得此佳人喜不自胜。三星,或说就是牵牛星,提到“牵牛”令人想到新婚之夜如牛郎织女相会。陈子展引天文学史家朱文鑫说:“三星在户者,河鼓三星也。时及新秋,河鼓当户。《尔雅》:‘河鼓谓之牵牛。’感牛女之相会,知嫁娶之及时。绸缪束楚,正霜降逆女(指迎新娘)之时也。所以不及夏者,非其时也。”可以参考。兴句用三星标志春宵的时段,重唱表明夜越来越深了,初度春风的时刻就要到了。月朗星稀,夜色真好,诗人为新人提供的环境妙不可言。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1),集于苞栩(2)。王事靡盬(3),不能艺稷黍(4)。父母何怙(5)?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6)?
肃肃鸨行(7),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8)?
【简释】
(1) 肃肃:扑翅声。鸨:这里指像野雁一类的大鸟。
(2) 集:栖息。苞:草木丛生。栩:栎树。
(3) 靡盬(gǔ):没有停息。
(4) 艺:种植。
(5) 怙(hù):依靠。
(6) 极:止。
(7) 行(háng):行列。
(8) 常:正常。
诉说徭役的悲苦,内心揭示很有层次。据说鸨鸟脚上无后趾,在树上站立不稳,抖动翅膀,写物起兴作比,触景生情,兴起在外服役不得安生的感伤。怨叹王事无休,渴望归田务农,担忧父母挨饿,情感如波澜迭起。但安居乐业的幻想太不现实,只能叩问苍天,怨天尤人,文止而意不止。三章三韵,首章次章两韵沉闷、缓滞,如呜咽,末章江阳韵,激切、亢奋。运用迭字、迭句、重章、设问句、否定句、反问句谱写出心绪起伏的哀婉乐章。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1),蔹蔓于野(2)。予美亡此(3),谁与独处(4)!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5)。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6),锦衾烂兮(7)。予美亡此,谁与独旦(8)!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9)。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简释】
(1) 葛藤蔓延,覆盖荆树。蒙:覆盖。
(2) 蔹(liǎn):白蔹,蔓生的野草。以葛、蔹攀附其他植物喻妻依靠夫。
(3) 予美:我的爱人。亡此:不在人间。
(4) 与:陪伴。
(5) 城:墓地。
(6) 角枕:兽角装饰的枕头。粲:漂亮。
(7) 锦衾(qīn):锦制的衾被。烂:灿烂。
(8) 旦:到天亮。
(9) “居”及以下的“室”都指坟墓。
妻子想念在外服役、生死未卜的丈夫;或说即是哀悼亡夫。开篇两句起兴“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当是踯躅荒野,一片凄凉景象,触景生“兴”,葛藤缠树而自己无可依附,独处无伴,无限哀伤。第二章由远及近,看见野草长满墓地,不禁唏嘘饮泣,哀叹夫君在此凄苦地独自安息,更加哀伤。第三章写独守空房,夜不能寐。新婚时的角枕锦衾崭新如初,触目伤心。前三章移步换景,视点三变,但无时无处不见景生情,哀婉悲切。后两章“夏之日,冬之夜”的变换,咏叹岁月更替,回环低转。时光可以流逝,但痴心不会改变。生不同床死则同穴,这至诚至爱的表白让人感动了几千年。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2)。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溯洄从之(4),道阻且长。溯游从之(5),宛在水中央(6)。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7)。所谓伊人,在水之湄(8)。溯洄从之,道阻且跻(9)。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0)。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3)。
【简释】
(1) 蒹(jiān):荻苇。葭:芦苇。苍苍:茂盛,下文“凄凄”、“采采”略同。
(2) 为霜:变成霜。
(3) 所谓:所念。伊人:那人,指所欢。
(4) 溯:逆流而行。洄:迂回曲折的水道。
(5) 游:通“流”,直流的水道。
(6) 宛:仿佛。
(7) 晞(xī):干。
(8) 湄(néi):岸边水草交接处。
(9) 跻(jī):升高。
(10) 坻(chí):水中高地。
(11) 涘(sì):水边。
(12) 右:迂曲。
(13) 沚:水中小洲。
企慕恋人,可思可求可望而又不可及,越是望穿秋水越是无可奈何。诗作以朦胧的意境将这种怅惘的心态表现得出神入化,写得情景交融,言近旨远,扑朔迷离,如同隔雾看花,而又透纸而出,绝非一般传情达意之作所能比拟。开头赋写凄清的秋景,诗人隔着清冷的河水远远望去,想象所欢就在那浩渺的烟波之中。接下去当然要苦苦寻觅,历经千难万险,眼看就要找到了,但伊人却若隐若现,怎能不怅然茫然凄然!诗作一意三叠,换字很少却意味深长。伊人何在?“在水一方(之湄、之涘)”,“宛在水中央(坻、沚)”,使人感到伊人芳踪不定,难以寻觅,但所在之处似乎又随着急切的追寻越来越具体,仿佛就要见面了,但就是不见庐山真面目。天色渐明(白露始而很重继而将干终而未收),景物变得依稀可辨了,但伊人仍是云中月雾中花,所见者清所感者迷。重唱使意境更朦胧,心绪更怅惘。而追求者不顾险路的漫长(长)、高峻(跻)、曲折(右),竭尽精诚,寻觅不止,一往情深,大有不见伊人誓不罢休的劲头。能见到她吗?曲终而余音袅袅。诗人似写实,移情于景,但看得出情境是虚拟的;又似乎写想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象化,但景物又可感可见,如临其境。现实与想象的互渗、错位、不分彼此,把表象任意而有序地嫁接起来,真幻莫辨,从构思上造成了诗意的迷离、隽永,气氛神秘,深情绵渺。此诗备受推许,实为少有的杰作。
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1),止于棘。谁从穆公(2)?子车奄息(3)。维此奄息,百夫之特(4)!临其穴,惴惴其慄(5)。彼苍者天,歼我良人(6)。如可赎兮(7),人百其身(8)!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9)!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虎。维此虎(10),百夫之御(11)。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简释】
(1) 交交:鸟声。黄鸟;黄雀。
(2) 从:这里指殉葬。
(3) 子车:氏。奄息:名。
(4) 夫:男子。特:匹。
(5) 惴惴(zhuì):恐惧貌。
(6) 歼:消灭。良人:好人。
(7) 赎:指替换。
(8) 人:每人,指子车氏三兄弟。百其身:百倍其身。
(9) 防:比。
(10) (qiān)虎:人名。
(11) 御:犹防。
秦穆公卒,子车氏三兄弟从葬,秦人哀而作《黄鸟》。这首挽歌凡三章分挽“三良”。兴句摹写黄鸟的哀鸣之声和惶恐不安栖无定所之态。棘之言急,桑之言丧,楚之言痛楚(马瑞辰所言),语意双关。寥寥七字,内涵丰厚,富于象征,定下抒情基调。兴起“谁从”二句的一问一答,道出秦人的惊愕。每章的前四句概写“三良”从死。中间四句描绘细节,百人莫比的三良也临穴颤慄,秦人不忍睹其惨状。章末四句哀呼痛悼,责问苍天,实质是对野蛮的以人殉葬的憎恨和愤怒;百身莫赎,表达了对好人的景仰和痛惜。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王于兴师(2),修我戈矛(3)。与子同仇(4)。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5)。王于兴师,修我矛戟(6)。与子偕作(7)。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简释】
(1) 袍:战袍,有如披风。
(2) 于:词助词。兴师:出兵。
(3) 戈:长柄兵器,横刃可“啄”。矛:长柄直刃可刺的兵器。
(4) 同仇:你的仇敌就是我的仇敌(依余冠英说)。或说“仇”通“俦”,同俦就是同伴,与同袍、同泽相应。
(5) 泽:或说通“”,汗衣。
(6) 戟:似戈,横直两锋。
(7) 作:起。
这是一支慷慨激昂的军歌,或说士兵们对唱。起句设问,豪气夺人。“与子同袍(泽、裳)”唱出了团结御侮、报国不顾身的豪迈气概,无衣则同袍(外衣),反映了秦人勇鸷尚武的风格。无袍则同泽(内衣),无泽则用裳(下衣)即赤膊上阵。士兵们在情绪亢奋之时“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仿佛处处是威震敌寇的磨刀声。末句“与子同仇(偕作、偕行)”是同心同德共赴疆场的誓词。咏唱三叠,威风抖了又抖,誓言发了又发,士气长了又长,排山倒海,锐不可当。
陈风·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1)。昏以为期(2),明星煌煌(3)。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4)。昏以为期,明星晢晢(5)。
【简释】
(1) 牂牂(zāng):风吹杨叶之声。
(2) 昏:黄昏。
(3) 明星:指金星,又名太白、启明、长庚。
(4) 肺肺:犹牂牂。
(5) 晢晢(zhè):光明。
黄昏时分,姑娘伫立东门外的杨树之下等候,但情郎爽约了。晚风吹来,树叶沙沙,借听觉反写夜之静谧;夜幕之下,明星灿烂,借视觉正写夜之清幽。写出了“人约黄昏后”的意境。似未写情实则字字含情。可以想象,姑娘开始心喜神畅,但在等待中渐渐焦灼起来,怨尤起来,悦耳的风声变成烦乱的噪音,悦目的明星变成凄清的冷光。语言浅白明净却含蓄深沉,意溢言外;叠字、重句、重章,古朴自然,韵律和谐,朗朗上口。
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1),佼人僚兮(2)!舒窈纠兮(3),劳心悄兮(4)。
月出皓兮,佼人兮(5)!舒忧受兮,劳心慅兮(6)。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7)!舒夭绍兮,劳心惨兮(8)。
【简释】
(1) 皎:洁白光明。
(2) 佼:亦作“姣”,美。僚:亦美好貌。
(3) 舒:迟,慢行。窈纠及下文忧受、夭绍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行走时的“曲线美”。
(4) 劳心:忧心。悄:忧心貌。
(5) (liú):妖冶。
(6) 慅(cǎo):动。
(7) 燎:明,佼人在月光之下的容色。
(8) 惨:或说形容相思的严重,如今语“可把我想惨了”。但这里用的是宵韵,似应从《五经文字》作“懆”,不安的样子(余冠英、陈子展等说)。
