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暑假对于Facebook与扎克伯格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在这个假期里,他把鬼才帕克拉入到了自己的团队当中;挤走了一心只想着赚钱的萨维林;Facebook的注册用户也突破了百万大关,并完成了首次融资。对于扎克伯格而言,Facebook正在成长为一个新的“国度”,而他就是这个国度里的“国王”。
1.Facebook走出哈佛
Facebook最初注册的域名为The facebook.com,扎克伯格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名字,是想把哈佛宿舍楼的“花名册(facebook)”搬到自己的社交网站上,也就是想让哈佛的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社交网络里。因此,在网站正式上线的时候,他在主页上写了这么几句话:“你可以在Facebook上找到自己学院的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同班同学;可以找到自己朋友的朋友,可以通过这个社交网络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
当然,扎克伯格的目标绝对不止哈佛的学生,因为他在Facebook的主页上还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可以在大学社交圈能结交新朋友的在线目录。”由此可见,扎克伯格在一开始就有把Facebook推广到其他学校的打算。之所以一开并没有同时向其他学校开放,应该是想做一个测试,看看Facebook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当看到Facebook在哈佛的火爆程度之后,再加上其他学校的学生纷纷给他发来邮件,希望Facebook能够对自己的学校开放注册,这两件事坚定了他把Facebook推到其他学校的决心。
由于注册人数急剧飙升,还要把Facebook推广到其他学校,工作量的突然增加,让扎克伯格觉得有必要增加新的员工。正在这个时候,他的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找到了他,表示愿意加入到扎克伯格的团队当中(虽然当时他们只有两个人)。莫斯科维茨虽然在编程方面不如扎克伯格那么有天赋,但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做起事来不遗余力,非常有耐心,所以扎克伯格和萨维林曾亲切地称呼他为“公牛”。
莫斯科维茨加入进来之后,扎克伯格从自己70%的股份中划出5%给了莫斯科维茨,萨维林的30%保持不变。莫斯科维茨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Facebook从哈佛大学推广到其他学校。三个人讨论之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他们首批推广目标。后来有人猜测,扎克伯格等人当初选择这三所学校,是看中了这三所学校的知名度,如果能在这三所大学打开局面,将会对他们的后续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不可否认,选择这三所学校确实有其知名度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三所学校与哈佛交流比较频繁,而且当时这三所学校里出现了类似Facebook的网站。他们想要与这些网站进行正面交锋,如果能够战胜这些网站,取代它们,那么就可以肯定Facebook的竞争力,这样再去其他学校推广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结果证明他们的决定完全正确,Facebook很快打败了这些类似的网站,后来居上。而在这一过程中,莫斯科维茨可以说功不可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向其他学校推广Facebook的时候,莫斯科维茨首先会弄清楚这个学校的电子邮件设置形式,然后再搜集这个学校宿舍楼的“花名册”,最后还要建立各个学校校报的链接。在莫斯科维茨的不断努力下,Facebook很快在各个高校推广开来。
2004年2月25日,Facebook首先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开放,但是由于哥伦比亚大学有了相对完善的社交网络,并且本校的社交网络已经开始向其他学校渗透,所以Facebook在这个学校推广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即便进展缓慢,Facebook还是让对手感到了压力。几个月之后,Facebook便拥有了哥伦比亚大学绝大多数的用户,彻底战胜了哥伦比亚本校的社交网络。
2004年2月26日,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可以在Facebook上注册,引得学生们争先恐后注册,一周之后,斯坦福的校报以《Facebook旋风席卷校园》为题来报道它的火爆程度,文章指出,仅仅一周,就有2900多名学生在Facebook上完成了注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对Facebook的热爱让扎克伯格激动不已,让他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完全正确。
2004年2月29日,耶鲁大学的学生也加入到了Facebook中来,耶鲁大学的情况与哥伦比亚大学有些相似,但是扎克伯格有信心将自己的Facebook在这里推广开来。
Facebook在这三所大学打开局面之后,扎克伯格、萨维林、莫斯科维茨开始着手把Facebook推向其他学校。他们选择了达特茅斯学院和康奈尔大学,让他们惊喜的是,Facebook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达特茅斯学院,Facebook对这里的学生开放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1700多名学生参与了注册。如此的成果让扎克伯格非常兴奋,在接受该校校报采访的时候,扎克伯格说道:“这里的氛围非常好,大家能够登录网站,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经过三个人不懈的努力,一个月之后,在Facebook上活跃的用户已经超过了一万人,这样的增长速度让三个年轻人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但是随着用户的急速增长,他们三个人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扎克伯格,一方面要对网站进行维护,还要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另一方面其他学校的学生纷纷来信请求Facebook能够进驻自己的学校,处理这些信件也耗费了扎克伯格不少精力。
为了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扎克伯格想到了自己的室友克里斯·休斯,这是一个能言善道、十分擅长交际的家伙,扎克伯格邀请他担任Facebook的官方发言人,与各个学校的代表接触,商讨Facebook进驻这些学校的事宜。要想在新的学校推广Facebook就要解决各个学校的入网问题,扎克伯格就把自己高中时期的合作伙伴——编程高手亚当·德安杰洛请了过来,让他帮助莫斯科维茨处理这方面的工作。
