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米新风口,启动IPO

启动IPO,小米再次站到风口

进入2018年后,小米内部都流传着一个段子:员工的身价和工号绑定—越早进入小米,手上的期权就越多,前100号可能会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至少也是千万富翁。

为什么会有这个段子?因为小米要上市了!

从2017年年底开始,有关小米IPO的消息接踵而至,传言称小米将在2018年首次公开募股,估值为1000亿美元。这条消息的热乎劲儿还没过,一个月后媒体就将小米的估值翻倍到2000亿美元。

就在真假难辨之际,相关消息得到了证实。2018年1月19日,小米召开上市启动会并设定了目标:成为港股上市政策调整后以非标准股权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过,小米对IPO的细节却讳莫如深,比如上市时间和上市地点。

一直不缺少话题和关注的小米,突然又一次立在了风口。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这句话是乍听粗糙、细品有理的箴言警句。的确,小米从创建之初就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承受着“行业搅局者”的指摘,被贴过“屌丝专用”的标签,经历了2016年的低迷又在2017年完美逆袭,终于稳稳地站在了国产智能机崛起的时代风口。如今,不管外界存有多大偏见,小米都当仁不让地成为割据一方的互联网大鳄。

小米即将上市的消息,无异于在互联网界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各种疑似Pre-IPO文件接连被“曝光”,证监会高层约谈的消息也时常“被透露”,这让小米浑身上下充满了话题感。那么,小米为什么突然宣布要上市了呢?

早在2015年时,雷军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小米5年内不会上市,然而几个月之后又改了口风:“考虑到投资人和员工诉求,小米公司并不排斥IPO。”于是,在之后的两年内,媒体总会不间断地报道有关小米准备IPO的消息,亦真亦假,以至于大家对这个话题都麻木了。

2017年,雷军赴美参加高通2017骁龙峰会。在会上,当媒体询问小米IPO的消息时,雷军作了这样的回应:“我没有什么好说的。”然而当天就有消息放出,小米邀请银行准备递交2018年安排首次IPO的标书,这个消息可是把不少人雷到了。

从避谈上市到模棱两可再到板上钉钉,雷军的态度转变飞快,不免让一些人作出猜测:如果小米上市,按照2000亿美金的估值,雷军很有可能超过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持有小米77.8%的股份。

选择上市,难道是雷军急着当首富吗?

雷军不是狂热追求个人财富的葛朗台,他说过:“我们投资可变现的资产,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实际上,雷军除了创业项目之外,他的投资生意同样做得有声有色,不仅拥有小米科技等一系列生态链企业,在他身后矗立的是更为庞大的“雷军系”商业帝国。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个人投资的企业就多达33家,累积投资项目为460个。

说到底,雷军本人不缺钱,但是小米缺得厉害。

纵观国内创业公司的融资状况,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频率上看,大家都在比着提速,虽然小米有稳定的现金流,然而小米生态链的不断延长和小米之家线下门店的急速扩充,正在拉高小米的供应链需求,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开疆扩土中,想要抢占有利阵地,没有稳定的资金链是玩不转的。这样看来,上市不可避免。

2017年是小米最能折腾的一年。对外,小米积极拔出腿挺进国际市场,对内,与华为、vivo、OPPO等强敌鏖战,这种战略节奏已经不单纯是开拓市场的必然选择,更是想刺激海外投资机构对小米的关注,为日后的上市搞定群众基础。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小米目前已选择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作为IPO承销商,而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以及中信证券也将参与IPO。小米生态链上的华米科技,已经正式提交了IPO招股说明书,在美国上市指日可待,或许要为小米的IPO打了头炮。

据接触过雷军的内部人士说,小米上市不可能那么快,最早也要年底。果然是好饭不怕晚,不过在这场盛宴烹饪之前,小米产业链板块已经闻风而涨,据说投资圈的各位大佬正在对小米的股份进行疯狂“扫货”。

有媒体猜测,小米的上市很可能是在香港,这背后又隐藏着何种深意呢?

对小米而言,港交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2017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36%,可谓牛气冲天,香港市场的整体造好和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秩序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而且由于地缘优势,国内外投资者都愿意接受小米这样的新经济类公司,反观在美国上市的搜狗,混得就不怎么好。更重要的是,如果小米在香港上市,未来还有机会以红筹股的身份回归内地,可进可退,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

在小米上市这个问题上,雷军的确食言了,但这并非是朝令夕改,而是沉重的责任感强压造成的犹疑。十年前,雷军带领金山准备上市时也曾犹豫不定,直到上市后,雷军才感慨地说,虽然金山的IPO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但对他来说却如同攀爬珠峰。

雷军还完了金山的债,现在该轮到小米了。

和金山相比,小米搭上了功能机被智能机取代的时代拐点,不过雷军并没有放弃反思精神,他在小米创办之初就对比了金山当年过于专注软件而忽视市场大环境的教训,他不能重蹈覆辙。

其实在2014年,小米是有机会上市的,当时雷军已经拿到11亿美元融资,估值猛涨到450亿美元,然而他并没有盲动,因为当时的小米还没有建成丰富的生态链,业务单一,不可能单靠现金流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以命相搏。从这以后,雷军一直避谈IPO的事情。

雷军对上市的谨慎,一方面源于金山的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生存环境使然。2017年的种种迹象表明,小米很难在2018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很可能会遭遇行业性的瓶颈,销售量甚至会低于2017年。