月色之下,美丽的姑娘款款走过,恍若仙子。小伙子一见怦然心动,然而可见而不可求,一种难言的痛苦侵袭心扉。写月妙不可言。如果说写佼人容貌用同声字僚、、燎来形容是脱口而出的赞美,那么月色的洁白、明亮使人联想到姑娘白皙的肤色,光彩照人的面颜,通体透明的纯洁,而月亮的高悬天幕也许还象征着姑娘的高雅和高不可攀。写佼人体态用动态描写。姑娘在悠闲地缓步行走,身段苗条灵巧轻盈,在动态中展示出优雅的曲线美。姣好的月光、溶溶的夜色给这种神姿仙态带来了朦胧美和神秘感。小伙子眼看着姑娘飘然而来翩然而去,心里始而深忧继而跳荡终而烦躁。本诗虚字而外是整齐的三言,大多句式是双音名词加单音形容词,前者迂缓含情,蓄而不泄,后者急促呼叹,倾泻而出。每句配以感叹词“兮”字,如同“好啊”的赞叹和“苦啊”的哀叹。韵律随感情而起伏。
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1),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2),涕泗滂沱(3)。
彼泽之陂,有蒲与。有美一人,硕大且卷(4)。寤寐无为,中心悁悁(5)。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6)。有美一人,硕大且俨(7)。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简释】
(1) 泽:池塘。陂(bēi):堤。
(2) 无为:无奈。
(3) 涕:眼泪。泗:鼻涕。滂沱:形容涕泗如雨。
(4) 卷:鬓发之美(依朱熹说)。
(5) 悁悁(juān):愁苦状。
(6) 菡萏(hàn dàn):荷花。这里跟首章的“荷”相应。
(7) 俨:端庄。
少女失恋的哀歌(郭沫若《卷耳集》亦译作女思男之词)。每章前四句是美丽的回忆:在那蒲草丛生荷花芬芳的池塘边,遇见一个美男子,那人身材魁伟,鬓发长长,气度非凡。姑娘心往神随却无可奈何,不禁黯然神伤。以景衬人喻人,选择能唤起美感的意象形成优美的意境。那景那人不断浮现心头不断勾起少女的忧伤。她似乎永远走不进梦乡:时而流泪,时而憋闷,时而辗转,时而伏枕。诗人刻画了这种种情态,很精细。全诗弥漫着阴柔之美,是哀婉细腻的女儿之歌。
上古时代,美男子同样可称“美人”。拿花比拟男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楚辞》里美人芳草往往譬喻男性。但是如依传统将此诗解为“男悦女”之词,也可以说得通。上古时代,女人以丰硕高大为美,可参见《硕人篇》。“寤寐无为,辗转伏枕”有如《关雎》的“辗转反侧”。用荷花兴美女也很自然。我们不妨并存二说,从两方面去体味它。
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1),猗傩其枝(2)。夭之沃沃(3),乐子之无知(4)。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5)。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简释】
(1) 苌楚:羊桃。
(2) 猗傩(é nuó):婀娜,柔顺而美盛。
(3) 夭:指苌楚小苗,有少壮之意。沃沃:有光泽貌。
(4) 子:指苌楚。
(5) 无家:言无拖累。“无室”同此。
愁苦越是藏而不露、欲说还休,越是深沉,因为哭多了叹多了反而欲哭无泪、欲叹无声。久经沧桑、历尽磨难的诗人漫步荒野,看见枝叶繁茂的苌楚,竟羡慕它没有知觉。人就是有了知觉才伤感的,诗人心灰意冷,不知有多少苦不堪言的遭际。在重唱中,把“枝”换成“华”、“实”,说明做人不如草木之叹非一日;描绘的色彩加重了,诗人的心情更为沉重。后两章乐其无家无室,其实是说自己不堪生活重负和家室之累。人有知有家有室本是乐事,但一笔抹杀之,这种心境真是糟透了。陈子展引钟惺说:“亡国之音读不得。此诗更不必说自家苦,只羡苌楚之乐,而意自深矣。凡苦之可言者,非其至矣。”
曹风·候人
彼候人兮(1),何戈与祋(2)。彼其之子,三百赤芾(3)。
维鹈在梁(4),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5)。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6)。彼其之子,不遂其媾(7)。
荟兮蔚兮(8),南山朝(9)。婉兮娈兮(10),季女斯饥(11)。
【简释】
(1) 候人:本意是在路边迎送宾客的人。这里可泛指一般在外服役的兵卒。
(2) 何:同“荷”,扛着。祋(duì):殳,杖类兵器。
(3) 芾(fú):,皮制“蔽膝”,朝服一部分。
(4) 鹈(tí):水鸟名,即鹈鹕。梁:拦鱼坝。
(5) 不称:不配。
(6) 咮(zhòu):喙,鸟嘴。
(7) 遂:相称。媾:,臂衣。
(8) 荟:黑色。蔚:紫色。
(9) (jī):云升起状,或说指“虹”。
(10) 婉:小。
(11) 季女:最小的女儿。
本诗讥刺无功受禄、无德居位的朝中权贵。第一章并列不同的人物形象:候人扛枪舞棒,守望边境,奔波劳碌;摩肩接踵的朝臣身着锦裘,招摇过市。看似冷静,实为热讽。这种形象并列构成一个“蒙太奇句子”,让形象自身体现褒贬。第二、三章以鹈鹕在梁不沾湿其漂亮的羽毛和长喙,比喻朝臣们空有其表,根本不配那一身朝服。尖锐的嘲讽在重唱中加强。末章描写彩云变幻,朝云升起,这是通宵执勤的候人之所见。他无心欣赏这景致,由自己的辛劳念及家人,挂念娇弱的小女儿正在挨饿。浓重多变的朝云暗喻现实情状之纷纭。这结尾的一节,也有人(如闻一多)说是顺带写到“候人”的未婚姑娘像初虹或朝云那样多彩而美丽,她娇小可爱,却不能跟在外服役的士卒团聚,只好忍受着爱情的饥渴(上古时代,喜用食的饱饥比拟性爱的饱足与饥渴)。本诗或隐或直,或人或景,或赋或比,笔法多变。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一之日觱发(3),二之日栗烈(4)。无衣无褐(5),何以卒岁(6)!三之日于耜(7),四之日举趾(8)。同我妇子,馌彼南亩(9),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11),有鸣仓庚(12)。女执懿筐(13),遵彼微行(14),爰求柔桑(15)。春日迟迟,采蘩祁祁(16)。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17)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18)。蚕月条桑(19),取彼斧斨(20)。以伐远扬(21),猗彼女桑(22)。七月鸣(23),八月载绩。载玄载黄(24),我朱孔阳(25),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6),五月鸣蜩(27)。八月其获,十月陨萚(28)。一之日于貉(29),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30),载缵武功(31)。言私其(32),献豜于公(33)。
五月斯螽动股(34),六月莎鸡振羽(3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36),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37),塞向墐户(38)。嗟我妇子,曰为改岁(39),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40),七月亨葵及菽(41)。八月剥枣(42),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43)。七月食瓜,八月断壶(44)。九月叔苴(45),采荼薪樗(46),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47),十月纳禾稼(48)。黍稷重穋(49),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50),上入执宫功(51)。昼尔于茅(52),宵尔索(53)。亟其乘屋(54),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55),三之日纳于凌阴(56)。四之日其蚤(57),献羔祭韭(58)。九月肃霜(59),十月涤场(60)。朋酒斯飨(61),曰杀羔羊,跻彼公堂(62)。称彼兕觥(63),万寿无疆。
【简释】
(1) 火:“大火”,星名。夏历五月黄昏时分,“大火”出现在正南方,位置最高,六月之后便偏西向下了,故曰“流火”。
(2) 授衣:九月霜始降,始授冬衣(依毛亨说)。
(3) 一之日:一般解释为周历或幽历的一月,相当于夏历十一月。余类推。觱(bì)发:寒风吹物声。
(4) 栗烈:即凛冽,寒冷。
(5) 褐(hè):粗布衣。
(6) 卒岁:度过这年。
(7) 于:为。耜(sì):挖地的一种工具,有些像现在的“挖锹”。于耜即修耜。
(8) 举趾:指举足下田。
(9) 馌(yè):原指饭盒。这里作动词,指送饭。南亩:朝南的田垄。
(10) 田畯:下级农官。
(11) 载:始。
(12) 仓庚:黄莺。
(13) 懿:这里指深。
(14) 微行(háng):小路。
(15) 爰:通“焉”,发语词。柔桑:嫩桑叶。
(16) 蘩:白蒿,或说以之煮水浸蚕卵,促进孵化。祁祁:多。
(17) 犹言怕被公子强迫带回家去(依余冠英说)。
(18) 萑(huán)苇:芦类,此用如动词。
(19) 蚕月:三月。条桑:修剪桑枝。
(20) 斨(qiāng):方孔的斧。
(21) 远扬:长得又长又高的桑枝。
(22) 猗:牵引。女桑:小桑枝。
(23) (jué):伯劳鸟。
(24) 载玄载黄:又黑又黄。
(25) 孔阳:此指很鲜明的红色。
(26) 秀:结子。葽(yāo):远志,药草。
(27) 蜩(tiáo):蝉。
(28) 陨萚(tuò):落叶;或说掉下木皮。
(29) 于貉(hè):猎取貉。或说指“貉祭”(即祃祭),有关田猎或练武的一种祭礼。
(30) 同:聚合(众人)。
(31) 载:语助词。缵(zhǎn):继续。武功:指田猎。上古每以田猎训练兵士或兵民。
(32) 言:语助词。私:自己拥有。(zōng):原指小猪,此指小兽。
(33) 豜(jiān):大猪,此指大兽。
(34) 斯螽(zhōng):纺织娘。古人以为斯螽是两股相切发声的。
(35) 莎鸡:即斯螽。
(36) 宇:屋檐。
(37) 穹:通“空”,空隙。或说穹指圆屋顶。窒:堵塞。
(38) 向:这里指朝北的窗。墐(jín)户:用泥巴涂抹柴门。
(39) 曰:语词。改岁:过年。
(40) 郁:郁李。薁(yù):野葡萄。
(41) 亨:同“烹”。
(42) 剥(pù):同“扑”,打。
(43) 介:助。眉寿:长寿,人老眉长。
(44) 壶:葫芦。
(45) 叔:拾。苴(jū):麻籽。
(46) 薪樗(chū):伐臭椿当柴。
(47) 圃:菜园,秋后作打谷场。
(48) 纳:入库。禾稼:谷类。
(49) 重:通“种”:晚稻。穋(lù):早稻。
(50) 同:聚集,入库。
(51) 宫功:筑宫室的事。指家务劳役。
(52) 于茅:割茅草。