在这两个新人加入之后,Facebook的推广工作变得更加顺利,到了2004年3月底,在Facebook上的活跃用户已经稳定到了3万人以上,同时在线人数也能保持在千人以上。这时候,哥伦比亚大学与耶鲁大学的两个社交网站彻底地败下阵来,Facebook完全占据了这两所学校。
很显然,初创时期的局面极大地鼓舞了这几个年轻人,让他们对Facebook在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所以,他们开始网罗人才,不断吸收新的成员加入,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给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就这样,Facebook最初的领导机构渐渐明朗起来。
当然,用户群的急速增长也对他们的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萨维林和扎克伯格两个人又各自注资了1万美元,但是快速增长的用户群还是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而且萨维林商人的天性也不允许自己只向里贴钱而不收回成本,所以Facebook是继续保持现状还是要开始盈利成为了他们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决定了Facebook以后的发展前景。
2.Facebook向商业化迈进
在Facebook向整个常青藤盟校进军的时候,Facebook早期的领导结构也逐渐形成,在这些人中有四个人最为重要,他们是扎克伯格、萨维林、莫斯科维茨与休斯。可以说他们四个是Facebook的奠基团队,其中扎克伯格是首席执行官,萨维林是首席财务官,莫斯科维茨是副总裁和网站主管,而休斯则是宣传总监,负责整个网站的对外发言与宣传。不过休斯在进入团队的时候并没有分到股份,扎克伯格承诺会根据休斯的业绩来给予他适当的股份。
在这几个人的努力下,注册Facebook的用户越来越多,随着用户的增多,他们租赁的服务器也从一个增加到了五个,萨维林投进去的1000美元很快就花得所剩无几。为了让网站能够继续运行下去,扎克伯格和萨维林两个人又各注资了1万美元。但是Facebook发展势头过于猛烈,这些钱也无法维持多久。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萨维林向扎克伯格提出在网站上出租广告位来赚取一些利润。虽然在做Facebook的时候扎克伯格并没有想着通过网站来赚钱,他只是想做一个有趣的社交网站来把大家联系起来。但是到了现在,扎克伯格也明白,如果不通过网站赚取一些利润,他和萨维林投进去的钱很快就会支撑不下去。所以在考虑之后,扎克伯格同意了萨维林的建议,但是他仍然不希望把网站做得过于商业化。
2004年4月份,上线两个月之后,Facebook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当然,这一时期的广告主要针对学生,广告的内容主要是搬迁服务、旧货买卖以及推广一些学生们经常能够用到的产品。
虽然开放了广告位,增加了收入,但是用户人数的激增还是给扎克伯格等人带来一些困惑。即便是他们增加了服务器的数量,但由于经常是几千名用户同时在线,服务器的负荷非常大,维持Facebook的正常运行成为了他们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为了不让服务器崩溃,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商量之后,决定暂缓向其他大学推广Facebook。
这样的决定虽然让人懊恼,但却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对于当时的这个决定,莫斯科维茨后来在采访中曾说过:“我们当时也不清楚处理速度到底应该多快才算合适。”虽然不知道多快的处理速度才算合适,但是他们还是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扎克伯格、莫斯科维茨和德安杰洛夜以继日地寻找合理的方案。经过不断的探索,他们发现有一些免费的开源软件能够负担起网站的运行。但是由于之前没有使用过这些免费的软件,所以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如果不经过完善,这些免费的软件也不能和网站完全融合。他们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才最终解决了问题。
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萨维林觉得是时候把Facebook完全商业化了。于是他来到了佛罗里达州,在当地注册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人填写的是扎克伯格、萨维林与莫斯科维茨。对于萨维林的这一举动,扎克伯格与莫斯科维茨并没有异议,可能在这个时候他们也觉得是时候把Facebook向前推进一步了。
当然,在Facebook横扫整个常青藤盟校的时候,投资者们也发现了这个迅猛崛起的网站,他们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他们都想进入到这场盛宴当中来分一杯羹。扎克伯格的一名叫山姆·莱辛的同学,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的投资商。在Facebook从哈佛走出去之后,莱辛就觉得这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项目,因此他就带着扎克伯格去见了一些传媒人以及投资者。但是当时扎克伯格对于融资并不感兴趣,所以就拒绝了这些投资者的注资要求。当时有一名投资者甚至已经募集到了1000万美元,但是还是被扎克伯格婉拒了。当时的扎克伯格是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而他的Facebook上线也才仅仅几个月而已。
扎克伯格当时之所以拒绝了这些人的注资,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他当时实在太忙,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融资的事情;另一方面,扎克伯格对于融资一事完全没有把握,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所以拒绝了那些投资者;第三,扎克伯格当时还没有把做Facebook看成一门生意,而是把它当作一个项目,是一个自己很重视的项目,他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下去,希望这个项目控制在自己手里。如果接受了对方的注资,那么对方势必会干扰自己的想法与决策。再加上有很多创始人被投资者扫地出门的案例,这也导致了扎克伯格不敢轻易地答应投资者的注资请求。
扎克伯格在和莫斯科维茨与萨维林商量之后,他们认为网站现在的资金虽然有些紧缺,但是靠广告的收入还能维持运行,还没有到非融资不可的地步。因此,三个人暂时放弃了融资的打算,而是专心完善网站。
