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他人的美丽与哀愁

五、他人的美丽与哀愁

对侯慧卿的倾心热恋却换来最终的分手,给冯梦龙造成了莫大的伤痛,“从此去,一笔勾”,他一改往日从“狭邪游”的做派,从此之后,半生绝迹青楼。这段刻骨铭心的热恋使冯梦龙对“情”的认识更加深刻,亦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及生活方式。他在当时及以后的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肯定坚贞、热烈、至死不渝的爱情,不遗余力地谴责负心薄幸的行为。在他一生所创作、搜集、评改的相关恋爱、婚姻题材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找到一系列正面的反面的例证,我们在后文中再详述。

除了我们前文已经说到的为妓女白小樊所写的《青楼怨》之外,冯梦龙现存散曲中还有一些描写他人情事的作品。在早年出入秦楼楚馆的少从狭邪游、逍遥艳冶场的生涯中,他不仅结识了侯慧卿、冯喜生、冯爱生等一众名妓,而且耳闻目睹了不少其他文人与妓女的相知相恋故事。在游戏烟花里的经历中,他也结交了一些风流文人和一些多情妓女,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他感触良多,他情不自禁地将这些故事写入曲中,让这些故事得以随曲流传,也在曲中寄托了自己的所感所想。

在《长恨曲》的序中,冯梦龙道出了自己创作此曲的因缘:“予友某之妇不得于姑,因有绿衣之叹。吁嗟!今吾侪中得司马赋才,岂长门回车,不可蕲于臭味者?为作《长恨曲》一套,匪文也,聊以为鸣也。”冯梦龙有着一颗善感而富于同情的心,也有着感于内就要发于外的创作激情,还拥有正义感,他在得知自己一位朋友的妻子因为不得婆婆的欢心而被休弃回家之后,很有感触,就假借这位弃妇的口吻写出了这首《长恨曲》,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司马相如所写的《长门赋》一样,感动那位朋友,希望这对被迫分离的夫妇能有感于自己的曲子而冰释前嫌、破镜重圆。冯梦龙说明自己写作此曲不是为写作而写作,是想替这位弃妇呼吁且鸣不平,为她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努力。冯梦龙模仿弃妇的口吻倾诉怨愤:“论晋秦应看觑,到如今做越与吴。牵牛织女把作参商数,那些个白首为期,青眸相顾?”感同身受而如泣如诉,读之令人叹惋,也让读者对封建社会父母任意干涉子女婚姻的习惯做法感到不满,冯梦龙创作此曲的目的自然是达到了。

一些他所熟识的秦楼楚馆的女子与他的友人有旧,冯梦龙也会写散曲来记述那些故事。比如,《送友访妓》说的就是他的朋友、苏州书商袁无涯和苏州名妓王生冬交往的事情。王生冬也是烟花柳巷的个中翘楚,她与袁无涯一见而彼此衷情,想要约定能长期在一起,只可惜王生冬为家中生计所迫,又被转卖到杭州。袁无涯千方百计查知王生冬被卖到杭州侯姓行院人家,牢牢记住了地址,准备行装要去探望王生冬。冯梦龙赞叹袁无涯是一个多情种子,有感于袁无涯的情根深重,就作诗纪念此事。

《为董遐周赠薛彦升》,也是与《送友访妓》类似的、记述朋友董遐周与妓女薛生之间交往情事的曲子。董遐周(1586—1628),浙江乌程人,他名叫董斯张,曾经用过斯暲这个原名,他字然明,遐周是他的号,借庵是他的别号,“瘦居士”则是他因为身体羸弱容易生病而给自己取的号。董斯张生活在一个祖父、父亲都曾中进士、做官员的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的他,自己也是绝世聪明而才华横溢,其著述为当时的文人们珍重。不过,寸有所长而尺有所短,董斯张除了沉浸于书海之外,对一些现实生计事宜并不擅长,性格也比较孤傲,尽管出身官宦人家,却和冯梦龙一样,在科场上屡屡失意,最终也只是一个廪贡生。在《太霞新奏》卷七里,冯梦龙记载了他们二人的交往情形,也对董遐周与薛生之间的故事作了介绍:“苕溪董遐周来游吴下,偶于歌筵爱薛生,密与订晤。舟次,夜半,而生冒雪赴约,情可知矣。一别三载,遐周念之不释,物色良久。忽相遇于武陵,突而弁矣,丰姿不减,余目击其唏嘘之状,因为词述之。”当年,董遐周来苏州游玩时,因缘际会,在一次歌舞酒筵上识得并喜欢上了薛生,他与薛生订下了独自见面的约会。清冷的夜半,温润的江南水乡竟然也飘起了片片雪花,董斯张自然以为薛生不会来了。不料,面容娇媚、身材窈窕的薛生竟然在这样一个夜晚冒雪前来,情深而义重若斯,不由得董斯张不铭刻心间。此一别,就是三年,董斯张始终在心里给薛生留了一个位置,念念未曾忘怀。不料,忽然有一天,他们就在洞庭湖畔的武陵相遇了,薛生美目盼兮,翩然出尘,风姿不减当年,董斯张大喜过望,感叹欷歔不已。了解他们过去种种,目睹他们重逢欣喜的冯梦龙感慨万千,就写了此曲,聊以记事抒怀。冯梦龙乐于看到有情人的彼此情衷,也乐意为友人的狎妓增添雅兴,所写的上述套曲,都有类似的创作动机。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