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次意外落榜之后,王阳明在二十七岁那年终于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开启了仕途之旅。督造威宁伯王越之墓的经历,使他得到了“威宁剑”,一介文臣,从此有了武将的理想和气质;在刑部的经历,使他初露锋芒,向世人宣誓,他当官靠的是一身正气和不怕得罪人的强硬气魄;开堂讲学,使他在追求成圣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刘瑾得势,他仗义执言,结果先被关进大牢,后被发配贵州,遭遇仕途上的第一次挫折。
一、督造威宁伯墓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遵照朝廷的安排,到六部之一的工部做观政进士。观政进士不是“围观进士”,也是要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他到工部以后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是负责督造威宁伯墓,即给威宁伯王越督造陵墓。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苦出身,在李善长、徐达、刘伯温、常遇春等人的帮助下,才在元朝末年的群雄纷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他未必能登基称帝。因此,在当上皇帝后的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他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邓愈、冯胜、李文忠及常遇春之子常茂等六人被封为公爵,汤和、傅友德、耿炳文、廖永忠、朱亮祖、康茂才等二十八人被封为侯爵。中国古代的爵位,王爵以下,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上述三十四人,就被封为等级最高的公爵和侯爵,再往下的功臣,如刘伯温等,则被封为伯爵等。
威宁伯王越生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是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的进士。据说,王越参加殿试那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天本来晴空万里,然而,就在他马上要答完考卷之时,突然刮过来一阵旋风,这阵风也很怪,不往别的地方刮,偏偏就围着他刮,最后竟然将他的考卷刮到天上去了。他没有办法,只好急急忙忙又写了一篇交了上去。
半年之后,朝鲜国王派使者前来进贡。除了供品以外,还带来了一份考卷,众人见了,大吃一惊,竟然是那份被风刮走了的王越的考卷。原来,这份考卷居然被风带到了朝鲜,又不偏不倚地落到了朝鲜国王的脚下。朝鲜国王一看,发现是明朝的科举试卷,不敢怠慢,便安排进贡的使者带了回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
起初,王越担任过监察御史、山东按察使等文职。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吏部尚书李贤向明英宗朱祁镇举荐王越,推荐他接替韩雍,担任大同巡抚。明代的大同,是抗击蒙古的前线堡垒,大同巡抚虽然在名义上是文官,但在实际上也要承担军事职责。担任大同巡抚,揭开了他作为文臣而以军功被封伯爵的传奇一生。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蒙古军入侵河套地区,王越亲自率军救援,指挥明军在榆林打败蒙古军。第二年又救援延绥,再次获胜。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他得到明宪宗朱见深的重用,得以总督西北军务。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九月,蒙古军大举入侵河套地区,他指挥明军袭击蒙古军后方,取得大胜。至此,损失大批战备物资的蒙古人再也不敢轻易进入河套地区,西北边陲得到了长达十年的安宁。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蒙古军再次渡过黄河,大举入侵河套地区。朝廷封保国公朱永为平虏将军,又命王越提督军务,率兵分路迎战。王越到达大同后,得知蒙古军驻扎在威宁海子,便挑选了宣化、大同的两万军士,分两路昼夜兼程赶赴威宁。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大军悄悄赶到威宁,随后发起突然袭击,杀敌四百余人,抢得马匹牛羊六千余匹。蒙古军惨败,连夜退出河套地区。得到消息的朱见深大喜,封王越为威宁伯。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也就是王阳明考中进士的前一年,王越去世了。