到了2004年5月份,Facebook的注册用户突破10万大关,而且注册人数还在急速增长。面对如此成绩,团队里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到了6月份,萨维林在银行开设了一个账户,并往里面存了1万美元,用来支撑公司的运行,然后开始四处奔波寻找广告客户,后来的广告收入也都被他存入了这个账户。就这样,Facebook这个公司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行起来了。
不久之后,萨维林找到了一家叫Y2M的广告公司,打算把网站的广告位置打包出售给这家公司。在与对方谈判的时候,扎克伯格把网站的流量情况拿给了对方看,但是对方对于扎克伯格给出的数据表示怀疑。无奈,扎克伯格只能要求对方把监控软件安装在Facebook的服务器上,让他们亲自来确认自己给出的数据是否属实。
经过几天的监测,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完全被震惊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几个大学生搞出的社交网站会有如此高的人气。所以,当即就和扎克伯格达成了合作意向。在首批投放的广告客户当中有一家信用卡公司,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信用卡申请,这家公司也对网站的超高人气表示怀疑,所以在投放广告之前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在收到学生申请办卡之后再付广告费。扎克伯格和萨维林爽快地答应了对方。
当时,Facebook的用户已经有了十几万人,而且多数是学生,在这家信用卡公司的广告发布出去之后,仅仅一天之内,他们收到的申请比过去4个月收到的申请总和还多出了一倍。到这时,这家公司再也不怀疑Facebook在学生中的魅力了。
当然,面对如此有魅力的社交网络,Y2M也动心了,他们表示愿意向Facebook注资。由于有了之前的合作,扎克伯格表示会考虑,但是提出了2500万美元的注资要求。面对如此巨额的注资要求,Y2M提出推迟一段时间,但是被扎克伯格拒绝了。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扎克伯格的身上还有排他性,他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网站的事宜,因此拒绝了投资公司的注资要求。而且他对在网站上投广告的公司也有要求,他认为即便是广告也应该给网站的用户带来欢乐,而且投放的广告必须是面向学生的,否则即便是知名的大公司也无法在这里发布广告。
执拗的扎克伯格在那个时期的决定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Facebook,让它保持住了幽默风趣的风格,因此在以后才会继续吸引大量用户来这里注册。试想一下,如果被其他投资者干涉,失去了原来的风格,他们也许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注资,但是网站未必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当然,Facebook已经开始了商业化,而且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硅谷第一鬼才加入
Facebook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吸引了十余万用户,这个疯狂滚动起来的雪球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与扎克伯格当初的正确选择密不可分。虽然一开始扎克伯格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这个社交网站会有这么大的价值,而且在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把网站看成赚钱的工具,而是把网站当作自己的一个项目来做,想把网站做得有趣,希望通过这个网站来完善一些人的社交。当然,网站的迅猛发展也让他不得不考虑自己和网站的未来。
到了2004年暑假的时候,扎克伯格经过认真的考虑决定前往加州,虽然他对其他人说的是想去加州度假,其实是另有原因。一方面是以前和他合作过的几个搭档有的在帕洛阿尔托实习,有的在那里不远的大学上学,他想去那里和他们商量一下网站的事情;另一方面,坐落在帕洛阿尔托的硅谷在他的心里像一个圣地,很多科技都是在那里研发出来的,他认为那里才是他们这种人应该去的地方,所以他想去那里考察一番,为自己也为Facebook寻找新的出路。
在前往帕洛阿尔托之前,扎克伯格在网络上租到了一套房子,打算和朋友们在这套房子里度过暑假。当然,扎克伯格并不打算自己一个人前往心中的圣地,他想让几个合伙人和自己一起前往帕洛阿尔托。但是不巧的是,他的几个合伙人在这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暑假的行程。当时萨维林已经在雷曼兄弟银行给自己找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因此他借口自己去纽约为网站寻找更多的广告合作商,拒绝了扎克伯格的邀请,扎克伯格也觉得萨维林去纽约也许更合适,就没有再强求。莫斯科维茨则打算留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做用户助理,但是扎克伯格认为硅谷才是更适合莫斯科维茨的地方,所以极力游说莫斯科维茨和自己一起去加州探个究竟。为了让莫斯科维茨和自己同行,扎克伯格不惜以金钱来诱惑自己的好朋友,他告诉莫斯科维茨,如果能和自己一起前往帕洛阿尔托,他会得到比用户助理多得多的酬劳。最后,莫斯科维茨实在拗不过扎克伯格的热情,答应和他一起前往帕洛阿尔托。至于休斯,扎克伯格也很想让他同行,但是当时休斯已经加入了一个法国的项目,实在无法抽身,扎克伯格只得作罢。不过休斯答应他,只要项目结束,就会立即赶往帕洛阿尔托与他会和。
就这样,扎克伯格与莫斯科维茨来到了帕洛阿尔托,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肖恩·帕克——这个被称为硅谷第一鬼才的男人,同时也是硅谷最酷的创业者,而扎克伯格一度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
帕克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却是一个天才级的黑客,他曾因为黑进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的网站被联邦调查局调查;他创办的Napster音乐网站让美国的唱片公司头疼不已;在帕洛阿尔托遇到扎克伯格之后,他还怂恿扎克伯格从哈佛退学,专心做Facebook。
帕克第一次创业是在高中毕业时,另一位天才黑客肖恩·范宁找到了他,想要和他一起创办P2P音乐共享网站。在听了范宁的构想之后,帕克毫不迟疑地和范宁组起了团队。很快,最早的盗版音乐网站Napster就上线了。这个网站不仅可以共享网络歌曲,还可以把CD里的歌曲转化成MP3格式,而且用户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免费听歌,并随意下载歌曲,所以很快就拥有了数千万用户。但是如此一来,唱片公司的销量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受不了的唱片公司联合起来把Napster告上了法庭。Napster败诉,最后被百思买集团收购。这次创业虽然很快失败了,但是帕克却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财务方面、法律方面等等。
