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柏林
早上提前一小时来到洪堡大学主楼,天光明亮,校园里还空荡无人。一个人在校园里踱步,看各种雕塑和历史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母校,萨维尼、黑格尔和爱因斯坦的执教之地,走出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洪堡大学,通体覆盖着智慧的尘埃。
主楼的大门沉重又肃穆,两米多高的雕花大门,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推开。走进主楼,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的话,也是洪堡的校训:“哲学家的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拾级而上,两旁延伸的是洪堡历史上学者和名人的照片及介绍。走近些,通往教室的自动感应大门缓缓开启,转轮发出硬朗的摩擦声,仿佛慷慨地迎接来客。楼道里静谧无声,一个人脚步放轻,环顾四周,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一段历史。
法学院的讲座教室在二楼,但因为一楼是Ground Floor(底层),其实要到三楼上课。阳光透过一米多高的白色窗子投射进来,放眼望去形成一串自由的纵深。
讲座就要开始了。
下午的Litigation Analysis(诉讼分析)课程结束后,学长带我到马恩广场附近的饭店吃了据说是柏林最正宗的烤猪肘。硕大的一盘,粉白色的猪肉鲜而不腻,周边是芥末和土豆泥,搭配这家餐馆独酿的啤酒,另外还有一小盅烧酒。看夕阳西下,直指天际的柏林大教堂下游艇从河中缓缓驶过,船上的游客向我们挥手致意,景致迷人,食欲大增。
晚饭过后坐S-Bahn去了Zoo,原西柏林的中心,也是柏林的繁华地段。本想去KaDeWe购物,不想才8点半店铺就都关门,不禁失落。好在周边也并不冷清,街角热闹非凡,有一群黑人在跳舞狂欢,引起路人的围观。奔驰总部和拜仁制药的大厦都坐落在此,夜幕下顶端的徽标兀自旋转。旁边是一个教堂模样的建筑,但残破不堪,听学长说是二战时期被轰炸的遗物,柏林人没有重建而是保留了原貌,以封存这个城市的记忆,警示后人。两旁有蓝色蜂窝状的奇特建筑,学长说它的寓意是每一个封孔都代表一个空袭中的死难者,每一个洞隙都在诉说战争的哀怆。
远处是柏林的城标,缠绕在一起的两串金属曲线,象征分裂和统一。我不禁联想到德意志几百年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纷争与融合,感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更切合德国的情态。战争逝去的时间并不长,德国却惊人地复苏振兴,虽然如今帝国也成没落的历史,但日耳曼民族坚强的精神还是让人钦佩敬畏。希特勒焚书时期,洪堡大学的师生们悄悄地保留了一个书架,现陈列在洪堡大学主楼对面广场中的一块玻璃地砖之下,名曰“空中书架”,也许正是有了这些背叛与反思,才有了德意志岿然不倒的基石。
夜幕下的勃兰登堡门唯美华贵,胜利女神驾着马车屹立在城门顶端,广场上奏着悠扬的风琴,莫扎特的音乐回荡在耳边。这就是欧洲,悠闲而惬意的城市,优雅而文明的国度。这片土地如此神奇,它保守又侵略,时尚又古典,青春又沧桑。华灯初上,河畔的沙滩酒吧灯红酒绿,人们躺在沙滩的摇椅上享受夏日晚风,欣赏对岸无边的夕阳晚霞,都市的大楼通体发光,反射着落日的余晖,天边最后一丝云悄然消失在远方,夜幕笼罩,河上波光粼粼。德国小孩惬意地奔跑,狗也相互嬉戏追逐,伴着河畔轻扬的交响曲,这场景让人仿佛置身梦幻国度。
德意志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这里诞生了哲学家、诗人、科学家、法学家,也催生了革命与战争,经济与政治,重建与发展。德意志民族既保守又开朗,既聪慧又教条,既冷漠又热爱生活。这种含蓄的民族文化与美国开放式毫无遮拦的生活气息形成鲜明对比。
暑期学校第一天是谈判课,走进洪堡主楼的教室,老师们介绍了课程基本的日程安排。我学到了谈判中的技巧、Anchoring(出价)、Manipulate(操纵)等等,遇到难以接受的Anchoring,无须迟疑,应当立即给出一个新的Offers(要约)。下午的讲座主要介绍谈判的intuitive block(直观的障碍),颇有收获。
预订了8月8日去巴黎的机票,8月12日回柏林登机。这周六去汉堡看望Timo,周日游览波茨坦无忧宫。
时光飞逝,但这三天每分每秒都过得快乐,在柏林听着琴声吹着暖风漫步街头,多少阴霾都被暴晒蒸腾。
2009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