根据明史的记载,王阳明是明朝第三个因为军功而被封为伯爵的文官,第一个是王骥,第二个就是这位威宁伯王越。由此看来,由王阳明负责督造王越的威宁伯墓,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王越在西北边陲与蒙古军队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时候,王阳明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尽管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他要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但在内心深处,他对这位从来没有谋面的武将王越充满了崇拜之情,渴望有朝一日能像他那样带兵打仗,建立功业。他曾经亲口说过,他曾经梦到过王越,在梦里,王越还将自己的佩剑赠送给他。也许是受了王越的影响,他才在十五岁的时候独自前去考察居庸关。
对于王阳明而言,督造威宁伯墓不仅仅是朝廷交代的一件差事,还是一个将自己的想象付诸实践的好机会。原来,一直怀揣建立军功梦想的他,在读书之余翻阅了大量兵书战策,学习和钻研了很多阵法,却始终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机会。这一次可是得到了机会。
到了工地现场,王阳明根据役工的身体情况,将他们按照军队的编制分成若干组,然后严格按照军队的方式管理他们。在做工之余,王阳明又将他们召集起来,演练兵书上的各种阵法,演练最多的是相传由蜀汉丞相诸葛亮创造的八卦阵。到了规定的完工日期,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工程,还将自己学来的各种阵法演练得炉火纯青,可谓一举两得。
工程完工以后,王阳明就要返回北京,王越的家人亲自为他送行。当时,朝廷政治腐败,贪污和索贿之风盛行。就拿他负责的这种修坟造墓的工程来说,如果落到贪官污吏的手里,不仅要通过克扣朝廷拨款和役工工钱中饱私囊,还要向死者家人敲诈勒索。但年轻的王阳明不是这样,因此,王越的家人很感激他,亲自为他送行。为了酬谢他,他们送给他大量金银财宝,都被他拒绝了。王越的家人不知道该送他什么好,思来想去,最终把王越生前佩带的宝剑送给了他。那一柄剑正是他在梦里见过的宝剑,他喜出望外,欣然接受。也许,王越的家人也听到过王阳明的那个梦吧;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上天安排他接过王越的佩剑,继承王越的事业,建立更大的功业。
回到北京不久,外虏入侵的告急警报就如同雪片般飞到了朝廷。这时的王阳明,由于刚刚给心目中的英雄造墓回来,还得到了英雄的佩剑,正是热血沸腾、心情激动的时候,他鼓起勇气,给皇帝写了那封名为“陈言边务疏”的奏章。
在这封奏章中,他主张对边务实施改革,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概括地讲,他的改革建议有八条:第一,储备人才;第二,扬长避短;第三,精兵减费;第四,屯田储粮;第五,严肃军纪;第六,敷恩激怒;第七,捐小全大;第八,严守乘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关心军事,关注国家边防,从这道奏章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建议都是他长期考虑的成果。
奏章递上去以后,他便自信满满地等待着,等待的或许是皇帝的召见,或许是朝廷的重用。等待是痛苦的,令人失望的漫长等待更令人痛苦。事实表明,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大明王朝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与他类似的建议。对朝廷而言,他的这一套见解并不新鲜,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他的批评态度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在他的奏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左右者,内挟交蟠蔽壅之资,外肆招权纳贿之恶。
他批评当权者互相为奸,怯懦因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时,军官的世代承袭制度并没有完全废除,即使有非常有效的政策,也不能得到完全的贯彻。试想一下,朝廷在看到这样一道讽刺批评自己的不切实际的陈词滥调似的奏章,能有什么令王阳明惊喜的反应呢?
二、不怕得罪人的刑部主事