第一次创业失败并没有让帕克灰心,修整几个月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次他从红杉资本那里拉来了资金,启动了通讯录应用Plaxo这个项目。在推广这个项目的时候,帕克采取了病毒式营销。就是如果有客户下载了这款软件,程序会自动分析这位用户的通讯录,然后把软件链接以邮件的形式发给这位客户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后来很多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在营销的时候都借鉴过这种方式。
但是好景不长,帕克经常迟到、无故失踪的懒散个性激怒了合伙人,他们雇佣私家侦探调查帕克,最后将他赶出了公司。这次的失败让帕克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看到扎克伯格创建的Facebook他才觉得自己有了目标。很快,他就给扎克伯格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够与扎克伯格详谈。扎克伯格对帕克的大名早有耳闻,也很想见见这个天才黑客。在收到帕克邮件一个月之后,扎克伯格和萨维林来到了纽约与帕克在一家华人餐厅里进行了初次会晤。扎克伯格与帕克一见如故,两个人就电脑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帕克也对扎克伯格的Facebook提供了不少建议。但是萨维林对帕克则没有一点好感,也许是听过他太多负面新闻的缘故吧。
在帕洛阿尔托再次遇到帕克,扎克伯格非常开心,在得知帕克无处落脚之后,立刻邀请他和自己一起住。就这样,在扎克伯格租住的房子里住进了扎克伯格、莫斯科维茨、帕克、德安杰洛、麦克科伦以及扎克伯格在哈佛雇佣的两个实习生。几个年轻人挤在扎克伯格租住的房子里,不断完善Facebook。帕克的到来给这个团队带来不少生气,有过几次创办网站经验的他,给团队提供了不少建议,扎克伯格也从帕克那里学来不少公司运营方面的经验。
另外,帕克还拥有丰富的人脉,在扎克伯格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他提供有效的帮助,而扎克伯格也确信在Facebook遇到风险的时候,帕克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把公司带出困境,因此他很希望帕克能够加入到自己的团队当中。2004年9月份,扎克伯格正式聘请帕克为公司的总裁。
扎克伯格与帕克能够如此亲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两个人是一类人,他们是崇尚自由主义的“黑客”,所以两个人才能一拍即合。在和帕克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扎克伯格身上有了“创业瘾”。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扎克伯格开始犹豫到底是留在加州创业,还是回到哈佛继续读书。这时帕克告诉扎克伯格,Facebook在哈佛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要想让Facebook进一步成长,扎克伯格应该离开哈佛,把精力都用到Facebook的运营上来。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扎克伯格想到了比尔·盖茨的话:“如果微软不行了,我还可以回到哈佛。”就这样,他决定重演当年比尔·盖茨的辍学创业戏码,离开哈佛,搬到硅谷,开始自主创业的道路。
4.与萨维林决裂
帕克在与扎克伯格合作之后,利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帮助扎克伯格制定了公司的发展计划,并积极联络投资人,为公司争取资金,而且还帮助公司其他股东拓展人脉。另外,由于之前被合伙人赶出过公司,所以他对公司的控制权非常敏感,而且他也不希望看到扎克伯格有一天会走上自己的老路,被扫地出门。因此,他帮扎克伯格重新设计了公司的人事构架,让扎克伯格始终占有公司绝大多数股权,始终把控绝对的话语权。
除了帮助扎克伯格把Facebook做得更加红火以外,帕克还帮助扎克伯格挤走了最大的威胁——萨维林。
其实在扎克伯格决定去加州的时候,他与萨维林的分歧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扎克伯格希望萨维林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站上,能够帮助组建公司的团队;等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萨维林能够担负起帮网站融资的重任;最后为公司寻找适合的盈利模式,走上适合社交网络的商业道路。
但是萨维林的关注点却不在这三个方面,这是因为他与扎克伯格有着本质的区别,两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异。扎克伯格不希望把Facebook过早地打造成赚钱的工具,但是萨维林则希望能够尽快盈利,收回本钱,然后挣钱。
因为Facebook从一开始就在花萨维林的钱,而且假期扎克伯格去加州的钱也是萨维林在垫付,所以他的内心觉得有些不公平;另外,注册人数的增多,也增加了不少服务器,这笔钱也是不小的开支。到了这个时候,萨维林就迫切希望能够尽快通过网站来盈利,他希望扎克伯格能够放开网站上的广告位,让网站尽可能多地接收广告客户。
但是扎克伯格却不认为这是现阶段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要在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网站上挂上乱七八糟的广告,这在扎克伯格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就是扎克伯格为什么虽然同意在网站上刊登广告,但是又提出了诸多限制的根本原因。扎克伯格认为,在现阶段通过广告赚的钱只要够维持网站的运营就足够了。
在帕洛阿尔托遇到帕克之后,扎克伯格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这位前辈。帕克听完之后完全赞同,并帮助扎克伯格分析了Facebook的发展前景。他告诉扎克伯格,Facebook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能成为首屈一指的社交网络,但是在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拉广告挣钱,也不用急于把网站打造成赚钱的工具,而是进一步培养忠实的用户。
扎克伯格与帕克的这一决定是萨维林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在他的眼里,利润才是唯一的选择。因此,暑假开始没多久,萨维林就做了一件让扎克伯格非常恼怒的事情:他把一些未经授权的、不符合要求的广告放在了网站上,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广告是在吹嘘一家找工作的小网站,而这家小网站的老板就是萨维林本人。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扎克伯格怒火中烧,给萨维林发去了一封邮件:“你明知道我们以后会在Facebook上开发找工作的应用,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拆Facebook的台,在和Facebook竞争。更为糟糕的是,你还把广告放在Facebook上,而且还是免费挂上去的,你不觉得自己太卑鄙了吗?”