(53) 索:搓绳。
(54) 亟:赶快。
(55) 冲冲:凿冰声。
(56) 凌阴:冰窖。
(57) 蚤:早。
(58) 用羔羊与韭菜祭祖。
(59) 肃霜:天高气爽。霜:通“爽”。
(60) 涤场:清扫场地。
(61) 朋酒:两樽酒。
(62) 跻:登上。
(63) 称:举。兕觥(sì gōng):原是兕牛角杯。这里可能指一种华丽的兽形酒器。
本诗以季节更替为经,以农事、杂役及衣食住为纬,编织了周代农夫一年之中艰难地生产、生活的图景。头两章由冬而春,详写男人春耕女人采桑。第三章承上概写女人从春到秋的所为:理桑染织等。第四章承首章之春,先以一组短镜头掠过夏秋景象,切入冬猎场面。第五章顺着前一章起句从五月屈指而数,以昆虫活动描写季节推进,隆冬来临,堵窗泥门,在破屋里过年,此与首章“何以卒岁”呼应。第六章则从六月数起写夏秋农人之所食,又从七月数起写秋冬农人之所食。第七章写秋冬的劳作,农忙收谷,农闲修屋,春种又开始了,这又与首章呼应。一至七章以周而复始的旋律,咏唱农夫无止无休年复一年的辛劳。第八章则写冬春的祭祀、秋冬的献礼。全诗章法严谨,以特有的框架有条不紊地容纳了极为繁富的内容,令人惊叹不已。至于次章前两句当是顺着开篇两句而言,只有起调作用,与本章内容无大关系,这在民歌中是不足为怪的。这首叙事长诗,剪裁疏密有致,节奏缓急自如,铺陈以叙事,白描以穷形;但在叙事中抒情,在对比中怨尤,是纪录性与情感性的融合。其艺术成就较高,尤其富于认识作用和历史价值。本诗记载了四季农事、历法、天象、物候、鸟兽草木、各种庄稼以及风俗等各种知识,是周代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缩影。本诗写出了农民与自然谐调时的和乐、对立时的哀叹;遭贵族剥夺时难言的苦楚,但年终休闲、过节,为主人祝颂时,却也有片刻的喜悦。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看作西周时代农人精神世界的缩影。它的文化品位、文献价值也是极高的。
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2),鬻子之闵斯(3)。
迨天之未阴雨(4),彻彼桑土(5),绸缪牖户(6)。今女下民(7),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8),予所捋茶,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11),予尾翛翛(12)。予室翘翘(13),风雨所漂摇(14)。予维音哓哓(15)。
【简释】
(1) 鸱鸮(chī xiāo):猫头鹰。
(2) 恩:殷。斯:语助词。
(3) 鬻(yù):通“育”,抚育。闵(mǐn):病。
(4) 迨(dài):趁。
(5) 彻:通“撤”,剥取。土:通“杜”,指根。
(6) 绸缪:指捆绑。牖(yǒu):窗。
(7) 女下民:你们这些树下的人。
(8) 拮据:这里指手劳累不能伸屈。
(9) 租:通“蒩”,草垫。
(10) 卒瘏:指口唇干裂。卒:通“悴”,病。瘏(tú):病。
(11) 谯谯(qiāo):形容羽毛残破。
(12) 翛翛(xiāo):凋敝。
(13) 翘翘:形容鸟巢摇摇欲坠。
(14) 漂:吹。
(15) 哓哓(xiāo):恐惧的叫声。
这是《诗经》中几乎唯一的动物寓言诗,它哺育了汉乐府寓言体民歌、魏晋文人禽言赋、韩柳寓言小品以及唐以后的以草木鸟兽为主体的寓言体诗文。首章惊呼恶鸟掠雏毁巢,哀叹自己操家育子积累成疾,这是以强凌弱的吃人社会的写照。下两章写老鸟劫后自救,取料筑巢,疲病交加,但巢还是没修好。在艰难的挣扎中还有人欺侮,其苦况可叹可怜之至。末章写在危若累卵的破巢里栖着残破的身子,在风雨飘摇,随时都会覆灭的危险中哀哀号叫。五句中四组叠字,一个叠韵,绘声绘色,如泣如诉。末两章九个“予”字写出了老鸟身任其劳,独当其苦的情状和心理。诗作采用“拟人”或“人格化”的手法,将鸟的特征与人的感情相结合,将人间的苦难写成鸟族的悲痛,然而其所指是十分明瞭的。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1)。我来自东,零雨其蒙(2)。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3),勿士行枚(4)。蜎蜎者蠋(5),烝在桑野(6)。敦彼独宿(7),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裸之实(8),亦施于宇(9)。伊威在室(10),蟏蛸在户(11)。町畽鹿场(12),熠耀宵行(13)。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14),妇叹于室。洒扫穹窒(15),我征聿至(16)。有敦瓜苦(17),烝在栗薪(18)。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19)。亲结其缡(20),九十其仪(21)。其新孔嘉(22),其旧如之何?
【简释】
(1) 慆慆(tāo):悠悠,时间长。
(2) 零:落。蒙:微雨迷蒙的样子。
(3) 裳衣:古人男子上衣下裳,但戎服不分衣裳(依余冠英说)。
(4) 士:通“事”。行(háng):行阵。枚:小竹(木)棒,行军袭击敌人时衔口中,防止出声。
(5) 蜎蜎(juān):屈伸之状。蠋(zhú):野茧。
(6) 烝(zhēng):久。
(7) 敦(duì):团,指蜷缩一团。
(8) 果裸:瓜蒌。
(9) 施(yì):蔓延。
(10) 伊威:蛜蝛,土鳖虫。
(11) 蟏蛸(xiāo shāo):长脚蜘蛛。
(12) 町畽(tǐng tuǎn):兽蹄踏过的平地。
(13) 熠(yì)耀:闪烁。宵行(háng):磷火,夜间才能看见其移动,或说民间所谓“鬼火”就是这东西。
(14) 鹳(guān):水鸟,如鹤。垤(dié):小土堆。古人认为鹳能测知晴雨。或说垤多蚁穴,将雨蚁出,鹳喜吃蚁,所以欢叫。
(15) 穹窒:堵塞空隙。
(16) 聿(yù):同“曰”,语助词,表示“将”的意思。
(17) 瓜苦:即瓜瓠。
(18) 栗薪:束薪。
(19) 皇:黄白。驳:赤白。
(20) 母亲嫁女时为其结缡。缡:佩巾。跟“帨”相似,象征女子。
(21) 九十:繁多。
(22) 孔嘉:很美。
久戎未归的征人冒着蒙蒙细雨,踏上归途(每章前四句反复渲染这种情景),诗人在这种凄凉、迷离的气氛中,浮想联翩。首章写归途中悲喜交集,有悬想中的安乐、温馨,有追忆中的孤苦、可怜。野蚕自比以自怜,形似而意味深长。东来是喜西望却悲,非历尽苦难痛定思痛者所不能言。次章想象自家的院落房舍已经残破荒废,如历历在目:野藤攀屋,蛛网挂门,兽迹遍地,磷火照夜,阴森可怖。想象愈细忧患愈烈。但征人并不害怕这种惨状反而愈加怀念家乡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情感和意蕴!这两章浸染着酸楚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借助悬想和追忆曲折传出,十分凄婉、揪心。第三章想象妻子在思念自己以倾注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先写鸟鸣妇叹,以鸟之乐衬人之哀,次写妻子收拾屋子迎候亲人,再写妻子看见撂在柴堆里的葫芦想起不见丈夫已有三年了,抚今思昔,简直不堪回首(古俗婚礼时新人各执一瓢盛酒漱口,即所谓“合卺”,今人所谓“交杯酒”)。三写妻思夫,形神毕现,借妻的深切思念写自己的思念之深。末章回忆新婚情景,正面写思念妻子。描绘了美好、庄重的场面,新娘很美,但如今怎样了?回忆是甜美的,但悬想中布满阴影,一番沉醉却万般忧心。问句收束,征人提心吊胆。惜别爱妻的痛楚被漫长的苦难掩盖了,因为不知目睹了多少淋漓的鲜血。回来的路上,西望而悲,首先担忧的是家园毁了没有,并没有心思去“缠绵”,一旦把情感的重心由此及彼地移向爱妻,便一发而不可收。这种情绪的转折不知包含了多少悲哀。在这首诗里我们真正领略了艺术的双重生命:想象和情感。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1),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吹笙鼓簧(4),承筐是将(5)。人之好我(6),示我周行(7)。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8)。视民不恌(9),君子是则是效(10)。我有旨酒(11),嘉宾式燕以敖(12)。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3)。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4)。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简释】
(1) 呦呦(yōu):鹿鸣声。
(2) 苹:蒿。
(3) 鼓:弹奏。
(4) 簧:笙中簧片。
(5) 承:捧。筐:盛币帛的竹器。将:送。
(6) 人:指宾客。好:爱。
(7) 周行(háng):大道,此指至善之理。
(8) 德音:善言。昭:明。
(9) 视:同“示”。恌(tiāo):即佻,轻佻。
(10) 则:准则,用如“效”。
(11) 旨:美味。
(12) 式:与。燕:同“宴”。敖:游,游乐。
(13) 芩(qín):蒿类。
(14) 湛(dān):在此通“耽”,沉溺。
据说这是周王宴群臣嘉宾的乐歌。鹿得野草,呦呦相呼,兴起大宴臣宾,诚恳相邀,兴句合于宴乐的气氛。首、末两章以鼓瑟吹笙的“声画”形象渲染了宴饮的盛况,描绘很少,但场面感很强。先是感激嘉宾示我以大义,当奉行;其次赞扬嘉宾示我以大德,当效仿。次章仿佛停乐致词。这两章一片共谋国事的诚意与和乐的气氛。末章琴瑟和鸣,乐声优雅,一片祥和。总之,其况极盛,其礼极嘉,其意极诚,其情极乐。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1),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3)。不遑启居(4),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5)。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6),载饥载渴。我戍未定(7),靡使归聘(8)。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9)。曰归曰归,岁亦阳止(10)。王事靡盬(11),不遑启处。忧心孔疚(12),我行不来(13)。
彼尔维何(14)?维常之华(15)。彼路斯何(16)?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17)。岂敢定居,一月三捷(18)。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19)。君子所依(20),小人所腓(21)。四牡翼翼(22),象弭鱼服(23)。岂不日戒?狁孔棘(2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25),雨雪霏霏(26)。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简释】