在工部担任观政进士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王阳明被授予实职,任刑部清吏司主事。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朝廷就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六部成了级别最高的行政机关,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这种变动虽然抬高了六部的地位,同时也增加了六部的工作量。为了减轻压力,朝廷又更改制度,六部分司办公,各司被称为“某某清吏司”。其中,吏部、礼部、兵部、工部有四个清吏司,刑部和户部则有与十三个行省对应的十三个清吏司,王阳明所在的,正是刑部的云南清吏司。各司的最高长官称为“郎中”,副长官称为“员外郎”,主事在员外郎之下,是各部司官员中最低的一级,官阶从六品。
刑部主事有一项重要的例行工作,称为“提牢”。所谓“提牢”,就是管理监狱,处理刑部大牢里的大小事务。由于刑部有十三个司,所以就有至少十三位主事,这十几位主事轮流提牢,每人一个月。王阳明刚刚到任,就轮上了云南司的提牢。他按照规矩,在狱卒的指引下到刑部大牢里值班。
刑部大牢里关押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犯有重罪的死囚。这些死囚有些已经被定了罪,在牢里等待执行死刑;有的虽然被地方官府判了死罪,但刑部还没有审核定罪,也关在大牢里,等待审核。
王阳明到牢房的时候,正赶上犯人吃晚饭的时间。他顺便看了一眼犯人的伙食,只见锅里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他很好奇,便询问跟在身后的狱卒,狱卒回答说是“米糠”。米糠又被称为“米珍”、“米粕”,是大米碾白过程中的碾下物,带有稻壳和灰尘等杂物,人不能吃,只能用来喂猪。他更加奇怪了,犯人也是人,怎么能给他们吃这种喂猪的东西呢?狱卒看出了他的疑惑,不等他发问,便回答说,大牢里缺粮,所以只好用米糠凑数,临时应付。他听了,无话可说,向前走去。
走了几步以后,突然传来了猪叫声。他又好奇了,刑部的大牢里怎么还关着猪呢?这猪是犯了什么死罪?循着猪叫声走过去查看,来到了一个猪圈里,正好又赶上猪圈里的猪吃食。他往猪食槽里望了一眼,这一望可不要紧,他被吓了一大跳:食槽里的猪食,竟然是洁白的面粉!猪吃的竟然是给人吃的面粉,而人吃的竟然是给猪吃的米糠!他愤怒了,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身后的狱卒,狱卒低着头,不敢说话。
其实他完全没必要大惑不解,也犯不上愤怒不已,刑部大牢里的狱卒把本该给犯人吃的口粮拿来喂猪,已经算是公开的秘密了,很多人都知道,他也早就听说过了。不仅刑部大牢如此,全国上下的监狱都是如此,狱卒们用白面白米喂猪,然后再把猪杀了吃肉。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有这种事情,并不完全相信,现在终于亲眼见到了,不得不相信。
年轻气盛、满怀正义的王主事很生气,他决定纠正这个错误。他快步走到提牢厅大堂,将所有的狱卒都召集起来,开始训话。他厉声呵斥道:“皇上之所以将白面和棉被发给囚犯,是因为皇上宅心仁厚,有好生之德,见不得囚犯挨饿受冻。囚犯跟你们一样,囚犯也是人,但是你们却辜负了皇上的好心,把囚犯的口粮拿去喂猪,对待他们还不如对待一头猪。你们这是在给皇上招骂,你们有负皇恩,简直猪狗不如!”说罢,就要惩罚狱卒,打他们的屁股。狱卒们急了,纷纷跪下求饶,禀报说这是刑部大牢的规矩,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连刑部主管大牢的堂官也知道。
他听了,沉思片刻,饶了那些狱卒,连夜去找管牢堂官了。管牢堂官见王阳明跟他说起这件事情,自知理亏,只得巧言搪塞,好言相劝。尽管这件事连刑部尚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毕竟违反了朝廷法度,如今既然有人揪住不放,管牢堂官也不敢多说,答应纠正,任凭王阳明处置。
王阳明回到大牢,令狱卒将那些猪全都杀了,将猪肉分给犯人们吃。之后,他又召集所有狱卒,再次训话,不准他们再犯,否则严惩不贷。
王阳明的到来令刑部大牢的狱卒叫苦不迭,虽然这个王主事不打骂他们,也不向他们索取贿赂,却害得他们没有肉吃。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发现,倒霉的不只是他们,还有跟王阳明平级的各司主事。
原来,虽然当时的制度是刑部十三个司各司的主事都要轮流到大牢里提牢,但实际上,除了王阳明,其他十二个司的主事根本就没有到大牢里来过。他知道以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令狱卒给他拿来一支笔,在墙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来大牢提牢的时间。管牢堂官听说以后,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便报给了上级官员。从此以后,每个到大牢提牢的主事,都要像王阳明那样,在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提牢时间,就没有主事敢不来大牢值班了。