萨维林在这件事情上做得虽然很过火,但是扎克伯格还是念着双方的情分,并没有对萨维林采取什么措施。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让扎克伯格彻底坚定了把萨维林踢出团队的念头。
2004年暑假期间,在扎克伯格、帕克与莫斯科维茨等人的努力下,Facebook的用户成几何级增长,庞大的用户对于服务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且公司要想进一步成长,就需要更多的钱。其实到了现在,筹集资金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有太多的投资公司有向他们注资的意向,而且帕克的人脉网也为公司筹集资金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决定向投资公司筹措资金之后,扎克伯格邀请纽约的萨维林来一趟帕洛阿尔托,因为他毕竟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一些事宜需要他来出面。但是萨维林并没有接受邀请,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寻找资金、接触投资人是自己的工作,但是扎克伯格却把这些工作交给了帕克,这让萨维林感到很不爽,因此他拒绝了扎克伯格的邀请。其实萨维林拒绝邀请并没有让扎克伯格感到为难,但是接下来他却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他冻结了公司的银行账户,Facebook的资金链被切断了。这件事情差点让扎克伯格崩溃,也彻底掐断了两个人之间的情分。
为了维持网站的正常运作,扎克伯格不得已向父母借了6万美元。虽然非常恼怒,但是扎克伯格还是希望萨维林能够来帕洛阿尔托谈一谈,萨维林却拒绝了他。到了这个时候,扎克伯格终于下定了决心——彻底甩掉萨维林。
在下定决心之后,扎克伯格首先通过帕克从投资人彼得·蒂尔那里筹集到50万美元的资金,这原本是萨维林的工作。随后,扎克伯格对公司进行重组,并将公司注册在特拉华州。他对萨维林解释是为了更好地筹集外部的资金,萨维林没有怀疑,而且爽快地签署了协议。
到了10月底,公司的股份进行了重新分配,扎克伯格的股份降到了61%,下降的这部分转给了蒂尔,萨维林的股份增加到34.4%。作为交换条件,萨维林把公司的知识产权全部转交给了新的公司。但是萨维林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股份虽然上涨了,但是他所持的股票全是普通股,这部分股票在发行新股之后会被稀释掉。后来扎克伯格就采用这个方法,一度将萨维林的股份稀释到10%以下。
其实这件事情也怪不得别人,因为自从暑假开始之后,萨维林就再也没有参与到Facebook的运营当中来,完全当起了甩手掌柜。对于这样的人,团队的人都认为他已经不配再享有公司高速增长带来的利益。另外,在公司重组、股权变更时,萨维林签署文件的时候,并没有让自己的律师审核,他认为公司的律师拿给自己的文件肯定是审核之后的,想当然地认为公司的律师就是自己的律师。然而就是这份想当然,差点把他逼入绝境。
2005年4月份,公司再次进行融资,萨维林在签署文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得所剩无几,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被扎克伯格摆了一道。恼羞成怒的萨维林不甘心就此失去这一切,最终与扎克伯格对簿公堂。虽然法庭最终判给他7%的股份,但是他却被彻底地踢出了Facebook的管理层。
5.突破百万大关
帕克从彼得·蒂尔那里筹集到的50万美元,是Facebook的首次融资,这次的融资是在内忧外患中进行的,当时的Facebook不仅有萨维林这个内忧,还有一些外部竞争对手的崛起。有一些社交网络甚至照抄了Facebook的创意,它们也在各个大学推广自己的社交网络,与Facebook争夺用户。面对伺机而动的强敌,扎克伯格等人在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之后,开始与它们争夺各个学校的用户。
经过研究,Facebook的团队采取了一种叫“包围策略”的攻击方式,就是如果发现某一所学校有社交网络进驻的话,Facebook在进驻这所学校的时候,也会瞄准这所学校周边的学校。几所学校同时推广,就会让那所学校的学生处于周围学生的压力之下,最后也会选择Facebook。这种策略在Facebook与其他社交网络的竞争中屡试不爽,当时的扎克伯格也不过是个20岁的年轻人,但是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已经脱颖而出了。
在与同行竞争中不断成长的Facebook当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以蒂尔为例,他在2004年投资的时候,Facebook的估值是500万美元,蒂尔投资的50万美元占了10%的股份。在随后的几年里蒂尔卖出了一部分股份,他的股份也被稀释掉了一部分,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掌握着Facebook 3%的股份。Facebook在2012年上市之后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那么蒂尔手中的股票价值超过了30亿美元,也就是说他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6000倍,这在投资界绝对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绩。
当然,扎克伯格和同伴们对投资者也经过了一番精挑细选。他们之所以选择蒂尔作为合作伙伴,是因为蒂尔认同他们的战略构想,支持他们把精力放在增加网站用户上面,认同他们在现阶段积极扩张公司的做法。另外,蒂尔虽然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但是并没有像其他投资者那样过多地干涉公司的经营,而是给了扎克伯格他们极大的发挥空间,让这几个年轻人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这个社交网站。
虽然内有萨维林的掣肘,外有竞争对手的围攻,但是在2004年整个暑假期间,Facebook的用户依然有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为了让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住,他们对服务器与数据库格外看重,每次升级的时候都竭尽全力,以免因为网站的运行速度而导致用户流失。
事实证明,扎克伯格他们的决定非常有前瞻性,他们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保证了网站能够运行顺畅,当然也就保证了用户的稳定。为了检测打开网页的速度,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专门在软件里安装了一个计时器,如果新增添的功能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他们就会重新考虑这个功能是否合理,应该如何改进、完善,他们不希望出现影响网站运行速度的因素。
虽然网站一直在稳步成长,但是萨维林的所作所为还是让这几个年轻人内心充满愤懑。其实不难理解,扎克伯格他们几个人在帕洛阿尔托夜以继日地忙碌,而萨维林则在纽约过着舒适的生活。当公司需要萨维林帮忙的时候,萨维林不但不帮忙,反而处处为难他们。
