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游被“文化”了以后
看到一本小册子,是讲旅游文化的,诸如“几日游”线路的选择,旅游产品的开发,导游词的讲解,等等。“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装”已不是什么秘密,旅游文化发展得方兴未艾,大家有目共睹。问题是旅游一旦被“文化”了以后,谁都感觉旅游是个有缝的“臭鸡蛋”,越来越走调变味。
我一般把随“旅游团”的旅游叫作“未完成的旅行”。说它“未完成”,是因为耳朵听烦了那千篇一律的“导游词”:说石头,必定是衍生宝玉通灵的那块;谈到瀑布,仿佛王母娘娘的唾液,都有典故……东家牛,西家马,感觉不到山水的灵动,只有垃圾般的记忆;看不到自然的真实,只有人文的灰烬,这是其一。其二,这种随团旅游,似乎入我“彀”中。交不清的车马费和购物费另当别论,单是随一面或红或绿的旗子,在甲处停上三分钟,在乙处逗留五分钟,感觉上旅行者们就像一群被赶的鸭子,刚踩上一汪春水,又被赶上旱地,一种畅游的痛快还未体会到,就被晾到了岸上。其情形很类似一个妙龄少女遭到非礼,当时有种被强暴的屈辱,而后又记不清强暴者的面目。山水本一处,人景两分离。
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说到旅游文化,古人深得其中三昧,也是最能品的。曹孟德经碣石、观沧海、临秋风,然后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反秋的悲凉伤感,而将浩渺秋水与人之壮志豪情高度统一,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南朝谢朓:“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诗人从青山绿水中饱餐秀色,不饮“芳春酒”以及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咏叹,让人觉得旅行者的欢欣、闲适和沉思,都是一种“品”……设想,以上三位先生若生在当下,只怕曹操只能抽刀断水,而谢朓也只能自饮“芳春酒”更为惬意。我就常听与我一般被赶的“鸭子”们抱怨,早知如此,还不如坐在家里,省得遭罪呢!
说旅游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因为人对山水的折服,也是对一种文化的折服。旅游的真实价值永远是透过文化的因子而来,那种抹不掉、淘不尽的美好,高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无论遭到怎样的遮蔽、忽略或冷落,甚至随着时代趣味、价值观的变化而不尽相同,但“旅游”既然被文化所化,那么,我们旅游者就应该像流水一样去拥抱,而不要人为地绕开或者佯装视而不见。浮躁是当下这个社会的特征,当旅游沾上商品经济的腥味浮躁起来时,旅游早就不是文化了!钱锺书先生说学问是三两个素心人在“荒江野老屋”里商量培养的结果,其实旅游也是——三两个素心人在荒郊野岭中孤独跋涉的行径。
2002年4月10日,北京东城区和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