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生活?

什么是好的生活?

日子过得舒适是太重要的一件事,过分清苦的生活会使灵魂折堕。

——亦舒

关于好的生活这件事,到三十岁之前我都没留心过。

因为三十岁以前本人所做的一切基本是为了生存——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活下来。三十岁以后呢?有点拔剑四顾心茫然。

因为工作的缘故,倒也常去各种五星酒店高级食肆,但住就住了,吃就吃了,觉得那种用钱堆出来的奢侈跟平常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那些金光灿烂的东西后面是人类的虚荣心和占有欲,它让你活得越来越飘,而不是越来越好。

第一次切切实实感受到什么叫好的生活是因缘际会。

十几年前去香港替一个大牌时尚杂志采访一位台湾女作家,本来说要到她家去拍,但她说家窄屋浅,于是借了一个世伯父的家拍照。

那天车子从中环上山,绕了不知多少圈,在一栋不起眼的陡峭的大宅前停下了。大宅依山而建,背山面海,侧面一个小门进去,并没有什么罗马柱汉白玉,就是迎面一个小池养了几尾肥大的锦鲤,衬几颗大的太湖石,还有几支淡绿的兰花,幽雅得很。

这房子有年头了,一切初入时都不觉有什么出奇,但坐久了,只觉得无处不舒服。

大宅是联排楼房,等于四幢四层楼房并排而立,管家把我们领进一楼的电梯,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四层楼房里也可以装电梯。

我们拍片的地方是最上面的一层,二百多平方米一分为二,一半是阳台,一半是房间,房间分别是厨房、餐厅和书房,书房走出去侧面是一个迷你小泳池。阳台阔大,正对无敌海景,白帆点点,巨大的三角梅横切过来,山幽鸟鸣,小风轻拂,无论是坐在阳台上还是坐在书房里,都心旷神怡。

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四幢房子各有大门出入,但阳台与阳台之间只有低低的花木相隔,小孩们可以穿来穿去。当时就想设计这座房子的人厉害啊,既有东方人的大家庭观又有西方人的隐私观,一家人,既住在一起相互照应,又各有独立空间,这大概是现代化大家庭最适宜的家居方式。

当时我们全待在书房歪着,等采访。我环视这间屋子,只发现一屋子半新不旧的沙发,四壁都挂着画,茶具上有细细金边,描着好看的玫瑰。我们这帮人喝完酒就开始困,四仰八叉地躺倒,头仰下去,碰到后面的画,仔细一看上面署名,徐悲鸿、黄永玉……肯定是印刷品吧,这些画得多贵啊,怎么可能就这么随意挂在墙上?但细看又不像印刷品,笔画真真切切。

正疑惑间,我看到小客厅柜子上的家庭照片,里面有个老人好面熟,上网一查,嗯,原来是他,名震亚洲的南洋富豪,家族传奇横跨了数十年。最大的感受只有一句话:咦,原来亦舒没骗我们,真正的大富之家一点也不金碧辉煌哎,一切都是半新不旧,但一切都是那么舒适就手。

嗯,这是大富之家的派头,富裕中产是什么样子呢,拜采访之赐,我也见过。

去采访住在九龙加多利山的一位奇人,那是香港嘉道理家族从清末就盘锯下的风水宝地。

从太子道一上来,旺角、油麻地的红尘喧嚣就被树林隔绝,白色的别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热带树林中,十足欧洲小镇的感觉。虽然只是九龙区的一个小小山包,但这么多年却一直是香港乃至亚洲最贵的豪宅区,在这里租住的明星名人无数,刘德华、吴君如、澳门赌王还有故去的张国荣,还有,要拜访的奇人。

奇人当然没有住在别墅里,不是他住不起,而是他现在住的大楼是他九岁起就生活的地方。1958年母亲将这里租下,到1978年,他家从“文革”中慌乱的中资公司的手中买下来,五十七年里一直安居于此。而对于天下的张爱玲迷来说,山景大楼是有“宝光”的所在,因为张爱玲1961年曾借居于此写剧本。世事沧桑,张爱玲这一生住过的地方,也大约只有此处的风景未曾大动,一座不起眼的六层黄色公寓楼,若不是车库里开出开进的锃亮房车,你半点也想不到这旧旧的公寓里也藏龙卧虎。

低调、老派但又有格调和气势,就算到了现在,你仍然可以从山景大楼锃亮的老式电梯和雅致的水磨石地面,遥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摩登风光。

有人问阿城,为什么要不停地去看好的东西?

阿城想了半天,说为了见识,就是当你见惯了好东西,不好甚至不太好的东西你自然一看就知道,装腔作势的东西绝对入不了你法眼,所以人千金难买的只有两个字:见识。

真正好的生活就是实实在在的,滋味绵长的,一切都如此妥当,你想到的他想到,你没有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最高的准则只有四个字:舒适方便。

你看,什么都是灰灰的,淡淡的,一方面是存在的时间是有些年头了,一方面是主人很明显不喜欢新簇簇热辣辣呛鼻子的那种味道,不要显眼,不要炫耀,但是一切又要是最好的。王尔德说过:“我的品位很简单,我只要最好的。”

喜欢画,价值连城的画随意挂在墙上供朋友观赏;喜欢茶,上好德国瓷器就摆在桌上大家取用;做饭的厨房漆成庄重的墨绿色,宽敞得像间大教室,冷气充足,菲佣们一边有条不紊煲着汤一边轻声说笑——连工人们工作的地方都这样舒适体面,可以想象主人们住的舒服程度。

真正好的生活就是让所有生活在此处的人感到舒服,感到恰如其分。这种好无疑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的,因为完全不用考虑钱,但更需要的是享受过多年好的生活的那种历练,以及愿意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安然的诚意。

真正好的生活是需要付出心力的,是要有爱的,也是有硬标准的:

首先它应该是充分的,不忧虑短少的。

我的一个朋友是位女作家,容貌美丽,更做得一手好广东菜。最让我倾倒的是到她家去总有一种让人坐下就不想离开的吸引力,一切都触手可及,丰富无比。酒柜里有好酒,茶柜里有好茶,干燥箱里有好烟,冰箱里有各地搜罗来的走地鸡高山羊台湾酱油生巧克力……

富足是一定的,但奢华又绝对谈不上,生活保持在一个特别好的状态,丰满而不累赘,轻盈又充满乐趣。春天吃椿啊秋天就吃蟹吧,夏天要有荷花啊冬天摘几支梅吧,你一赞她有钱,立即自谦道“老广州人都是这么过的”。

其次它是随性的,不害怕损伤的。

白色羊毛毯买回来,放在家里任意踩,“反正它本来就是让人踩的”,这是我采访过的周信芳的女儿周采茨公主的名言。

当年她孤身在香港打拼,也没有很多钱,住着公寓,但还是梨园公主的派头,既然它只是地毯,就让它回归地毯,而不是让它像祖师奶奶一样被供着,这就是过惯好生活的人的洒脱和不为物累。

最后,能力范围之内,它是最好的。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大学同学家,当然她现在买了更好的地方,但我老也忘不了刚刚毕业时她置办的那个家:岳麓山下的一间公寓,两夫妇没花多少钱把家里装饰得极好,所有东西都是经过筛选的,品质良好的,更是细节温暖的美好的,她那安静的厨房窗户上两片绣花窗帘一直在我心里飘着——爱生活的人总能让人感到活着是如此美好,无论如何,自己的日子值得我们好好善待。

真正好的生活就是实实在在的,滋味绵长的,一切都如此妥当,你想到的他想到,你没有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最高的准则只有四个字:舒适方便。

摄影/林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