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诗》之研究·
《周公之琴舞》诸篇释名
姚小鸥 李文慧[1]
【内容提要】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周公之琴舞》中,周公与成王所作敬毖各启与今本《诗经·周颂》诸篇相当。本文讨论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按照今本《诗经》命名惯例,试为命名。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命名 敬之 思慎 渊 文 思忱 辑余 有息 谟 庸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周公之琴舞》包括“周公作多士敬毖”和“成王作敬毖”两部分。[2]其中,周公所作“多士敬毖”仅存“元纳启”以下四句,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被完整保留下来,系以九启的形式连缀而成。学者多认为,这种结篇方式与先秦典籍所载《大武》构成相类。[3]《大武》多以独立篇章的形式散见于今本《诗经》,各有篇名。周公与成王所作敬毖各启与今本《诗经·周颂》诸篇相当,依例应冠名。我们曾将周公所作敬毖之“元纳启”命名为《孝享》,[4]这里不再述及。本文讨论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试为命名。
一 《敬之》
元纳启曰:
敬之敬之,天惟显帀,文非易帀。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其事,卑监在兹。乱曰:遹我夙夜不逸,敬之,日就月将,教其光明。弼持其有肩,示告余显德之行。[5]
本启与今本《诗经·周颂·敬之》内容基本一致,言上天无所不察,为人君者当恪敬天命,日就月将,奋进不止。[6]今本《诗经》以《敬之》名篇,与其思想内涵相符。
二 《思慎》
再启曰:
假哉古之人,夫明思慎,用仇其有辟,允丕承丕显,思攸亡。乱曰:已,不造哉!思型之,思毷彊之,用求其定,裕彼熙不落,思慎。
本篇为成王诫群臣之语,希望群臣追法古之贤者,勤勉王事,以使天下安定兴旺。开篇“假哉古之人,夫明思慎”,赞美“古之人”品行高尚,戒惧敬慎。“假”,《尔雅·释诂》解释为“嘉也”。[7]《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毛传》:“假,嘉也。”[8]《礼记·中庸》引作“嘉乐君子”。[9]“古之人”,谓古之贤者。“明”,《大雅·皇矣》“其德克明”。郑《笺》:“照临四方曰明。”[10]
“思慎”是本篇的核心。“慎”,《尔雅》释为“诚也”。[11]《说文》释为“谨也”。段《注》:“未有不诚而能谨者。”[12]“慎”是君子言行举止的重要准则,承载着周代礼乐文化的道德伦理与审美要求,古人将其视为君主治国的必备条件。《国语·周语下》:“慎,德之守也。”[13]《尚书·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肃恭神人。”[14]《邶风·燕燕》:“淑慎其身。”[15]《诗经》中常“敬慎”连用,如《大雅·民劳》:“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16]“敬”重于肃,“慎”重于谨,二者浑言则同,析言则异。《仪礼·聘礼》云“入门主敬,升堂主慎”,可见“敬”、“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7]
“用仇其有辟,允丕承丕显,思攸亡”,言古之人“思慎”而能够很好地辅佐君主,继承并光大先人之志。“仇”,当依《尔雅·释诂》释为“匹也”。[18]《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孔颖达《正义》:“赳赳然有威武之夫,有文有武,能匹耦于公侯之志,为公侯之好匹。”[19]“仇”或写作“逑”,《周南·关雎》:“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孔颖达《正义》:“《诗》本作逑,《尔雅》多作仇,字异音义同也。”[20]
“允丕承丕显,思攸亡”,与《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略同。[21]“亡”又作“无”、“无射”,是古之“成语”。“成语”指《诗》《书》中所习用的、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内涵和固定搭配的词语,它们承载着古人关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许多基本观念。“无”于《诗经》中凡五见,“无射”于《诗经》中凡三见。《诗经》诸篇所言“无(无射)”,是对人们“无怠于事”之美德的赞语。“无(无射)”在金文中多作“亡”,多为子孙所陈先祖之德。有学者指出,“无”乃“贵族阶级歌颂其德行隽美、承业事君无怠及上天无怠其国祚福禄之常命之专用成词。乃统治阶级之雅言”[22]。其说是。
“乱曰”部分是王与群臣的共勉之语。
“已,不造哉”,整理者指出,此句意略同《闵予小子》“遭家不造”,郑《笺》:“造,犹成也。……遭武王崩,家道未成。”[23]
“思型之,思毷彊之”,二句勉励群臣追法古之人,黾勉从事。“型”,效法之意。“毷”,整理者读为“懋”,劝勉之意。“彊”,整理者指出,典籍多作“强”,《尔雅·释诂》释为“勤也”。[24]
“用求其定,裕彼熙不落,思慎”,言思慎以致天下安定兴旺。“裕”,句首语气词。“熙”,《尔雅·释诂》释为“光”也,光大、兴旺之意。[25]“落”,《国语·吴语》:“民人离落。”韦昭注:“落,殒也。”[26]
末句“思慎”重言前文“夫明思慎”。《诗经》中有以二字作为诗篇结句的情况。《周颂·赉》:“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於!绎思。”[27]“於”是感叹词。末句“绎思”,以二字为结句,重文“敷时绎思”。
本篇反映周人戒惧敬慎的思想观念,言思慎守德,事君无,方能致天下兴旺。篇中两次出现“思慎”一语,前后呼应,突出主题。故此本篇当命名为《思慎》。
三 《渊》
三启曰:
德元惟何?曰渊亦抑,严余不懈,业业畏忌,不易威仪,在言惟克,敬之!乱曰:非天德,繄莫肯造之,夙夜不懈,懋敷其有悦,裕其文人,不逸监余。
本篇言德之首在于内心笃诚,威仪抑抑,言语谨慎。
开篇明义,曰:“德元惟何?曰渊亦抑。”“德元”,即德之首。“渊”,整理者解释为“深邃、深沉”。[28]《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孔颖达《正义》:“言仲氏有大德行也,其心诚实而深远也。”[29]“渊”是君子的至高品德。《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30]君子常因具有“渊”的品德,而见载于史册。《尚书·微子之命》:“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命。”[31]《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32]
