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多音字和旧读字
一 古多音字、旧读字形成原因
古典诗文中有不少用字相同,但意义、词性不同,读音也有差异的词,语言学上叫音变词。音变词往往改变声调的比较多,一般又称为“四声别义”。但因为不仅只用改变声调的手段,也有改变声母、韵母,甚至声、韵、调全变的,所以又着眼于对原读音的改变,称为“读破”或“破读”。
破读东汉时在古籍中就有反映,如刘熙《释名》中的同字为训就有20例,例如“传,传也;观,观也;宿,宿也。”被注字与注释字的音、义必有所不同,否则没有意义。郑玄注“三礼”,高诱注《吕览》和《淮南子》,服虔、应邵《汉书音义》等,一字读为两音的为数不少。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收集了大量破读的用例,并说:“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并如字);心有爱憎,称为好恶(上呼报反,下乌路反)。当体即云名誉(音预),论情则曰毁誉(音余)。及夫自败(薄迈反)败他(补迈反)之殊,自坏(乎怪反)坏撤(音怪)之异。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已为别,相仍积习,有自来矣。”[1]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已收集有210个。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收集有202个,近三分之一为前人所无。[2]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篇》第一章“音变”中认为,中国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声调,他说:“中国语中有用声调或其他语音上细微的差别区别词类的方法。”并且得出结论:“根据记载上和现代语中所保留的、用语音上的差异(特别是声调)来区别词类或相近音义的现象,我们可以推知这种区别可能是自上古遗留下来的;不过好些读音上的区别(尤其是汉以后书本上的读音)却是后来根据相似的规律而创造出来的。”[3]
按照陆德明和周法高的见解,“破读”上古已有,相承积习。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例如“骑”,根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名词(骠骑),上古属溪母歌韵平声。动词(骑乘),上古属群母歌韵去声。这说明“骑”的名、动用法,上古开始语音上已有了区分,后世相延不变。所以王维《使至塞上》第七句“萧关逢候骑”中的“骑”是名词,“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所以念“jì”是正确的。但中国的上古典籍到汉代开始训释,某字语音上的不同读法,大部分是由汉代注释家在注释的时候说明的,所以也不能排除是汉代注释家为区分词义,特意区分了读音。后人加以模仿,于是成为常例。
现在最常见合理的说法是,上古汉语中,文言文中的词形以单音节为主,所以在古代书面语中常常会利用读音的改变表示词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不是像现代汉语那样,用增加音节(即构成复音词)或改变整个音节的方式表示这种变化。
此外,上古、中古时期词类划分还比较模糊,所以这种读音上的区分与其说是造词法,不如说是古人对词性及语法的一种感悟。所以在古代汉语里一字多音的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古典诗词属于文言范畴,所以也会有不少多音字、古读字。
二 古今多音字的流变
从古今多音字的流变来看,可以分成以下一些情况:
第一,古诗文中因破读形成的词,其常用音义被保留沿用至现代汉语。如:
【钉】(一)平声(dīng)。①名词,钉子。②同“盯”。(二)去声(dìng)。①动词,钉钉子。
【种】(一)上声(zhǒng)。①名词,种子。②种类。(二)去声(zhòng)。①动词,栽种,种植。
【数】(一)去声(shù)。①数目。②天数,命运。③几,几个。(二)古入声(shuò)①频繁,屡次。(三)上声(shǔ)。①查点(数目),计算。
【禁】(一)去声(jìn)。①禁止。②禁令。③宫禁。(二)平声(jīn)。①禁受,经得起。
【扇】(一)去声(shàn)。①扇子。②量词。(二)平声(shān)。①摇动扇子加速空气流动。
【分】(一)去声(fèn)。①名词,名分,职分。(二)平声(fēn)。①分别,分类;②分开,划分。
【处】(一)去声(chù)。①处所。(二)上声(chǔ)。①停留。②居住。③治,作,施行。
【传】(一)去声(zhuàn)。①驿站,驿舍。②传记。(二)平声(chuán)。①传授 ②传达,③传闻,传说。
【藏】(一)去声(zàng)。①名词。五脏。(二)平声(cáng)。①动词。收藏。
【朝】(一)平声(zhāo)。①名词,早晨。(二)平声(cháo)。①上朝,朝拜。②朝向。
【中】(一)平声(zhōng)。①内部,中间,中心。(二)去声(zhòng)。①射中。②适合,符合。
【应】(一)去声(yìng)。①对应,适应。②答应。③应和;响应。(二)平声(yīng)。①应该。
【倒】(一)上声(dǎo)。①仆倒;跌倒。②躺下;躺倒。③压倒。(二)去声(dào)。①把位置、方向、性质等颠倒过来。②指方向、性质等相反。
还有很多,如“降”“重”“和”“强”“正”“称”“丧”“华”“占”“间”等作为多音多义词,从古到今都有所传承、沿用。
第二,古诗文中某字所用的音义,只有一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这种情形下,有些字的旧音旧义只有在读古诗文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而且容易被忽视,如:
【将】
(一)平声(jiāng)。①将要,将来,即将。②送行。《诗经·召南·雀巢》:“百两将之。”③供养,奉养。《诗经·小雅·四牡》:“不遑将父。”④休息,调养。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⑤连词。表示选择问,略同“抑”。《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⑥与,共。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二)去声(jiàng)。①将领,将帅。②统率、率领。(三)平声(qiāng)。①愿;请求。《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里的“送行”“供养”“选择连词”的意思现代少用。平声“qiāng”的音义现代不用了。
【咽】