(1) 薇:野豌豆,可食。
(2) 作:生出。止:语助词。
(3) 狁(xiǎn yǔn):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猃允”、“荤鬻”,或说秦汉时的匈奴。
(4) 追:闲暇。启:小跪。居:安坐。
(5) 柔:嫩。
(6) 烈烈:喻忧心如火。
(7) 戍:驻守。
(8) 聘:问讯。
(9) 刚:指老而粗硬。
(10) 阳:十月,小阳春。
(11) 盬(gǔ):止息。
(12) 孔:很。疚:病痛。
(13) 来:慰勉。
(14) 尔:通“”,花盛开。维:词助。
(15) 常:常棣,即棠棣。果似李而小,花三两为一缀而相似。《小雅》有《常棣篇》,咏兄弟之情。这里可能借以譬喻官兵之间在共同抗敌情况下的袍之情。
(16) 路:通“辂”,高大的车。
(17) 业业:高大貌。
(18) 捷:胜仗。或说捷指行军,呼应“不敢定居”。
(19) 骙骙(kuí):强壮貌。
(20) 君子:指将帅。依:指乘车。
(21) 小人:指兵士。指步兵借戎车遮蔽矢石。腓(féi):隐蔽。
(22) 翼翼:整齐貌。
(23) 弭(mǐ):弓两端系弦的部分,用象牙或兽角装饰。鱼服:鲨鱼皮做的箭袋。服:通“箙”,箭袋。
(24) 棘:急。
(25) 思:语助词。
(26) 霏霏:飞雪貌。
将归的戍卒回忆艰苦紧张的战斗生活,诉说戍边的痛楚和战斗生活。是为最古的边塞诗。前三章都赋写采薇充饥兴起思家之情,诉说饥渴难熬、起居不定的苦况和忧思。重唱中巧妙地换字:薇作(出芽)、柔(鲜嫩)、刚(粗硬),既表现了时间或季节的转移,也暗示饥不择食,老吃野菜,久戎不归,忧随之加深;岁暮而阳,表示年复一年;心忧而至于烈烈、孔疚,意谓忧苦的加强。下两章正面写作战,从军威盛大、装备精良、战事频仍、日夜戒备诸方面勾勒和描写,尤以战马战车之威衬军之威为精彩。由于狁是当时华夏的共同敌人,抗击他们的入侵具有“积极防御”的性质,将帅和兵士之间存在一定的利害相通、生死相依的袍之情,乃至“常棣之华”般的手足关系,是不奇怪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也有这一层意思。这种情谊在冲锋陷阵,或取得胜利的时候还可能表现得强烈一些。所以这一类“边塞诗”表现出某种既揭露又赞扬的二重性。在悲苦、怨尤之中透出昂扬或欢喜,也使整首诗的调子多变、起伏,不沦于单调。最后一章点明回乡途中的景色与悲怀,情景相生,对照强烈,为全诗之佳。“昔我往矣”四句“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语),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对后世诗歌含情的“景语”启迪甚大。另外,诗中的叠字写忧写悲写哀写乐,颇有韵味。但总体上看,此诗不像《豳风·东山》笔致委婉细腻,哀切动人。
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2)。乐彼之园,爰有树檀(3),其下维萚(4)。它山之石,可以为错(5)。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7)。
【简释】
(1) 九皋(gāo):深而曲折的沼泽。九:虚数,若九天之九,极言其多。皋:这里指沼泽。
(2) 渚:小洲。
(3) 树檀:即檀树。
(4) 萚:落叶,或树皮脱落。
(5) 错:磨刀石,或攻玉之石。
(6) 榖:楮树。
(7) 攻:用“错”来磨砺、加工。
此诗如谜,众说各异,很可能是隐者之诗。鹤鸣于泽,鱼潜于渊,园之幽雅,石之高洁,从取象看,莫不表现出隐居山林的“高人”深邃、脱俗的雅趣。不以大悲大喜感人而以山水物象怡人。每章前七句是从园外到园内的景致,十分幽清而又深沉,只是几片枯叶透露出几许萧索、冷清。后两句是隐者自况自比:玉从磨砺来,清高而有大志。通篇景物,未写及人,但“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方玉润),颇似王维的禅诗,还使人想起了那位以鹤为子的宋代隐士林和靖。此诗在《诗经》中别为一体,乃山水田园诗之滥觞。
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1)。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2)。尔羊来思,其角濈濈(3)。尔牛来思,其耳湿湿(4)。
或降于阿(5),或饮于池,或寝或讹(6)。尔牧来思,何蓑何笠(7),或负其糇(8)。三十维物(9),尔牲则具(10)。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11),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12),不骞不崩(13)。麾之以肱(14),毕来既升(15)。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16),旐维矣(17),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矣,室家溱溱(18)。
【简释】
(1) 维:为。
(2) 犉(rún):七尺的牛。
(3) 濈濈(jí):聚集。
(4) 湿湿:牛咀嚼时耳动貌。
(5) 阿:丘陵。
(6) 讹:动。
(7) 何:同“荷”。
(8) 糇(hóu):干粮。
(9) 物:这里指牛羊的毛色,“三十维物”是说牛羊毛色繁多。
(10) 具:备。
(11) 蒸:细小的柴薪。
(12) 矜矜兢兢:谨慎坚持,唯恐失群的样子(依余冠英说)。
(13) 骞(qiān):亏损。崩:溃散。
(14) 麾:指挥。肱(gōng):臂。
(15) 毕、既:尽。升:进(圈)。
(16) 众:众多。写鱼之拥挤。或说众即,蝗类。维:为,此指变化。
(17) 旐(zhào):旧说画有龟蛇图的旗子。(yú):旧说画有鸟隼图的旗子。据说都用来聚众。后者旗幅较长。
(18) 溱溱:即蓁蓁,众多貌。此指人丁兴旺。
一幅富有草原气息的放牧图。前三章白描牛羊的静态、动态和人畜相谐,逼真传神,有天然之情趣。首章言牛羊之多,忽然发问,“是前此凋耗,今始蓄有口气”(方玉润)。继而写牛羊之静态,羊角密集,相安不扰,牛耳轻摇,憨态可掬,一片安谧,祥和。精心提炼形象,涉笔成趣。次章几个动词描写牛羊的动态和牧人的形象,尤为精彩。多视角摄象,连缀成令人陶醉令人目不暇接的图景,人、物与自然很和谐。第三章写牧人善牧。四个“以”字引出的动作,以快节奏写牧术之熟练,次以叠字句否定句写羊群的繁盛安然,再写善牧。最后一挥群归,人物相习,又写善牧。人物兼写而两得。末章或说写牧人之梦和“大人”之占(详梦,解析):蝗变鱼,龟蛇旗变鸟隼旗,鱼是丰饶、有“余”的象征,鸟是兴盛和绵长之意象,兆示年丰人旺,表现淳朴的古俗和美好的憧憬,增强了喜庆、传奇的色彩。全诗体物入微,写梦奇幻,是一首清新优美的牧歌。
小雅·正月
正月繁霜(1),我心忧伤。民之讹言(2),亦孔之将(3)。念我独兮,忧心京京(4)。哀我小心,癙忧以痒(5)。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6)!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7)。忧心愈愈(8),是以有侮(9)。
忧心茕茕(10),念我无禄(11)。民之无辜,并其臣仆(12)。哀我人斯,于何从禄(13)?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14),侯薪侯蒸(15)。民今方殆(16),视天梦梦(17)。既克有定(18),靡人弗胜。有皇上帝(19),伊谁云憎(20)?
谓山盖卑(21),为冈为陵(22)。民之讹言,宁莫之惩(23)?召彼故老(24),讯之占梦(25)。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26)。谓地盖厚,不敢不蹐(27)。维号斯言(28),有伦有脊(29)。哀今之人,胡为虺蜴(30)。
瞻彼阪田(31),有菀其特(32)。天之扤我(33),如不我克。彼求我则(34),如不我得。执我仇仇(35),亦不我力(36)。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37),胡然厉矣(38)!燎之方扬(39),宁或灭之。赫赫宗周(40),褒姒灭之(41)。
终其永怀(42),又窘阴雨(43)。其车既载,乃弃尔辅(44)。载输尔载(45),将伯助予(46)。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47)。屡顾尔仆(48),不输尔载。终逾绝险(49),曾是不意(50)。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51)。潜虽伏矣,亦孔之炤(52)。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53),昏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54)。
佌佌彼有屋(55),蔌蔌方有谷(56)。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57)。哿矣富人(58),哀此茕独。
【简释】
(1) 正月:夏历四月。繁:多。正月多霜是天时不正,预兆祸恶,是以忧伤。
(2) 讹言:即谣言。讹:伪。
(3) 将:大。
(4) 京京:忧不止。
(5) 癙(shǔ)、痒:病。
(6) 俾:使。瘉(yù):病。
(7) 莠(yǒu):丑。
(8) 愈愈:形容忧之深。
(9) 指小人反而轻侮自己的忧国之思。
(10) 茕茕(qióng):孤独貌。
(11) 无禄:禄是维持生活的资用,无禄即无法生活。或说禄指福。无禄即不幸。
(12) 并:随之。其:将。臣仆:囚虏。
(13) 从禄:取得维持生计之资。
(14) 中林:林中。
(15) 侯:语气词。蒸:小柴。
(16) 殆:危。
(17) 梦梦:不明。
(18) 犹言天既然能平定祸乱。
(19) 有皇:皇皇,大。
(20) “伊谁云憎”是倒装,意即憎谁?伊、云为语词。
(21) 盖:通“盍”,何。卑:微小。
(22) 冈:山脊。陵:山峰。
(23) 宁:乃。惩:止。
(24) 故老:元老。
(25) 占梦:官名。职掌梦的解释。
(26) 局:跼,屈曲。
(27) 蹐(jí):小步(《说文》)。
(28) 号:呼。
(29) 伦、脊:理。
(30) 虺(huǐ):蝮蛇。蜴:蜥蜴。
(31) 阪:山坡。
(32) 菀:茂盛。特:特出的禾苗。
(33) 扤:摇动。我:禾苗自称。
(34) 彼:指周王。则:助词。
(35) 仇仇:松弛状,傲慢贤者。
(36) 不我力:倒装,即“不力我”,不用力持我。
(37) 正:政。
(38) 厉:恶。
(39) 燎:燎原之火。