“抑”,《诗经》中常用来形容威仪之美,《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郑《笺》:“人密审于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古之贤者,道行心平,可外占而知内。如宫室之制,内有绳直,则外有廉隅。”[33]
“渊”和“抑”分别指德的内外表现。“德元惟何?曰渊亦抑”,言君子当内心笃诚,思虑深远且有美好的威仪。
“严余不懈,业业畏忌,不易威仪,在言惟克”,叙述“渊”和“抑”的具体内涵。
“严余不懈,业业畏忌”言“渊”所反映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即时刻敬慎而不懈怠。“严”,《商颂·殷武》:“天命降监,下民有严。”《毛传》:“严,敬也。”[34]“业业”,《大雅·云汉》:“兢兢业业。”《毛传》:“兢兢,恐也。业业,危也。”[35]“畏忌”,整理者解为“谨慎”。[36]《仪礼·士虞礼》:“小心畏忌,不惰其身。”[37]
“不易威仪,在言惟克”,从威仪和言语两方面反映了“抑”的内涵。整理者指出,“不易”为古习语,屡见于《诗》、《书》及金文。[38]《大雅·文王》:“命之不易。”[39]“不易”,言不可怠慢。[40]“在言惟克”,整理者认为,此句意近《大雅·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41]。“克”,《春秋·宣公八年》:“雨,不克葬。”杜预注:“克,成也。”[42]
说明“渊”和“抑”的具体内涵后,诗人以“敬之”一句作为总结。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首篇亦言“敬之”,今本《诗经·周颂》并以之名篇,由此用语可见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各启之间的联系。
“乱曰”部分为诗人自我勉励之语。
“非天德,繄莫肯造之”,这两句是说上天并非禁止德行,而是没有人能成就它。[43]“”,整理者读为“廞”,《尔雅·释诂》解释为:“廞,兴也。”[44]有学者认为“”当读为“禁”,楚简从“金”声之字有用为“禁”之例。[45]“繄”,语助词。“造”,成也,参见《思慎》“不造哉”的解释。
“夙夜不懈,懋敷其有悦”,言当敬慎勉励而又乐于播布美德。“夙夜”为古之“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早和晚,核心内涵是“敬”。“夙夜”一词见于《诗经》十二篇中,凡十六例。除《召南·行露》之“岂不夙夜,谓行多露”疑为断简,意不能明外,其他皆指敬慎于事。[46]“夙夜不懈”意同《大雅·韩奕》“夙夜匪解”,敬慎之意。[47]“懋”,勉也。“敷”,训为“布”。《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毛《传》:“敷,布也。”[48]
“裕其文人,不逸监余”,言先祖时瞻视垂顾。“裕”,句首语气词。“文人”,整理者解释为“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49]《大雅·江汉》:“告于文人。”毛《传》:“文人,文德之人也。”孔颖达《正义》:“谓先祖有文德者,故云文德之人。”[50]
本篇反映了周代人们对“德元”的认识。君子修德,首先要做到内善而外美,外在的威仪是内在品质的表现。诗句“夙夜不懈,懋敷其有悦”言发自内心地播布美德。可见周人更看重内心的敬畏,即在德元“渊”和“抑”中,更偏重“渊”。与《大雅·抑》相参照,将此篇命名为《渊》。
四 《文》
四启曰:
文文其有家,保监其有后,孺子王矣,丕宁其有心。其在位,显于上下。乱曰:遹其显思,皇天之功,昼之在视日,夜之在视辰。日入罪举不宁,是惟宅。
本篇言为君者当黾勉于事,敬慎其位,依天时而行政令,从而使天下安宁。
“文文其有家,保监其有后”,言黾勉为政,方可得以世享。有学者将“文文”释为“亹亹”。[51]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无亹字,舋者釁之省,隶变为亹,或作斖。釁从爨省,从酉,分声;斖从爨省,从酉,文声;分、文古音同部,故字同音亦同也。古音微与文通,故《周官》郑司农《注》曰:‘釁读为徽。’徽从微省声,音近眉,故古钟鼎文眉寿字多作釁,又作斖。”[52]由此可知,“文”与“亹”音同义同。马瑞辰指出亹亹、娓娓、勉勉、明明、没没、勿勿、穆穆、旼旼,皆以声近互转,字当以忞忞为正。[53]《尔雅·释诂》:“亹亹,蠠没……勉也。”郭璞注:“蠠没犹黾勉。”邢昺疏:“云‘蠠没犹黾勉’者,以其声相近,方俗语有轻重耳。《邶风·谷风》云:‘黾勉同心。’”[54]故,亹亹当为黾勉之意。《论语》“文莫吾犹人也”,马瑞辰引刘台拱曰:“文莫即勉强。”[55]《广雅·释诂》:“文,勉也。”[56]由以上论述可知,“文文”与“亹亹”同为黾勉之义。“文文其有家”,意略同《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57]
黾勉于事是君子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礼记·礼器》:“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亹焉。”孔颖达《正义》:“天以高圆为质,地以下方为体,天子爱物为用,故天地感祭而降雨泽,天子皆爱物生而勉勉劝乐,所以与天地合德也。”[58]《诗经》中常用亹亹、明明等词赞美君子勤勉于事。《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鲁颂·有》:“夙夜在公,在公明明。”[59]
“孺子王矣,丕宁其有心”,意思是今稚子承袭王位,应心态安定。“孺子王矣”,《尚书·立政》载周公语:“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孔颖达《正义》:“既正位为王,事不可不慎。”[60]
“其在位,显于上下”,“”,《说文》解释说:“楚颍之间谓忧曰。”[61]“上下”,整理者以为,指天神和人间。[62]《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韦昭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63]这两句诗言在位心怀忧惧,恭敬祗畏,以得显于神人百物间。
“乱曰”部分言当勤勉于事,时刻查举不宁,使天下得安。
“遹其显思,皇天之功”,可译为“多么光明显著啊,上天的功德!”“遹”,句首语气词。“思”,语气词,用于句末。[64]“显”,光明,显著。“皇天之功”,即上天的功业,《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65]
