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开的墓室

打不开的墓室

妇好虽然为武丁南征北战,也没有忘记尽自己妻子的责任,她一生为武丁生下了七位王子和一位公主。她本人却在大商最兴盛的时候,成为了历史。

自从妇好死后,武丁十分伤痛,时常想念,不仅闹出了轰轰烈烈的“改嫁”风波,还追封妇好为后“母辛”,铸造后母戊方鼎,以供奉祠。

后母戊鼎,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方鼎”出土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工作人员对于鼎上刻字的误读,曾经有段时间叫做“司母戊方鼎”。对于这口鼎的命名现在学术界已无争论。

几千年以后的1976年,在原殷商遗址进行探基勘探的时候(考古学用来进行古建筑结构的探测),发现了一处夯土断崖,经过三天清理,铲刮出长约140米的断面,这便是殷商房屋的地基,夯土地基的发现,为保护殷商遗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经过反复钻探,最终确定这里是殷商时期的一处墓穴,虽然表面上是一个房基,不过在最后一次用拧杆(一种加长型的探墓工具,需要两个人共同使用)探测时,发现了鲜红色漆皮,而另一位考古人员发现铲内有一件东西,经过清洗,发现是一件玉坠。一座墓葬就此呈现在世人眼前,此次发现的墓葬,基口长5.6米,宽4米,深约8米。当时考古人员对仅二十多平方米的竖墓穴并未有过很高的希望,毕竟商朝土地拮据,使用竖墓穴的很多,也很平民化。

可是,这个小墓穴中却屡屡出土珍品。最先出现的是一件陶爵,是一种夏朝之后盛行的酒杯,之后大量文物随之出土。

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层,距墓口深5.6米,在墓室中部有叠压在一起的3件象牙杯和大量骨笄,大概原是放在木匣中的。在其南面布满不同质料的随葬品,有石豆、成对的石鸟,精美的骨刻刀和一面铜镜,另有散放的骨笄多件。取出上层遗物之后,露出压在下面的文物,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出土时这些文物色泽鲜艳。清理完第6层已接近水面,但仍不断发现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司辛”二字的石牛、靠墓壁发现的殉葬的人骨架和狗骨架等。

骨笄指兽骨制的簪子。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男女之际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记。及虞夏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不同质料的随葬品1928件,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

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如鸮尊、圈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三联甗、偶方彝,可说是首次问世。

能够保存如此完好的墓穴历史上极为少见,或许这也是因为武丁对妇好的深情感动了上天,才能让妇好安眠了三千多年。

知识链接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妇”是指嫁到商王室的异姓妇女。“好”可以写成带“女”字旁,也可以不带,表明她出生于“子”氏,“子”是她父族的氏名。庙号“辛”,所以出土器物上刻有“妇好”、“好”或“司母辛”、“司辛”等铭文。她是商王武丁3个法定的配偶之一,也是最有能力、最受宠爱的一位王后。

妇好墓出土了很多玉龙,而玉凤确只有一件,说明妇好对凤的极端重视。玉凤通高13.6厘米,壁厚0.7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此器与商代甲骨文中的凤字极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凤的形象的极佳实物。玉凤高冠勾喙,短翅长尾,作亭立回首欲飞状,飘逸洒脱,舒展的长尾自然弯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洁无纹。身前有透穿镂孔,更使凤体丰满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圆钮,应是供穿绳悬挂之处。凤的形象美丽、精巧,玉质晶莹润洁,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而持之难释。《山海经》上说:“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足见凤在当时还是道德、仁义的象征,也许当年妇好佩此玉凤,除了表示高贵,还寓吉祥之意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