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篇
古诗词中的音韵常识
诗和词都是韵文,也就是说,诗词通过押韵体现循环往复的音乐美。另外,诗词还要通过句中字词在声调上的搭配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所以学习诗词就要懂得一些有关于诗词的音韵知识。
一 韵母、韵、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称之为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韵和韵母是两个有关联的不同概念。韵是韵母去掉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以后的部分。因此,几个字的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相同就可以叫押韵(同韵)。例如:ang,iang,uang;an,ian,uan,üan。这里呈现的是两个韵,七个韵母。
这一点可以从诗歌押韵中看得十分清楚。例如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一首诗中,“麻”(-a)、“家”(-ia)、“瓜”(-ua)押韵,但是从韵母看,它们是不同的。这样看来,“韵”和“韵母”的差别是:“韵”不包括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而“韵母”则是一个音节除去声母以后的全部,它包括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部分。如果没有韵头,韵和韵母就是一样的:“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从汉语拼音可知,它们的韵都是“ong”,也就是属于《广韵》中的“东”部字,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二 韵脚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例如,张泌的《南歌子》: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xiāng)。画堂开处远风凉(liáng),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yáng)。
这里“香”“凉”“阳”押韵,因为它们的韵腹、韵尾都是“ang”,也就是《词韵》中“江阳”韵。
现代诗押韵一般不讲声调,古代要讲。在唐代,不同声调就是不同的韵。例如:
蓝(lán)烂(làn)懒(lǎn)——不同韵。
蓝(lán)连(lián)峦(luán)——同韵。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再如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逢双数句用韵,首句不入韵。诗中的“寒、看、鞍、兰”押韵,他们的韵母用今天的汉语拼音表示都是“an”,一韵到底,都是平声韵,在《平水韵》中属于上平声十四“寒”韵。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的时候,有时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甚至很不和谐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如上面李白诗中的“看”在唐朝多读平声,由于语音变化,现代汉语“看”字有了平、去两读。再例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这里的“斜”字在唐代读作[zia](声母读浊音),和现代上海话“斜”字的读音相近。在中古也和另外两个韵脚字“家”“花”押韵,他们同属于诗韵下平声六“麻”韵。因此在当时是和谐的。再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韵脚是“哀、回、来、台、杯”,这五个字用现代普通话读起来,“哀、来、台”的韵母是ai,“回”的韵母是uei,“杯”的韵母是ei。三个韵母主要元音是不一样的。从现代诗韵的角度看,它们是不能互相押韵的,但在唐代这五个字为同一个韵,归属平水韵“灰”韵。也就是说,在一千多年前,它们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完全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词,但要懂得古诗押韵的道理,知道为什么会有不押韵的情况。
三 韵部、韵目
为了人们审音辨韵的需要,六朝时期已经有一批韵书问世。后来几经沧桑,到宋代出现了依据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增广而成的《广韵》。韵书在编排上,基本上是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按语音中的韵划分大的部类,这就是“韵部”。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作“韵目”。如《广韵》把韵归并为206个部类(包括声调的不同),而“东”“红”“公”“弓”“同”“中”“终”“忡”“嵩”“戎”等357个同韵字用“东”作代表字,“东”韵是206韵部中的一个韵部,“东”是韵目。
四 《广韵》
前面已讲过,写诗填词都离不开韵,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的韵书,为指导写诗用韵服务,可惜已经亡佚失传。隋代陆法言编写了一部集大成的韵书《切韵》。
隋唐开始,科举考试以诗赋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不同,作诗韵脚也会各不相同,这也就给考官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在《切韵》基础上官方刊定的韵书,如《唐韵》《广韵》《集韵》等所谓“官韵”。其中,《广韵》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韵书。