(一)平声(yān《广韵》乌前切,平先影)。①咽喉。(二)去声(yàn《广韵》于甸切,去霰影)。①吞食。李白《早望海霞边》:“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三)古入声(yē《广韵》乌结切,上古入质影,中古入屑影)。①哽咽。蔡琰《悲愤诗》(其二):“含哀咽兮涕沾颈。”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②阻塞。李端《宿深上人院听远泉》:“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四)平声(yuān《广韵》萦玄切,平先影)。①咽咽(有节奏的鼓声)。《诗经·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归。”
这里“阻塞”义已经很少用了。“哽咽”的“咽”属于古入声字现在归入平声,古“yuān”的读音也已不为一般人知晓了。
【乐】
(一)古入声(yuè《广韵》五角切,入觉疑,药部)。①音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②唱,奏。韩愈《合江亭》:“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③乐工。《楚辞·招魂》:“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二)古入声(lè《广韵》庐各切,入铎来,药部)。①快乐,愉快。《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三)去声(yào《广韵》五教切,去效疑,宵部)。①喜爱,爱好。
“乐”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变读去声了。另外“yào”的读法也不用了。
第三,古音是多音字,现代读音没有区别了。这种情况也容易被忽视。如:
【漫】
(一)旧读平声(mán《集韵》谟官切)。①大水无边的样子。②遍。如成语“漫山遍野”。③长,远。岑参《逢入京使》:“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二)去声(màn《广韵》莫半切)。①模糊。王安石《酬微之梅暑新句》:“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②广泛的样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甘为汗漫游。”③副词。随便地,胡乱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吴文英《莺啼序》:“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这个意思后写作“谩”。④徒然。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现代普通话以上各意义都读去声“màn”了。
【造】
(一)旧读去声(cào《广韵》七到切,去号清)。①到某地去。吴筠《高士咏·柏成子高》:“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②成就,功绩。《诗经·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③完善,吉祥。《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④联绵词“造次”。意思一是“随便,草率”。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二是“须臾,片刻”。陆游《示子孙》:“学须造次常于是,道岂须臾或可离。”(二)旧读上声(zào《广韵》昨早切,上皓从)。①做成,制造。《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现代汉语以上各义一律读去声“zào”了。
第四,由于词汇发展引申后,古代的多音字词义缩小,记录的意义比较少了,读音也就相应减少了。例如:
【空】
(一)上声(kǒng《广韵》苦动切,上董溪)。①空、穴。(二)去声(kòng《广韵》苦贡切,去送溪)。①形容词,穷,贫乏。②缺少,短缺。③间隙,间隔。(三)平声(kōng《广韵》苦红切)。用作形容词。①空虚,空间,穷尽,无,没有等。
以上(一)及(二)中的①用法不再由“空”兼任。
第五,词形的改变,古代的单音词已成双音节词或另换说法,不需要用改变读音的方法区分,比较多的是名词、动词不需要区分读音了。如:
【雨】
(一)上声(yǔ)。①下的雨。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旧读去声(yù)。①下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乐府《上邪》:“冬雷震震,夏雨雪。”
【衣】
(一)平声(yī)。①名词,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韩愈《醉后》:“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二)旧读去声(yì)。①动词,穿衣服。谓给人穿上衣服。《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妻】
(一)平声(qī)。①名词,妻子。《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二)旧读去声(qì)。①动词,做妻子。
【枕】
(一)上声(zhěn)。①枕头。(二)旧读去声(zhèn)。①动词,枕。杜甫《滕王亭子》:“君王台榭枕巴山。”
第六,由于句法的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再不像古汉语一样,需要区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一般动宾关系和使动、对动等特殊活用,所以读音单一了。如:
【悔】
(一)上声(huǐ《广韵》呼罪切,上贿晓)。①不及物动词。悔恨,后悔。《诗经·大雅·云汉》:“宜无悔怒。”《楚辞·离骚》:“虽九死犹未悔。”(二)旧读去声(huì《广韵》慌内切)。①及物动词。岑参《行军诗二首》:“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李白《江夏行》:“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杀】
(一)古入声(shā《广韵》所八切,入黠生)。①杀死,致死。②灭,除去。③伤害,残害。卢仝《与马异结交诗》:“不知药中有毒药,药杀元气天不觉。”④讨伐,打杀,砍杀。李白《胡无人行》:“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二)古入声(shài《广韵》所拜切,去怪生)。①不及物动词。衰微,衰落。②疾,猛。白居易《玩半开花赠黄甫郎中》:“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