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三年庚戌(1490) 四十一岁

弘治三年庚戌(1490) 四十一岁

自守甚严,非其人不交。士子及门受业者则不拒也。寿宁侯未遇时,与公有连,及贵,绝不与通。

文传云:“寿宁侯贫贱时,与公有连,比贵,方凭藉用事,势倾中外。公绝不与通,岁时问遗亦辄麾去。或者以为过,公曰:‘昔万循吉攀附昭德,吾窃耻之,乃今自蹈之耶?’”行状亦云:“非其人,绝不与交。权门势家,足迹不至。远近士子多愿及门,虽中贵亦遣弟侄从游,公皆绝之。……寿宁侯之未遇也,与公有连,及既贵,绝不与通,召饮亦不往,士论高之。”

寿宁侯,即张峦,据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三“戚畹”丘濬《推诚宣力翊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寿宁侯赠太保追封昌国公谥庄肃张公墓志铭》与《明孝宗实录》卷六六:张峦,字来瞻,其先河南人也,后徙山西之徐沟,又徙河间兴济,故今为畿内人。为邑庠生,累试不利,成化壬寅(十八年,1482)入太学。成化丁未(二十三年,1487),其女十七岁,应选为皇太子妃,特授鸿胪寺卿。明年,上登极,册立中宫,超拜公。“恩养之盛,先后戚畹莫与为比。峦既显贵,知敬礼士夫,待故旧皆有恩意,人多誉之。”“公略不改其儒素,使者及门,稽首拜,嘉什藏唯谨。”“然颇自盈溢,为后来奢纵之渐云。”有连,即有姻亲关系也。

按: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二“谈异三•王延喆”云:“明尚宝少卿王延喆,文恪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龄之妹,昭圣皇后同产。”然王鏊《继室张孺人墓志铭》云:“翰林院侍讲王鏊之继室张氏,其先湖广之孝感人,曾祖思忠,洪武间佥广西按察司事,谪河间之沧州,遂为沧州人。祖某,父实,丹阳令。丹阳少孤,依蔡氏,故又姓蔡氏。”与张峦家世全不相同,且丘濬《推诚宣力翊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寿宁侯赠太保追封昌国公谥庄肃张公墓志铭》与陆粲《前儒林郎大理寺副王君墓志铭》均未提及王鏊为张峦之女婿,王延喆为张峦之外孙也。又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谢文正骤用”:“杨(常熟杨宪副仪)又云:孝康之妹后嫁刘阁臣长子。”故《池北偶谈》之说盖后人臆造也。或因兴济与沧州在明代同属北直隶河间府而相邻,王延喆又致产不訾,生性奢豪,故后人附会也。

万循吉,即万安,昭德当指万贵妃,以其初居昭德宫也,据《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六:万贵妃因受到明宪宗宠爱,“服用器物穷极僭拟,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赉赐金珠宝玉无算。甲第宏侈,田连州县。”《明孝宗实录》卷二四云:“弘治二年三月……己巳(十一)……是时,指挥万通为昭德内妃兄弟,有宠。(万)安以同姓结通为族。”

二月,同考会试。

见徐溥《谦斋文录》卷二“序文”《会试录序(弘治三)》。

作诗《送刘世熙任四川佥宪序》。

见本集卷十“序”。

刘世熙,即刘杲,据《明武宗实录》卷一〇六,刘杲,字世熙,苏州府长洲县人。成化乙未(十一年,1475)进士。盖王鏊之同年与同乡也。《明孝宗实录》卷三十六:“弘治三年三月……戊午(初六)……升刑部员外郎刘杲为四川按察司佥事,提督水利。”

吴宽《家藏集》卷十八“诗”有《送刘世熙赴四川佥事,管水利》,又卷四十六“引”有《送刘世熙佥事诗引》。

作诗《送陈员外于章分司芜湖》。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君去分司正值春”之句,当作于本年春。

陈于章,即陈绮,《(嘉庆)太平县志》卷十一下“人物志二•仕进•明”:“陈绮,字于章,号得闲,金清闸头人。……成化戊戌(十四年,1478)登进士第,授中书舍人。升工部副郎,抽分芜湖,悉循旧额,于己无所入。”《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八“职官四•芜关分司”:“陈绮,浙江太平人。进士,员外郎,(弘治)三年任。”

作诗《寄汀漳守备西指挥》。

见本集卷二“诗”。其题注曰:“尝守吴之金山卫。”其诗有“几年作镇过龙溪,记得将军旧姓西”之句。

吴宽《家藏集》卷十六“诗”亦有《送西指挥分守汀漳》,其诗有“坐镇东隅二十年,平生文事欲兼全”之句。西指挥,《(乾隆)金山县志》卷三“职官二•题名”:明卫指挥使有西贵、西贤兄弟,徐州人,不知为谁。