《广韵》是对《切韵》的增广,因而其编排体例与《切韵》无多少差别。首先是以四声为纲,按当时的“平、上、去、入”四声分别排列韵字。全书共分五卷,第一、二卷是平声韵,主要因为平声的字多,分编为两卷。第三、四、五卷分别是上、去、入声韵。每一声调内各分为若干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全书共分206韵。206韵各选一字作韵目,韵目下列它所统领的同韵字。各卷韵目依次标上序号,在目录中序号标于韵目后,如“东第一、冬第二、钟第三……”正文中序号标于韵目前,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在各韵中又按声母或韵头(介音)的不同又分小韵,用小圆圈或小方块隔开(参见图示一,图示二)。
(图示一)
(图示二)
《切韵》《广韵》等韵书以审音为主,对语音系统作了细密的分类。它帮助诗人确定哪些字可以通押,哪些字不能;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因为格律诗还要调平仄。同时韵书还注出各字的简明释义,有时还有例句。但分韵过于繁细,不便于实际押韵的使用。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不太合理了,韵书细密的分类给文人写诗用韵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切韵》产生后不久的唐初,就已出现了“同用独用例”来调节审音辨韵与实际用韵忌窄的矛盾。据唐封演《封氏见闻记》记载,礼部尚书许敬宗奏准某些韵与邻韵可以合用。
清代戴震对《广韵》详加考证,对某些零乱的韵目次第和不尽合理的同用独用例进行了调整,在他的《声韵考》(卷二)中列出了《考订广韵独用通用四声表》(见下表),清晰而准确地展现了《广韵》206韵之间四声相承和同用独用的关系。
《广韵》同用独用四声表
《广韵》同用独用四声表-续表
根据上表独用同用的提示,《广韵》206韵可归纳为113韵。这里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部分,如果按平可赅上去的方法,可得31个韵部,另加上2个去声韵部和19个入声韵部,总共52个韵部。
五 《平水韵》
隋代陆法言著《切韵》(以当时洛阳音为主,又参照古今方言编写而成),把当时的韵分为193个韵部,声调不同为一韵。到了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增广重修《切韵》和《唐韵》,编成了《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有206个韵部,多了十三个韵部。
在实际写诗用韵时,没有这么详细。通常用字大约4000~5000个,按206韵计算,每一韵大约只有二、三十字,这样创作诗词时可供选用的字很有限。因此诗人写诗时常把某些韵同用。上文已讲了,唐初开始就已经把206韵中的韵分为同用独用了,成了113韵。这说明唐代的语音系统已经不同于《切韵》。到唐开元年间,礼部颁行《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在唐宋两朝又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修订本是南宋淳祐壬子年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252年,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由于编者刘渊是江北平水人(今山西临汾),所以这部书也称《平水韵》,后人说的诗韵即指《平水韵》。这部书中把《广韵》里可以同用的韵又做了合并,得107韵。王文郁(金朝平水人,“平水”一说是官名,一说是地名)在其所著《平水新刊韵略》(1223年)中把206韵归并成了106韵。因为刘渊和王文郁都与“平水”有关,因此人们把这106韵叫作“平水韵”。“平水韵”尽管出自南宋,但它实际上反映了唐、北宋年间诗人用韵的情况,而且还为南宋后的诗人所遵循,明代以后文人继续沿用106韵。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佩文韵府》就采用了106韵。因此它跟诗歌关系极大,以至于人们把它称为“诗韵”。106韵和107韵的区别只在于上声的“拯”“迥”两部合并与否。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
《平水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每卷又按韵的异同,把汉字分为一百零六类,即一百零六韵。写诗填词只许用同韵字,唐代形成的近体诗(格律诗),格律规定一定要押“平水韵”的平声韵。古体诗和词可押平声,也可押仄声。无论哪个时代、操哪种方言的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这样一来,《平水韵》就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中,分为平声三十韵,其中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所谓上平声、下平声,是平声上卷、平声下卷的意思。以下列出《平水韵目表》以供理解。
平水韵目表
这里只列举了每一韵部的代表字,即“韵目”,至于每一韵部包含哪些同韵的字,后面有附录《佩文诗韵释要》选,可供查找。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部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部的分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他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要知道,在上古到中古,它们的韵腹是有区别的,语音发展到今天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直到今天,我们如果作格律诗或倚声填词,原则上还是要依照《平水韵》或由《平水韵》而来的词韵来押韵。尤其是当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时,还是应该知道古人写诗所依据的诗韵——《平水韵》。
