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主人公究竟是清醒的战士还是精神病患者的争论,已经进行得很久了。小说体现的思想到底是阶级论还是进化论,以及这篇作品有没有和平进化思想,50年代以来也陆续有过不同意见的商榷。讨论是有进展的,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于作品的实际。一些同志放弃了自己最早提出的并不正确的看法,如朱彤在最近写的《论鲁迅小说独创的贡献》一文中说:“我以前写到狂人,认为他并不疯,不过给罩上疯子的名目,好像精神上发了狂,其实他是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个错误的看法影响过一些人,我是深有负疚之感的。”一些原先认为《狂人日记》是阶级论思想或者认为有和平进化观点的同志,后来也未再发表文章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不同的认识并未完全消泯。为了把有关《狂人日记》的讨论继续推向前进,争取比较透彻地解决一些问题,求得基本一致的认识,我以为,当前的关键在于从理论上辨明鲁迅这篇小说的创作方法。

说来也怪。《狂人日记》这篇总共才六七千字的小说,从它出世以来,已经被冠上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头衔。最早是成仿吾同志,他在《〈呐喊〉的评论》一文中说:“《狂人日记》为自然派所主张的记录……可以概括为自然主义的作品。”[1]二三十年代较多的评论者,则认为这是篇现实主义的小说。例如,刘大杰的《鲁迅与写实主义》一文就说:“1918年登在《新青年》的《狂人日记》,便是鲁迅披上写实主义的服装,出现于中国新文坛的第一声。”[2]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都沿用30年代的看法,把这篇小说和《呐喊》《彷徨》中其他诸篇放在一起,统称之为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但那时的“现实主义”,是个囊括积极浪漫主义在内的极宽泛的概念,因此,主张狂人是并不真疯的清醒战士或英雄人物的,主张狂人是已经发了狂的战士的,以及主张狂人只是普普通通的狂人的,这几种对立的见解,都可以包容在现实主义名下。1958年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之后,中国文艺界开始将浪漫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从现实主义概念中分离出来,有些同志也就把《狂人日记》看作浪漫主义或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作品。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