国内红海浪涛汹涌,国外号角声同样齐鸣,小米会一边吃力地打攻坚战一边不敢放慢扩张的步伐,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属性掣肘了小米的推进节奏,雷军只有将资金链的安全系数放在关注的第一位,才能确保小米阵脚不乱。从这个角度看,上市也是一条自救出路。

十年光景,让雷军重新带领小米走上IPO之路,当然对他而言,上市并不仅仅是融资,也是为了将小米标志性地打造为成功企业的外显过程,只要小米成功上市,雷军就赢回了错过的互联网黄金十年,圆满旧梦,弥补缺憾,让他的个人创业梦和小米的基业梦同步实现。

虽然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多无法预测的风险,但小米毕竟是掌握在创始团队手中的企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而雷军的领导力和团队的掌控力,会尽量将风险遏制在有限范围内。或许,雷军正是依靠这些才最终说服了自己。

弹指一挥间,十年诸事变。IPO将是小米的一个新风口,也是雷军执掌这艘巨轮驶向大洋的新航道,究竟能飞多高多远,唯有拭目以待。

逆境重生,设计界给雷军点赞

2016年,在小米的企业日志上应该标注为“2012”。

这一年,小米遭遇了严重的产能危机,以小米5尊享版为例,产品发布了三个月,消费者都没能拿到真机,只能望眼欲穿地苦等,微博上大骂小米“耍猴”的留言长达40多页,小米的其他机型也销量下滑,负面新闻不断。

发愁的不只是雷军,还有他的合作伙伴。京东CEO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追问“小米到底怎么了”,因为这是他一直关注的三家公司之一。除此之外,运营商们也担心小米的未来,因为动辄千万台的包销协议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小米倒下,对合作方来说就不是兔死狐悲的问题了,而是伤筋动骨。

不过,也有些人对小米的走低很“乐观”,他们似乎看到了小米神话破灭的征兆,于是,唱衰小米的声音充斥互联网。

小米到底发生了什么?主要原因是供应链出了问题,准确地说,小米得罪了几乎所有供应商。

小米这种商业模式,很容易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而且因为发展速度太快也会损害供应商的利益。比如高通,曾经将骁龙1.5GH芯片当作宣传重点,想要借助小米做一回广告,然而小米出于多产品线的考虑选择了联发科,一下子得罪了高通。反过来,联发科也不高兴,因为小米把他们的当红芯片装到了红米身上,直接划入到了低端机行列,让打算冲击高端市场的联发科变成了“低端货”的代表。

后来,有不少供应商发现一条真理:与小米合作就没有共赢。为什么?因为小米的掠夺性太强,而且不按套路出牌。

当然,雷军也知道小米模式容易让人不爽,所以他尽量平衡与各个芯片厂商的关系,可是有一句叫作:“讨好了所有人就等于都没讨好。”尤其是在手机行业,整机厂商可不是大爷,关键零部件厂商才有话语权,像中兴、联想这样的厂家都被坑过,华为被坑得没脾气了,最后干脆自己研究芯片了。

就是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中,小米的员工得罪了三星。

那是在小米5发布前,三星半导体中国区的高管和小米的供应链团队见面,结果小米这边态度很差,和对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桌子被拍得震天响,双方不欢而散,结果就是,三星AMOLED屏幕拒绝给小米供货。

得罪完了三星,小米又得罪了日本的一个供应商,不过这次没有吵架,而是让人家在雷军的办公室外面等了三个小时,这倒不是雷军的错,而是小米的供应链负责人没有协调好。

当篓子捅大了之后,雷军只好将总负责人周光平调离,任命他为“首席科学家”,其实就是内部离休。雷军亲自抓供应链,光是三星总部据说就去了三四次,为的就是向三星道歉并希望继续合作,不过都无功而返。一来二去,雷军也实在吃不消了,就找到了紫米科技的创始人张峰接管供应链团队,局面终于有了改观。

供应链能否稳定运营,不在于你出多高的价格,而是懂不懂得策略,能不能维护好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就这样,小米艰难地度过了一年之后,雷军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亮出了小米2017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单季出货量2316万台。

这是一个完美的逆袭。用雷军的话说,小米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补课,这才转危为安。

第一,提高技术。

马云说过,营销是最好学的。单靠耍嘴皮子去获取用户,只能玩一时而不能玩一世,实打实地提高技术含量才是王道。2017年发布的澎湃S1处理器芯片和全面屏,让小米重回公众的视线。雷军是程序员出身,小米则是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导,不在技术上下功夫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小米自主研发芯片,成为全世界仅有的四家同时具备手机芯片和手机整机的企业,减少了被人牵着走的软肋。

至于全面屏,虽然首创者是夏普,但是雷军运用营销策略放大了它在小米手机上的光芒,让不少米粉为之心动,引发了业界集体跟进全面屏的热潮。除此之外,雷军将比拼专利放在了和营销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目前小米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总量高达24000多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专利大户”。

第二,聚焦品质。

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产品的血统证明,尤其是手机这种和用户高度绑定的产品,质量好不好,用户玩半天就能发现,如果体验得不爽,难免会在网上吐槽一下,品牌美誉度就打了折扣,所以雷军说:“初创时是创新决定我们能飞得多高。这么多年后,品质能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在雷总的授意下,小米在2017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个星期都要召开质量会议,还成立了质量办公室,死磕品质,在雷军的督导下荣获“中国制造2025”十佳品质奖,雷军本人也获得了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人物,至此,小米甩掉了“山寨”的标签。

