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旧酒,温润醇厚

新瓶旧酒,温润醇厚

扫一扫,听我讲本文背后的故事

我录《百家讲坛》之际年五十又二,自觉已经老矣。年轻时头脑清晰、口若悬河的状态一去不复返了,人生最佳口语表达状态应是四十至五十之间,我是过来人,方有此悟。

今偶见当年录像,发现日月如梭,仅六七年时光,人又老了一截,虽不算垂垂老矣,但再无风华姿态。所以古人老是谆谆教诲年轻后生,要珍惜时光。

我如年轻时能再刻苦多读些书,如年轻时能将经典烂熟腹中,今天一定不是这个样子。中国的经典,在汉之前已完成,诸子百家都在那一段时期发出耀目之光,照耀后世几千年。这之后,凡学者皆大儒,只做仰视之释,强调身体力行。

明成化 海马纹天字罐(盖后配) 观复博物馆藏

艺术在此氛围下忐忑前行,少有创新,多在追摹。仔细想想,汉以后的各类艺术多以先贤的创造为蓝本,明式家具的框架简洁与战汉时期家具栏栅结构同刮简洁之风;宋元明清的许多陶瓷经典造型商周战汉已蔚为大观;玉器的制造,再改朝换代都会保留高古的符号;至于竹木牙角器,虽为雕虫小技,也都尽可能地向远古文化靠拢,表达敬意……

凡此种种,构成中华文明的洋洋大观。追求物化的中华民族,继承着先贤的思想,满足于安逸的文明,将生活一点一滴地美化,让我们看见文明的延续。

新瓶旧酒,越发醇厚。谨为典藏本序。

马未都
2013.8.15
——本文原为《马未都说收藏(精装典藏本)》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