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格竹

阳明格竹

一腔热血满腹豪情的王阳明被父亲王华教训了一顿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踏出家门。一方面他是在跟父亲赌气,另一方面他也在琢磨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后来他渐渐想通,这带兵打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自己缺乏很多实践经验以及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思考。于是乎,军事梦想逐渐冷却,王阳明重新回到了读书做圣贤的轨道。

当时,最火的学问家,最贴近圣贤形象的该是朱熹,大家都爱念叨程朱理学,所以16岁的王阳明向朋友问及如何做圣贤时,朋友们一致推荐他看朱熹的理论著作。王阳明看了,果然觉得十分受用,这些理论似乎给自己指出了一条成圣贤的道路,只是还非常模糊。

有一次,王阳明在朱熹的《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看到了格物致知的概念。何谓格物致知呢?格就是研究,致就是取得,那么合起来就是研究客观事物以便从中取得知识道理的意思。王阳明觉得这个概念提得非常好,圣贤大都知识渊博,拥有大智慧,而通过研究客观事物去获取知识和道理,听起来也很正确。

于是他就想试一试。正巧这时候,在私塾上课的一个钱姓同学来找他玩,王阳明就告诉他,自己正准备去格物。钱同学非常感兴趣,忙问:“怎么格,怎么格?我正闲着无聊,你也要带我去格格!”

当时的文化人“读书以明理”,“理”是文化的根本,也是成圣的关键。朱熹在书中说了,“理”无处不在,它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一草一木之中皆含至理。而只有大胆格物,格出真理的同学,才能大彻大悟,体味世间神妙,达到圣贤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音乐家。他因为喜欢削笛子,所以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甚至还将住处命名为“竹轩”。而王阳明和钱同学此时便处于竹轩之中。面对钱同学的疑问,王阳明就地取材,指了指窗外,说:“很简单,咱们从格竹开始。”虽然钱同学不是很懂,但少年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而且格物的路上他并不寂寞,所以便十分高兴地应承下来。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竹轩内出现了一幕这样的场景:两个熊孩子呆呆地坐在地上凝视着眼前的翠竹,也不说话,也不动作。如果不是清风偶尔拂动竹叶,恐怕快要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幅水墨画了。

日升日落,转眼三天过去了。钱同学揉揉眼睛,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看上去神智颇不清明。

王阳明问他:“你干吗?”

钱同学迷糊地问道:“你格出什么东西了?”

王阳明摇摇头:“还没有成果。”

钱同学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地说:“那你先格吧,我妈妈叫我回家吃饭了。”说完就往外走,也不顾王阳明那对半途而废者的鄙视眼光如何钉在自己的背上。

通往圣贤的路永远是孤独的,王阳明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并打起精神继续未竟的格竹事业。

王阳明看了整整七天的竹,直到把竹子看得不再是竹子,而是一团模糊的绿光。当时他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格物终于成功了,可当他站起来想欢呼的时候,却眼一黑,昏了过去。

原来不是他格物成功了,而是他把自己格出病来了——40度的高烧,卧床半月后才康复。

在这场为期七天,在历史上留名的“阳明格竹”事件里,王阳明到底有没有格出什么东西来,我们不知晓,但其获取真理的方法绝对是错误的。这里也警告各位想成圣贤的读者:格竹有危险,未成年人请勿模仿。

无论王阳明从这次格竹行动中收获了什么,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次对于获取真理的失败探索。王阳明倍感失落,心中的圣贤梦也动摇了。也许自己压根就不是当圣贤的材料!一向自信的王阳明第一次有了极强的挫败感,他开始怀疑自己。

但人不应该怀疑自己,所以在王阳明的潜意识里,其实已经开始默默怀疑程朱理学。

俗话说得好,实践才是硬道理。王阳明实践之后,发现格不出所以然,反而把自己给格病了,因此对于盛行当时的学问产生了疑问——是不是朱熹说错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疑问。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敢于向被大家认同的真理提出疑问的人,都大有作为。不说心智,单是那份挑战传统与世俗的勇气,便已十分难得。也许从这一刻开始,阳明心学便处于孕育状态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