第三,调整营销。

一直以来,小米在广告方面投入得不算很多,主要还是依靠米粉的口头传播,现在小米也学会了综艺冠名、楼宇广告以及请明星代言的方式,雷军自己也走进综艺节目,特别是请吴亦凡做代言,俘获了不少女性用户的芳心,毕竟小米的初始用户以男性为主。现在受众面大了,手机也好卖了。

第四,进军海外。

雷军曾经自豪地说过:“我们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普及,今天我们在印度受欢迎,在印尼受欢迎,在俄罗斯受欢迎。我相信去了美国,我们也都受欢迎。因为这是人性,每个人都渴望买好的、价格厚道的产品……”现在,小米挺进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6个国家销量排名进入前5,用海外市场给总销量保底,称得上是旱涝保收。

第五,布局线下。

2016年的销量下滑,和小米过度依赖线上渠道有关,毕竟线上只占据整个手机零售的10%,当触碰到行业天花板之后,必须要“低头去看线下”。虽然小米的线下渠道和vivo、OPPO这些常年深耕线下的友商没得比,但是小米玩的是“内涵”—店铺里不仅只有小米手机,还有小米生态链上的其他产品,这种兜售“科技生活”的方式也带动了销售和知名度。

第六,同行犯错。

郭德纲有一句话叫:“不是我多么出色,都是同行们的衬托。”这句话也可以用在2017年的手机市场上。就在前一年,乐视赔本卖手机,这种舍命豪赌打压了锤子、一加、小米等国内品牌,然而转过年乐视就墙倒众人推,释放出来的市场份额自然也被小米夺回。

第七,狠抓设计。

在体验经济时代,用户不仅看重性价比,更在意的是手机的外观,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中就有两位工业设计出身—刘德和黎万强,成为了在看脸时代抓住用户眼球的关键。目前,小米至今已经获得了超过200项国际顶级工业设计大奖,谁也不敢再说小米的外形土了。

第八,品牌势能。

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小米的品牌势能非常突出,说白了就是不只有手机,还有各种生态链上的产品,它们带动的经济价值是次要的,声量和热度才是主要的。如果你只做手机,从新品发布到预热再到销售,怎么炒话题都有限,消费者也难免审美疲劳,但是小米就不同了,今天发布平衡车,明天推出电饭煲,话题优势很大,不管你喜不喜欢,你总能看到小米出现在媒体的醒目位置。

2017年,小米不仅重回智能手机全球前五的排名,更鲤鱼跳龙门进入了千亿俱乐部。雷军深有感慨地说:“实现年营收千亿,苹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阿里用了17年,腾讯用了17年,华为用了21年……而小米只用了七年。”

这一个七年,小米历经劫难,终于浴火重生。那么下一个七年,小米还会上演何种精彩的剧情呢?

“智能+”,用户需求的杀手锏

有一个土豪海选妻子,三个女孩入选,土豪给了她们每人一千元钱去把房间装满。第一个女孩买了很多棉花,却只装满了房间的一半;第二个女孩买了很多气球,装满了房间的四分之三;第三个女孩买了蜡烛,让烛光充满了整个房间。最后,土豪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

这是一个有点儿恶俗的笑话,却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发现了别人的潜在需求?

什么是潜在需求,这不是一句话能解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潜在需求更多地和感性元素有关。比如笑话里的土豪,女性的丰满就是他的感性需求,而并非女孩是否有聪明的头脑、是否贤惠持家,等等。

其实,做产品就是要挖掘用户的隐性欲望,找不准,枪就打歪了。当然,挖掘潜在需求并不容易,因为用户不会直接说出来,这就要靠调查和分析。

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雷军提到了一个在用户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有一些空巢老人很喜欢和家里的智能音箱聊天,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还有一些儿童非常依赖智能音箱,听歌听故事,而且多是在周末。

这些调查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

老人为什么喜欢和音箱聊天?因为他们身边没有子女,有的也许还没有了老伴儿,所以机器人成为了他们的贴身伴侣。儿童为什么依赖音箱?是因为父母没时间管他们,周末也不能陪伴他们,两天的休息显得格外漫长,当然要有“声音”陪伴他们。

阿里的产品经理在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上很有一套,当他们发现有买家想通过卖家所在地购物时,就增加了这个功能。但这还没有完,因为背后的用户目标还值得分析:买家为什么在意所在地,因为想节省运费,所以产品经理又增加了帮助用户筛选包邮商品的选项。

小米探索实验室的总经理唐沐,曾经在广州家具博览会上看到很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一个就是智能晾衣架,表面上看是“智能+”技术的泛化,挖掘了用户的潜在需求,实际上挖的是伪需求。

为什么是伪需求?在晾衣架上装上电机,在手机里装上APP,设置开关、上升和下降三个功能,这充其量是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了智能化,是很典型的线性思维—片面,直观,却脱离了用户的使用场景。

想想看,当一个家庭主妇从洗衣机里捞出了准备晾干的衣服时,突然想到要将晾衣杆下降,这就要把手里的衣服先放下来,然后拿着手机操作,等着晾衣架缓缓下落,比纯手动的操作更麻烦,体验很差。

“智能+”是为了更多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想当然的需求,例如一些所谓的智能马桶,可以在冲水的时候播放音乐,听起来美妙无比,可谁在排泄之后会愿意在臭气熏天的卫生间里听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

事实上,很多厂家设定的智能只是意淫而已,没有实际用途。只有先设身处地融入用户的使用场景,才能让产品开发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正如小米的智能音箱,它已经不再是播放音乐和有声小说,而是变身为精神伴侣,这就是在特定的场景中赋予的新作用。