经过王阳明的整顿,明朝的刑部大牢里再也没有发现过用犯人口粮喂猪的事情,刑部大牢的管理也好了很多。
办完了这两件事情,王阳明在刑部可算是大名人了,同事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不仅不怕惹事,也不怕得罪人。于是,遇到不好处理的棘手的工作,他们就想起了他,推给他去做。他也不推诿,不论什么工作都敢答应、都敢管。
有人认为,这位小小的主事如此飞扬跋扈,背后一定有人撑腰,而这个人必然是他的父亲王华。王华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时升任掌管东宫事务的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虽然算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毕竟只是从五品官员,即使想给儿子撑腰,也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王阳明如此“嚣张”,靠的还是他自己的满腔正气和过人胆魄。这一点,很快就有了明证。
三、十八个冤鬼更可怕
刑部主事担负的另一项例行职责,是“录囚”。所谓录囚,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指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监狱,对囚犯的情况进行审录,以监督监狱,防止出现冤狱和淹狱。执行这项任务的人,不仅可以是各级官员,甚至连皇帝本人都可能亲自出面。明朝时,录囚成为刑部十三个司的例行任务,主事们要会同巡按监察御史审查犯人、监督监狱。
王阳明担任刑部云南司主事的第二年,就奉命到南直隶录囚。当时的南直隶指的是由南京直接管辖的一个直隶州和十四个府,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和安徽,其中,长江以北的州府,划归云南司代管。到南直隶录囚,是王阳明自担任刑部主事以来遇到的一次真正的挑战。
在查阅案卷期间,王阳明发现了地方司法系统存在的很多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轻罪重判,二是重罪轻罚。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些官场经验,很快就明白了,不论是轻罪重判还是重罪轻罚,问题并不是出在法令上,而是出在人的身上。套用一句俗话,“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犯了轻罪的穷人,很容易被重判,轻者被关好几年,重者丢掉性命;而犯了重罪的富人,只要肯花钱,走运的很快被释放,即使不走运的,也是判而不罚。这类案件,就是他审录的重点。
在审录轻刑犯时,王阳明发现了一宗“重罪轻罚”的案件。这名犯人是个强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好几年前就被判处了死刑,却一直没有被处决,还被当成轻犯关押。他明白,这个犯人是花钱打点了关系才活下来的,于是提审了这个犯人。
王阳明开门见山地问道:“你的事情我都清楚,有人替你给官府花了钱,你才活下来的。”
犯人没有听到过王阳明的名字,不知道这位官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为只是想勒索一些钱财,便直言不讳地告诉王阳明,为他花钱的是他的手下,他的确是花了很多钱才活下来的。他还告诉王阳明,犯人们对于花钱买命这件事毫无怨言,只要进了大牢,想不花钱都不可能。
王阳明继续问道:“那么,你的钱是怎么来的?”
犯人如实回答:“是我的手下打劫来的。”
于是,王阳明亮明身份,告诉他自己是刑部官员,可以让他从一位死刑犯变成光明正大的轻罪犯,但有个条件,必须供出他的手下的名字。
犯人一听,自己有望从靠花钱买命的死刑犯变成有释放机会的轻罪犯,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顾不上江湖义气,马上供出了手下的名字。
王阳明走了。两三天后,犯人得到消息,他的手下也被官府抓了,而他也没有变成轻罪犯。犯人愤怒不已,没想到王阳明竟骗了他。最终,他做出决定:翻供,保住自己的手下。
于是,在审讯大堂上,犯人翻供了,称他的手下第一没有打劫,第二没有给官府行贿。王阳明便问他,行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犯人回答说,他早年做过生意,积攒了一大笔钱。王阳明觉得,既然犯人翻供,那么这样审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得另想对策。
几天以后,当地官府发布公告,称前几天抓获的那个犯人的手下不是打家劫舍的强盗。王阳明也站出来表态,表示复审过后就放人。