“昼之在视日,夜之在视辰”,整理者指出,清华简《说命下》作“昼女(如)视日,夜女(如)视辰,时罔非乃载”[66]。整理者将“女”读为“如”。按,“女”应读为“汝”,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你要在白天观察太阳,在夜晚观察星辰,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天文学和政治学意义。古人常“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察日辰之会,以治星辰之位”[67],依天时而行政令。《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68]《淮南子·时则训》:“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布德施惠,行庆赏,省徭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修除祠位。”若不依时令为政,则国不宁,“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旱落,国乃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飘风暴雨总至,黎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雨霜大雹,首稼不入”[69]。故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内冠带,外夷狄,分中国为十有二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70]
本篇“昼之在视日,夜之在视辰”意与清华简《说命下》“昼女(汝)视日,夜女(汝)视辰”相同,但其语气及句式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文体不同而造成的。清华简《说命下》“昼女(汝)视日,夜女(汝)视辰”,是君主对傅说的命辞,采用了倒装句式,原句应作“女(汝)昼视日,女(汝)夜视辰”。本篇“昼之在视日,夜之在视辰”是诗的语言,乃成王之自勉。其中,“之”为介词,“在”为审视之意,较“昼女(汝)视日,夜女(汝)视辰”显礼敬之意。
“日入罪举不宁,是惟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应当时查举不宁,使天下得安。“入”,《广雅》释为“得也”[71]。“举”,意同《周礼·司门》“凡财物犯禁者举之”之“举”,郑玄注:“犯禁,谓商所不资者,举之没入官。”[72]“宅”[73],《说文》释为:“人所托居也。”段注:“引伸之凡物所安皆曰宅。”[74]宅,即安定之意。
本启言君子当勤勉于事,纲纪天下。“文文”为本启核心内涵,故本启当命名为《文》。按,《周颂·雍》:“有来雍雍,至止肃肃。”[75]诗篇取“雍雍”中的“雍”字为名,本启命名依循其例。
五 《思忱》
五启曰:
於呼!天多降德,滂滂在下,攸自求悦,诸尔多子,逐思忱之。乱曰:桓称其有若,曰享答余一人,思辅余于艰,迺禔惟民,亦思不忘。
本篇为成王勉励众公卿大夫之语,言天既降德,众人需笃诚修德,辅助王室,以安万民。
“天多降德,滂滂在下”,言天降大德,广被四方。“滂滂”,《广雅·释训》释为“流也”[76]。《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整理者认为,此以水流喻降德之广被。[77]
“攸自求悦”,整理者以为,此句言人各自求德而乐之。[78]“攸”,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训为“所以”[79]。《尚书·大诰》“予惟往求朕攸济”,孔《传》:“往求我所以济渡。”[80]
“诸尔多子,逐思忱之”,“多子”,《尚书·洛诰》:“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孔颖达《正义》:“‘子’者,有德之称,大夫皆称‘子’,故以‘多子’为众卿大夫。”[81]“逐”,整理者读为“笃”,当依《尔雅·释诂》解释为“厚也”。[82]“忱”,《说文》释为“诚也”[83]。古人关于“诚”的思想观念可为“忱”之观念的相关注脚。《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84]《孟子·离娄章句上》:“思诚者,人之道也。”[85]诗言“逐思忱之”,蕴含了君王对公卿大夫的勉励和期许。
“乱曰”部分言笃诚修德者能辅佐君主,安定天下。
“桓称其有若,曰享答余一人,思辅余于艰”,言笃诚修德者能够享答君王。“桓”,《尔雅·释训》:“桓桓,威也。”“称”,《尔雅·释言》释为“好也”[86]。“若”,审慎郑重之意。[87]“有若”指贤者,这里指笃诚修德者。《尚书·君奭》:“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88]“余一人”,为君王自称。
“迺禔惟民,亦思不忘”,言使民众安康。“禔”,《说文》释为“安福也”[89]。“忘”,整理者读为“荒”。《大雅·桑柔》:“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郑《笺》:“哀痛乎,中国之人,皆见系属于兵役,家家空虚。”[90]
“思忱”是本启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周人对君子的品行要求及先秦人笃诚修德的观念,故本篇当命名为《思忱》。
六 《辑余》
六启曰:
其余冲人,服在清庙,惟克小心,命不夷歇,对天之不易。乱曰:弼敢荒在位,宠威在上,警显在下。於呼!式克其有辟,用容辑余,用小心,持惟文人之若。
本篇是成王祭祀先王时的自誓之词,言年幼而承大命,当敬慎于位,使天下辑睦。
“余冲人”,为成王自称。整理者指出,“余冲人”即《尚书》“予冲人”,见《盘庚》、《金縢》、《大诰》等。[91]“冲人”,《尚书·盘庚》:“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孔《传》解释说:“冲,童。童人,谦也。”孔颖达《正义》:“冲、童声相近,皆是幼小之名。自称童人,言己幼小无知,故为谦也。”[92]
“服在清庙,惟克小心”,言祭祀于清庙,恭敬谨慎。“服”,整理者训为“事”[93]。“清庙”,《周颂·清庙》之郑《笺》:“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也。”[94]“克”,能也,言承大命。
“命不夷歇,对天之不易”,“命”,整理者认为指天命。[95]“夷”,杨树达释为句中语助词。[96]“歇”,《尔雅·释诂》释为“竭也”[97]。“对”,意同《大雅·江汉》“对扬王休”之“对”,郑《笺》:“对,答。”[98]又,《井侯簋》:“追考(孝)对,不敢坠。”王辉先生指出,“对,报答,称颂,常与扬连用”[99]。“对扬”是臣下对天子的敬答之语,有承袭发扬先祖或天子美德之意。[100]“命不夷歇,对天之不易”言天命不尽,当发扬天之大德而不懈怠。
“乱曰”部分言慎乃有位,以致天下和睦安宁。
“弼敢荒在位,宠威在上,警显在下”,这三句是成王自勉之语,言不敢不敬慎于位。“弼”,整理者读为“弗”。“荒”,《国语·吴语》:“荒成不盟。”韦昭注:“荒,空也。”[101]“宠威在上,警显在下”,意略同《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式克其有辟”,“式”,句首语助词。“克”,《尔雅·释言》释为“能也”[102],整理者以为是“肩任”之意。“有辟”,整理者以为指国君。此句言承担天子的重任。
