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诞生于112年前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兴学图强的产物。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人,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聪慧的才智,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

为了褒扬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北京大学设立了全校教师的最高荣誉———蔡元培奖,激励广大教师以获奖者为榜样,努力探求高深之学问,培养高尚之人格。本书收录的十位学者,是北京大学在110周年校庆之际,隆重评选出的第二届“蔡元培奖”的获奖者,他们是芮沐、严仁英、冯传汉、马旭、董申保、胡代光、唐有祺、黄枬森、翟中和、张恭庆。

通过本书的十位作者翔实、动人和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每一位获奖者充满曲折,却又矢志不移的精神历程,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在三尺讲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在传授着有形的知识,更是在传递着无形的信念。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教书育人对他们来讲,是神圣的天职。正是在每一天的平凡生活中孕育出了非凡的意义。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从来就具有引领风尚的作用,北京大学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一批卓越的老师,才能不断保持她那独特精神家园的社会影响力。

本书时值教师节之际呈献给广大的教师,让我们共同领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涵,感受到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承担和实现我们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为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河

2010年8月13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