第二天,王阳明升堂复审。还没有审几句,衙役来报,说上级官府又发来一道公文,可能跟这个案子有关。王阳明听了,便下堂去查看公文了。
大堂上只剩下犯人和他的手下。他们见王阳明和衙役都出去了,便放松了警惕,甚至还站了起来。犯人向手下打手势,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屁股。手下很困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犯人只好给他解释,说道:“不要害怕,看样子最多也就挨几下板子,只是屁股受点儿皮肉之苦。”手下也说道:“是啊,听说官府已经下了公告,说我不是强盗,我怕什么呢!”于是,两个人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开了,毫无顾忌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忘记了自己还是跪在大堂上的犯人。
正在这时,王阳明回来了,犯人和手下赶紧跪下,不敢再说话。王阳明也没有说话,只是望着他们冷笑一声。接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个衙役,把犯人和手下刚才的对话全都报告给了王阳明。犯人和手下全都傻眼了,这算什么事啊,该说的不该说的刚才都说了,该听的不该听的都被听见了。没有办法,只好认罪伏法。
没过几天,那个犯人就被处以死刑了,他的手下也因为打家劫舍,被判了刑,关到了大牢里。
王阳明认为,这个案子尽管是“重罪轻罚”的典型,但是只要当地官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就不至于等到兵部录囚时才能得到公正处置,偏偏地方官员做不到清廉和公正,才乱了国家法度。从这个角度看,贪官污吏才是违法乱纪的根源。有些官员因为接受了犯人的贿赂,不仅不能秉公执法,还公开为犯人说情,阻挠法律的实施。
庐州(即今安徽合肥)有个姓陈的军官,脾气不好,喜欢跟人搏斗,出手又特别狠,总是打死人。但是,由于陈家祖孙三代都是军官,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在地方有些名望,当地官员没有及时惩罚他。当他杀了十八个人以后,官府才迫于舆论压力,将他逮捕,被判了死刑。但官府收了陈家的贿赂,一直都没有行刑,只是关在大牢里,等待大赦的机会。
王阳明详细审查了陈军官的案卷,认为判决准确,下令马上处死犯人。当地官员得到消息,急忙跑来找他求情,与他一起前来录囚的巡按监察御史收了陈家的贿赂,也替陈军官求情,认为陈家有战功,不应该杀死他们的子孙。王阳明铁面无私,态度坚决,非要杀陈军官不可。巡按御史没有办法,知道他的为人,只得放弃阻拦。
行刑这天,陈军官跪在刑场上,怒目圆瞪,恨恨地对王阳明吼道:“王阳明,你记住,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陈家家属也愤怒地瞪着王阳明。王阳明毫无惧色,微微一笑,说道:“我如果放过你,被你杀死的那十八个人就不会放过我。你倒是说说看,是一个鬼可怕,还是十八个鬼可怕!”
听到王阳明这样说,在场的人全都被他的气魄折服,一个连“鬼敲门”都不怕的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他的这一生,一直就是凭着这种胆识和气魄做官做事的。
四、灵游九华山
处理完录囚的公务以后,王阳明去了一趟九华山。九华山旧称“陵阳山”,因为有九座形状酷似莲花的山峰,才得名九华山,据说,改名的人是唐代诗人李白。九华山不仅是道教学仙修道的圣地之一,也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齐名,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在游历九华山期间,王阳明写下了著名的《九华山赋》,还写下了数十首短诗。在九华山的无相寺时,他写下这样一首诗: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梢谪仙家。
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王阳明不仅游历了九华山的美景,还在此认识了几个奇人。
王阳明住在一个叫作实庵和尚的长生庵里,每天都跟实庵和尚在一起。在实庵和尚门前,贴着一副对联:“门前青山绿水都成画稿,槛外松声竹韵悉是禅机”,由此可见,实庵和尚也是一位道行不浅之人。天气晴朗的时候,他就与实庵和尚结伴,在九华山里游逛。当时,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在风景名胜区到处写写画画,留下诸如“兵部王主事到此一游”之类的真迹。在实庵和尚的地盘乱写乱画,还不请示人家,实庵和尚当然有些不乐意,又不好直说,便说道:“不如你给我写首诗吧。”
王阳明同意了,以实庵和尚的模样和个性为题,写了一段小曲:
从来不见光闪闪气象,也不知圆陀陀模样。
翠竹黄花,说什么蓬莱方丈。
看那地藏王好儿孙,又生个实庵和尚。
噫!那些妙处,丹青莫状!