“用容辑余,用小心”,“用容辑余”即“余辑用容”。“余”,即“予”,指成王。“辑”,《尔雅·释诂》释为“和也”[103]。《左传·僖公十五年》“群臣辑睦”是其例。[104]“辑”字蕴含了成王纲纪天下的理想。古有用“辑”表示天下得治者,如《尚书·汤诰》:“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孔《传》:“言天使我辑安汝国家。”[105]《诗经·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毛《传》:“思辑用光,言民相与和睦,以显于时也。”郑《笺》:“厚乎,公刘之为君也。……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大其道,为今子孙之基。”[106]
“容”和“小心”乃成王致天下辑睦的方式。“容”,《左传·昭公九年》:“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杜预注:“容,貌也。”[107]容,当指威仪,威仪是君主治国的必备条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108]“小心”,《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郑《笺》:“小心翼翼,恭慎貌。”[109]“容”和“小心”与三启《渊》篇“德元”内涵亦复相关。
“持惟文人之若”,言承继先人审慎敬重的品德,有追法先人之意。“若”,意同《思忱》“桓称其有若”之“若”,审慎郑重之意。[110]“文人”,即文德之人,这里指先王,详见《渊》篇。
诗篇语言庄重谨慎而满怀抱负,显示出成王纲纪天下的志向。“辑余”为本篇核心词,言成王承担天子重任,欲致天下和睦,故将本篇命名为《辑余》。《周颂》中有与“辑余”结构相同的篇名,如《闵予小子》,“闵”,郑《笺》:“悼伤之言也。”“予小子”,是成王告先王宗庙时的自称。
七 《有息》
七启曰:
思有息,思憙在上,丕显其有位,右帝在落,不失惟同。乱曰:遹余恭害怠,孝敬非怠荒。咨尔多子,笃其谏劭,余(逯)思念,畏天之载,勿请福之愆。
本篇言欲求天下繁盛、上天得悦,当恭敬从事,同时也勉励公卿大夫笃于建言。
“思有息”,言欲天下繁盛。“思”,通“斯”,句首语气词。“息”,《说文》释为“喘也”。段《注》:“此云息者喘也,浑言之。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引伸为休息之称。”[111]《广雅·释诂一》:“息,安也。”[112]按,“息”可引申为安定使之繁盛之意。《周礼·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郑《注》:“保息,谓安之使蕃息也。”[113]
“有息”,意同《左传·隐公十年》“继好息民”。武王克商后,使天下民人休养生息成为周人敬守天下的主要任务,故周代初期以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周人的主流思想观念由崇尚武力变为保安民人。《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语:“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114]诸侯邦国往往息民而致国家繁盛。《左传·襄公九年》:“晋侯归,谋所以息民。魏绛请施舍,输积聚以贷。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祈以帀更,宾以特牲,器用不作,车服从给。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争。”[115]
“思憙在上”,言悦于上天。“憙”,《说文》:“说也。”段《注》:“说者,今之悦字。……古有通用喜者,如《封禅书》:‘天子心独喜其事。’”并引颜师古曰:“喜下施心是好憙之意。”[116]整理者认为,“思憙在上”意与铭文“喜侃前文人”类同。[117]
“丕显其有位,右帝在落,不失惟同”,意略同《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言前文人在上帝左右,庇佑瞻视天下。“有位”,整理者疑指前文人在帝侧之位。“不失”,整理者读为“不佚”,与三启《渊》之“不逸”同义。[118]
“乱曰”部分言欲天下“有息”,当恭慎、孝敬,公卿大夫则当多建言。
“遹余恭害怠,孝敬非怠荒”,言当恭慎孝敬而不懈怠。“害”,整理者训为“何”。《周南·葛覃》“害浣害否”,毛《传》:“害,何也。”[119]恭、孝是周代礼法的重要内容。《尚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120]恭是君子待人接物必备的美好品德。《大雅·抑》:“温温恭人,维德之基。”[121]先秦时期,孝是维系宗法社会稳定的基本伦理观念,含有追法先人之意。《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22]清华简《孝享》篇:“孝惟型帀。”[123]
“咨尔多子,笃其谏劭”,这两句的大意是勉励群臣黾勉王事,多多建言。“咨”,《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毛《传》:“咨,嗟也。”[124]“多子”,这里指公卿大夫,参见五启《思忱》“多子”的解释。“劭”,《尔雅·释诂》释为“勉也”,意同“亹亹”。
“余(逯)思念”,“”,字见甲骨文,是一个夜间的时称。[125]这里整理者疑读为“逯”,《广韵》:“逯,谨也。”“思念”,《国语·楚语下》:“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与哀殡丧,于是有叹,其余则否。”[126]
“畏天之载”,指敬畏天事。《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毛《传》:“载,事。”郑《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127]
“勿请福之愆”,“愆”,过也。此句是祈福之意。
“有息”一词显示出诗人心怀天下的理想抱负,按照颂诗命名多取句首词语的原则,将本篇命名为《有息》。
八 《谟》
八启曰:
佐事王聪明,其有心不易,威仪,大其有谟,匄泽恃德,不畀用非雍。乱曰:良德其如台?曰享人大……罔克用之,是坠于若。
本启简文有缺,但诗篇大意尚可知,言当勉力辅佐王室,光大先人功业。
“佐事王聪明,其有心不易”,言作王之耳目,不懈怠于王事。“佐事”,整理者理解为辅佐之意。“聪明”,《尚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孔颖达《正义》:“言聪明者,据人近验则听远为聪,见微为明,若离娄之视明也,师旷之听聪也;以耳目之闻见喻圣人之智慧,兼知天下之事,故在于闻见而已,故以聪明言之。”[128]《尚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孔《传》:“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听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129]
“威仪”,意略同“威仪棣棣”。《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毛《传》:“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威仪耳。棣棣,富而闲习也。”[130]“”,《玉篇》释为“静也”[131]。