一个产品是否有发展前景,主要看它的需求量是否够大,用户群体是否广泛,这也是判断一个初创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

雷军曾经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传经送宝:“创业就是要做最肥的市场。”雷军早年投资游戏门户时,就发现这个市场不会做太大,所以让李学凌去做直播,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什么?喜欢看直播的人远超过玩游戏的人,而通过打赏、广告植入创造经济收益也更容易。

现在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准确判断用户的需求呢?首先要估计好用户的基数,比如空巢老人有多少、留守儿童有多少,就给你要做的蛋糕画出了轮廓。其次就是分析他们所处的应用场景,是居家还是办公,是白天还是夜晚,只有保证足够的代入感,才能深挖出更多的隐性欲望。最后,就是根据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算去考虑产品本身—用什么材料和什么技术。

打个比方,需求在天平的一端,“智能+”在另一端,当厂商足够接近需求的那一端时,因为了保证平衡就要足够接近“智能+”,因为很多潜在需求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仅仅挖出来却不能满足,只会让用户认为你无能。

在“智能+”的问题上,联想CEO杨元庆与雷军不谋而合,他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行业智能是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他看来,“智能+”带来的变化不是让人类的制造能力提高多少倍,而是对每个行业都能赋予新的力量,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与各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有关。

雷军拼尽全力去搞智能化,是因为他心里有底:中国有专家优势,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43%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都是中国人撰写的,而且中国人的数学基础教育很强,能够为智能研发蓄力未来。

七年来的摸爬滚打,让小米的战略方向逐渐清晰,随着小米系智能硬件在千家万户的渗透,会“窥见”到更多的用户潜在需求。比如小米的电饭煲,有米种精确匹配和软硬度等多个创新功能,这就是充分还原了用户应用场景的结果。在一个家庭里,有老人有孩子也有成年人,老人牙口不好自然希望米饭松软一点儿,如果老人不在家,吃饭的成年人就可以让米饭硬一点儿,这样更有嚼头。

知道用户在想什么,你就设计和生产什么,用户不选你还会选谁?不要以为雷军的用户至上只是为了粉丝效应,更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两会上,雷军说,老百姓之所以喜欢小米,就是因为小米便宜好用,性价比高,未来小米会制造感动人心的产品,不以利润为中心,而是做好产品。其实,“便宜”并非小米一家独有,这不是竞争优势,然而“好用”和“感动人心”才是铺垫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既然以“智能+”为故事线,小米必定要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很可能会加重新“铁人三项”中“硬件”部分的深耕,不仅要搞好和供应链的关系,更要加重自主研发的比例,而且随着和用户的深度互动,智能硬件的应用场景也会拓宽,不仅要占领家庭,更要融入农资技术,让用户真正体验到科技的乐趣。

从10亿赌约看小米空调破局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变法时,提出要做到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句话放在今天同样适用。从传统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要适应,企业更要适应,要将陈旧的管理和经营思想升级创新,也不要在意行业和市场的非议。

雷军就是一个无畏的先行者,他让小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构建了行业新生态。

2017年8月,北京智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售价为4399元。虽然业界普遍看衰,但这款空调的问世似乎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个不低的定价并非针对普通竞争对手,很可能是格力。

这个并不怎么出名的智米,怎么敢对标比自己等级更高的对手呢?这似乎不是智米和格力的博弈,而是小米和格力的对抗。智米的法定代表人是刘德,他是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而智米是小米公司的生态链公司之一。不过,小米并不认为智米空调是小米的产品,因为智米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套用小米的官方说法是:小米旗下的生态链公司都是独立自主的,小米只能算作股东,他们和小米除了有合作关系外也会自主开发产品,而这是不受小米干预的。

虽然智米和小米的绑定深度有限,但是作为生态链公司之一,智米终究要依托小米科技这个巨大的平台,其一举一动都可能跟雷军的战略布局有关,这个问题不必较真儿。那么,值得较真儿的问题是什么?智米选择了珠海三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该公司的法人是肖友元,曾经是格力电器海外销售总经理。

小米好端端的又与格力扯上了关系?很多人不由得想起了2013年雷军和董明珠的那场“10亿赌局”。

在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颁发间隙,雷军声称互联网时代重新做消费者营销的时候到了,随后信心满满地对董明珠说,如果五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他1块钱就行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董明珠霸气回应:要赌就赌10个亿。于是,“10亿赌局”就此立下。

2013年,小米的营业额为316亿元,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43亿元。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抗。

现在,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在此期间,格力和小米都在自己的发展轨道上各扬风帆:格力在2015年跻身世界五百强,小米却起起落落,从国产销量第一到被华为、OPPO、vivo等国产品牌暴打,尤其是在2016年销量暴跌36%。在雷军亲自管理供应链的努力下才转危为安。

从数据上看,格力是典型的“学霸”,成绩一直稳定,口碑不减。小米呢,则徘徊在“学痞”和“学酥”之间,忽而看着不用功却成绩良好,忽而看着很厉害却考砸了。不过,随着小米在2017年咸鱼翻身,“学酥”的帽子基本上被摘掉了,已经变身为合格的“学霸”。从增速上看,小米和格力的成绩单越来越接近。

不过,这五年的最大变化是双方的战略走向。

小米现在不满足于每年推出几款手机,而是“无孔不入”,横冲直闯进入各个行业里充当“搅局者”,当然这是依靠一帮把兄弟完成的—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也由此火爆了一个词:小米生态。这个生态以小米手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了小米入股但不控股的生态链企业,外围还有和小米合作的盟兄弟。

