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没完没了地讲道理

爱情不是没完没了地讲道理

一个人的优点之所以成为优点,是因为它是适度的,不偏不倚的。

每次听到别人不分场合地讲道理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同学CC的那个爱讲道理的前男友。

她与他相识在大二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那天我和CC看完电影,已是深夜,她这才忽然想起还有一门课的作业没写完,于是独自一个人飞奔到图书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听说学习哈佛的制度,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但学校的学生却没有哈佛高才生们的觉悟,通宵打牌玩游戏者有之,图书馆则向来空无一人。

当CC走进图书馆以后,看到一个男生孤零零地坐在空旷的大桌子旁,吓了一大跳。她在心里念叨了很久,这不会是午夜幽灵吧?待定睛仔细看后,才确定是个大活人。此时的图书馆空无人烟,CC这个胆小鬼不乐意一个人占一张桌子,脑一抽就去坐到他旁边了。

掏作业的时候,CC顺势瞟了一眼他手上拿着的书,八个大字赫然写着——《海德格尔哲学导论》。CC心里不禁有些鄙夷,她也是正在上哲学选修课的人,但对那些艰深晦涩的哲学书,她依然有些头皮发麻。于是,CC内心严重怀疑这厮真的能把这种书看进去?除非他是哲学系的研究生……但是,本校研究生是有专门提供的环境优雅的宿舍的,按理说不需要晚上来图书馆补作业啊。最后,CC终于收回心神,开始对着拖欠已久的作业闷头狂写。

他看书的速度奇快,大概每半分钟左右就能听到翻动书页的声音,偶尔他忽然停止翻书的时候,CC偷偷看过去,会发现他好像在紧张地思索些什么。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他翻完了最后一页,把书合上,开始好奇地看着CC。

CC被看得浑身发憷,于是顺口问了一句:“同学,你是哲学系的吗?”

“不啊,我是数学系的。”他的声音十分温柔,听起来还算悦耳,“不过我对哲学比较感兴趣。”

CC顿时有了一丝好感,她遇到过不少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但也不过是读一读各种科普读物,头一次见到因为感兴趣而捧着大部头的学术专著读的人,对对方的好感度瞬间上升了10个点。

接下来他开始和CC闲聊,很显然,他似乎误以为CC也是习惯彻夜苦学的学霸。CC当时正在奋笔疾书写作业,也没心情和他解释,就一直嗯嗯啊啊地敷衍过去。直到最后,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她才告诉他自己之所以深夜独闯图书馆的原因。

他一脸惊愕地看着CC,仿佛吃了苍蝇。据CC说,事后回想起来,这是她认识他以来,他露出的最可爱的一个表情。可惜当时还不流行拿人脸当表情包,不然她一定要抓拍下来。

最后,他还是要了CC的QQ号,经过半夜的交流,CC对他没有啥防备,于是也就给出了自己珍贵的QQ号。况且CC从小也算是个文艺青年(那时候这还是个好词),对哲学算是有过一鳞半爪的了解。

后来,他们就在QQ上交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柏拉图和康德。当然,交流是委婉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他一大段一大段地刷屏,她在那里“嗯嗯啊啊,你说的好有道理”。

在某一个周六早上,CC听他讲完苏格拉底之死后,他忽然说了一句,今天好像有场电影刚刚上线,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要不我们去看吧?

当时CC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个一本正经的人居然会约她去看电影!她在确保自己没有看错他打的每一个字以后,扭扭捏捏地同意了。

当然,和他看电影没有想象中的浪漫。他虽然整个人都彬彬有礼,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书生气十足,像一个落第秀才,和他们所去的大商场的气氛格格不入。

那场电影CC只是看3D图个视觉痛快,而他则忽然又化身教导主任,开始一五一十地给她解读——原来老虎和什么动物都是主角意淫出来的,事实的真相他吃了自己妈妈的尸体。然后,他又给CC讲解电影中的各种伏笔,人的潜意识如何制造出幻象,各种心理学名词听得她一惊一乍,不得不感慨,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的差距这么大呢?

随着越来越熟络,他们没事就去一起看电影,如果是爆米花大片,他就耐着性子陪她看完,然后不予置评。稍微有点意思的文艺电影,他就要给她胡掰里面的各种细节和隐喻。有一次CC忍不住问他,导演真的能想到这么多吗?他仔细想了想以后说,应该想不到,只是我想到了而已。

也许是她习惯了他的长篇大论,也许是她真的对他的大脑感到好奇,也许她只是想让他辅导她考出好成绩……最后,CC终于接受了他给自己的那份逻辑缜密、冷静、理性,就差没用数学公式论证他们为什么应该在一起的情书。

CC觉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郭靖和黄蓉,但在另一种意义却又很不同。用现在的话说,他是那种智商超高,但情商却无法与之匹配的人。他在帮她复习考试或者给她讲解某种高深理论的时候非常有耐心,但却不愿意忍受她的小脾气和撒娇,因为,他觉得那样毫无意义。