(40) 宗周:指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周幽王改镐京为宗周。
(41) 褒姒(sì):幽王妃。
(42) 终:既。永怀:长久的忧伤。
(43) 窘:困迫。
(44) 辅:夹持所载物的板。
(45) 载:语助词。输:坠落。载:所载之物。
(46) 将:请。伯:男子敬称。
(47) 员:益,增大。
(48) 顾:照顾。仆:指御者。
(49) 绝险:最险处。
(50) 不意:不在心。
(51) 克:能。
(52) 炤:通“昭”,显然。以鱼难逃网罟自比。
(53) 洽:融洽。比:亲近。
(54) 殷殷:深忧状。
(55) 佌佌(cǐ):小。
(56) 蔌蔌(sù):陋。佌佌、蔌蔌都指卑鄙小人。
(57) 夭:灾祸。椓(zhuí):打击。
(58) 哿(gě):喜乐。
忠正而不遇的周大夫抒发忧国伤时的孤愤。幽王昏聩,佞人得势,这位独醒之士眼看周室摇摇欲坠的种种征兆忧愤不止。这是政治诗,情出于中,切中时弊,手法上赋而兴,尤善比,能讽。读来回肠荡气。开篇以夏日繁霜的凶兆比喻凶险处境和谣言猖獗,兴起忧伤之叹(首章),哀叹此生偏逢乱世,忧思成疾(次章)。由“我”之不幸推及无辜百姓将遭祸殃,说乌鸦不知栖止在谁家屋上,譬喻国人将不晓得何所依归(第三章)。顺势写来,三章一气呵成。下面便仰天俯地:民之方殆,责问天恨何人?用树木当柴烧兴而比(第四章);讹言不消,讥笑元老弄臣自视高明,用小山长成高陵兴而比(第五章)。这两章可见俯仰之态,仿佛忧愤漫天遍地。以下谓天和谓地四句融反问、夸张、描写、比喻于一体,天地之大尚不能容人,道出了人民的悲惨、险恶的处境和政局的昏暗。况且还有巧言蛇心的佞人振振有词,弄得人人自危。这部分亦开启了下文(第六章)。前六章道出了种种凶险、丑恶,忧思深广。以下各章写“我”之被弃,小人得势。兴句“瞻彼阪田”以“特”自比,怨叹今遭摧残,当初朝廷找“我”唯恐不得,如今却怠慢于“我”(第七章),原因是朝纲混乱,周王荒淫(第八章),故而“终其永怀”,偏偏“又窘阴雨”,感怀加深,引起对朝政的抨击:王朝既定便驱走贤人,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上文所云:求“我”时“如不我得”,得“我”时“执我仇仇”,语含讥刺、不平(第九、十章)。以下“鱼在于沼”四句与“谓天盖高”(第六章)四句异曲同工,至为精妙,再次写暴政险境和贤人、百姓的不幸(第十一章)。而那班狐群狗党享尽美酒佳肴,拉拉扯扯,与“我”之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第十二章)。最后一章又将卑鄙小人有屋有谷与人民的苦难和“我”之茕独相比,再写孤愤。本诗构思博大,行文顺势迂回,气韵贯通,以出色的比喻、描写、讥讽言所难言。的确是《小雅》中杰出的篇章。
小雅·小宛
宛彼鸣鸠(1),翰飞戾天(2)。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3),有怀二人(4)。
人之齐圣(5),饮酒温克(6)。彼昏不知(7),壹醉日富(8)。各敬尔仪(9),天命不又(10)。
中原有菽(11),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12)。教诲尔子,式榖似之(13)。
题彼脊令(14),载飞载鸣。我日斯迈(15),而月斯征(16)。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17)。
交交桑扈(18),率场啄粟(19)。哀我填寡(20),宜岸宜狱(21)。握粟出卜(22),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23),如集于木。惴惴小心(24),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简释】
(1) 宛:小。鸣鸠:斑鸠。
(2) 翰:羽。戾(lì):至。
(3) 明发:天明。发:义同“明”。
(4) 二人:指父母。
(5) 齐圣:聪明睿智。
(6) 温克:温和克制。
(7) 昏:昏聩。知:智。
(8) 壹醉:聚众醉饮。富:甚。
(9) 敬尔仪:仪表恭肃。
(10) 又:复。
(11) 中原:田野中。
(12) 螺蠃(guǒ luǒ):土蜂。负:孵化。蜾蠃捕螟蛉以饲幼虫,古代误认为养为己子。
(13) 式:语助词。榖:善。似:通“嗣”,继承。
(14) 题(dī):通“”,视。脊令:鹡鸰。
(15) 迈:行。
(16) 而:尔。征:远行。
(17) 忝:辱。尔所生:生你的人。
(18) 交交:飞来飞去状。桑扈:青雀。
(19) 率:循。
(20) 哀:可怜。填(diān):通“瘨”,病。
(21) 宜:“且”之讹。岸:通“犴”,牢狱。
(22) 粟:一种小米。或说通“糈”(xǔ),祭神用的精米。
(23) 恭人:恭谨的人。
(24) 惴惴(zhuì):恐惧担忧状。
此乃“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朱熹)。比兴运用很有特色。以宛鸠戾天兴比兄弟的孤苦、哀伤(第一章);借饮酒之不同态度论说敬仪的道理,与弟共勉(第二章);“中原”四句双用比兴告诫其弟教子以德(第三章);鹡鸰鸣飞兴比奔波劳碌(第四章),青雀啄粟比兴兄弟穷苦可哀偏又蒙冤入狱(第五章)。前五章以丰富的形象兴比以自怜、自况、劝诫,融情、景、理于一炉。而末章以博喻状写自危的心态,险恶的处境,如在目前,与《小雅·小旻》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出一辙,这组譬喻现在已经成为口头和文字里常用的话或成语,像“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等都是从此化出来的。
小雅·大东
有簋飧(1),有捄棘匕(2)。周道如砥(3),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4),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5),杼柚其空(6)。纠纠葛屦(7),可以履霜?佻佻公子(8),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9),无浸获薪(10)。契契寤叹(11),哀我惮人(12)。薪是获薪(13),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14)。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15),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16)
或以其酒(17),不以其浆(18)。鞙鞙佩璲(19),不以其长(20)。维天有汉(21),监亦有光(22)。跂彼织女(23),终日七襄(24)。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25)。睆彼牵牛(26),不以服箱(27)。东有启明,西有长庚。(28)有捄天毕(29),载施之行(30)。
维南有箕(31),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32),不可以挹酒浆(33)。维南有箕,载翕其舌(34)。维北有斗,西柄之揭(35)。
【简释】
(1) (méng):食物装满的样子。簋(guǐ):有耳的圆形餐具。
(2) 捄(qiú):通“觩”,弯而长状。棘匕:枣木匙。
(3) 周道:大道。砥:磨刀石,喻平坦。
(4) 睠(juàn):回顾。
(5) 东:东方之国。
(6) 杼(zhù):织机之梭,引纬线。柚(yòu):轴,引经线。
(7) 纠纠:绳索缠绕状。
(8) 佻佻:轻薄。
(9) 冽:寒凉。氿(guǐ)泉:渠道狭长而侧出的泉水。
(10) 意思是已获的柴草不能让水浸湿,否则会腐烂。
(11) 契契:忧苦状。寤:醒。
(12) 惮(dān):同“瘅”,劳累。
(13) 前一“薪”为动词,烧。
(14) 职:责任。来:通“”(lài),慰劳。
(15) 舟人:舟子,周王室下层人。
(16) 僚:官。试:用。
(17) 以:用。
(18) 这两句意为:有人喝酒,有人连薄酒也喝不上。浆:薄酒。
(19) 鞙鞙(xuàn):同“琄琄”,玉圆貌。璲(suì):通“瑞”,宝玉。
(20) 长:杂佩之长。
(21) 汉:这里指天河,即银河。
(22) 监:通“鉴”,古人以水为鉴。这句是说人照在天河没有影子,只有天河之光。
(23) 跂(qí):两脚分立状。织女:三星构成,下二星如跂。
(24) 襄:驾,移动。
(25) 报:复。章:布纹。织布时经纬来回才能成章,而织女不能来回,故织不成布,空有其名。
(26) 睆(huàn):明亮。牵牛:牛郎星。
(27) 服:驾。箱:车箱,此指车。牛郎星亦空有其名。
(28) 金星,朝在东方,叫启明;晚在西方,叫长庚。
(29) 毕:星名,共八颗星,如网,有弯柄。
(30) 施:张。行:路。网本用来捕鱼,张在路上自然无用。
(31) 箕:星座名,形如箕。
(32) 斗:南斗星,形如酌水之斗,在箕之北。
(33) 挹(yì):用勺酌酒。
(34) 翕(xī):吸,缩。
(35) 揭:高举。这句喻西人榨取东人。
《大东》控诉周王室(西人)对东方诸国人民(东人)的横征暴敛。古人称之为“奇文”。前三章依次写西人剥夺东人之食、衣并役使东人,第四、五章写西人鸡犬升天,豪奢无度。最后两章以天象象征人间。从人间写到天上,构思奇巧。首章写敛食,寄悲愤于描写:贵族食具的“特写”切入君子所履的周道和小人反顾、怒视、悲哭的画面(因为西人运走东人之食于周道才有佳肴盈簋),两个空间的画面跳接富有视觉和情绪的冲击力。次章写敛衣,手法与首章相类,但偏重于两种情态的对比描写:东人葛屦履霜,身冷心酸;西人锦衣华服,神气活现。第三章写奴役,以泉湿柴薪比西人役东人而不顾惜,哀叹劳作不止。第四章以“职劳不来”承上之劳役,启下之西人锦衣熊裘和近水得月。第五章继而写其饮其佩,骄奢淫逸。这两章的排比句如历数罪状,与上文之东人劳苦两相比较。第五章后四句以银河只发冷光,不能照人喻西人,以织女疲于奔命喻东人之苦。两喻总括前文,开启下文,用天文形象的描写以影射人间。第六、七两章:“不成报章”与“杼柚其空”呼应,金星及箕、斗尸位素餐,如同佻佻公子中看不中用,有如唐孔颖达疏所说,“是皆有名无实”;箕星翕舌象征东人饥饿之态;而有捄天毕扣射有捄棘匕更是形神兼备,妙不可言。钱锺书《管锥篇》曾指出这种取喻手法影响极大,例如汉代的《易林》曾用“天女推床,不成文章;南箕无舌,饭多沙糠”来譬况“虚象盗名”,等等。前面《邶风·柏舟》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则是反其意而用之。这种象征十分神奇也很独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地上没有东人的安身之处,天上也像吃人的人间,天地茫茫,何处可去?东人的悲苦、忧愁无以复加。周朝末期,朝廷上下腐化没落,遂有所谓“变雅”之作,《大东》是其一。