小米没闲着,格力也在折腾。一个做空调的企业愣是研制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同时还搞出了电饭煲,虽然这两样“黑科技”不温不火,但也着实把格力一次次地拉到了话题榜上,不管消费者和路人如何吐槽,董明珠都对其赞不绝口。现在,格力已经完成从世界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到设计生产智能装备、数控机床、机器人、模具的大型工业集团公司的跨越。

回顾那场10亿赌局,原本是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对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和格力都没有局限在原始生态属性中。格力在转型,小米也在变身,它们都在不断适应新的消费市场和用户购买需求变化,简单概括就是,格力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小米从线上走向了线下。

事已至此,谁输谁赢已经不重要了。董明珠因为10亿赌局让格力大卖,雷军也因为10亿赌局让小米的知名度提高。现在的小米,几乎身处成立以来的巅峰时刻:手机、电视以及生态链的其他产品线都表现不俗,而雷军在这个阶段加大对空调业的布局,或许和赌局有着一定联系。如果说董明珠的格力手机是对小米手机的宣战,那么小米想要在生态链中加入空调这个新成员,未尝不是一种反击。

当然,小米在进入空调业必定会遭遇严峻的挑战。

第一,遭遇垄断格局。

国内的空调行业是一个大企业、大制造的细分家电领域,品牌集中度很高,说白了就是大哥和大哥之间的游戏,其余的小弟只能吃残汤剩菜。行业的前两名格力和美的占据了66%的市场,在剩下的34%的地盘里,小米要想分一杯羹谈何容易。这和小米之前进入的电视市场大不一样,那里没有大哥,只有各个山头的寨主,几个头牌加在一起的份额也只瓜分了15%的市场,所以小米才有可乘之机。

第二,遭遇专业壁垒。

空调不光比手机个头大,技术含量也复杂得多,想在这个领域称王称霸,没有点真功夫是不行的。格力和美的都在压缩机领域有着过人的建树,掌握这种核心部件的技术可不是起个大早就能练成的功夫。作为小学生的小米,想跟对方过两招目前还不够资格。

第三,遭遇产业链“结界”。

格力、美的以及海尔这些头部品牌,都有优秀的产业链把控能力和智能制造工厂,能够保证产能和品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渠道资源和售后服务方面也相当成熟。反观智米,现在只能依靠代工生产,售后服务也需要委托第三方,处处都需要外援,要是真刀真枪跟这些大佬们打,没等出招就会被对方的“结界”隔离在外。

第四,遭遇经验空白。

尽管小米找到了珠海三友作为合作方,然而这个盟友的重心在海外市场,积累的也是国际市场的经验,不能直接传给小米,小米只能摸索着前进,栽跟头也在所难免。

虽然困难重重,但小米也是一个跨界高手,既然能搞出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也不妨试试空调业的水究竟有多深,没准儿运气好了再得一分。

回头再看那场10亿赌局,其实缺乏契约精神,无非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一个炒作热点。小米玩空调和格力做手机,都是在赌局背后引发的生态变革,双方都会遇到难题,但谁也不会服软。空调是最重要的白色家电,规模大、需求稳定,如同手机在数码产品中的地位一样。

所以,小米和格力才进行一次跨界对冲。10亿赌局的结果不重要,进入空调行业也不是雷军和董小姐在赌气,而是为了完善“小米生态链”的战略布局。

小米和美的之前搞出的青春智能空调玩砸了,可雷军没有放弃,因为小米不怕试错,怕的是吊死在一棵树上。只要手机这个主业不倒,雷军就有底气去争取更多的赛道,实现“品牌产品+零售”的垂直一体化模式的超级构想。

对雷军来说,五年前的赌局也是他激励自我以及整个团队的需要,他需要让大家看到小米的成长前景,也需要让互联网公司之外的创业者接受互联网思维。事实上,线上和线下只是一虚一实的区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正如格斗中虚招和实拳要相结合一样,传统产业要融入新兴思维,而新兴产业也要结合传统模式。

小米和格力虽然拉开了一场赌局,本质上却是殊途同归,从相对的方向朝着一个结合点开进,雷军的责任就是掌好舵、把好关、收好尾,小米的目标也并非是超越格力,而是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生态。雷军赌的不是小米能否超越格力,而是小米生态能否赢在未来。

颠覆就是寻找新入口

在雷军身上发生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雷军去一个新办公地点,由于没带工牌,保安又不认识他,横竖不让他进,不过雷军倒是没有发火,保持着应有的绅士风度说“我姓雷”。结果保安还是不买账,大着嗓门说:“我管你姓什么,没有工牌就是不能进。”雷军这下没辙了,只好打电话给公司的行政主管,主管下来以后才把雷总接了进去。

如果手机能集成工牌的功能,让使用者出入自由,雷军也不会如此尴尬了。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因忘带门卡、工牌之类的凭证而被拒之门外的经历,如果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整合在形影不离的手机上,那就要方便太多了。

最近,小米的门卡模拟功能上线了。通过手机上的NFC技术,用户可以凭借模拟门卡进出小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免去了忘带门卡的后顾之忧。

雷军将小米定义为互联网手机,这可不是说只在网上出售的手机,而是能继承互联网功能的手机模式。当很多人还在讨论小米一部手机赚取2美元利润的时候,雷军看到的却是手机背后的互联网用户。