“大其有谟”,意略同《周颂·清庙》“秉文之德”,言光大先人之功业。“谟”,《尔雅·释诂》释为“谋”,功业之意。《大禹谟》、《皋陶谟》皆以“谟”名篇,以叙述前人功业。《大禹谟》孔颖达《正义》:“典是常行,谟是言语,故传于典云‘行之’,于谟云‘言之’,皆是顺考古道也。”[132]《皋陶谟》之孔《传》:“夫典、谟,圣帝所以立治之本,皆师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则。”[133]
“有谟”,当指“文王谟”,意同“文王之典”、“文王之德”,指文王灭商而抚有天下的整体战略构想和军事武功。[134]《尚书·君牙》:“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135]
“佐事王聪明,其有心不易,威仪”皆是“大其有谟”的表现。
“匄泽恃德”,言依凭文王之德。“匄”,《汉书·文帝纪》:“匄以启告朕。”颜师古注:“匄,亦乞也。”[136]
“不畀用非雍”,言若不和顺,则天不畀之。有学者指出,“不畀”为《诗》、《书》成语,“《尚书》凡用畀字,皆专以言天赐与之意。……否定曰‘不畀’,则正言曰‘畀’。”[137]“雍”,意同《周颂·雍》“有来雍雍”之“雍雍”,郑《笺》解释为“和也”。[138]
本启“乱曰”部分有缺文,从残存的简文来看,大意是说若不具良德,则对先祖有失于敬。
“良德其如台?曰享人大……罔克用之,是坠于若”,整理者指出,“如台”多见于《尚书》,《史记》训为“奈何”[139]。“享”,孝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享祀亦曰孝祀,《楚茨》诗‘苾芬孝祀’是也;致享亦曰致孝,《论语》‘而致孝乎鬼神’是也。”[140]“若”,审慎敬重之意,与《思忱》“桓称其有若”、《辑余》“持惟文人之若”二句之“若”意同。
周人认为,文王之德启佑后人,多士须秉承之而不懈怠。“谟”为众公卿大夫所承继光大的对象,亦道出了本篇主旨,故命名为《谟》。
九 《庸》
九启曰:
於呼!弼敢荒德,德非堕帀,纯惟敬帀,文非动帀,不坠修彦。乱曰:遹我敬之,弗其坠哉,思丰其复,惟福思庸,黄耇惟盈。
本篇大意是成王表示要勤于修德,自求多福。
“弼敢荒德”,言不敢荒废德行。“弼敢”,整理者读为“弗敢”。
“德非堕帀,纯惟敬帀,文非动帀”,乃“弼敢荒德”的具体表现。
“德非堕帀”,言敬慎修德。“堕”,整理者读为“惰”,不敬之意。“帀”,《诗经》通作“思”,语气词。
“纯惟敬帀”,言敬于事才能拥有“纯”的美德。“纯”,《周颂·维天之命》:“文王之德之纯”,毛《传》:“纯,大。”《郑笺》:“纯亦不已也。”[14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焞,明也。’引《春秋传》曰‘焞燿天地’。纯与焞通用,《汉书·扬雄传》‘光纯天地’,纯亦明也。此承上‘於乎不显’言之,不显,显也;显,明也;纯亦明也。文与明义相引伸。《方言》、《广雅》并曰:‘纯,文也。’《中庸》引此诗而释之曰:‘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正训纯为文。《说文》:‘纯,丝也。’崔观说《易》曰:‘不杂曰纯。’纯本美丝之称,假以状德之明而不杂,故义为明,为文,又为大耳。”[142]
“文非动帀”,“文”,文德。《国语·周语下》:“夫敬,文之恭也。”韦昭注:“文者,德之总名也。”[143]“动”,整理者以为是变化之意,这里应理解为怠慢。“文非动帀”意同《敬之》“文非易帀”,言敬修文德。
“不坠修彦”,整理者解释为不失善美之人。“修”,整理者训为“善”,与“彦”意近。“彦”,《尔雅·释训》:“美士为彦。”[144]《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145]
本启“乱曰”部分承前文不敢荒于修德,言敬慎于事,自求多福。
“遹我敬之,弗其坠哉”,言勤勉修德而不懈怠。整理者认为,这两句可与《尚书·金縢》“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相参看。[146]
“思丰其复,惟福思庸,黄耇惟盈”,言丰大其庇护,光大福祉。“丰”,《说文》:“艸盛丰丰也。”段《注》:“引伸为凡丰盛之称。”[147]《郑风·丰》“子之丰兮”,毛《传》:“丰,丰满也。”[148]“复”,庇护。《小雅·蓼莪》:“顾我复我,出入腹我。”高亨《诗经今注》:“复借为覆,庇护之意。”[149]
诗言“惟福思庸”,意在自勉,正是前句“遹我敬之”的注解。“庸”,整理者训为大。“惟福思庸”意略同《大雅·文王》“自求多福”,郑《笺》:“常言当配天命而行,则福禄自来。”[150]在周人的思想观念中,天命靡常,需勤勉于事才能保有大福。《礼记·礼器》“祭祀不祈”,郑《注》:“祭祀不为求福也。《诗》云‘自求多福’,福由己耳。”[151]《孟子·公孙丑上》:“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152]
“黄耇惟盈”,“盈”,满也。《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盈之。”毛《传》:“盈,满也。”郑《笺》:“满者,言众媵侄娣之多。”[153]
诗篇末三句用“丰”、“庸”、“盈”三个词语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即勤于修德,惠于民人。“庸”为本篇的核心内涵,在后世儒家思想体系中得以发扬光大。故将本篇命名为《庸》。
为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之各启命名,是诗经学史的重要工作,若能得体,将对研究颂诗的结构形式及其性质有所助益。《周公之琴舞》中,成王所作敬毖“琴舞九絉(卒)”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周人道德体系的建立。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指出,“有孝有德”是贯通周代文明社会的道德纲领。“在这纲领之下,周初新的道德概念出现甚多,如敬、穆、恭、懿等。”[154]这种系统的道德观念,使周人抚有天下,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周之制度典礼实为道德而设,欲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必于是乎观之矣![155]
[1] 姚小鸥,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文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中西书局,2012,第133页。
[3] 参见李学勤《新整理清华简六种概述》,《文物》2012年第8期。
[4] 参见姚小鸥、杨晓丽《〈周公之琴舞·孝享〉篇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
[5]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3页。本文所引成王之“琴舞九絉(卒)”全部出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并根据整理者所做相关文字的隶定,诗篇采用通行字体,下文不再另外说明。