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1),言采其杞。偕偕士子(2),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3),莫非王土。率土之滨(4),莫非王臣。大夫不均(5),我从事独贤(6)。
四牡彭彭(7),王事傍傍(8)。嘉我未老,鲜我方将(9)。旅力方刚(10),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11),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12),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13)。或栖迟偃仰(14),或王事鞅掌(15)。
或湛乐饮酒(16),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17),或靡事不为。
【简释】
(1) 陟:登。
(2) 偕楷(jiē):强壮貌。士子:诗人自称。
(3) 溥:普。
(4) 率:自。滨:海边。“率土之滨”指全国,犹言“四海之内”。
(5) 大夫:卿以下的官。不均:不公平。
(6) 贤:自讥之词,指辛劳。
(7) 彭彭(bāng):马不停蹄之声。
(8) 傍傍(páng):没完没了。
(9) 鲜:嘉。将:壮年。
(10) 旅:同“膂”,脊梁骨,此指体力。
(11) 燕燕:安闲。居息:在家休息。
(12) 偃(yǎn):卧。
(13) 惨惨:忧虑状。劬(qú):劳累。
(14) 栖迟:安闲而居。
(15) 鞅掌:身不离鞍,指劳苦奔波。
(16) 湛(dān):这里通“耽”。
(17) 风议:发议论。风:放,发。
朝中大员不理国事,下层官吏疲于奔命,诗人深感不平。前三章三鸣不平,一鸣朝夕从事却采杞充饥的不平,二鸣王臣遍地、唯我独劳的不平,三鸣年虽未老却不堪奔命的不平。后三章各句都以“或”字领起,从行为和心态上铺陈劳逸不均的现实,形成六组反差强烈的对比,议论中穿插描写,怨愤一泻而出。全篇基本上用的是对照手法,连用十二个“或”,余冠英翻译为“有些人……有些人……”,使人想起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来。
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1),左右秩秩(2)。笾豆有楚(3),肴核维旅(4)。酒既和旨(5),饮酒孔偕(6)。钟鼓既设,举酬逸逸(7)。大侯既抗(8),弓矢斯张。射夫既同(9),献尔发功(10)。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11),乐既和奏。烝衎烈祖(12),以洽百礼(13)。百礼既至(14),有壬有林(15)。锡尔纯嘏(16),子孙其湛(17)。其湛曰乐,各奏尔能(18)。宾载手仇(19),室人入又(20)。酌彼康爵(21),以奏尔时(22)。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23)。曰既醉止,威仪幡幡(24)。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25)。日既醉止,威仪怭怭(26)。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27)。乱我笾豆,屡舞僛僛(28)。是曰既醉,不知其邮(29)。侧弁之俄(30),屡舞傞傞(31)。既醉而出,并受其福(32)。醉而不出,是谓伐德(33)。饮酒孔嘉,维其令仪(34)。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35),或佐之史(36)。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37),无俾大怠(38)。匪言勿言,匪由勿语(39)。由醉之言(40),俾出童(41)。三爵不识,矧敢多又(42)。
【简释】
(1) 初筵:开始就座。筵:竹席,坐在其上宴饮。
(2) 秩秩:宾主恭敬有礼貌。
(3) 笾(biān)、豆:盛果品等的食具,有些像高足盘。有楚:楚楚,整齐。
(4) 肴:肉食之类。核:干果。旅:陈列。
(5) 和旨:温和醇美。
(6) 孔偕:很整齐。
(7) 酬(chóu):敬酒之杯。或说“回敬”。逸逸:形容敬酒有次序。
(8) 侯:箭靶。抗:竖起。
(9) 同:指射手会齐。
(10) 发功:射术。功:本领。
(11) 龠(yuè):有如“排箫”。
(12) 烝:进献。衎(kàn):乐。烈祖:光荣,或有功业的先祖。
(13) 洽:依照,谐和。百礼:各种仪式。
(14) 至:行。
(15) 有:又。壬:大。林:多。
(16) 锡:通“赐”。纯:大。嘏(gǔ):福。
(17) 湛(dān):这里通“耽”,乐。
(18) 奏:献,表现。
(19) 载:乃。手仇:亲选对手。手:取,选取。仇(qiú):这里指匹配,对手。
(20) 室人:主人。入又:也加入娱乐的行列。
(21) 康爵:大杯。
(22) 时:善,指善射,中的。
(23) 反反:庄重。
(24) 幡幡:轻率。仙仙(xiān):形容舞姿轻扬。
(25) 抑抑:形容谦谨。
(26) 怭怭(bì):轻慢。
(27) 呶(náo):喧哗。
(28) 僛僛(qī):歪歪倒倒状。
(29) 邮:通“”,过失。
(30) 侧弁:歪戴帽子。俄:斜。
(31) 傞傞(suō):形容醉舞不止。
(32) 并:一起。
(33) 伐:这里指败坏,损害。
(34) 令仪:美好的仪态举止。
(35) 监:监察官。
(36) 史:记言记事的官。
(37) 式:助词。谓:劝饮。
(38) 怠:轻慢失礼。
(39) 由:缘由。
(40) 由:从。
(41) 童:未生角的羊。(gǔ):公羊。
(42) 矧(shěn):何况。又:通“侑”,劝酒。
此篇以铺写宴饮场面,揭露周室的荒唐、腐败。前两章写豪宴的气派,奏乐射的以助兴。其中“左右秩秩”写宾主谦让有礼之态,“举酬逸逸”写往来敬酒之状,写出了热衷吃喝诸君的虚伪和腐败,因为把吸血鬼写得这么文雅。穷形极态的揭露是三、四章。第三章对比酣醉前后的不同仪态,撕下伪善的面纱,极为精彩:未醉之时,“温温其恭”、“威仪反反”(庄重)、“抑抑”(谨慎),醉了便“不知其秩”、“威仪幡幡”(轻狂)、“怭怭”(轻薄)。第四章细写醉鬼吼叫、打闹,疯癫、狂舞的醉态。唉,要不是“醉而不出”,如今人之明智——“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多好。第五章是不痛不痒的劝诫之词,讲了些不要乱劝酒不要胡说醉话不要“三爵不识”(不懂得以三杯为限)之类的废话。耐人寻味的是:“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设了纪检监察人员并辅之以史官这样的“无冕之王”,但是“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喝醉原本不好,他们反而以不醉为耻。讽刺得很刁钻、刻毒。本诗寓讥刺于对温温君子的道貌和狂态的描摹,并旁及监史。虽为怨刺却很平静,冷眼相看,很有史家风度。《宾之初筵》实为亡国之音。
小雅·白华
白华菅兮(1),白茅束兮。之子之远(2),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3),露彼菅茅。天步艰难(4),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5),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6),卬烘于煁(7)。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8),声闻于外。念子懆懆(9),视我迈迈(10)。
有鹙在梁(11),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12)。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13)。之子之远,俾我疷兮(14)。
【简释】
(1) 菅(jiān):茅草类。
(2) 之:去。
(3) 英英:轻明状。
(4) 天步:时运。
(5) 滮(biāo):水名。
(6) 樵:砍柴。
(7) 卬(áng):我。煁(chén):行灶。
(8) 鼓:敲。宫:室。
(9) 懆懆(cǎo):忧状。
(10) 迈迈:疏远不顾之态。
(11) 鹙(qiū):一种凶猛的水鸟。
(12) 戢(jí):收敛。
(13) 卑:低。
(14) 疷(qí):病。
《白华》写弃妇之怨。八章八兴,哀伤时想象最易蔓延,纷至沓来的想象不断引起自己的悲叹。“他物”丰富,“所咏”便能多侧面地抒情。它与某些风诗不同,前者形象丰富,但不免雕琢,后者取象单一却淳朴天成。这首诗实际又是八章八比,可谓博喻,其想象力十分杰出。若不是这么多贴切生动的喻体,也就兴起不了万种柔情。白茅束菅比喻纯洁、新婚、天作地合、相依为命(参见《召南·野有死麕》),反衬被弃独居;天云降露普润菅茅、河水灌溉稻田比喻沐浴丈夫的爱,怨叹天降其灾,硕人远去;桑薪烤火贵物贱用比喻失宠而为弃妇,不禁顾影自怜;钟声外传比喻家丑外扬,期待丈夫回心转意;鹙鹤失所比喻自己不得其所,叹惋心中酸苦(或说,贪恶之鹙栖在鱼梁上时时要攫,而高洁的鹤却只能在林中徘徊,譬喻二人所处地位的不公平);鸳鸯相爱比喻夫妻恩爱,反兴对丈夫喜新厌旧的谴责;扁石遭人践踏比喻自己为无情所伤,哀叹悲苦成疾。兴句本身亦自成佳境,如“英英白云,露彼菅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写景写物优美动人。
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1),芸其黄矣(2)。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3),三星在罶(4)。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简释】
(1) 苕:植物名,又称凌霄。
(2) 芸:形容花黄。
(3) 牂(zāng):母羊。坟:大。或说指绵羊,身子越瘦显得头越大。
(4) 三星:参宿。罶(liǔ):鱼笼。此句略指鱼笼里水映星光,空无一物。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凌霄花儿金黄,叶儿青葱,兴句是饥者所见,见草木而不见庄稼,田园荒芜了;兴句也可能是饥者所伤:野蔓繁茂而人却面黄肌瘦,乐景以写哀,诗人发出了“不如无生”的哀叹。不仅田园凋敝,渔牧也衰败了:“牂羊坟首,三星在罶”,野无牧草,瘦羊显得头大;水无鱼虾,网中只有冷星。造语奇特,可悲可愕,至为警辟。此与苕华之兴,一为惨景一为乐景,同是写哀却能引起不同的审美体验,但合起来则是一个万物萧索的悲惨世界。
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1)!经营四方(2)。
何草不玄(3)!何人不矜(4)!哀我征夫,独为匪民(5)!