实庵和尚看了,觉得很好,心里赞叹王阳明真不是徒有虚名啊。
第二位“神人”蔡道长,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绰号“蔡蓬头”,他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绰号,是因为他从来都不理发不洗头,以至于头发脏兮兮、乱糟糟的。
蔡道长住在九华山上的一处山洞里,山洞里没有食物的时候,蔡道长就会下山来,向寺庙里的僧人讨要食物。这种行为与乞丐无异,他却极有自尊心,如果他看到僧人脸色不好,或者不愿意给他食物,他也不强求,立即怒气冲冲地转身就走,反弄得僧人们很不好意思,急忙追上去留住他,不仅要给他食物,还得给他赔礼道歉。
王阳明在长生庵居住时,听实庵和尚讲起了这些事情,对蔡道长产生了好奇,觉得能用这种方式讨饭的人,必然是一位世外高人。他很想亲眼见一见这位高人,于是独自一人跑进九华山深处,寻找蔡道长居住的山洞。
王阳明见到蔡道长,连招呼都没有打,就提出要请蔡道长吃饭,到长生庵他的住所饱餐一顿。蔡道长听了,也不说话,就跟着他下山来了。到了长生庵,两个人在王阳明的房间里美美地吃了一顿。等吃饱了肚子,他才跟蔡道长谈正事,请教道家的学问。
王阳明的问题,无外乎道家有没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有没有能让人百病不侵的养生术等。蔡道长是个实在人,不像别的同行那样故弄玄虚,他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的随从,老老实实地说了三个字:“还没呢。”
王阳明感觉很诧异,觉得蔡道长肯定是骗他呢,看蔡道长的模样,少说也有一百多岁,怎么可能没有吃过仙药呢?他沉思片刻,抬头望了一眼随从,明白了!于是,他摆摆手,命令随从出去,同时关好门窗。
房间里就剩王阳明和蔡道长两个人。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然后目不转睛地望着蔡道长。
蔡道长又说了一遍:“还没呢。”
这个真没有?王阳明还是不相信,又哀求道:“就给我透露点儿吧。”
蔡道长又重复了一遍:“还没呢。”
难道真没有?王阳明有些生气了。他不死心,便连续发问,不给蔡道长闭嘴的机会。
突然之间,蔡道长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按理说来,你请我吃饭,又恭恭敬敬地向我请教,我的确应该跟你透露些什么。可是,我观察你很长时间,你始终都是带着官场的架子跟我说话。因此,恕难从命。”
说完这些话,蔡道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就要转身离去。在临出门时,又回过头来说道:“我看你诚意十足,不说些什么实在不好。也罢,我就提醒你这一句吧:所谓长生不老、修炼成仙之事,都是淡泊名利的闲散之人追求的。而你志向远大,终究不是求道求仙之人,还是全力探求为圣之道的好,不要再浪费时间,耽误前程了。”
说罢,开门扬长而去。
这不是王阳明想听的,并不能使他满意。他觉得自己被蔡道长侮辱了,如果不打听到些什么,自己就没脸面离开九华山。他找到实庵和尚,询问九华山上还有没有神人。实庵和尚想了想,介绍了另一位和尚。
这位和尚跟蔡道长一样,不住在寺庙里,也住在山上的山洞里,那个洞还有个名字,叫“地藏洞”。“地藏和尚”跟蔡道长一样,也是自己不做饭;但他又跟蔡道长不一样,他从不下山讨饭,而是以松果、树皮为食,以兽皮为衣。听了这些,王阳明连连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神人、高人,比那个脏兮兮、穷嗖嗖的蔡道长强出百倍。
他立即跑上山去,到地藏洞拜访“地藏和尚”。
当王阳明赶到地藏洞时,正好赶上和尚在午睡。他没敢吵醒和尚,便学着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样子,安静地坐在和尚的脚边,等着和尚睡醒。过了很长时间,和尚还是没有睡醒的迹象,他有些着急了,这样等下去实在太无聊了。这时,他看到和尚的脚丫子露在被子外面,便伸过手抚摸,以拨弄脚趾取乐。和尚感觉到有人在摸他的脚趾,忽然醒了。
和尚坐起身来,看到了王阳明,似乎不觉得奇怪,就好像王阳明是他的老朋友,他早就知道王阳明要来一样。他问王阳明道:“我这座山洞,很少有人能找得到,也没有多少人来过。你是怎么找到的?”王阳明如实回答,他是听了实庵和尚的指引,又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和尚点了点头。
王阳明向和尚询问佛法,和尚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说的都是最上乘的佛法,他听得很专注。后来,他又询问养生之道。和尚指着他,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不能求仙,你命中没有求仙的缘分。”说罢,又讲起了圣贤之道。
听一位佛家弟子讲儒家的学问,这多少令王阳明感到好奇,于是便向和尚请教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和尚不以为然,反倒夸奖道:“周敦颐和程明道是儒家的两个好弟子。”王阳明听明白了,和尚在劝他不要再执着于求佛问道了,应该以周敦颐和程明道为师,潜心研究儒学。