关于某字归某韵,现在除了硬记之外,没有更妥善的方法。但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就是记取字的声符(谐声偏旁)。譬如你知道了“今”字在侵部,那么凡是从“今”字得声的字,如“吟、琴、衾”等,也该都在“侵”部。由此类推。但要注意,有些简化字与对应的古代繁体字是不同的词。比如,我们发现“肌”“饥”声旁同为“几”,但不同韵。从“几”得声的“肌”在支韵,而“饥”不在支韵,原因是这个字原本写作“饑”,从“幾”得声,所以和“机(機)、矶(磯)、畿、讥(譏)”一样在“微”韵。不过这种类推法也不能百发百中,譬如“庐、驴”在“鱼”韵,而“卢、炉、泸、轳”在“虞”韵;“才、财、孩、该”在灰韵,而“豺、骸”在佳韵,这些仍旧是要靠硬记的。
六 声调
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的高低升降上,也有若干音长的因素。具体是指字音中主要元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汉语中的声调指的是字调,也就是在音节中能够区别词和语法功能的音高。声调是汉语音节构成的重要部分,它和声母、韵母一样,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又简称作调,传统音韵学上又称作“声”,所以中古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称为四声,就是以声调的类别调类而言的。
古人对四声的区分和认识也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摸索过程的。从《诗经》用韵中同声调相押的情况推断,在周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分出汉语调类的差别,说明上古是有声调的。
至于先秦时期的调类是否也是四类,音韵学界颇多分歧。陈第认为古无四声,音韵学家顾炎武虽认为古有四声,但“四声可以并用”。王念孙、江有诰认为“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段玉裁主张上古没有去声,只有平、上、入三个声调。孔广森则主张上古没有入声,只有平上去三声。黄侃主张上古只有平入两个声调。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上古有四声,先分平、入两大类,然后平声又分长平和短平,入声分长入和短入。这就是说,上古的声调不仅有音高的因素,而且有音长的因素。考之于和汉语同语系语言的声调,王力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
南北朝齐梁时期,随着崇尚形式之风的盛行,文人在写文章时有意运用汉语声调的差别,造成文章抑扬的韵律。沈约、周颙等人始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他们不但区分了当时的汉语调类,而且提出了四个声调的代表字,比较了四声的差别。自此,汉语四声始为人们所共识。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简称“四声”。
中古的四声的高低升降是怎样形成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至于对调值[1]的认识,更是很晚的事。直至明代,真空和尚在他的《玉钥匙歌诀》中做了一首歌诀描写四声,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载《康熙字典》)这只是从感觉上描写声调状态,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四声间的差别,但却不能正确揭示四声的音值。
由于中古声调的调值没有精确的文献记载研究,到现在还没能明白。依照传统的说法,大约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所以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诗经》中平上去入通押。入声到宋末已消失,古宋词中入声是独立的,元曲中入声字消失——入派三声。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称作“四声”。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格律诗词所说的“四声”指的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调类,与现代普通话“四声”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平声分阴阳。即中古凡浊[2]声母平声字到现代读为阳平,而中古清声母平声字到现代读为阴平。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韵脚字“间、还、山”现在分别读阴平和阳平,可古代不分阴阳,在《平水韵》里同属平声删韵。本书中选录的各首近体诗用的都是平声韵,韵脚都不分阴阳。
二是全浊上声变去声。即中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到现代转读为去声。例如王维《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古体诗押上声韵,韵脚“垢、口、后、亩”古代都是上声字,在《平水韵》里都属于上声有韵,演变到现代,“垢、后”读去声了。
三是入派四声。现代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这个声调了,古代的入声字,现在已分别转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了。其中又以读阳平和去声为多,因此,就现代来说,是“入派四声”。我们用图表说明如下:
以古诗词为例,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韵脚字“绝、灭、雪”都是古入声字,韵尾都是[-t]。现在“绝”(jué)读阳平,“灭”(miè)读去声。“雪”(xuě)读上声。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以短促的入声字作韵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中的韵脚字古代都是入声字,现在“物、壁、发(华发)、灭、月”读去声,“雪”读上声,“发(英发)”读阴平,“杰”读阳平。