作诗《送陈尧弼知会稽》。

见本集卷二“诗”。其题注曰:“旧知吴江。”

陈尧弼,《万历会稽县志》卷九“礼书一•官师表•令”:“弘治三年,陈尧弼任。”又卷九“礼书一•宦迹”:“陈尧弼,字秉钧,大理人。弘治中知县事。其政务兴利补弊,尤注意于学校。……迁太仆寺丞。”

作诗《送张时学知遂安,任叔顺知定海》。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自惭未得为知己,临别新诗已漫题”之句。

张时学,即张学,弘治《常熟县志》卷四“乡举”:“成化七年(1471)辛卯科:张学,字时学,教谕懋之从弟。由儒士中授知遂安县。”《(民国)遂安志》卷四“职官•名表•知县”:“弘治三年,张学。”任叔顺,即任顺,弘治《常熟县志》卷四:“乡举”:“成化七年(1471)辛卯科:任顺,字叔顺,奚浦人。授知定海县,改沿山。”《(嘉靖)定海县志》卷三“秩官表”:“弘治三年至五年,任顺任知县,由举人,兴学校,崇民隐。”

作诗《送白廷臣知崇仁》。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短棹还思过采菱”、“十年乡榜忆同登”之句,其小注曰:“廷臣家采菱港。”

白廷臣,即白晟,《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十九“选举•举人”:明成化十年(1474)甲午有白晟,太仆寺丞。《(弘治)抚州府志》卷九“公署三•县官题名”:“(崇仁)知县白晟,武进人,弘治元年至弘治十年任。”《同治崇仁县志》卷六之三“职官志•名宦”:“白晟,南直隶武进人。弘治元年(1488)戊申以进士任。政平事简。民苦南北二运及宗藩禄米,侯具谒请豁,议定以后不得加派,民甚德之。”盖王鏊乡试同年也。

作诗《送周民则同知袁州》。

见本集卷二“诗”。

周民则,即周楷,弘治《常熟县志》卷四“乡举”:“成化十[十一]年(1474)甲午科:周楷,字民则,芝塘人。任袁州府同知。”《(正德)袁州府志》卷六“职官•大明•同知”:“周楷,字民[明]则,常熟人,弘治间任。”

作诗《送吴大常[章]还宜兴》。

见本集卷二“诗”。其题注曰:“编修克温父。”其诗有“试罢彤廷便乞还”之句。

吴大常,即吴经,据费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卷十九“墓表类”《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奉直大夫吴公墓表》,吴经,字大常,常州宜兴人。太师徐溥之妹夫。后以贡入太学。“弘治初,赍贡函北上,试即拂衣而归。”

按:本集作《送吴大章还宜兴》,费宏《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奉直大夫吴公墓表》、靳贵《戒庵文集》卷十六“墓志铭”《明故封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吴公墓志铭》皆云吴俨父名大常,又沈敕《荆溪外纪》卷七“七言八句”引王鏊此诗,题作《送吴大常还宜兴》,本集当误。

吴克温,即吴俨,据朱大韶《皇明名臣墓铭》巽集“正德纪年”汪佃《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肃吴公传》,吴俨,字克温,别号宁庵,常之宜兴人也。举成化丁未(二十三年,1487)进士。时任翰林院编修,为王鏊同僚也。

作诗《送钱正术还姑苏》。

见本集卷二“诗”。

钱正术,未详其人。正术,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五“职官志四”:“阴阳学。府,正术一人,从九品。”

作诗《送僧》。

见本集卷二“诗”。

作诗《奉和谢氏三亭之韵》(《望海亭》、《仰高亭》、《采藻亭》)。

见本集卷二“诗”。

谢氏,即谢铎。三亭,倪岳《青溪漫稿》卷十六“记”《缌山三亭记》云:“翰林侍讲黄岩谢先生鸣治既拜大司成之命将赴南雍,手一卷抵予俾记其所谓三亭者。……西涯学士与诸公赋诗以记其胜,积而成卷,复为题之曰《三亭杂咏》……”王鏊之诗盖作于此时。

作诗《送谢祭酒之任南雍》。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峻节高怀自可亲,两年史馆况为邻”之句。

谢祭酒,即谢铎,《明孝宗实录》卷三八:“弘治三年五月……甲戌(二十三),升翰林院侍讲谢铎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吴宽《家藏集》卷十八“诗”有《送鸣治擢南京祭酒》,李东阳《怀麓堂集》卷二十九“文稿九•序”有《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

作诗《赠毛给事序》。

见本集卷十“序”。其序云:“贞甫拜南京给事,问于翰林王鏊。”