幸运的是,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休斯赶了过来。虽然休斯在帕洛阿尔托待的时间不长,但是乐观而睿智的他还是给大家增添了不少信心。休斯虽然在编程方面不如扎克伯格与德安杰洛他们,但是他比这几个编程人员更加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更吸引人。所以在帕洛阿尔托的那几天,休斯与扎克伯格详谈了网站应该具备哪些特色以及如何设计,他的这些意见和建议让几个编写程序的同伴大加赞赏。在假期结束之后,休斯先一步回到哈佛,他仍然以Facebook发言人的身份开展工作,对Facebook进行宣传。
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Facebook的用户超过了20万,扎克伯格也清楚地感觉到,在新的学期,Facebook的用户将会大幅上涨。因此在对服务器与数据库升级的时候,他们以现有用户量的十倍进行了安排。他们的这一安排,再次拯救了Facebook,因为在新学期开始之后,注册用户就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许多学校的学生会组织给他们发来邮件,希望Facebook能把他们的学校纳入到网站的目录当中,有的学校甚至专门派人来到帕洛阿尔托,与扎克伯格当面讨论Facebook在他们学校的推广事宜,这些人近似于求神拜佛似的想把自己的学校加入到这个社交国度内。
如此乐观的形势让扎克伯格及其团队一扫内心的阴霾,面对这么热情的用户,扎克伯格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请求,他和德安杰洛等人对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完善。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Facebook在2004年9月份对70所学校开放了注册通道。
不断壮大的公司也对他们的办公环境提出了要求,扎克伯格原先租赁下来的平房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办公需求了。随后他们把办公的地点搬到了洛斯阿多斯山南面的一个地方,在那里租下了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室。当然,这个办公室没过多久就变得像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宿舍一样——满目狼藉,这种状况在他们租住的帕洛阿尔托的平房里同样出现了,而且在那里他们还遭到了房东的训斥。
混乱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公司的发展,在新学期开始不久,注册用户就突破了40万。这样的增长势头一直持续着,到了10月下旬,使用Facebook的用户超过了50万。强烈的发展势头再次对他们提出了资金要求,不过这时候他们已经不需要再为资金担心了,投资商、广告商争先恐后来找他们合作。他们最初的合作伙伴Y2M广告公司给他们拉来了两单不错的广告,一单是给一家影视公司的电影进行宣传;另一个项目则是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Facebook建立苹果爱好者群,然后Facebook从中抽取一定的提成,一个月大约能获得5万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完全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问题。
没有了资金的后顾之忧,扎克伯格带领团队开始专心完善网站,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到了11月底,Facebook的用户突破了百万大关,这距Facebook上线还不足十个月,这一成绩让几个年轻人兴奋得难以入眠。他们的合作者蒂尔对这个数字也是震惊不已——虽然他知道这个社交网站潜力无限,但是也没想到会火到这个地步。为此,蒂尔出资在旧金山开了一家夜店,并把其中的“贵宾休闲室”专门拿出来作为他们庆功的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在加利福尼亚的德安罗杰与哈佛的休斯也坐飞机赶到旧金山,他们在这间“贵宾休闲室”里彻夜狂欢。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多数是以成为行业内的世界顶尖人物为目标的。当时的扎克伯格虽然还没有想到要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人物,但他确实不以赚钱为目标,这也是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一个原因吧。
6.接二连三的融资开始了
在接受蒂尔注资之前,Facebook只有一个董事——扎克伯格。在融资之后,公司董事会进行了重组,新增了董事帕克与蒂尔,但是扎克伯格还掌握着一个空余席位,这就确保了扎克伯格对公司的绝对控制。这也是在后来公司虽然屡次融资,但是扎克伯格依然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保证。
在得知扎克伯格接受了蒂尔的注资之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闻风而动,纷纷打电话表示愿意注资Facebook。但是扎克伯格貌似对他们的提议并不“感冒”,而且在与这些投资者交涉的时候,扎克伯格还做了一件出格的事,虽然扎克伯格当时并不这么认为。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硅谷著名的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希望与扎克伯格商谈合作事宜,但是帕克对此却心有余悸,因为他忘不了自己当初是如何被红杉资本踢出公司的,所以极力劝说扎克伯格不要接受红杉资本的注资。红杉资本很看好他们这个项目,所以一再提出面谈的邀请,最后扎克伯格答应去拜访红杉资本的迈克尔·莫里茨。但是在去拜访这位负责人的时候,扎克伯格却故意迟到了;而且对于这个正式的会谈,扎克伯格依然保持了以往的穿衣风格,不过有些过分的是,他是穿着睡裤过去的。
这次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让帕克松了一口气。但是多年以后,扎克伯格回忆这次会谈的时候却表示有些后悔,他觉得自己确实不该这么无礼,不应该去如此冒犯他们,对这件事情扎克伯格打心里觉得很糟糕。
虽然扎克伯格对于融资一事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帕克和蒂尔却觉得公司已经到了进一步扩张的时候,融资的事情也应该提上日程了。因此,经过商议,他们聘请了马特·科勒,一位对融资颇有心得的经营者,而科勒的加入是为了让Facebook尽快成为一家真正的公司。
随后公司开始了第二轮融资,这次的融资让Facebook的市值急速飙升,从原来的500万美元飙至1亿美元。
2005年3月,美国第三大传媒公司威亚康姆提出以7500万美元来收购Facebook,被扎克伯格一口回绝。扎克伯格已经把Facebook当做自己养大的“孩子”,不希望被其他人改得面目全非。