[6] 参见王克家《〈周颂·敬之〉与周礼核心精神的构成》,《文艺评论》2013年第4期。
[7]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2576页。
[8]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540页。
[9]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1628页。
[1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20页。
[11]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69页。
[12]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502页。
[1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98页。
[14]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200页。
[15]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16]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48、554页。
[17] 《仪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1073页。
[18]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69页。
[1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81页。
[2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73页。
[21]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83页。
[22] 姜昆武:《诗书成词考释》,齐鲁书社,1989,第79页。“无”的详细解释,可参看姚小鸥、李文慧《〈诗〉〈书〉成语与〈周颂·振鹭〉篇的文化解读》,《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23]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98页。
[24]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4页。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7页。
[25]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3页。
[26]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第595~596页。
[27]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605页。
[28]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7页。
[2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30]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635页。
[31]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00页。
[32]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1861~1862页。
[33]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54页。
[34]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628页。
[35]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62页。
[36]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8页。
[37] 《仪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176页。
[38]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8页。
[3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05页。
[40] 参见王克家《清华简〈敬之〉篇考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先秦经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13。
[4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8页。
[42]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873页。
[43] 参见黄杰《再读清华简(三)〈周公之琴舞〉笔记》,简帛网,2013年1月14日。
[44]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6页。
[45] 参见黄杰《再读清华简(三)〈周公之琴舞〉笔记》,简帛网,2013年1月14日。
[46] 参见姚小鸥、李文慧《〈诗〉〈书〉成语与〈周颂·振鹭〉篇的文化解读》,《中州学刊》2011年第6期。
[47]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70页。
[48]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448页。
[49]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8页。
[5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74页。
[51] 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释“文文”为“亹亹”。参见李学勤《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结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52]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第794~796页。
[53]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796页。
