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也可论出身

英雄也可论出身

中国有句老话:英雄不论出身。这句话的意思很浅显,所讲的道理也不错。不过,它的提出显然有一个潜在的语境,那就是曾经有很多英雄是论过出身的,否则也就没必要专门这样强调了。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古代中国,门第、出身、师承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往往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社会评价。看看《水浒传》一书中青面兽杨志对自己身为将门之后的自豪和眷恋,自不难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人类如此,神仙妖魔也不例外。这里说一说《西游记》一书中的出身问题。

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神仙社会对出身问题的重视程度。一是在寻找取经人的时候,观音菩萨之所以选择唐僧,显然与他前世曾是如来二徒弟金蝉子的身份有关。二是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有的被打死,有的则能幸免,结局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各自的出身有关。如果是神仙大佬手下的童子或坐骑,往往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没有靠山,武功也不精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可见即使在神仙社会里,对出身问题也是不能不关注的。

这里重点谈谈西天取经成员们的出身问题。

在西天取经的各位成员中,孙悟空和白龙马的出身是交代得最为清楚的,作品中有较为详细的描写。孙悟空的出身具有传奇色彩,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是因为他是取日月之精华,由天地孕育而生。这样的出身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可谓高贵无比。说简单,是因为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有任何亲属,因此也就不存在历史问题。与那些动辄上万年乃至数十万年的神仙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相比,他确实属于小字辈。在加入取经队伍之前,其生平经历中唯一能炫耀的就是大闹天宫,被封齐天大圣。不仅自己炫耀,也时常让猪八戒、沙僧这些师弟帮着宣传。孙悟空对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如此看重,难怪猪八戒、沙僧对当年在天庭的生活也念念不忘了。

至于白龙马,他原本是西海龙王的太子,阅历较为简单,也没有什么前生传奇故事,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的贵族身份。可惜西天取经路上被作为唐僧的坐骑使用,基本不说话,因此也就没有炫耀的机会。倒是孙悟空曾帮他做过介绍。

相比孙悟空、白龙马,唐僧、猪八戒、沙僧这三位的出身都有些含糊不清,这里稍作分析。

唐僧的前生倒比较清楚,他原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因上课不注意听讲,被贬到下界,而且时间相当长,已经历了十世。如果不是被选作取经带头人,戴罪立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灵山。

至于唐僧今生的情况,则有些不太清晰。清代一些《西游记》版本在第九回中专讲唐僧的出身,不过据研究者考察,这一回是后人添加的,非原著所有,因此不能算数。好在作品第十一回曾以韵文形式对唐僧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这里引录如下: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

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

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

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

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

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字数不多,只有短短二十句,却较为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伪托的第九回就是根据这段文字进行发挥的。由此读者可以大体知道:唐僧系状元之后,外祖父为朝长。如此说来,唐僧也算得上是身出名门了。不过高贵的出身并没有带来现实的尊荣,相反,唐僧倒称得上是一个苦孩子。因为他直到十八岁时,才见到自己的亲娘,说起来也是够可怜的。自幼出家,没有享受过多少家庭温暖,对亲情似乎也比较淡漠,可见其取经立场的坚定也是有缘由的。

唐僧的出身故事虽然相当感人,颇能换得几滴同情泪,但它并不能成为炫耀的资本,加上缺乏武功,没有和妖怪对垒的机会,所以西天取经路上也就不大提起。妖怪们对他前生为如来弟子的事情似乎更为关心,至于今生是不是苦孩子,他们既不了解,也没有兴趣。

猪八戒的故事通常从其被贬到下界之时讲起,之前的经历则有些模糊。被贬之前,猪八戒贵为天蓬元帅。据他本人介绍,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不知带累我等多少”,可见他也参加了征讨孙悟空的战斗。不过当时主要在空中和陆地作战,水军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带累一词不知从何讲起。

至于猪八戒究竟是怎么当上天蓬元帅的,作品中有一段韵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进行介绍,这里稍作摘录: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玉皇设宴会群仙,各分品级排班列。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

由此可以勾勒出一个简略的猪八戒前传故事。据这位老兄向天竺国国王介绍,他“先世为人”。人家都是从动物修炼成人形,猪八戒则是从人修炼成动物,着实有些与众不同。起初,猪八戒不过是一个二流子一类的人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可见其“贪闲爱懒”的特性是与生俱有的,并非到下界投胎时留下的后遗症。比较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真仙,受其点化,拜其为师,学了两手功夫,估计三十六变之类的法术就是跟这位师父学的。

功夫练成之后,猪八戒仕途顺利,被玉皇大帝封为天蓬元帅。对当时的盛况,他是这样回忆的: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玉皇设宴会群仙,各分品级排班列。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

从玉皇大帝让其掌管水军一事来看,猪八戒的特长主要在水战方面。而且在天庭的地位不低,获得了参加蟠桃大会的资格,也算是成功人士。

如果不是醉酒之后调戏嫦娥,猪八戒的人生之旅将会是另一种风景,也就没有后来的入赘高老庄,后来的被观音抓差,跟着唐僧做苦行僧。不管怎样,天蓬元帅的那段时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难怪猪八戒在西天取经路上逮到机会后,总要提起这段光荣业绩。

沙僧的生平经历和猪八戒大体相似,都是后面的事迹清楚,前传相对模糊。好在他也曾以韵文的形式介绍过自己的身世。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描述其前生故事的梗概。这里也摘录一段: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

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

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

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

从这段介绍可知,沙僧的前生也是人,即他向天竺国国王所说的“原系凡夫”。在未出道之前,沙僧因“怕轮回”,曾到处云游,闯荡江湖,寻仙访道,拜师学艺。后来遇到一位真人,得以修仙成道,并进入天庭,被玉皇大帝封为卷帘大将。实际上也就是御前侍卫,说好听些,就是大内高手。

卷帘大将的品级虽不如天蓬元帅之高,但也并非等闲之辈。“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话里也许有些吹牛的成分,不过也不算太离谱,可见沙僧在天庭确曾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自从在蟠桃大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和猪八戒一样,沙僧被贬到下界,后加入取经队伍,成为一名道地的苦行僧。

与那些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妖怪相比,天庭的卷帘大将生涯无疑是一个值得炫耀的阅历。有机会沙僧也是会提起的。齐天大圣有齐天大圣的光荣,卷帘大将有卷帘大将的尊严,不管是大光荣还是小尊严,大家都拥有一份对昔日生活的美好回忆,以此来消解现实生存的尴尬,这也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吧。

凡事处处都论出身固然不对,但如果一生中没有一点值得回忆、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样的生活也过于苍白、单调乃至有些可怜了。在他人面前论出身,说起来颇有些自恋的味道,但它何尝不是一种唤起自尊、自信的表现,对此行为,也就没有必要苛求了。

英雄有时也是可以说说出身的,特别是他们失意落魄的时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