Facebook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美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的关注。在威亚康姆提出收购Facebook之前,《华盛顿邮报》已经和扎克伯格有过了接触。《华盛顿邮报》能与扎克伯格这么早接触源于扎克伯格的一个同学,他的这个同学是《华盛顿邮报》收购和投资部门经理克里斯·马的女儿。扎克伯格的这位同学多次在她父亲面前提到Facebook,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好玩的社交网站,希望父亲能够多关注这个网站。
在女儿的劝说下,克里斯·马对Facebook做了相关的调查,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在2004年年底,他专门坐飞机飞往加利福尼亚与扎克伯格见了一面。被《华盛顿邮报》注意也让扎克伯格感到意外,不过扎克伯格很尊重《华盛顿邮报》的老板丹·格雷厄姆,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
在与克里斯·马会面之后,扎克伯格也有与《华盛顿邮报》合作的意向。因此,新年刚刚过去没多久,扎克伯格就飞往华盛顿与《华盛顿邮报》的管理层们商谈合作事宜。在这次会谈中,格雷厄姆也出席了会议。会上,扎克伯格向格雷厄姆详细介绍了Facebook。听完扎克伯格的介绍,格雷厄姆兴奋地说:“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商业点子,它很有发展前途。”
这次会面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华盛顿邮报》还专门派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帕洛阿尔托与扎克伯格谈判,其中还有《华盛顿邮报》的新任CEO卡洛琳·利特尔,《华盛顿邮报》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Facebook考察一番之后,利特尔兴奋地告诉格雷厄姆自己发现了一座还未开发的金矿,在利特尔眼里,单单是广告这一项收入就不可估量——虽然当时扎克伯格对广告业务还是比较反感,但利特尔却对这一块蛋糕垂涎欲滴。当然,她在扎克伯格面前并未表露出来,她不想有什么因素来影响双方的合作。
最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以600万美元购得Facebook10%的股份,扎克伯格对此表示认同,但是提出了由格雷厄姆亲自担任董事这一要求。格雷厄姆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害怕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处理两方面的事情,于是和扎克伯格达成了不派董事的口头协议。但是在签订协议之前,《华盛顿邮报》谈判代表中的一位高层的父亲突然去世,他们的签约仪式因此需要向后拖延几天。
就在这个时候,硅谷的阿克塞尔合伙风险投资公司也加入了进来,因为这家投资公司的首席财务官的妹妹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她清楚地描述出Facebook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情。这让公司的合伙人凯文·埃法西对Facebook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就更坚定了他投资这家社交网站的决心。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吉姆·布雷耶也持相同的看法。
所以他们趁着Facebook还未与《华盛顿邮报》签约的空档迅速与帕克等人进行接触,他们起初的估值与《华盛顿邮报》的相似,不过给出的条件比较优厚。扎克伯格当时还是倾向和《华盛顿邮报》合作,所以并没有答应他们。埃法西并没有放弃,他亲自前往扎克伯格的办公室进行交涉,最终提出1270万美元购得10%股份,这就表示如果这次合作成功,Facebook的市值将达到1亿美元。
面对这样优厚的条件,帕克等人希望能够与阿克塞尔尽快签订合作协议,但是扎克伯格却有些为难,因为毕竟与《华盛顿邮报》方面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现在撕毁协议道义上过不去。另一方面,阿克塞尔给出的条件优厚,但是也会相应地干预公司的运作,这也让扎克伯格犹豫是否与阿克塞尔公司合作。
最后,扎克伯格给格雷厄姆打去了电话,把自己两难的境地告诉了他,希望能够与格雷厄姆商量一下解决的方法。最后是格雷厄姆松了口,把扎克伯格从两难的境地中解救了出来。格雷厄姆的这一回应让扎克伯格对他更加尊重,但是《华盛顿邮报》的高层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却惊呆了。
多年以后,Facebook的高层马特·科勒向媒体透露,当年扎克伯格因为受到道义的折磨,曾躲在卫生间里痛哭流涕。只是这件事情的真假无从考证,因为扎克伯格并没有对这一事件作出回应。
不过格雷厄姆却对扎克伯格赞赏有加,他说:“对于一个只有20岁的年轻人能够用道义约束自己很不容易,他(扎克伯格)能够主动打电话过来找我商量,这很了不起。”两个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交恶,反而成了好朋友。
扎克伯格最后接受了阿克塞尔公司,不过他要求布雷耶亲自担任公司的董事,布雷耶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几周之后,帕克对董事会进行重组,扎克伯格依然握有两个席位,帕克、蒂尔、布雷耶各占一个。由于帕克始终站在扎克伯格这一方,所以扎克伯格对公司依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次的融资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善于经营的人才也加入了进来,这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拥有了这么一大笔资金之后,扎克伯格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应该让这个社交网站更加有趣、更加酷。这一切似乎预示着Facebook离真正的辉煌已经不远了。
7.抵住诱惑,阔步前行
阿克塞尔巨额资金的注入为Facebook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本钱,有了这笔资金,扎克伯格再也不用因为服务器、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不足而放慢Facebook的扩张步伐,在和几个董事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把Facebook对全美的高校开放。随后,在莫斯科维茨的主持下,Facebook开始向全美的高校进行推广。到2005年秋天,Facebook已经覆盖了美国境内85%的高校。
就这样,Facebook就像旋风一般席卷了美国各大高校,到了2005年10月份,网站的注册用户超过500万,每天的点击量高达3亿左右。从100万用户到500万用户,Facebook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发展速度让金融界的大佬们欲发动心,曾在2005年3月提出收购Facebook的威亚康姆再次提出收购意向,不过再次被扎克伯格拒绝了。看到收购无望,威亚康姆公司转而提出了注资的要求,但是扎克伯格也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威亚康姆公司的经营理念并不适合自己给Facebook制定的发展道路。