小米的成功得益于对认知思维的颠覆,所以不能用传统的商业逻辑去描述它。在小米手机刚发布时,很多人并不了解互联网手机的真正意义,现在,随着雷军战略的布局深入,“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已经从线上扩展到了线下,植根于用户的生活中。

颠覆不是造反,也不是盲目推翻,而是在重整资源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入口。换句话说,雷军在用户必经的通道上等着他们,小米的一众新业务不过是互联网模式的冰山一角。从手机行业的现状来看,死盯着市场份额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譬如苹果,除了硬件能力强悍之外,它的服务收入比重也越来越高,因为给用户提供了更多方便。

这才是雷军的战略逻辑。

无论从战略布局还是企业家视角上看,雷军都走在了最前列。保守估计,MIUI存量用户达到了2亿上下,小米手机之外的可联网的智能硬件至少在8500万……这些数据可不是用来吓唬人的,只要加上一点催化剂就能转变为真金白银,因为它们打造的是入口,用户只要从中经过,就得留下“买路财”。

这个入口连通的不仅仅是互联网,而是整个世界,在这一点上看,小米比华为、OPPO等竞争对手连接的范围更广,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手机是硬件产品,原本不存在媒介属性,想做营销并不容易,然而雷军硬是赋予了小米手机这个功能。MIUI一直在谋求商业化,从起初的预装到现在的应用分发再到品牌服务体系的完善,正在逐步打开小米的全部自有媒介,比如天气、小米商城等APP。

雷军为何要在入口上花这么多心思?因为入口的大小决定着小米未来成长的体量。

过去我们投放广告是要先锁定媒介,比如选择报纸还是电视或者灯箱广告,然后吸引用户“上钩”。现在雷军将APP打通了,就不用再考虑选用哪个媒介,用户自己就能选择。比如,在微信的广告位上投放广告,如果目标客户不用微信就不会看到这个广告,而小米已经开通了全部APP平台,无论用户进入哪个平台都会看到广告,这就是占据入口的优势。

不过,这笔账还没有算完。

入口的背后是媒介,而这些媒介的属性各不相同,它们能够依靠原生和场景化的方式,将不同的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达到不同的商业目的,小米也就有了在媒介覆盖上的巨大优势。让手机变身为门卡,就是线上平台和线下使用的整合,当这个入口无限扩大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促进小米生态的效率呈几何式发展。

回头再看小米,现在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大,它早就不满足只做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要成为一个做大用户基础、盘活交互频率的服务型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和社交的界限正在模糊。腾讯依靠及时通讯起家,Facebook也依靠网络社交起家,但它们都在做信息流。同样,雷军也正在让小米的这两个属性相互融合并借助优势整合入口。

小米的第一个优势是,庞大的生态链能够囊括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商品、商品与商品等多因素的关系,就好像哆啦A梦的四维空间兜,装满了奇迹和惊喜。第二个优势是逐年累积的用户基础,其产生的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关联到一系列社交行为,让你用上小米就等于犯了毒瘾,想戒都戒不掉,除非你去深山老林出家。

我们不妨大胆地预言,未来的互联网公司也会变成大数据公司,它们缔造的入口将提供走向平台的通行证,而平台依靠大数据支撑起来。有数据做保障,手机变门卡只是小打小闹,未来还会冒出更多让用户眼花缭乱的应用。

如今,小米手机能够关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家用设备,这就构成了新生代用户的“黑科技”生活,已经超出了硬件体验的范畴,而是演化为服务体验。雷军先验性地看到,在物联网走向成熟之后,小米的每个硬件产品都能变成智能化的节点,它们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切入到各种应用体系中:家庭卫生清理、家庭娱乐、办公以及其他多种需求。

在未来的社交体系中,作为入口的小米手机,会让硬件之间、数据之间发生更多有趣的联系,让你用过一次就“欲罢不能”。

在互联网经济兴起之后,一些人只顾埋头去编织一张大网,不断地往里面填塞商品,又或者从中吸走数据,却忘了在网上破一个口出来,导致其开放性和交互性越来越差。归根结底,这是和去中心化背道相驰的陈旧理念,并没有将线上和线下、传统和新兴等区域完美对接。

也许在门卡之后,雷军还会搞出公交卡、食堂餐卡等许多黑科技来,小米的生态链会继续添丁进口。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在这个时代,路口比路更重要。入口决定结果,路只能影响过程。

互联网也是如此,在规模化效应和垄断经济的作用下,用户可选择的入口在不断整合、统一,谁掌控了入口,谁能占据优势地位阻击竞争对手,谁就有了后续剧情的决定权。

小米汽车,如何不成为下一个乐视

前几年网上爆出一组电动车的照片,乍一看外表土得很,然而车名却非常响亮:雷军电动。不少网友惊呼:小米终于做汽车了!可还没等大家兴奋够就有人辟谣了,原来这款“雷军电动”是潍坊一家名叫瑞驰的公司从“雷丁”升级到“雷军”的车型,属于自主品牌,跟小米八竿子打不着,更和雷军没有一毛钱关系。虽然是一起乌龙事件,但雷军看了之后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不少网友也空欢喜了一场。

其实,“小米汽车”早就是流传在网上的段子了,因为确实有一部分网友渴望小米进军汽车业,生产出“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

近几年,一部分国产汽车的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不输给一些合资车,年轻人对汽车的向往也从软需变成刚需,如果小米真的做出来便宜又好用的汽车,很多米粉自然会欢欣鼓舞。在网上,有人甚至替小米汽车定出了“39999元”的价格,更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可以分期付款,月供或许2000元上下,压力并不大,就连百度百科也增加了“小米汽车”这个词条。

看来,网友比雷军更急着造车。

不过,也别把这些事都当成笑话,当初“小米笔记本”也是网友幻想的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那么,雷军到底有没有造车的念头呢?

