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论述的对象,包括鲁迅、胡适、顾颉刚、罗家伦、易君左、丁玲、洪深和李健吾。他们身份各异,有的是学者,有的是作家,有的身兼数任;有的大名鼎鼎,有的鲜为人知。他们的人生轨迹,有的终老于大陆,有的飘零海外;其创作,或专注于经国大业,或倾心于个人兴趣,新旧杂陈,公私有别,诗文书画,众体兼擅……总之,难以一言以蔽之。
本书之所以称他们为“民国”作家而非“现代”作家,并非趋时附和近年“民国文学”研究的潮流,而仅仅是由于这里涉及的八位作家及其创作,难以“现代”二字囊括。我感慨于这八位作家多才多艺而又坎坷多舛的命运,故借严羽“别材”“别趣”的说法,来概括这八位作家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兴趣、嘎嘎独造的艺术创作、特立独行的人格风范。一个作家留给文坛的形象和呈献给读者的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样才华的结晶,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不了解一个作家复杂的人生轨迹和多样的兴趣爱好,就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并评价他及其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探究经典作家的身边“小事”和挖掘逐渐被文学史遗忘的“边缘”作家,既可补文学正史的“粗疏”,也可赋予文学研究以立体感和生命感。
本书的写作,前后历时十二年之久,是我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过程中,对感兴趣的几位作家作品,或者他们身上别有情趣的某些方面研究心得的记录。既然研究的动机出于个人兴趣,在体例上也就不贪大求全,一人一事,或一人数事,全凭兴之所至,并受个人识见所限。虽然本书涉及很多作家的趣闻轶事,但我对这八位作家的作品评价、往事钩沉,都秉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力求客观公正,以探究文学史的真相。
当然,限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其中疏漏和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学界同人的批评指正。
张向东
2016年3月6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