毛给事,即毛珵,参见本谱成化十八年条,《明孝宗实录》卷三八:“弘治三年五月……乙亥(二十四),擢进士……毛珵为南京给事中……珵,工科。”

作诗《玉汝看葵见寄》。

见本集卷二“诗”。玉汝,即陈璚。

作诗《古愚》。

见本集卷二“诗”。

作诗《寄题明秀楼》。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山水吴中夸独胜,观游昔日记吾曾”之句。

明秀楼,未详所在。

作诗《送周进士炯还常熟觐省》。

见本集卷二“诗”。其题注曰:“同年近仁子。”

周近仁,即周木,弘治《常熟县志》卷四“乡举”:“成化十[十一]年(1474)甲午科:周木,字近仁。”又卷四“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谢迁榜:周木,任南京行人司左司副,升吏部稽勋司郎中,再升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周炯,弘治《常熟县志》卷四“乡举”:“弘治二年(1489)己酉科:周炯,字光宇,参政木之子。”又卷四“进士”:“弘治三年钱福榜:周炯,任工部主事。”

作诗《玉汝作东眺轩不忘在东诸君子也,次其韵》。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城东有暇还相过,宾席年来左特虚”之句。

在东诸君子盖指居崇文街之东的吴宽、王鏊、朱文等人也。本集卷二“诗”《陈给事玉汝羞鼈见邀……》有“巷口人家且不遥”之句,陈璚宅大约在西边巷口。

作诗《诸葛武侯》。

见本集卷二“诗”。

作诗《徐詹端寿词》。

见本集卷二“诗”。

徐詹端,即徐溥,詹端,即詹事,然时徐溥已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矣。《明孝宗实录》卷五:“成化二十三年十月……癸巳(二十七),命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徐溥入内阁参预机务。”又卷七:“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卯(二十),敕吏部……侍郎徐溥升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据吴宽《家藏集》卷四十五“序”《少傅徐公寿诗序》与邵宝《容春堂前集》卷十三“序”《少傅徐公寿诗序》,徐溥生日为七月二十一日。徐溥时年六十三也。

作诗《赠顾镛》。

见本集卷二“诗”。其题注云:“镛,顾仲英之孙。仲英,元季昆山巨家,与杨铁厓等为诗社,有《玉山草堂集》。仲英子元臣[巨]国初徙籍凤阳。”

顾仲英,即顾德辉,据都穆《吴下冢墓遗文》卷二顾仲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与卷三殷孝伯《顾府君墓志铭》:顾德辉,一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世为苏之昆山人。“年三十乃刮劘旧习,更折节读书,崇礼文儒,师友其贤者。喜购古书名画、三代以来彝鼎秘玩,集录鉴赏无虚日。甫逾四十,悉以田业付子若婿,改筑园池于旧宅西偏,名曰玉山佳处。日夜与客酌酒赋诗为乐。”“岁戊申(洪武元年,1368),从其子迁临濠而卒。”

按:本集仲英子作“元巨”,顾仲瑛《金粟道人顾君墓志》云“生男:元臣”,殷孝伯《顾府君墓志铭》亦云“子男五人:元臣……”,盖“元巨”当误。本集又云顾镛乃仲英之孙,殷孝伯《顾府君墓志铭》所列仲瑛诸孙,无镛之名,吴宽《家藏集》卷十三“诗”《赠顾正科镛还中都》题注云“仲瑛五世孙”,当是。

作诗《太平鸟》。

见本集卷二“诗”。

冬,作诗《送表兄叶志通》。

见本集卷二“诗”。其诗有“十年积相思,举此一杯酒。少时同嬉戏,今已成皓首。行云游四方,寒郊折衰柳”之句。

叶志通盖王鏊母叶氏兄弟之子也。

作书《与王守溪修撰》。

见《西村集》卷五“尺牍”。其文略曰:“去岁,两得手教,勤勤恳恳,可见足下之不忘于弟也。……孟府尊在郡大振纲纪,宿猾以次剪除,小民乐业。然不克逞其志者造不根之语,士大夫又从而鼓之,可惜也。今已丁去。……杨君谦来布此草草。兔颖十管表意,麾顿万万。”

,据史《西村集》卷首引《吴江县志•隐逸传》:史,字明古,苏州吴江县黄溪人。守祖训,不愿仕进,隐居著书。喜交游,持信义,游其门者不绝。吴文定公宽、李太仆应祯、沈布衣周皆交契唱和甚富。

书中所提孟府尊,即孟俊,《(正德)姑苏志》卷二“古今守令表上•国朝•知府”:“孟俊,咸宁人。弘治二年以监察御史升任,三年以忧去。”故此书当作于弘治三年也。王鏊时已升为侍讲,此言修撰,盖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