2012年,小米融资2.16亿美元,雷军在激动之余说:“我最近在研究,将遥控汽车放到xiaomi.com去销售。”很多人以为雷总在开玩笑,难不成小米商城是万能购物中心?要知道手机和汽车之间的距离,至少隔着三座火焰山—哪怕是遥控汽车。不过,很多米粉也半信半疑:小米真的会造车吗?

这还真不是大家捕风捉影,早在2015年,雷军在正式场合就说过小米可能会生产汽车,不过说完没多久又改了口:今后3到5年内暂时不会做。这样的回答反而让人觉得欲盖弥彰。在国内消费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的背景下,小米随时都可能调整战略计划,造车也并非不可能。

事实上,汽车还真被互联网盯上了。

有一个新名词叫作“连通性”。怎么解释呢?比如,很多国内的消费者在驾车的过程中,会利用停车、堵车等间隙浏览社交媒体或者网络购物,和单纯的网上冲浪产生关联,这就是连通性。据调查,国内消费者中的64%都十分看重连通性,而美国的比例只占到了37%。

毫无疑问,“车载网络生活”也是生态链中的一个隐蔽环节,这种连通性的存在,让“小米汽车”顺理成章地变为生态链的一部分。

2017年,英国的《金融时报》透露了一条信息:小米已于12日向印度监管机构提交一份申报文件。这份文件暗示小米可能会在印度销售“各种交通、传送和其他运输设备,包括部件、备件,无论这些车辆是基于电动、其他任何动力还是机械动力”。

无独有偶,印度的《经济时报》也称小米计划在印度扩展当地电动车销售和支付业务。另外,小米也的确在寻求收购印度当地的汽车生产和零部件制造公司。种种迹象表明,雷军确实在筹谋着一盘更大的棋。

按照这样大胆的玩法,小米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到要制造整车的大型科技公司。

说到底,造车和小米的商业模式并不背离,只是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太高了。当初乐视在市值达到千亿的时候才敢宣布进军汽车行业,而正是耗资过大导致资金链断裂,让乐视陷入到今天残败不堪的局面。以进军电视机行业为例,乐视是在亏本的前提下涉足电视机业务,而小米是以微利的方式做手机和家电等其他产业链业务,这显示出雷军的谨慎作风和缜密逻辑,和贾跃亭的大开大合完全不同。因此,以雷军手握的这一把牌,即便是乱打也不可能打成贾跃亭那样。

雷军的创业经验丰富到可以编纂一部百科全书,他也更懂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作为企业应当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然后再慢慢扩大生态链,小米也严格遵循这一规律来操作。

对比乐视和小米,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乐视喜欢广泛撒网,多面开花,不断地给投资画大饼,依赖融资生存,导致基础薄弱,动辄倒坍;而小米则是将一个行业做到最精,不断深耕并基本盈利后再转向其他领域。

回到整个互联网的格局中,造车并不是一件新鲜事,BAT都涉足了汽车行业:

马云和上汽合作并开发出互联网汽车品牌荣威,在整合阿里云数据存储、云计算服务以及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将智能操作系统YunOS加入到多款互联网汽车中;

马化腾本人在广州车展中华丽现身,腾讯还为智联网汽车打造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的电动概念车;

在2017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表示已经收到一张无人驾驶罚单,无人车量产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刘强东也和蔚来汽车合作,雷军的“老对手”董明珠也不只一次提到要制造新能源汽车。

业界大佬们似乎都将汽车看成了一个新入口。一个人也许有看走眼的时候,而一群人都看走眼就太不可能了。

从资金的角度看,阿里和腾讯无疑要超过小米,百度虽然近些年持续走低,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也有不小的动作,如此对比之下,小米凭什么有信心独自支撑汽车业务呢?

2017年,小米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次合作与智能驾驶有关。就在这一年,雷军也多次拜访美国特斯拉的工厂,显然他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很大,这倒也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小米绕不开的—造车需要的钱从哪儿来?就算小米顺利上市,单靠千百亿上下的市值也未必能支撑汽车业务。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一句话:你可以瞧不起小米,但不能瞧不起雷军。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雷军不敢想的事,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在奥拓出现之前,没有人会想到一辆车能卖到如此低廉的价格。同理,在手机领域,小米诞生之前,也不会有人想到一两千元的价格能买到一部高性价比的手机。

雷军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紧跟时代,做电商,做游戏,做线上社交,在互联网大佬们纷纷涉足汽车行业之际,他肯定也心痒痒了。

在中国专利局的网站上,能看到小米在智能汽车开发的消息,基于这个证据,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小米的智能汽车项目已经进入实验阶段,即便保守地看,小米也是确凿无疑地要上马这个项目。当然,小米造出什么类型的汽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米在汽车中加入什么基因。

可以想象,当小米真的召开新车发布会时,先是公布39999元的价格,进而让汽车行业震动,而汽车之家论坛也会增加小米汽车版块,万千米粉齐声高呼……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只是想象。

小米当真要涉足汽车行业,势必要冲破重重阻碍。一方面,汽车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雷军不能简单地复制小米手机的成功经验,因为硬件免费软件赚钱的模式并不适合汽车行业,如果一味地搞低价,小米还要遭遇奇瑞、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阻击,价格优势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汽车的更换频率和手机不同,目前国内消费者已经进入升级阶段,大家希望的是好产品而不是便宜货。