[54]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0页。
[55]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795~796页。
[56]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2004,第84页。
[57]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15页。
[58]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440页。
[5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04、506、610页。
[60]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32页。
[61]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513页。
[62]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9页。
[6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第12~13页。
[64]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9页。
[65]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08页。
[66]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9页。
[67] 《史记》,中华书局,1959,第1312、1327页。
[68] 《周易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86页。
[69] 诸子集成本《淮南子注》,上海书店,1986,第69~70页。
[70] 《史记》,第1342页。
[71]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第96页。
[72] 《周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738页。
[73] “宅”,整理者指出,一说或读为“度”,法度;或疑字当释为“引”,意为延续久长。《礼记·王制》孔颖达《正义》:“郑注云‘宅读曰咜,惩刈之器’,谓五刑之流皆有器。”此处,“宅”释为“安”较好。
[74]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38页。
[75]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96页。
[76] 王念孙:《广雅疏证》,第184页。
[77]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9页。
[78]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39页。
[79] 参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上海书店,1935,第67页。
[80]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98页。
[81]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16页。
[82]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5页。
[83]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505页。
[84]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632~1633页。
[85] 《孟子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2721页。
[86]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89、2582页。
[87] 参见姚小鸥《“王若曰”与周公称王问题》,待刊。
[88]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23页。
[89]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页。《说文》“褆,安也。”段《注》:“本安下有福。”
[9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59页。
[91]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0页。
[92]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72页。
[93]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0页。
[94]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83页。
[95]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0页。
[96] 参见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2006,第348页。
[97]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6页。
[98]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74页。
[99] 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第62页。
[100] 参见姚小鸥、李文慧《〈周颂·载见〉与西周朝觐礼》,《中国诗歌研究》第九辑。
[101]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第596页。
[102]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84页。
[103]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73页。
[104] 《春秋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807页。
[105]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62页。
[106]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41页。