匪兕匪虎(6),率彼旷野(7)。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8),率彼幽草。有栈之车(9),行彼周道(10)。
【简释】
(1) 将:行。
(2) 经营:往来奔波。经:直行。营:周行。
(3) 玄:黑红色,形容枯萎。
(4) 矜(guān):此处同“鳏”。
(5) 匪民:非人。
(6) 兕(sì):野牛。
(7) 率:循。
(8) 有芃(péng):蓬蓬,蓬松状。
(9) 栈:役车。
(10) 周道:大道。
役卒之哀歌。第一章三个反问发泄怨愤,日日、人人、处处奔波,渲染兵役的频繁,不堪忍受。第二章哀叹远离家人(或说夫妻分隔),不被人当人看。以草之枯黄、腐烂比喻征夫的疲困、憔悴。第三、四章具体描绘“独为匪民”的惨状。非兕非虎却出入旷野,禽兽自比岂不痛绝?狐钻深草与乘车赶路对举,阴幽荒凉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本诗兴而有比,意境苍凉、幽奇、凄惨、阴森,质朴天成,是《小雅》中的民歌杰作。
大雅·大明
明明在下(1),赫赫在上(2)。天难忱斯(3),不易维王(4)。天位殷适(5),使不挟四方(6)。
挚仲氏任(7),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8)。乃及王季(9),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10),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11)。厥德不回(12),以受方国(13)。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14)。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15)。大邦有子,伣天之妹。(16)文定厥祥(17),亲迎于渭。造舟为梁(18),不显其光(19)。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20)。缵女维莘(21),长子维行(22),笃生武王(23)。保佑命尔,燮伐大商(24)。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25):“维予侯兴(26)。上帝临女(27),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28),檀车煌煌,驷彭彭(29)。维师尚父(30),时维鹰扬(31),凉彼武王(32)。肆伐大商(33),会朝清明(34)。
【简释】
(1) 明明在下:指人间有明君。
(2) 赫赫在上:指显应于天上。
(3) 忱:信,常。
(4) 易:容易。
(5) 天位:天子之位。适:通“嫡”,继位。
(6) 挟:犹占据。
(7) 挚:殷之属国。氏任:姓任。
(8) 嫔(pín):嫁。
(9) 及:配。
(10) 身:孕。
(11) 聿:语助词。怀:招来。
(12) 厥:此,他的。回:邪。
(13) 方:大。
(14) 集:就。
(15) 大邦:指莘国。子:指大姒。
(16) 伣(qiàn):好比。妹:少女。
(17) 文:礼。
(18) 梁:浮桥。
(19) 不:通“丕”,大。
(20) 于周于京:即“于周京”。为句式整齐,分开说。
(21) 缵(zuǎn):通“”,白而美。
(22) 长子:此指长女,即大姒。行:这里指出嫁。
(23) 笃:发语词。
(24) 燮(xiè):会合。
(25) 矢:通“誓”。
(26) 侯:语助词。
(27) 临:下看。
(28) 洋洋:广阔。
(29) 驷:驾车之四马。(yuán):黑鬓白腹的红马。彭彭:马蹄声。
(30) 师:太师。尚父:指姜太公吕望,文王尊称尚父。
(31) 鹰扬:像鹰飞。
(32) 凉(liàng):这里指辅佐。
(33) 肆:纵兵。
(34) 会朝:一朝。或说,到那一天。
这是周王朝开国史诗之一,历王季、文、武三代,一直讲到伐纣战争胜利。首章纵论天道统摄全诗:天命无常,成败由德。第二章写王季娶妻,生下文王。三至六章写文王的德行和婚育,将王后蒙上神圣的灵光。“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是婚礼的背景。水乃阴柔之美,写女子的婚恋衬之以水,这是很美很神秘的意象。“伣天之妹”写新娘美若天仙,“亲迎于渭”写文王的钟爱,“造舟为梁”写婚礼的排场。末两章写牧野之战也很精彩。写殷军阵容强大,“其会如林”;写武王训令,临危不惧;写战场辽阔谓之“洋洋”,写战车堂皇谓之“煌煌”,写战马威风谓之“彭彭”,写姜尚勇猛谓之“鹰扬”。描绘场面,有声有色,气势磅礴。这些都有史实依据,而多少有文学性的渲染,是所谓“短史诗”或“小史诗”。近年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证明“会朝清明”的牧野之战很真实,也很激烈,就像诗里所描写。诗共八章,奇章六句偶章八句,前几章蝉联而下。
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1),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2),以弗无子(3)。履帝武敏歆(4),攸介攸止(5),载震载夙(6),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7),先生如达(8)。不坼不副(9),无菑无害(10),以赫厥灵(11)。上帝不宁?不康禋祀(12)?居然生子。
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13)。诞置之平林(14),会伐平林(15)。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16)。实覃实(17),厥声载路(18)。
诞实匍匐(19),克岐克嶷(20),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菽旆旆(21)。禾役穟穟(22),麻麦幪幪(23),瓜瓞唪唪(24)。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25)。弗厥丰草(26),种之黄茂(27)。实方实苞(28),实种实褎(29),实发实秀(30),实坚实好,实颖实栗(31)。即有邰家室(32)。
诞降嘉种(33),维秬维秠(34),维穈维(35)。恒之秬秠(36),是获是亩(37)。恒之穈,是任是负(38)。以归肇祀(39)。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40),或簸或蹂(41)。释之叟叟(42),烝之浮浮(43)。载谋载惟(44),取萧祭脂(45),取羝以(46)。载燔载烈(47),以兴嗣岁(48)。
卬盛于豆(49),于豆于登(50)。其香始升,上帝居歆(51)。胡臭亶时(52)!后稷肇祀,庶无罪悔(53),以迄于今。
【简释】
(1) 厥:其。多用作发语词。民:指周人。
(2) 时:是,此。姜嫄(yuán):后稷之母。克:能。禋(yīn):一种以牲肉的“烟”上达苍天的祭法。或说野祭。
(3) 弗:通“祓”,消灾。
(4) 帝:上帝。武:步伐。或说指足印。敏:通“拇”,大拇指。歆(xīn):心动,惊喜。
(5) 攸:语助词。介:通“界”,隔开住。止:休息。
(6) 震:通“娠”,胎动。夙:通“肃”,恭谨。
(7) 诞:发语词,下同。弥月:怀孕足月。
(8) 先生:头胎所生。达:通“羍”,七月生小羊;或说,这种羊羔生时不裂胎连胞而下。
(9) 坼(chè)、副:破裂,剖开。
(10) 菑:同“灾”。
(11) 赫:显出。灵:神异。
(12) 这两句意指:莫非上帝不安宁,不喜欢我们的“禋”祭?康:乐。
(13) 腓(féi):庇护。字:哺乳。
(14) 平林:平原上的森林。
(15) 会:恰逢。
(16) 呱(gū):婴儿哭声。
(17) 实:语助词。覃(tán):长。(xū):大。
(18) 载:这里指充满。
(19) 匍匐:爬行。
(20) 克:能。岐嶷:或说聪明智慧;或说头角峥嵘。岐:会人意。嶷:辨事物。
(21) 荏菽:大豆。旆旆(pèi):茂盛。
(22) 禾役(yǐng):禾颖,禾穗。穟穟(suì):禾穗美好状。
(23) 幪幪:茂密。
(24) 瓞(dié):小瓜。唪唪(běng):果实多状。
(25) 相:助。
(26) 茀(fú):除。
(27) 黄茂:五谷良种。
(28) 方:指刚出芽。苞:指初生芽叶未舒展。
(29) 种:短。褎(xiù):长。
(30) 发:拔节。秀:开花。
(31) 颖:穗下垂。栗:颗粒饱满。
(32) 有:词头。邰:地名。
(33) 降:天赐。
(34) 秬(jù):黑黍。秠(pī):黍之一种,一壳两米。
(35) 穈(mén):红苗谷子。芑(qǐ):白苗谷子。
(36) 恒:遍。
(37) 获:收割。亩:堆放田里。
(38) 任:肩挑。
(39) 肇:始。
(40) 输(yóu):从臼中舀米。
(41) 蹂:通“揉”,搓。
(42) 释:淘米。叟叟:淘米声。
(43) 烝:“蒸”之本字。浮浮:冒热气状。
(44) 惟:思考。
(45) 萧:香蒿。脂:牛羊脂肪。
(46) 羝(dī):公羊。(bá):祭路神。
(47) 燔(fán):焚烧。
(48) 嗣岁:来年。
(49) 卬(áng):我。
(50) 登:陶碗。
(51) 居:安。歆:飨,享受。
(52) 胡:大。臭:气味,此指香气。亶(dǎn):诚然。时:是,善。
(53) 庶:幸。
这是周始祖农神后稷诞生的传说,是创造和劳动的颂歌,充满传奇色彩。第一、二两章写孕育后稷的神异,描写姜嫄祈子,感孕,与夫分居,胎动、生产等,刻画了庄严肃穆的“圣母”形象,显示了孕育后稷的神奇。第三章写后稷被弃不死的神异(所以后稷的名字叫做“弃”)。丢在隘巷,牛羊避而不踩,反而庇护他,为之哺乳;丢在平林,遇樵夫救起;丢在冰上,又有鸟用翅膀卫护。大难不死,似有神助。一声啼哭,石破天惊。第四至六章写这位“庄稼”之子的天赋神异:幼为神童,早慧速长,农艺高超,各种作物无不善种。描写庄稼长势的旆旆、穟穟、幪幪、唪唪四组迭音字排比而下,寓赞美于生动的描绘(第四章)。下一章里排比五个同构句、十个动词形容词,细致入微地铺写嘉谷的生长过程,赞叹后稷种谷“有相之道”(第五章)。继而写农事之始终。嘉种繁多,称名精确,是为种;收成丰厚,一片繁忙,是为收(第六章)。第七、八两章写祭祀。第七章整散相间,句式多变。无论描写动作还是渲染气氛都很精彩。第八章以味觉描写为妙,使人嗅到了盛典的喜庆和神圣。《生民》把神话和现实的描写融为一体。在叙事中描绘,在描绘中抒情,在情节(履武感孕、三弃不死、幼有奇能、农艺卓绝、祭祀盛典)中写人。本诗语言非常出色,同构句的排比、对偶,散句的流畅自然,动词形容词的丰富形象,名词丰赡,使本诗韵律优美,富有气势,描写生动,富有气氛。《生民》的艺术成就很高。至于后稷被丢弃的原因,从古至今的解说有数十种,争论不已。近年来有人提出这是一种图腾考验仪式:把重要的部落之子放在危险的境地里来考验他,磨炼他(例如让牛羊之类来“鉴别”他是真裔还是杂种,是踩死他还是哺育他)。这里采用一种说法:后稷生下来像小羊似的包在卵胞里,所以引起惊怪和争议,不得不通过“三弃三收”来考验他。
大雅·公刘
笃公刘(1),匪居匪康。乃埸乃疆(2),乃积乃仓(3)。乃裹糇粮(4),于橐于囊(5),思辑用光(6)。弓矢斯张,干戈戚扬(7),爰方启行(8)。
笃公刘,于胥斯原(9)。既庶既繁(10),既顺乃宣(11),而无永叹。陟则在(12),后降在原。何以舟之(13)?维玉及瑶,鞞琫容刀(14)。
笃公刘,逝彼百泉(15),瞻彼溥原(16)。乃陟南冈,乃觏于京(17)。京师之野(18),于时处处,于时庐旅(19),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20)。跄跄济济(21),俾筵俾几(22)。既登乃依(23),乃造其曹(24)。执豕于牢(25),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26)。
