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游春踏青之作。然而“泗水”在今山东省境内,春秋时属鲁国,是孔子弦歌之地。当时属于金人统治的地区。作者生长在南方,不可能到泗水之滨春游。因此,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春游,实属文学虚构,是用来包装诗人要说的道理的。
“胜日寻芳泗水滨”,诗人把春游地点设想在泗水上,是因为孔子在洙、泗二水间聚徒讲学,后人即以“洙泗”代替孔子及儒家。表明这首诗立意,乃是劝学。作者取“泗”,不取“洙”,是协调平仄的需要。“无边光景一时新”,是形容“胜日”即好天气、好风光,“一时新”指春回大地,除旧布新。也隐喻做学问,贵在立新、创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两句,形容春游的欢乐,隐喻学习的快乐。因为春游是欢乐的,人们在不经意(“等闲”)间,就领略了春光的美丽(“东风面”)。教育也应该寓教于乐,学习也应该为乐趣而读,就容易进入知识的殿堂。“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诗中名句,紧扣“东风面”,说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春天。“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也可以形容学术昌明的时代。鲁迅在书信中说:“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此诗也包含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