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家少年

第一章 农家少年

1.14岁才跨进小学门槛

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石家庄市,如今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南来北往的人群熙熙攘攘。作为河北省的省会,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北方大都市。可是,在20世纪初,这里还没有城市,只有一片广袤的土地,一些大小不等的村落分散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含辛茹苦、终身劳累的农民。那条名叫“滹沱河”的河流,昼夜不舍地由西向东流去……

在位于这后来被称之为“石家庄市”的北边,有一个很大的县城——正定县。正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三国时期这里被称为常山郡。城中府前街南端建有一座三节木牌坊,上刻楷书“古常山郡”四个大字,白底黑字,苍劲雄浑。蜀国名将赵云就是常山人氏,自称“常山赵子龙”,至今在正定城南还有“赵云庙”。

出正定县城往南走二十多里地,有一个叫做“小马村”的村庄。小马村的周围有很多土堆,每一座差不多都有三层楼那么高。据说这土堆是古代做烽火台用的。

20世纪初,这小马村也就只有二三十户人家。1907年的11月27日,张香桐出生在小马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张克恭几兄弟都是老实的庄稼汉。一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仅靠自家的几亩地难以糊口,还要租别人家的地种,才能勉强度日。这个地方出产棉花。他们家租地种的都是棉花。张克恭是几兄弟中的老大,早早地就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

张香桐的母亲叫赵婷婷,是来自城南一个贫苦农家的女儿。张香桐的外婆说,她们家是常山赵子龙的后代。赵婷婷勤劳善良,自从嫁进张家后,勤俭持家,与全家老幼和睦相处。张克恭的几个兄弟都很勤劳,他们与大哥一道,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刨食。全家人从不耽误农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可是一年到头辛苦下来却仍然缺衣少穿,一家人还总是生活在愁吃愁穿的困境中。

出生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过早地饱尝了贫困和辛酸。在滹沱河畔这块土地上,张香桐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到张香桐该读书的年龄了,父母却无钱供他读书。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枕头镇小学念书。枕头镇小学在小马村的西边,离小马村不远,是一所才开办不久的新式学校。有时,张香桐会悄悄地跑到学校外面,偷偷地听里面的孩子大声读书,他口中也会跟着他们琅琅的读书声小声地念着。不过,每每这种时候,他的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沮丧之情。于是,他又蹑手蹑脚地走开。回到家中,他有时也会缠着父母亲说,“爹,娘,俺要念书!俺要念书!”

可是,父母却实在无力满足他的这个心愿。他们觉得,穷人家的孩子,念书干什么?念书是不能当饭吃的,念书是不能当房子住的。他们只希望儿子能快点长大,能像个壮劳力那样下地干农活,为自己分担一点生活的担子。当然,要是儿子哪天能挣到很多的钱,为家里盖座亮堂堂的大瓦房,那就真不知是哪一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后来,张香桐的几个叔叔不止一次地替他向他父亲求过情:“大哥,俺张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读书人,要不,俺们就咬咬牙,让香桐去念书吧。香桐那么欢喜念书,就让他念吧。也让俺张家出一个读书人!大哥,就让香桐去吧!”

父亲被弟弟们说得也有点心动了,他想来想去,终于答应让香桐去念书了。可是一打听,读枕头镇小学的费用太高,学费、书费、饭费加在一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家里是怎么也拿不出来的。怎么办?父亲转念一想,那就让香桐去读村里的私塾吧。私塾的学费便宜,还勉强凑得出来。于是张香桐进了私塾。

私塾的条件很简陋,在村子后街东头的一处空宅里摆了几条破桌椅,请了村里一个有点文化的人当老师,就开始教课了。

进村里私塾念书的孩子不多,上课也不正规,学生们愿来就来,愿走就走,不点名,不考试,平时也没有上课下课之分。学生来了就读书,读一阵不想读了就可以走。念私塾虽说不要交多少钱吧,可是对于张香桐家这样穷困的家庭来说,仍然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穷,张香桐还只能断断续续地念下去。反正这种私塾又不正规。多去些日子少去些日子也是无所谓的。农忙时,私塾还常常放假,让孩子们在家中帮助父母干一些简单的农活。

张香桐没有富人家孩子那样的愉快和欢欣,没有新衣裳和好吃的零食。他只有对生活艰辛的体味,只有对贫穷的无奈和辛酸。看来,命运是要安排他当一辈子的农民了。

太阳落了又升起。冬天去了春天又来。光阴荏苒,日子过得也真快,不经意间时光便进入了1921年。这一年张香桐14岁,已经长成了一个半大小伙子了。可是由于缺乏营养,他的身体长得不很结实。

就在这一年,张香桐的母亲不幸得了一场病,本来病情不很严重,可就是因为穷,没能抓紧去看医生,把病拖重了,最终无法再治,不幸撒手人寰。

母亲的去世,让张香桐难过极了。他觉得,天底下母亲是最爱他的,母亲是他最亲的亲人。母亲不在了,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呢!他很悲伤,时时都在想念母亲。白天想起来,想得连饭都吃不下。晚上躺在床上也在想,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

看着香桐这样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全家人心里都很不好受,特别是他父亲的心里尤其难过。有时独自一人时,他父亲这条汉子也会暗暗地落下眼泪。

一天,私塾那位老师来到张香桐家中,对他父亲说:“张香桐这孩子原来挺活泼的,也爱说话,现在成天发呆,人也瘦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这孩子很喜欢读书,俺们这私塾学生太少,也教不了什么,不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地儿。你再怎么难,就想想法子,送张香桐去枕头镇小学读书吧,那样他的心情也许慢慢地会好起来的。”

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唉,能到枕头镇小学去读书当然好,只是咱这家哪掏得出那么多学费钱呀?”

