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发表过个别章节,全文直到1932年才发表,以致人们在很长时期里对这部书了解甚少。弗兰茨·梅林在他那本有名的《马克思传》中对这部著作评价不高,说书里虽然“也有时出现沙漠中的绿洲,但比起《神圣家族》来要少得多。而当辩证法的锋芒在个别地方显现的时候,它也很快就被琐碎的挑剔和咬文嚼字的争论所代替了”

当我们有机会读到这部书的全文时,我们发现,上述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但不是沙漠,而且应当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进入成熟期的第一株理论大树,在这上面,初次结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丰硕果实。

从内容上看,全书第一章是最重要的,它集中阐述了新的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在这之前,马克思曾经写下了一份多达11条的提纲,以最简略的方式提纲挈领地说明了新历史观的研究方法,突出地把实践的重要性提了出来: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沿着这个提纲的思路,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全面建立了一个以历史实践为基础的宏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的肉体组织无疑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们要靠生产来获得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这样,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便成为人类历史活动的中心。人们的生产力是由先前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经验、材料和工具的水平所决定了的,他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他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人们在进行生产时,不能不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交往的形式”,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不仅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生产力状态,而且一个民族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样,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必须对上述基本事实给予应有的重视,否则,必然陷入困境,无法对历史作出任何合理的解释。

在这样的基础上,《德意志意识形态》解释了社会意识的起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但人们必然要受到自己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从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分工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起源。阶级分离是由于分工而产生的,阶级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取得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国家从表面上看是代表公共利益的,而实质上却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概括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断地出现和解决,推动着社会经历了各个不同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考察了这些阶段。在其中,他们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分析尤其详尽。从中世纪城市的商品生产中发展出了工场手工业,随着工场手工业的产生,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了;各国之间开始了竞争,展开了商业斗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展扩大了国家间的交往,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最后,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大工业。大工业创造了现代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人的全部精神极度紧张起来。大工业还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丧失了自然性质的最后一点痕迹。它把自然形成的关系一概消灭掉,使这些关系变成金钱的关系,大工业建立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使商业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总之,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生产力。但正因此,它使得私人所有制成了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从而使得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用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共产主义革命时,是把它作为一种国际性、世界性的现象去对待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工业造就了一种统一的“世界历史”。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打破了以往各国的孤立状态,造就了一个整体性的世界体系。这样,人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他们的相互关系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就能够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据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结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这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许多著作中都多次阐述过。但由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各个民族单个地按“一国社会主义”方式发生的,上述思想就遭到了忽视。然而到了当代,人们愈来愈多地注意到,它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理解日益高度一体化、全球化的20世纪历史,可以说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因为,随着世界历史的高度一体化,各民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对于它们的发展能够发挥决定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在历史研究中,如果不是把“世界历史”放在心目中,而只是一味讲单个民族的“经济状况”,那就根本不能理解任何复杂的现代社会现象,而只会把唯物史观变成一幅拙劣的讽刺画。同理,搞社会主义,如果脱离“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那就只会陷入狭隘的、片面的、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根本谈不上建立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自由人联合体”。

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丰富思想中的最主要部分。现在看来,这部著作中对费尔巴哈,对麦克斯·施蒂纳,对布鲁诺·鲍威尔,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诸代表人物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已难以引起现代一般读者的关注;但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阐发,则至今仍能启人心智,这使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有资格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书一起,列入马克思、恩格斯的最重要著作之列。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

然而,这样一部优秀著作却命运坎坷,写完后很难找到出版者。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朋友约瑟夫·魏德迈把手稿带到威斯特伐利亚,在那里花了不少工夫,找了不少出版商,最后好不容易有两个企业家表示愿意提供资金帮助。但这两人正是属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当他们知道了这本书的内容之后,就改变主意,不愿意出钱了,他们借口说发生了“业务上的困难”,资金已投入别的地方了,不肯再给《德意志意识形态》出资。这样一来,书的出版就落了空。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多次设法寻找别的出版途径,但均告失败。他们不得不放弃出版全书的希望,改而在杂志上发表部分章节。1847年8月至9月的《威斯特伐利亚汽船》上发表了第2卷第4章。这是马、恩在世时这本书唯一发表的一章。他俩在生前最终未能看到这部巨著变成铅字。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写此书的目的之一——“自己弄清问题”,却是达到了。因此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的心血白费了。1859年马克思关于这本书曾写道:“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确实,这部书的厚厚两大册手稿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地搁置着,经受着老鼠牙齿的“批判”。等到1932年终于出版时,手稿的有些部分已经毁坏了。

《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3年重排本,第14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4、56、5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9-40页。

麦克斯·施蒂纳(1806-1856),原名卡斯巴尔·施米特,“青年黑格尔派”人物,无政府主义理论家,著有《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4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