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锁连环
【注释】
(1) 此诗的作者、出处不详。
(2) 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3) 塍(chéng):田埂。畴(chóu):良田。侵:侵占,夺取。
(4) 芟(shān):除草。
(5) 斗处:指斗草的游戏。
(6)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夫之《楚辞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7) 穮耨(biāo nòu):除草。稷畯(jì jùn):农官。
(8) 朱门:红漆的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评析】
从所举诗例及图示来看,所谓“钩锁连环”格应指全诗中从首联至尾联句与句之间意思相互勾连。比如首联的上句从正面说某事,下句就从反面说;而颔联则反过来,上句从反面说,下句从正面说。如此类推,直至全诗结束。《草》这首诗的首句“百花苑路易萋阴”,这是说在百花盛开的花园里小草长得那样茂盛,铺满了曲曲折折的花间小径。可以说,碧绿的小径与盛开的鲜花相互映衬,才共同构成了花园美景的全部。因此,对拥有花园的富贵人家来说,小草是可爱的、美丽的、不可或缺的。这是从正面写小草之美。第二句“五谷塍畴苦见侵”,对于从事稼穑的农夫来说,小草可就没那么可爱了,它们在田地里无边无际地生长,侵占和吞没了本应属于庄稼的领地,让他们感到很烦恼。这是从反面写小草带给农夫的麻烦。第三句“农父芟时嫌若刺”,既然小草侵占田畴,破坏庄稼,农夫自然会将其视为仇敌,像对待令人嫌恶的刺一样毫不留情地除掉。这还是从农夫的视角,从反面写小草之害。第四句“宫人斗处惜如金”,与农夫对小草的嫌恶完全不同,深宫里的宫女们却经常通过斗草的游戏来消闲解闷,是她们寂寞苦闷的生活中难得的欢乐,因此,在宫人们眼里,小草的作用当然是正面的,她们惜草如金。第五句“别离空惹王孙恨”,当萋萋芳草映入王孙公子们的眼帘时,惹起的是他们的离情别绪。尽管从情感上来看,这芳草带给他们的也许是伤感和失落,却是只有不事稼穑的文人雅士们才可以享受到的诗情画意、风花雪月。这应该算是从正面写。第六句“穮耨深劳稷畯心”,当劝农官们看到无边的野草快要淹没田里的庄稼时,无不忧心如焚,因为他们担心庄稼的收成会因此减少。这是从反面写。第七句“绿野荒芜好归去”,对于为了生计而四处漂泊的游子来说,荒草遍地,谋生无方,只好空手而归。这又是从反面写。第八句“朱门闲僻少相寻”,而对于富贵权豪之家来说,其高大威严朱漆的大门永远只为有权有势者打开,普遍小民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门前的如茵绿草就是“侯门深似海”的最好见证者。这是从正面写。由此可见,这首诗选择了正反相对的两个落笔的角度,一方是闲暇安适的公子王孙、富贵权豪、宫人妃主,一方则是操心生计的农夫、田官、游子,他们对“草”有着完全相反的态度。诗中每联的上下两句都分别从这两个不同人群的视角切入,形成正反相对之势,同时上联的下句又与下联的上句在表现的角度上保持一致,到最后一句,又与第一句勾连起来了,前后呼应。这就如同赤壁之战中曹军用铁链锁住战船,一艘连着一艘,形成一个可以相互呼应的战斗堡垒。这就是钩锁连环格的妙处。
再举一个五言律诗的例子。如杜甫的《野望》:“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颔联上句是远景,下句是近景;颈联与之相反,先近后远,从而形成前后勾连之势。不过,这首诗的钩锁连环只限于中间两联,不及《草》那么典型。
从这种格式的特征来看,它比较适合于咏物诗。因为事物通常都具有多面性,不同的人观照的面就会不同,对待这种事物也就会存在巨大的差异。运用钩锁连环格往往能够比较轻松地将这种对比与反差表现得精警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