[107]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057页。
[108]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016页。
[10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07页。
[110] 参见姚小鸥《“王若曰”与周公称王问题》,待刊。
[111]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502页。
[112] 王念孙:《广雅疏证》,第13页。
[113] 《周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706页。
[114]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882页。
[115] 《春秋左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944页。
[116]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05页。
[117] 参见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1页。宋华强《新蔡简“百之”“赣之”解》:“钟铭‘昭各’、‘喜侃乐’这一类话总是连在一起出现,而且总是出现在表示祭祷的‘追孝’、‘敦祀’后面,和新蔡简‘乐之’、‘百之’、‘赣’的情况如出一辙,都是古人在祭祷仪式后要举行娱神降神仪式的反映。”(简帛网,2006年8月13日首发)
[118]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1页。
[119]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77页。
[120]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65页。
[121]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56页。
[122] 《论语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2457页。
[123] 参见姚小鸥、杨晓丽《〈周公之琴舞·孝享〉篇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7期。
[124]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53页。
[125] 参见《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第185~188页。
[126]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第578页。
[127]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05页。
[128]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18页。
[129]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39页。
[13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97页。
[131] 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1987,第43页。
[132]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34页。
[133]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38页。
[134] 参见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第75~82页。
[135] 《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46页。
[136]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16页。
[137] 姜昆武:《诗书成词考释》,齐鲁书社,1989,第72~73页。
[138]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96页。
[139]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2页。
[140]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1086页。
[141]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84页。
[142]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1044页。
[14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第96页。
[144] 《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591页。
[145]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340页。
[146]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第142页。
[147]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74页。
[148]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344页。
[149]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308页。
[150]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505页。
[151] 《礼记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1434页。
[152] 《孟子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690页。
[153] 《毛诗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第284页。
[154]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67,第93页。
[155] 参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第477、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