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带领工兵炸开慈禧太后的陵墓,进入墓室盗宝。慈禧金棺的底部,铺着金丝织成的褥子,厚7寸,缀有大小珍珠10000多粒、红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上面铺了一层珍珠,共2400粒。尸体上盖着一条金丝与锦缎混纺的被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缀有800多粒珍珠。尸体头上的凤冠更是镶满宝石,其中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最令人称奇的,是尸体口中的夜明珠,分开时是两块透明无光的珍珠,合在一起就会射出绿色寒光,可以照亮方圆百步。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48年,时间占整个清朝的五分之一,仅次于康熙、乾隆。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慈禧的奢侈腐化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与此同时,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她的昏庸无能也有目共睹。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准备在颐和园大肆庆祝。恰巧这个时候,日本侵略中国。中外舆论认为,中国必胜。慈禧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全力支持前线,主张将庆典的费用移作军费时,慈禧却勃然大怒,恶狠狠地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不久,慈禧太后发布《议和大纲》,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签订《辛丑条约》,既割让土地,又赔付巨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要拿出二两白银。款额如此之高,以至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自觉惭愧,主动归还了自己那份的一半,帮助清政府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大学前身)。
1906年,日本和俄国为了抢占中国东北,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清政府竟然发布上谕,表示“局外中立”。
可以说,慈禧太后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统治者。但是从某些角度看,慈禧太后又是一个强有力的女王。她手下的能人太多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任何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就连袁世凯也不是普通的乱世枭雄。如此一大批能人甘心受慈禧的摆布,足见她的手腕。
亲历了晚清宫廷生活的美国传教士I.T.赫德兰(Issac Taylor Headland)认为:“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人,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就性格的坚强和能力而言,她和任何人相比都不差。……她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妇女没有任何权利的国度。说她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最了不起的女人,这不算是夸张吧?”
美国学者斯特林·西格霍夫(Sterling Seagrave)则断定:“慈禧太后不是恶魔,而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当然了,她有很多怪癖。在一个女人被当作痰盂一样对待的帝国里,她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
西方人对于慈禧的评价往往过于“超脱”,他们毕竟没有体验过慈禧治下中国民众的凄惨生活。相比较而言,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Reginald F.Johnston)的评价更公允一些,他说:“在清醒的中国人看来,慈禧要对清朝的灭亡负主要责任,是中国日益衰败的罪魁祸首。我大致同意这种看法,但是想补充一点:慈禧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女人,不可能对一切坏事负责,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罪责都算在她的名下。……她毕竟受到各种制度的制约,而这些制度并非她的独创,是祖先传下来的。她的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腐败的传统,不全是她自己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位处于权力巅峰的女人的确犯下了诸多恶行;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慈禧太后必然也有她的无奈和苦衷,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对于这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叙述得最为真实、细致、生动的,恐怕就是美籍华人德龄了。德龄,满族人,慈禧太后晚年的首席女官,贴身服侍太后的生活起居长达两年,而在宫廷内生活的时间则更长。由于这种便利条件,德龄对于慈禧的了解要比一般人真切得多。在德龄笔下,慈禧太后是一位尝遍了生活和权力之酸甜苦辣的女性,既专横霸道、冷酷无情,同时也多愁善感,内心世界极为丰富。
本书原著为英文,初版于1933年初的美国。1934年4月起,中译本在上海《申报》副刊逐日连载。连载完毕不久,即由该报印出了单行本,从1936年至解放前夕,再版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