我国现代某些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粤方言(如广东话)、客家方言(如梅县话)都保留着中古入声韵尾[-p、-t、-k],赣方言(如南昌话)保留了入声韵尾[-t、-k],吴方言(如上海话)、闽方言(如福州话)、北方方言(如太原话、扬州话)都有入声韵尾[-ʔ],这些方言区的人可以比较顺利地区分中古四声。北方大部分和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七 平仄
(一)平仄的判别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古人在诗词等韵文写作中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音律和谐时,对声调的再分类。把四声再分为两类: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仄声”就是“侧声”,字音不平,或升或降或短促。
我国古代诗词创作,正是利用汉语声调上的这种平仄差别形成古诗音律上的和谐抑扬。因为平声调式平舒,是没有升降的,比较长,而上去入三声调式或曲折起伏,或短促急迫,不太适宜延长吟诵。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很多讲究,但是平仄和谐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格律的需要。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么样交错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五、六两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沉舟”对“病树”,是平平对仄仄;“侧畔”对“前头”,是仄仄对平平;“千帆”对“万木”,是平平对仄仄;“过”对“春”,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诗词就是这样通过平仄的调配,使得在吟诵时能表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读出跟散文截然不同的韵味。所以古代诗人在写诗词时,要按照格律的要求对每一句、每一首进行字音的调配。吟诵古诗词,其实对每个字的发音都非常讲究,特别是入声字。我们现在读古诗词虽然不要求人人都按古音去读,但有必要了解诗词中有些字在古代的声、韵、调,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理解诗词。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还会详细讨论。
八 反切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又称作“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原理是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拼读而成被注字的读音。例如:
中,陟弓切。 戽,荒故切。
中=陟+弓 戽=荒+故
zhōng zh(ì)(g)ōng hù h(uāng)(g)ù
反切大约起源于东汉末年。反切起初能够起到准确注音的作用,但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一部分切语与被切字的读音发生了差异或切起来不顺口,影响到反切的使用,于是在历史上就有学者对切语用字进行了更换、改良,但是仍然不能完全符合语音发展。古代的反切到今天,有些还能根据其基本原理切出准确的读音,如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有些按基本规则却拼读不出被切字的读音了。例如:
东,德红切。夏,户雅切。
前一切语按普通话来说,反切下字的声调与被切字的声调不相符。后一切语按照现代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切不出今音来。这种情况正说明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反切注音有些已不能切出今音,要想得到切语今音,还要懂得一些音变规律。如“东,德红切”,“东”字同“红”字的声调不同了,这是因为中古平声不分阴、阳,而现代汉语平声有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古代清声母的反切上字(德)和平声的反切下字(红)相拼,根据语音演变规律,被切字的读音是阴平(东)。“夏,户雅切”取“户”字的声母,和“雅”字的韵母、声调,不能拼出“夏”,这是因为古全浊上声字(户,古全浊声母,匣母。雅,上声。)今音变为去声。而且全浊声母在普通话中消失,所以“夏”今读xià。按古音是上声马韵匣母,应该读[]。
对于一般的诗词爱好者来说,不需要全部明白反切的音变规律,但是要明白反切原理。我们在“古诗词中的多音字旧读字辨识”一章中,对有些字标注了中古韵书当中的反切注音。当然要真正懂得诗词,还是要会查看韵书,韵书中对每个韵字都有反切注音,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探讨古音到今音的变化规律。
[1] 调值:语言里各种声调的实际读音,指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型式。如高平调、高升调等。
[2] 清、浊:清浊是古人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指清音和浊音,今天我们仍然沿用。浊音指气流通过声带时引起声带颤动而形成的音,即所谓带音,如[b][d];清音就是气流通过声带时没有引起声带颤动而形成的音,如[p][t]。清音又细分为全清音和次清音,浊音又细分为全浊音和次浊音。全清音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以及不带音的擦音,如[b][t][k]。次清音指的是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如[p‘][t‘][k‘]。全浊音指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浊音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如[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