在这个时候,扎克伯格已经不再抵触融资,而且也开始和一些投资公司进行接触。在这一时期,Facebook的市值已经到了2750万美元。在拒绝了威亚康姆公司之后,帕克、蒂尔等人牵线,由格雷洛克公司牵头,连同美瑞泰克资本公司、蒂尔和阿克塞尔公司共同集资2750万美元入股Facebook,也就是公司的市值被推到了5亿美元。这次集资之后,Facebook董事会成员又增加了一位,就是格雷洛克公司的斯泽。
Facebook这个有趣的网站也渐渐引起了高中生的关注,到了2006年,一些中学机构也给Facebook发来邮件,申请Facebook向自己的学校开放。经过一番研究,扎克伯格等人觉得向高中开放的时机已经成熟。同年2月,Facebook正式向全美高中开放,仅仅过了两个月,高中生用户就突破了100万。对高中生的开放,也进一步促进了Facebook在大学里的扩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Facebook的发源地是哈佛,对哈佛的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但是远离哈佛的一些学校对它的了解可能就比较浅。这个时候,与哈佛距离比较近的高中生已经深受Facebook的影响,只要这些高中生能够考入那些偏远州的大学,Facebook的魅力也就如影而至。Facebook的市场部门发现这一招数对网站推广十分有利,在以后的跨国扩张时也用上了这一招数。
2006年5月份,Facebook开始走出美国,向其他国家的高校开放。他们的第一站选择了印度,并在这里很快打开了局面。到了8月份,开始对欧洲的学生开通注册通道。9月份,对所有网民开通注册,只要注册人拥有有效邮箱,就要可以在Facebook上注册成为用户。做出对所有网民开放注册决定的时候,很多互联网专家对此并不看好,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目瞪口呆。在对全民开放之后没多久,Facebook的用户就超越了1000万。到了2006年年底,Facebook上的活跃用户已高达1200万。
可以说Facebook已经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迅猛发展的Facebook当然也引来了许多资本家的觊觎,而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挑战也悄然而至。
2006年6月,在Facebook第四次融资之后不久,扎克伯格遇到了成立公司以来最大的挑战——雅虎公司提出以10亿美元来收购Facebook。雅虎的这一提议让扎克伯格感到非常为难,以扎克伯格自己的意愿来说,他非常不愿意卖掉公司。但是加入董事会不久的布雷耶则极力主张卖掉,因为这样会给他带来大笔的回报,而且刚加入的他对Facebook也并没有什么感情。蒂尔在内心里希望扎克伯格接受雅虎的提议,但是他表示自己会尊重扎克伯格的决定。帕克也表示会与扎克伯格站在一条战线上。而莫斯科维茨则是坚决反对卖掉公司,可能是他在这个网站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公司里的员工按年龄也分成了两派,年轻的不主张卖掉公司,而年长的则主张卖掉。不过就在公司里争执不下的时候,雅虎方面却给这件事情带来了转机——他们把收购价下调到了8.5亿美元。这个价格提出来之后,不光扎克伯格反对,董事会的成员也一致反对这一收购案,因此这次收购也就不了了之。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可以接受这个价格,不过这些人在这次事件之后就再也没被扎克伯格信任过,因为扎克伯格觉得这些人是金钱至上,不可能和公司共患难。
雅虎方面负责这次收购案的负责人在日后的采访中表示非常钦佩扎克伯格,他当时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年轻人可以如此决绝地拒绝10亿美元的诱惑。扎克伯格确实是一个不被金钱和名利所左右的人,这点在他还是十几岁时就果断拒绝微软近百万美元年薪邀请时就可以看出来。但也正是他不太注重金钱和名利,而是把精力放在网站建设上,一门心思想要做出有趣、好玩的网站,而这些也正是Facebook能够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扎克伯格做出的这个有趣而又酷的网站,不仅仅是吸引了大批的用户,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对于Facebook的忠诚度也非常高,从2006年年底开始,网站每天的点击率都是以亿来计。美国新泽西州一家网络研究机构在2006年曾专门对Facebook做过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本科生认为最为流行的事件当中,登录Facebook排名第二,仅落后于苹果的Ipad,与啤酒和性并列。由此可见,Facebook用户的黏性之强。
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收获千万用户,这得益于扎克伯格等人对网站服务的不断改进、完善,也正是因此才得到了大批忠实的用户。到了2007年,扎克伯格等人一方面继续完善网站的各项服务,另一方面开放第三方应用平台,一些好玩的应用和游戏出现在Facebook上,Facebook开始打造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并开始与其他网站进行合作交流。如此一来,Facebook的用户增长速度变得更加迅猛,网站的点击率更是一路狂飙,在强大的点击率支撑下,2007年9月,Facebook被评选为全美十大网站之一。
2007年,从微软方面传出了有收购Facebook的意向,不过此时的扎克伯格与公司的董事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出售Facebook的打算。经过双方一系列博弈,微软最终以2.4亿美元购得Facebook1.6%的股份,也就是说微软对Facebook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了150亿美元。在微软入股Facebook的同时,还有来自李嘉诚以及德国的风投公司,在这轮融资过程中,Facebook共筹集到3.75亿美元。
当然,Facebook也没有让这些投资者失望,在随后的两年里,Facebook的用户再一次展现了它的活力,用户增长速度快得惊人。尤其是随着对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开放注册,Facebook的网络开始覆盖全世界,它的用户很快就突破1亿,到2009年年底,其用户达到了3.5亿,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
而且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登录Facebook、查看发生在好友身上的趣事、上传自己身边的趣事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多用户每天都要多次登录网站。扎克伯格曾在自己的主页上留下这么一句话:“现在的Facebook拥有数亿用户,可以说是世界上第八大国,人口略少于俄罗斯和尼日利亚。”
如果说Facebook是一个国度的话,那么扎克伯格就是这个国度的建设者,是这个国度里年轻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