回到长生庵,王阳明琢磨了好久,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追求道佛之学,便又上山去找“地藏和尚”。可是,他这次连地藏洞都找不到了,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九华山。
五、阳明子的“阳明洞”
王阳明回到了北京以后,没有特别的任务,迎来了一段比较清闲的时光。他便埋头于书桌,读书、写诗、写文章。当时,在京城的文化圈里,他已经算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了,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与他聚会的,有李梦阳、乔宇、何景明、徐祯卿等人。文人聚会,少不了要吟诗作对,在那段时间,他又写了很多诗。
李梦阳等人的学识才情并不比王阳明差,与他们比赛写诗,他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个要面子的人,很担心输了丢面子,于是埋头苦读,提高自己的水平。那段时间,他不仅白天读书,晚上也要挑灯夜读,到很晚才睡觉,这种精神跟当年备考科举时一模一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写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诗越写越好,再也不担心会输给谁了。
可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长期熬夜,他的身体出现了毛病,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后来肺病复发了。他的身体一直就不好,不到二十岁时就得了严重的肺病,犯起病来甚至会咳出血。在那个年代,肺病虽然不是能要人命的绝症,但也很难治愈。正因如此,他才热衷于到处寻访道教高人,他的目的大概是想找到一种能治愈肺病的灵丹妙药吧。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的找到了,一位半神半仙的江湖郎中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药方是民间治疗肺病的偏方之一,本身并无奇妙之处,但它的药引子很奇怪,是足以毒死人的砒霜,不过用量极少,对人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他就是服用了这个偏方,才控制住肺病的。
按照医嘱,肺病病人不能过度劳累,王阳明一直都很注意劳逸结合,不敢过度劳累。但是,在与李梦阳等人比诗期间,他连日熬夜苦读,终于劳累过度,很快就病倒了。父亲王华警告他说,如果再这样劳累,可能会丢掉性命,又劝他回余姚老家养病。他不愿意离开北京,又担心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便请假回乡养病。他只是个六品芝麻官,对朝廷而言是个不重要的角色,上司马上就给他批了病假。
回到余姚,远离了令他耗费心力的京城文化圈,他的病慢慢地控制住了,身体逐渐好起来。他担心病情迟早复发,开始自己给自己治病。他用的不是正规医术,而是道家发明的导引术;服用的自然也不是名贵药材,很可能是道家的仙丹。
他离开家人,带着一个随从来到会稽山上,想找到一个风景秀丽又人迹罕至的地方,过一段隐居生活。很快,他就在会稽山向阳的一个山坡上找到一处石洞。他对这个石洞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它像极了九华山上的地藏洞。他在这里住了下来,专心练习导引术。
第二天一早,他从睡梦中醒来,站到洞口眺望远山,群山若隐若现,到处都是一片翠绿,令人心旷神怡。他回头望向山洞,清晨的阳光照进洞里,将石洞照得温暖而明亮,就好像仙人洞一般。他很兴奋,沉思片刻,给山洞取了个名字——“阳明洞”。他又仿照古人取号的习惯,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阳明子”。从此,他就又多了一个名字:王阳明。“王阳明”比“王守仁”更为世人知晓,所以本书始终以“王阳明”称之。其实,这是他的号。
会稽山原名茅山,是浙江境内最有名的山峰,也是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镇山”之一。从汉代开始,会稽山就成了佛教和道教的胜地,王阳明修炼导引之术的那个山洞,后来成为道教公认的修炼导引术之地,被尊为“第十洞天”。这座山洞是传说中大禹藏书的地方,也是“仙圣人都会之所”,道教全名是“阳明洞天”。导引术其实指的就是气功,当时的人们认为气功神通广大,可以祛病治痛,让人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甚至还能成为未卜先知的神仙。
未卜先知的能力,在王阳明身上也有体现。有一天,他在阳明洞中静坐练功,忽然睁开眼睛,叫过随从,命他立即下山,去接应他的朋友,因为马上会有四位朋友来拜访他。随从不相信,他便说出了四位朋友的名字。随从只好将信将疑地下山去了。走到半路上,果然遇到了那四个人,详细再问,他们果然是来拜访王阳明的。当那四个人得知王阳明事先已经知道了他们要来的消息,都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