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碱淖
出门搭到车是路上最值得开心的事儿之一。
从延安出来不到十分钟就搭上了车,人品爆发啊!司机薛师傅是榆林人,倍儿有意思。刚上车不到五分钟,就开始用一口尘土飞扬的陕北话,讲着各种素的荤的段子,还动不动撇两句山西话和港台腔。逗得我们车上的四人笑得前仰后合。
同车的三个人是薛师傅的同事,都在大柳塔的煤矿上干活。还记得薛师傅说,他们这一批人都是煤二代,父辈就在矿上,而他们的孩子以后也会干这行。我说,师傅,这行环境不好,还危险,干吗非得干这个。师傅告诉我,人在这儿,家在这儿,事儿也在这儿,不干这行不扎实。我礼貌性地打了个哈哈,心里却想着,这就是懒。对于薛师傅的话,不赞同,不理解。
一路是陕北典型的黄土高原。同样是辽阔,草原却显得更加温柔。而这里,风击烈日,长沙浩荡,不给你任何准备的机会,就那么直勾勾地撞击进人的视野,喜不喜欢就这样,不含蓄,不委婉,不绕弯,“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倒是像极了陕北人的性格。
本来今天的目的地是鄂尔多斯,不过在薛师傅口沫横飞的推荐下,最终决定,绕路在“红碱淖”将我放下。
“红碱淖”中的“淖”是蒙古语,水泊、湖泊的意思,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跟国内所有的景点一样,这里也有着一段美得不染风尘的传说: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匈奴与西汉结好,呼韩邪单于派使者三入长安见汉元帝求和亲,昭君听说后,主动请求出塞和亲,远嫁匈奴。昭君的舍生取义成全了政治,这就是古代女人的世界,用色相成仁的世界。迎亲队伍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昭君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泪流成河,于是便有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红碱淖。
到达湖边的时候正好是傍晚,一轮硕大的太阳,把烟波浩渺的湖面照得如孩子的脸一样。湖上的渔船泊在湖畔,夕阳下,折射着炫目的光彩。不远处,昭君怀抱琵琶,伤离幽幽。
此时的我,睡在帐篷里,西风残照,音尘渐绝,帐篷的影子被残阳不断曳长。老人们说,人的三魂七魄里,有一魂一魄在影子里,影子越长,魂魄越远,死在黄昏里的人,都是孤魂野鬼。突然间感到莫名的骚动不安,死着游离和活着流浪之间到底哪个更恐怖呢?
忽然想起薛师傅说的话,干啥不重要,关键心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