或许,小米在未来几年会真的推出“小米汽车”,不过很快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会蜂拥而至。雷军作为一名互联网老兵,选择在小米重振旗鼓的时刻切入汽车市场,也是符合战略逻辑的,毕竟他曾经做过用硬件(智能手机)切入互联网市场的开天辟地式的冒险,那么时机成熟之际,不妨梅开二度、再创奇迹。毕竟,小米不是乐视。

借力“一带一路”进军海外

2017年是小米的逆袭年,也是国际化进程的爆发年。用雷军的话说,全球市场版图上,还有大片空白的市场正等待开拓。果然,在2018年的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口号响亮地引出了民营企业的“出海”的话题,一时间引发热议。

国际化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但是在“出海”的话题背后,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国家级倡议—“一带一路”,而小米正是受益者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小米的产品销售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让雷军抑制不住喜悦地说:“在小米手机销售的过程中,我觉得‘一带一路’其实离每个企业都非常近。”这句话乍听起来,倒像是鼓动友商们放下武器,手拉手跨出国门,冲到外面攻城掠地。

也许在未来还真有可能。

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在“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的科技企业只要抓住机遇集群出海,不仅能鼓了自己的腰包,也能为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拿下一分。

当然,和外国友商竞争要加十二分小心,毕竟人生地不熟,要克服语言、制度、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想闯出名堂并不容易,但这是大势所趋。

2018年初,小米在全球Facebook主页上发表了一张写着“Ciao!Italia”(你好!意大利)的图片,不过很快被删除,但是大家也都懂了:小米准备在意大利开实体店了。

进军意大利是小米继希腊、西班牙和印度之后的新动作。早在2014年,意大利安卓手机销量前十名中就有小米的影子,当时雷军惊喜地说:“国际友人这么喜欢,我也找部红米移动4G版用用。”也许从这一刻开始,雷总的案头就摆上了进军计划。

这几年在国际市场上,小米一直打得顺风顺水,甚至在印度力压三星独占鳌头。现在,小米已经进驻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度和东南亚属于老根据地,雷军在2017年就多次造访印度和越南等地,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进军海外,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本地化。小米不会遍地开花,而是要选择人口多、互联网基础好的地方,具体的应对策略就是专利和米粉。

小米目前的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总量已达24000多件,授权总量已达5920件,其中有50%是海外专利。要知道,专利是进入国际市场必备的通行证。2017年,小米和诺基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和其他国际科技巨头也展开了知识产权方面的交叉合作,通往发达地区的道路会越来越顺畅。

有句老话叫作“朝中有人好办事”,现在小米的策略是“国外有粉好卖钱”。在印度和东南亚培养了一大批米粉之后,就算国内市场杀得血流成河也有退守一方的根据地,这就是国际化战略上的“安全锁”。

虽然国内有一些消费者鄙视小米,然而在国外,喜欢小米的人却不少。在西班牙,很多人为了购买最新型号的小米,会通过海淘的方式购买,还有一些发烧友建立了西班牙的MIUI论坛,其狂热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在印度,小米的团队从几十人发展到300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印度当地的员工,他们和小米的绑定程度很深,小米也在印度建造两个手机厂和一个移动电源厂,外人第一眼看还以为是一家印度公司。

有了铁杆的国外米粉,就有了“小米品牌大使”,对小米出海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当然,受制于文化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某些国家的米粉数量少且活性较弱,小米就依靠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进行本地化。

为了打通文化隔阂,小米也在寻找了解地方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快捷方式,这也正符合雷军在两会中提议设立的“一带一路”服务中心的需求。如果未来有了政府部门的介入,帮助出海的企业搭建了解海外的官方平台,民营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就会加快。

小米以专利和米粉为跳板,成功地开启了国际化进程,这既和当前的政策背景有关,也和雷军的深谋远虑挂钩。

从创立小米之初,雷军就做好了冲出国门的准备,还是在小米1、小米2的时代,小米的操作系统就嵌入中英两种语言,让用户自由下载到计算机中,让国外的科技爱好者免费体验小米的界面,这才在西班牙等地有了最早的一批外国米粉。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手机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随着苹果创新能力唱衰、三星爆炸事件的发酵,国产手机似乎得到了收复失地的机会,另外,由于全球手机市场的利润被苹果掌控在手,只有布局海外才能以攻为守,这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开拓海外市场,也能够大幅增加手机的利润,获得更多的运作资本。在迪拜,小米也开设了小米之家,而且售价高于国内,比如小米的mix在迪拜售价为2999阿联酋迪拉姆(折合人民币5600元),比国内高出大概2000元,难怪有人戏称:小米报了苹果手机在国内市场高价的“一箭之仇”。

雷军的眼光很远,格局很大,他曾经高喊“做世界级企业必须开拓海外市场”的响亮口号,还要掀起一场“新国货运动”,让“中国制造”成为比洋品牌更有竞争优势的选择,改变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形象。

因此,国际化路线就是“新国货运动”的推进器,涉及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小米手机,也包括其他智能硬件产品,比如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等。随着小米系产品延伸到全球的发展趋势,国际化优势会愈发突出。

小米的生态会在持续深耕的基础上,逐渐勾勒出一个连通世界的帝国轮廓。虽然劲敌仍在,不过新的角逐也让雷军斗志高涨,他会以国际市场的跑马圈地配合国内市场的阵地争夺,从而扩大战略横截面,提高获客率和品牌知名度,为小米帝国的崛起再得一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