在一旁的几位叔叔都是希望香桐能念书的,他们七嘴八舌地对香桐父亲说:

“大哥,我们弟兄都节省一点,今年我们的棉袄就不要做了,省下钱给香桐侄子上学去。”

“是啊,大哥,虽说几年没添新袄了,但俺几个这身破棉袄不也还能再凑合一两年的?没事,就把钱省下来让香桐读书去吧!”

父亲心中明白,让香桐念书这件事不知已经说了多少年了!可是,每次都是一想到从哪儿凑这学费就心中犯难,就不得不一年又一年地拖了下来。

这一次,父亲在几个弟弟的劝说下,再想到香桐失去母亲的痛苦,也有点动心了,他心想,既然如此,这次若再不让儿子进学校,那也太愧对儿子了。于是,父亲这一次终于让了步。父亲把全家原本要换棉袄的钱省下来,又东拼西凑,找亲友借了一点钱,总算勉强凑够了学费,好不容易盼到了开学,把儿子送进了枕头镇小学。

从此,张香桐终于跨进了正规小学校的门槛,成了一个14岁的大龄小学生。

老师考虑到张香桐读过一点私塾,有点底子,加上他读书愿望迫切,便让张香桐插班插到三年级,并明确要求他一定要自己努力把一、二年级的课程补起来。张香桐满口答应了老师的要求,心中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发奋苦读,不辜负老师的希望。每天,鸡刚叫过三遍,他就自己起床读书了。他常常先在家中读上一个钟点的课文,然后再到学校去。走在路上,他口中还念念有词地小声背着刚才在家里背的那些课文。当他走到学校时,很多同学都还没到哩!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问老师。老师讲一遍,他如果没听懂的话,就又再问一遍。他也不怕别的小同学取笑,硬是一直要到把问题弄懂为止。老师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回答他提的问题。老师知道他读这个书太不容易,要在一年内学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课程,确实是难为他了!

慢慢地,他的心情也开朗了许多。有时,也会有一些不懂事的年纪小的同学跟他开玩笑,玩笑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取笑他年龄大了的意思。张香桐不恼不气,也不跟他们计较,笑一笑就过去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取笑过他的小同学,反过来都很佩服他这种宽宏大度和顽强的学习精神了。

冬天,天再冷,他也总是早早地起床,从不逃学。家境贫寒,穿不起厚棉衣,他就仍穿着平常下地帮家里干活时穿的旧棉袄凑合着去上学。虽然常常冻得手脸通红,但他仍然坚持到学校去听课,从不偷懒。

就这样,张香桐在第一年里不仅补上了一、二年级的课程,还学好了三年级的课程,在班上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前列。张香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假期里,张香桐除了复习功课外,还尽量抽时间下地帮家里干一些农活。他明白,父亲操持这家的确不容易,自己要尽力帮父亲分挑一些生活的担子才是。

转眼又到新学年开学的时候了,张香桐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还得跳着读!他向老师谈了想提前读完后三年课程的想法。老师很支持他:“可以呀,只要你跟得上,不吃力就行。后面还有四、五、六年级的课程,你如果用两年时间学完,那你就能提前一年毕业;如能用一年就学完那更好啦,一年就毕业。你看自己的情况努力吧,学校和老师都会支持你的!”

得到老师的热心鼓励和学校的支持,张香桐信心百倍。他起早贪黑,发奋苦读。除了帮家里干农活的时间外,他把一切能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在学校里,他认真听讲,不懂就问。放学回到家中,他又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不是算算术,就是写作文,或者就是练字。

晚上,他又坐在小油灯下,复习当天学过的课程,预习明天老师要讲的新课。常常是父亲三番五次地催促他睡觉了,他才不情愿地放下书本去睡觉。第二天,他又起了个大早,捧着书在院子里背书了。

有着坚定志向和顽强毅力的张香桐,硬是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用一年时间学完了四、五、六年级这三年的课程!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两年时光在张香桐的发奋苦读中过去了。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个14岁才有机会跨进学校大门的农家子弟,竟然用两年的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这的确是相当不容易的!张香桐硬是全凭自己顽强的努力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不识几个大字的农民,对他的学习谈不上任何帮助;家庭生活又困难,不可能给他创造任何一点好的学习条件;他的母亲又刚刚在他14岁要跨进学校大门前因病去世。张香桐真是逆境成才,有志者事竟成呵!

张香桐用两年时间读完小学,在小马村成了头号新闻。村里人都很佩服他的毅力和吃苦精神。枕头镇小学的很多学生除了非常佩服张香桐的执著与刻苦外,还从张香桐身上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学校的老师也常用张香桐的例子来教育和启发后来的同学。乡亲们会常拿张香桐的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张香桐!人家14岁才得进学校啊!可人家怎么学的?人家能做到的,你咋就做不到哩?”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