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错节

盘根错节

“盘根错节”比喻事情极其复杂,一时难以梳理清楚。

此典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东汉时,武平有一个叫虞诩的人,从小无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一直奉养他祖母到九十岁寿终,才接受太尉李修的聘请,在他府里任职。

安帝永和四年(公元110年),羌族和匈奴人入侵,并州和凉州同时受到危害。大将军邓骘认为与其两面应付,不如放弃西方,全心对付北方,很多大臣都同意他的主张。虞诩却对李修说:“据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凉州人士是熟悉军事,善于战斗的。羌胡之所以不敢入侵关中,就是因为害怕凉州人,而凉州人之所以肯保卫国土,也是因为属于汉朝的缘故。如果把凉州割掉,单把凉州人移入内地,这样可能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邓骘因为虞诩反对他,心里非常生气,就想办法害他。

不久,朝歌地方(今河南淇县)发生了民众起兵反抗的事情,攻杀地方官吏,经年累月都不能制止住,邓骘找了个理由把虞诩调出去作朝歌县令。一班老朋友都很替他担心。他笑道:“有志气的人,是不求容易的事,不避艰难的。好像我们砍树,不遇到坚硬的根和节的所在,就不能看出斧头的锋利。这有什么可怕的?”他到了朝歌,果然很快就平息了动乱。

朝廷认为他有将帅之才,就把他升作武都太守,后来他率兵大破羌人, 官至尚书仆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