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胡洪侠
本书所收文字,皆是20世纪90年代我任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主编时写的“编读札记”。当时年轻气盛,不肯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逼着自己学董桥学沈昌文,一心想练成编辑的美文功夫。光阴迅速。二十年后,重编重读,顿觉当年虽壮志差可凌云,未免也太多情复多事了。部分篇目修修改改后曾编入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微尘与暗香》中,这次结集,全复旧貌,以存其真,以曝其傻。
书名颇费脑子。原来想叫作“凌晨零墨”,因每篇文章几乎都是凌晨动笔,缠绵到拂晓收工。记得无锡王咏枫先生1996年曾以《编辑的美文》为题给《出版广角》写文章推荐我的“编读札记”,说是以后应该可以结集成书,但要起一个文雅点的书名。我一直没有机会认识他并当面感谢他,故想此次出书应该听他的话。可是,装文雅容易,真文雅起来却是左支右绌,况“零墨”之类又能文雅到哪里去呢?还是从俗,自书里篇名中挑出一个做书名好了。我挑的是“此开卷第一回也”。理由有三:其一,我写的第一篇编者文字正用的是此名;其二,这些文字也确是源于我第一次做文化周刊的主编,于煮字生涯中有开天辟地的味道;其三,这是庚辰本《红楼梦》的第一句话,我借了来做书名,岂不别致?
可是李辉兄不同意,他说应该选“好在共一城风雨”。我也在心里掂量过此名,觉得和“此开卷第一回也”相比,未免柔弱了一些。可是我马上又同意了他的建议,因这句话很能代表我和《文化广场周刊》当时标榜的一种情怀。彼时的大众传播还没网络什么事,报纸兴旺,副刊风光,编辑常常呼风唤雨,作者往往一纸风行。既打出“共同的园地,不同的声音”之旗号,“广场”上人多嘴杂,各显神通,你可兴风作浪,他亦拨云弄雨,吵吵嚷嚷,果然热闹。谈文化,谈城市,谈城市文化,谈文化城市,许许多多现在人们还喋喋不休的话题那时我们都谈过了,许许多多当时一起读书喝酒衡文论艺的师友如今倒成了风雨故人。似水年华啊!好!好就好在曾经“共一城风雨”。
感谢李辉兄策划“副刊文丛”,我的这些从凌晨出发的文字终于有了一个挡风避雨乃至怀风忆雨的地方。
2016年7月6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