笃公刘,既溥既长(27),既景乃冈(28)。相其阴阳(29),观其流泉,其军三单(30)。度其隰原(31),彻田为粮(32)。度其夕阳(33),豳居允荒(34)。
笃公刘,于豳斯馆(35)。涉渭为乱(36),取厉取锻(37)。止基乃理(38),爰众爰有(39)。夹其皇涧(40),溯其过涧(41)。止旅乃密,芮鞫之即(42)。
【简释】
(1) 笃:忠实厚道。这里用来赞美主人公。公刘:后稷之后裔,周人的英雄祖先。公是称号,刘是名。
(2) 埸、疆:田界。
(3) 积:露天堆谷处。
(4) 糇:干粮。
(5) 囊(tuó):无底口袋(盛物时扎住两头)。囊:有底口袋。
(6) 思:语助词。辑:和睦。用:以。光:发扬光大。
(7) 干:盾。戚:斧。扬:钺,大斧。
(8) 爰:焉,于是。方:开始。
(9) 胥:相,视察。斯:此。
(10) 庶、繁:众,指迁来的人多了。
(11) 顺:和顺。宣:舒畅。
(12) (yǎn):孤立的小山。
(13) 舟:通“周”,环绕。
(14) 鞞(bì):刀鞘。琫(běng):刀鞘口的玉饰。容刀:佩刀。
(15) 逝:去。百泉:众泉。
(16) 溥原:广阔的原野。
(17) 觏(gòu):见。京:豳之地名。
(18) 京师:京邑。
(19) 于时:于是。处处:安居。庐、旅:寄身。
(20) 依:安居。
(21) 跄跄(qiāng):走路安舒貌。济济:威严貌。
(22) 俾筵:使群臣就席(竹席)。几:坐时所倚的用具。
(23) 登:登席。依:靠着几。
(24) 造:排座次。曹:群,众人。
(25) 牢:指猪圈。
(26) 宗:宗主。
(27) 此句指开辟豳地地广而长。
(28) 景:日影,此用如动词,测日影定方向。冈:登冈。
(29) 阴:山北。阳:山南。
(30) 三单(chán):分三批轮流服役。单:通“禅”,轮番代替。
(31) 度:测量。
(32) 彻:治理。
(33) 夕阳:这里指山的西面(因山西夕见日)。
(34) 允:确实。荒:大。
(35) 馆:建筑房舍宫室。
(36) 乱:横渡中流。
(37) 厉:同“”,磨物之石。锻:椎物之石。
(38) 止基:居住的基址。
(39) 有:众,人多。
(40) 皇涧:豳地涧名。
(41) 溯:面向。过涧:涧名。
(42) 芮:通“沟”,水边向内凹进去。鞠(jū):水边向外凸出去。
这是记述周入祖先公刘自邰迁豳的开国业绩的“英雄史诗”。诗凡六章,以六个场景叙写迁都的全过程:准备迁徙,察看原、择地而都、犒宴相庆、垦地种粮、扩建安民。每个场面融描写于叙述,白描勾勒,简练传神,句式整散相济,语言富于抒情性。如第三章逝、瞻、陟、觏的动作描写,“于时”四句的场面描写,如首章的繁忙和威武的场面,如次章佩玉佩刀的描绘,如四章“执豕于牢,酌之用匏”的豪爽,“食之饮之,君之宗之”的喜乐,无不令人称绝。以匪居匪康、鞠躬尽瘁的精神贯注全诗,通过刻画公刘的一系列动作、细节和外表,通过叙写公刘的可歌可泣的业绩和兵民的同心同德,塑造了公刘这一可敬可亲的英雄形象。调子昂扬,风格却朴实,充满乐观和开拓精神,很符合这类“英雄诗”的要求。《公刘》作为叙事诗,在场面描写、形象刻画、语言运用以及叙事抒情的结合上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
大雅·荡
荡荡上帝(1),下民之辟(2)。疾威上帝(3),其命多辟(4)。天生烝民(5),其命匪谌(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7)。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8)。曾是强御(9)?曾是掊克(10)?曾是在位?曾是在服(11)?天降滔德(12),女兴是力(13)。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14),强御多怼(15)。流言以对,寇攘式内(16)。侯作侯祝(17),靡届靡究(18)。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19),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20),时无背无侧(21)。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22)。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无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23)。既愆尔止(24),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25),如沸如羹。小大近丧(26),人尚乎由行(27)。内于中国(28),覃及鬼方(29)。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30),殷不用旧(31)。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32)。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33),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34)。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35)。
【简释】
(1) 荡荡上帝:一说,这是向上帝呼告:一片混乱、败坏啊,天哪!一说,这是以上帝隐射下帝,指周王。荡荡:法度败坏貌。
(2) 辟:这里指君主。
(3) 疾威:暴虐。
(4) 辟:通“僻”,邪僻。
(5) 烝民:众人。
(6) 谌:诚。
(7) 鲜:少。克:能。
(8) 咨:唉。
(9) 曾:竟。强御:强暴。御:强。
(10) 掊(póu)克:聚敛。
(11) 服:任。
(12) 滔:傲慢。德:品质。
(13) 是力:倒装,即“力是”,实行这个。
(14) 而:尔。秉:执。义、类:邪恶。
(15) 怼:怨。
(16) 攘:窃。式:任用。
(17) 作:指“诅”。祝:通“咒”。
(18) 届:极。究:穷。
(19) 炰烋(páo xiāo):咆哮。
(20) 不明尔德:倒装,即“尔德不明”。
(21) 背:指依靠者。侧:扶持者。
(22) 陪:辅佐之臣。卿:卿大夫。
(23) 从式:依顺任用。
(24) 愆(qiān):过失。
(25) 蜩、螗:蝉。
(26) 大小近丧:指诸侯国几乎都丧失。大小:指大国、小国。
(27) 人:指殷纣。由行:犹一意孤行。
(28) (bì):怒。
(29) 覃:延。鬼方:远方诸侯国,一般指西北部的游牧民族。
(30) 时:善。
(31) 用旧:遵循旧规。
(32) 大命:国运。
(33) 颠沛:倒伏。揭:举,此指树根蹶起。
(34) 拨:败。
(35) 夏后:夏桀。
《荡》与另一篇《板》后人合称“板荡”(板:反其常道),指政治败坏,社会动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贤臣。”用的就是这典故。这是描写西周末年朝纲败坏、王族腐化、国事倾危的讽刺诗。《荡》或说为召公(《国语》曾记《召公谏弭谤》)斥责厉王之辞,但以文王斥商纣的口气历数周厉王的罪状(也可以理解做以自己英雄先主揭露殷商末年的罪行作为对照,希望勿忘历史教训)。近人吴闿生说:“此诗格局最奇,本是伤时之作,而忽幻作文王咨殷之语。……词意超妙,旷古所无。……然尤妙者,在首章凌空发议,末以‘殷鉴不远’二句结之,尤极帷灯匣剑之奇。”首章斥责上帝凶暴肆虐,倒行逆施,下场不妙,为全诗之冠。所谓“变雅”里颇有些怨天尤人之辞,怀疑天帝确有可能,更有可能以“上帝”影射“下帝”,即周王。“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突现其荒谬,愤怒和嘲笑溢于言表(但也有人说这是呼告上帝,感叹纲纪败坏,世事混乱之辞)。“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为贯穿千古的兴亡律,实乃远见卓识,至理格言。创业容易守业难,这是魏徵常用来劝谏唐太宗不要松懈、麻痹、堕落的警句。首章之后,居高临下,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的激愤之辞领起各章,借古讽今。本诗语言慷慨激烈,气势逼人,穿插形象,意味深长。次章“曾是”四句排比指责纣王贪暴,生发开篇二句。第三章“侯作侯祝,靡届靡究”的对偶、反复写小人的丑态。第四章“不明”四句偶句对仗,奇句颠倒回文,显出斥责殷纣失德远贤的雄辩。第五章“既愆”四句,中间两同构句以其声韵的紧密呼应连接狂饮的描写,活现荒淫无度之态。其中“俾昼作夜”,表层含义是纵酒无度,深层含义是荒于朝政,政治昏暗,颠倒黑白。第六章以对偶比喻句“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写时世动荡,民怨沸腾,生动形象且有斥责意味。末章“颠沛”三句比喻商纣将亡,不可救药,意味深长。接着顺势说出“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振聋发聩,由古而今,呼吁记取历史教训,点出了诗眼。
周颂·载芟
载芟载柞(1),其耕泽泽(2)。千耦其耘(3),徂隰徂畛(4)。侯主侯伯(5),侯亚侯旅(6),侯强侯以(7)。有其馌(8),思媚其妇(9),有依其士(10)。有略其耜(11),俶载南亩(12)。播厥百谷,实函斯活(13)。驿驿其达(14),有厌其杰(15)。厌厌其苗(16),绵绵其麃(17)。载获济济(18),有实其积(19),万亿及秭(20)。为酒为醴(21),烝畀祖妣(22),以洽百礼(23)。有其香(24),邦家之光。有椒其馨(25),胡考之宁(26)。匪且有且(27),匪今斯今,振古如兹(28)。
【简释】
(1) 芟(shān):除草。柞(zuò):砍树。
(2) 泽泽(shì):此通“释释”,解散。
(3) 耦,二人并耕。耘:除草。
(4) 隰:指田地。畛(zhěn):田间小路。
(5) 侯:这里用作语助词。主:家长。伯:长子。
(6) 亚:次子。旅:众。
(7) 强:指壮劳力。以:雇工。
(8) (tǎn):众饮食声。馌(yè):食盒,指送饭。参考《七月》:“馌彼南亩。”
(9) 思:语助词。
(10) 依:形容盛年壮实。
(11) 略:这里指锋利。耜(sì):农具,类“挖锹”。
(12) 俶:开始。载:这里指从事。
(13) 函:包含。活:有生气。
(14) 绎绎:连续不断。达:这里指破土。
(15) 厌:饱满。杰:先出土的苗。
(16) 厌厌:整齐貌。
(17) 绵绵:茂密。麃(biāo):义同“耘”,除去苗间的草。
(18) 济济:形容多。
(19) 实:谷实。
(20) 秭(zǐ):即万亿。此形容多。
(21) 醴:甜酒。
(22) 烝:进献。畀(bì):给予。
(23) 洽:合乎。
(24) (bī):形容食物的香气。
(25) 椒:香椒。
(26) 胡:寿。考:老。
(27) 且:此。
(28) 振古:自古。
这是农事诗。内容是记载一年的农事及祭礼。史料价值、文学价值都很高。通篇为赋,不用比兴,但叙写得形象可感,张弛有度,一气呵成。“载芟”四句为春耕图,场面宏大,如在目前。“载芟载柞”、“徂隰徂畛”,再现劳动节奏,如见繁忙身影;“千耦其耘”,极言耕者遍野。以下“侯主”三句连用六个虚字“侯”对仗排比,引出一家老小,形成夸饰、流畅的旋律,写出人之众多,事之忙碌,不赖“侯”字领起的六个名词自身的形象,全靠连珠式的串连对举产生韵味。以上两层视野由大变小,渲染繁忙的景象。“有”二句是劳动间隙的喜剧插曲:田头小餐,扒饭有声,这家少妇很美。接着“有依”四句写壮汉利锹,耕种起来,叙事节奏突然扬起。“实函”四句写从种子胀开到壮苗成行,观察仔细,动词、形容词、叠句妙状生长之态,非亲自事农者不可说。“载获”四句写收获,语含夸耀。“为酒”以下写祭祀、敬老,写出了隆重、虔诚、热烈的场面和气氛。其中“有”四句对偶工整,富于形象、抒情意味和神秘气氛。末二句的议论是对周代农民一年之所为所作的“历史性”概括。《载芟》在颂诗中是少有的杰出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