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一曲渔家傲”

“神仙一曲渔家傲”

将来再见也不晚

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百官前往亳州朝拜太清宫,皇家车队路过河南商丘的那一天,整个商丘城沸腾了,市民们扶老携幼,倾巢而出。

商丘当时是北宋的南京,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城里有个应天府书院,又叫南都学舍,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属于当时的名牌学府。空空荡荡的校园里,却有一个学生仍在继续学习,有同学跑去劝他:“同学,快走,咱们去看皇帝,千载难逢!”但这个看书的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

这位学生就是范仲淹,第二年,他真的考中进士去了东京开封,在满目春花中吃到了御赐的宴席,见到了年近五十的真宗皇帝。

范仲淹生于989年,江苏吴县(今苏州境内)人,中了进士后在安徽广德一带做过司理参军(从九品),亳州一带做过集庆军节度推官(此官也可以说是幕僚),还在江苏东台做过盐官。当了近十年近似于科级的基层干部后,终于做上了江苏兴化县令,此时他已三十四岁,才刚娶妻。两年后,也就是三十六岁本命年那年,范仲淹生了一子,属晚婚晚育,同一年被调入汴京做了大理寺丞,仕途起步也显得稍晚,但这一年却是双喜临门。

1028年,经晏殊推荐,范仲淹荣升秘阁校理,他的办公室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也就是说,实际上做了皇上的秘书。这个位子,是中国历代官员腾达的捷径,但也常常是倒霉的起点。

范仲淹到了皇帝面前,开始不断发光,但离皇帝太近,光发勤了容易升迁也容易惹人嫌,容易遭贬。

离乡远,人渐老,就吟《渔家傲》

范仲淹仿佛是古代官员中最经得起折腾的人,一生升贬不断,他的官阶忽上忽下,但总的是一条向上的曲线:言官、通判、知州、知府、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最高做到了副宰相(参知政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在西北塞外自称皇帝,建立西夏国,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

大宋军队在边境上的表现很是狼狈。仁宗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副帅。五十岁的范仲淹成为大宋军的副总指挥。

1041年正月,主张攻击的韩琦率领宋军主力在西夏境内六盘山麓遇伏被围歼,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而坚决主张以守为攻的范仲淹在宋夏交战的西线地带,构筑堡寨,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他的建筑代表作便是楔入宋夏夹界间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

当时边地民谣曰:“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看来,范仲淹的确是一猛人。

几年征战,夏去秋来,范仲淹已过了五十四岁,常披着满头白发,在城楼里喝酒,老家江南一带的风景常常出现在酒意迷蒙之中。当他望见南飞的大雁,心中的感慨难以形容,以至于深夜失眠时,也想哼哼两句内地那些朋友们男欢女爱的靡靡之音,但怎么也不过瘾。他便挑灯填起《渔家傲》来。

在韩琦、范仲淹等人苦心经营下,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大宋虽不能平西夏,党项人也无力南下。1044年双方正式达成和议,重新恢复了和平,大宋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这对于已几十年未打过仗并且铁了心要走自保维稳国策的大宋政府来说,算是好结局了。

戍边的人到底有多悲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有一年,在北京望京著名的美食家黄珂家里的流水席上,我碰到了在德国讲文学的教授、诗人张枣,他建议在座的烹饪爱好者开一家卖河鲜的酒馆,店名他都取好了,叫渔家傲。

没人去开酒馆,我却酒后回家顺手拿起《宋词》,重读了范仲淹的《渔家傲》,方知很多书上都说范仲淹有以“塞下秋来”四字开头的《渔家傲》系列,但仅存此篇。而且知道了这一词调名始自晏殊(晏殊是范仲淹的朋友和同代诗人),晏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

渔家傲是这首词的调名。有些版本还有“秋思”二字的标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

边塞入秋,景象奇异。

在范仲淹心中,差不多把身边的风景和他记忆中内地的风景做了比较。塞,原为边境上的紧要之地,多数时候用作对中原北方边境线的模糊称谓,塞之上下,指边境内外;塞下,相当于后来所谓的关内。

汉乐府有《入塞曲》《出塞曲》,唐代有《塞上曲》《塞下曲》。这里泛指作者驻守的西北一带北宋、西夏之间的边疆。

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雁一心只想飞向衡阳,一点都不留念此地。

湖南衡阳旧城南有回雁峰,古人相信大雁至此不再南飞。所以,“雁不过衡阳”“衡阳雁断”等一直是古诗词里一个重磅意象,这个意象曾让千千万万中国人在离别、思念等现实中过足了虚幻之瘾。翘首踮足思念家乡的游子、东倒西歪想起旧友的酒客、空虚无聊得一塌糊涂的怨妇,都是这一意象折腾的内部人选。