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事情有一半是有用的,另一半是没用的。前一半包括读书、考试。后一半包括八卦、无意义的游戏、爆米花电影、撒娇和安慰人。他希望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前一半。他可以为了她做后一半的事情,但是她知道,这只是因为他爱她,他的内心里对这些事情厌恶至极。

最初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他们不停地探讨文学、哲学、历史,一起在图书馆看书学习,CC想,也许那半年她学到的东西比之前高中三年、大学两年加起来的还要多。

然而,忧愁的事也随之而来,CC起初对他产生兴趣,是因为他的理性和睿智,而当这种理性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圆润地变通的时候,就成了双方的矛盾口。譬如,每当遇到烦心的事,CC总是不想,或者说不敢去找对方倾吐。因为,每一次找他吐槽,他完全不能让自己身在其中地去体会她的心情,而是开始耐心详细地给她分析这件事情的解决之道,有一二三种方法,要么则是分析她心塞的心理动机、背后潜意识等等问题。当CC看到这些密密麻麻文字的时候,心塞得更厉害了。由此,我成为了他们恋情的最佳旁观者和倾听者。

这种日积月累的不满意,终于在CC的内心深处积聚了极为强大的负能量。最后,她终于厌倦了他的长篇大论、他的理性分析、他的哲学和逻辑学。或者去掉这后面的一切修饰,她终于厌倦了他。

他们爆发激烈矛盾起源于一件很小的事情,至少在逻辑君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应该说,世界上所有的突然之间,其实都是预谋已久。

那天下午,天上有厚重的乌云,CC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惨遭失利,第一反应是给男友发求现场安慰的信息。她多希望他见到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先来一个拥抱,说声亲爱的没事。

他很快赶过来了,脸上一副冷静至极的表情。他既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给她宽敞的怀抱,而是——要了她的试卷,开始不断地分析她做错的原因。其间还伴随着指责和不满意,比如,某道题他之前明明讲过,某个地方完全不该犯的错误……CC的心,或者说,任何一个姑娘的心在此时此刻都会有些失望吧!

从那以后,CC开始疏远他。

作为旁观者的我,把这一切当作戏剧看,我当然希望CC能获得完美的恋情,但事与愿违的时候,我就只好调侃了:按照你这么描述,逻辑君就是个直男癌嘛!

发现了问题的逻辑君主动找到CC询问原因,见他一脸赤诚,CC于是对他稍吐缘由,不出意外,他又开始原形毕露。他“语重心长”地告诉CC:罗素早就谈过这个问题,在哲学上,这件事情可以这么理解……

CC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劈头盖脸地把内心的一切负面情绪向他砸了过去,“哲学,哲学,你每天就知道哲学。你去和你哲学书一起生活啊,你怎么不找苏格拉底当老婆?”这回终于轮到了她展开了长篇大论,而这些话在逻辑君看起来一定是逻辑混乱、毫无道理、愚蠢至极的废话。

但他终于没有再说一句话,默默地拿起书离开了。

虽然CC对他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但分手的那天晚上,她还是哭成了狗。也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矛盾,多数男人认为,不能将一分一毫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上,而女人则是行动上的矮子,“明知道”却又“做不到”。

与逻辑君分开的后遗症是,很长一段时间,CC对一切书本知识产生了厌恶,考试成绩一落千丈,直到时间终于抹平了过去的伤痛。当她重新下定决心捡起学习,翻开书的一刹那,逻辑君教给她的所有考试技巧和学习方法不由得浮现脑海,CC才恍然意识到,他对自己的影响竟有那么大,她不再试图从生命中抹去他的印迹了。

本以为,需要我的一番安慰CC才能走出阴霾,谁知道,不知是逻辑君的言传身教,还是CC已经在一段感情中更上一层楼,她开始自我剖析:我不再讨厌他,但也不后悔当初的那个决定。他的很多话当时我听不下去,现在想来却是很有道理,足以受益一生的。可是,他更适合当我的知己,或者人生导师,而不是男朋友。他是我的益友,可以向他求教某一个哲学问题,或者人生道路上的困惑,但是在我难过、脆弱的时候,在我卸下层层伪装,我需要的是一句安慰、一个拥抱,而不是千言万语的大道理,不是苏格拉底曾如是说。

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我很庆幸能有这样一段奇妙的人生体验。他教会了我很多,让我明白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不适合当一个男朋友。事实上,无论是考试,学习,人生规划,在任何事情上我都远远不如他。但是如果可能,当他再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我很想教给他一件事——她要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道理。

我本想再调侃一句“人心好恶苦无常,好生毛羽恶生疮”,却发现此时此刻,是时候一本正经地说点什么了:一个人的优点之所以成为优点,是因为它是适度的,不偏不倚的。人生还有难得糊涂之说,更何况每道习题?你们的这段故事,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错的只是年少时不懂、不愿为对方更改的倔强和骄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