“衡阳雁去”,应是“雁去衡阳”的倒转句。倒转,是为了和律。

不是吗?为了美,咱们多少事情都敢颠倒。为了美,冬天露大腿;为了帅,光膀子打领带、只喝酒不吃菜,玩语法也是这个套路。

四面边声连角起。

游牧世界的动静伴随军营的号声从远处传来。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汉代远征匈奴的李陵在给苏武的回信中说:“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畜牧社会的声音来自“四面”,形成一个让人非听不可的听觉上的整体世界,又被有强烈战争色彩的雄壮的号角声穿透。很显然,悲凉的景色中,作者给我们弄来了壮阔的意境。写到这里,诗中的主人应该出现了,范仲淹是不是要展示一下自己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群峦叠嶂,黑烟高飘,红日西沉,城堡孤耸,城门紧闭。

这里借用了两个前人的东西: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万仞山”及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嶂里”比“万仞山”要弱,“长烟”也绝对赶不上“孤烟直”,作者在这里有点知识分子气,前贤的身影在心中太重,独创的劲头就有点欠佳,幸好“孤城”之后来了个“闭”字,才算没掉链子。可见,写诗时模仿和借用前人佳句多数时候是费力不讨好的。

但其实,作者自有其高明之处,“长”字整合了我们的视觉,延伸了边塞的宽阔感,“落”和“孤”整合了我们的感受,来了一把荒凉;接下去的“孤城闭”,使画面美丽而又危险,至少你会感到当时边境的生态艰危和局势的紧张。

写词挪用前人佳句,也是用典,在宋代最流行,但在我个人的评判里,大都不是好玩的。范先生用一“闭”字压住结尾,成了!不但算得上名句,还可和他的前辈们的“偶像句”并驾齐驱。

写了一半作者还没出现,范仲淹没有展示自己。他用远景中紧闭的城门把我们关在了诗外。不过,他现在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就在你远眺的那座孤城里。

这是上半阕,从听觉、视觉两方面,短短几句写足了1043年中国北疆战场的秋天景象。

浊酒一杯家万里。

酒在杯中,家在远方。

“一杯”和“万里”,小数字和大数字对应是诗人们惯用的把戏。“一杯”秀的是寂寞程度,范仲淹岂是只喝一杯酒的男人,“万里”则实打实品的是乡愁的绵长,而不是说返乡路程太远、车票贵、转站换乘不方便,这些不是难以回去的原因。

燕然未勒归无计。

勒石记功啊,我不能归去。

他又用了一个典故来讲原因:东汉的大将军窦宪奉命击匈奴,得胜后在燕然山整了块大石头,往上刻了:我窦宪和某某某某兄弟们搞垮了哪个单于、弄翻了哪支敌旅、踏平了哪座敌营等等,这叫勒石记功。这就是范仲淹想回家过小日子而又不能回去的大原因。

一个男人没完成任务,一个将军没有为国立功,他哪里有回去的理由呢?没完成朝廷的任务就要回家,是会脸红的哟。

我相信,这个喝酒的人物就是范仲淹本人了,在词的这个位置出现,作为宋军独自负责一方防务的军头,在浓郁的思乡情绪中表达了他的责任感。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在倾诉,白雪覆盖了大地。

李益的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此处也用了典故,但手法变了,前面是挪用,此处叫套用,也就是化用其意。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失眠之夜,将军白了头,士兵流着泪。

范仲淹喝着老酒,拿边防情景当下酒菜,越喝越深沉,时间已由黄昏进入深夜。他想起,这会儿一些人仍然没睡,将军们年纪大些,修养高些,责任重些,头发白了也要熬着,而底层的征夫们则克制不住自己,放开怀了想家,正哗啦啦哭鼻子呢。

下半阕满打满地抒够了情,抒得很爽。

在宋代,像范仲淹这样级别的人写了不错的小词,往往会被配上乐在上流社会和宫里传唱的。写守边的严酷、悲凉和思乡等是不会惹老大们不满的,因为都知道那是唐诗以来的诗歌传统。

大宋的皇帝不会追究格调低,但他听了艺妓们的演唱也不会太在意那些低档次的征夫们。只有大宋内地那些成天吟风弄月的青年才俊们听了之后,会有人震撼两下子,震撼完了,多半又继续在韵脚里搞腐败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