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中的英国

下午茶中的英国

英国下午茶

一个冷雨霏霏的秋日午后,约一位英国女士谈点事情,自然就想到把时间定在3点左右,在某个饭店的咖啡厅里喝茶。英国人习惯在这个时段喝下午茶。

就像广东早茶是用茶引出一系列繁复的吃食,英国下午茶里,茶也只是个“引子”,引出的是花样繁多的点心和生活方式,确切地说应叫下午茶点。在这个一味小资起来的时代,国内有些大饭店和咖啡店专门打出了“英国下午茶”的招牌,名目繁多,程序繁复,成了一种白领时尚。而在某著名茶乡,居然出现了争喝立顿红茶而将本地产高级绿茶在盆中泡水洗手的“壮景”,此种现象令人大为诟病,因为绿茶和立顿红茶之间本无高下之分,仅仅是口味的区别。用中国绿茶洗手后去饮立顿红茶是对茶本身的亵渎。

有趣的是,我端起奶罐要为这英国女士的茶里加奶,她却说不要,只喝清茶。我只好只给自己的茶杯里加奶。这时英国女士对我说:“You are very English(你很英国化嘛)。”

我知道她认为我是在“赶时髦”或者至少是为了招待她而给红茶加奶,便对她说:“你以为中国人喝茶都不加奶,所以你也入乡随俗不加。但没想到我这个中国人喝立顿红茶要加奶。”她笑:“那你就不像中国人,我则不像英国人。”我也笑:“倒不是因为我在英国生活过就学了英国人,而是我的胃这个时候需要喝加奶的茶,是本能使然:秋雨绵绵又是午后两餐之间,我的胃需要温暖、滑润不刺激的东西,那就是点心和加奶的红茶了。如果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我肯定想喝的是半凉的绿茶,祛火,而那个时候即使是凉的红茶都会让我感到燥热。”

由此我推断:英国人发明了下午茶点的吃法,多半是因为英国夏季气候凉爽,春秋微寒而冬季湿冷的原因。不过英国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喝立顿红茶加奶,在早餐和下午茶时分以外的时间里他们也会喝点清淡的茶,既不加奶也不加糖。或许喝淡茶纯属为解渴,喝奶茶是为了消化食物吧。

我这个茶与胃藕断丝连的说法有点歪批英国下午茶的味道,但英国下午茶的确是出自肠胃的需要,而后演变成了一种风尚。

据说下午茶发端于维多利亚时代,贝德福公爵夫人安娜难以打发漫长悠闲的下午,百无聊赖中感到有进食的欲望,但此时离晚餐和晚会尚早,就让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这样的茶点吃起来很是惬意,安娜便邀请好友一起用茶点,让茶与精致的点心伴随她们度过午后时光。

从此下午茶成了贵族社交圈内的风尚。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贵族和有产者到午后3-4点要用茶,普罗大众亦然,不同的只是茶点的品质与氛围而已:前者在花园洋房和精致的咖啡店里品尝精细的点心,后者完全可以在自家的小厨房里或杂乱的工具间里用一块抹了黄油的粗面包就着大茶缸子里的浓茶打发这个时段。这个时段的休闲是举国上下的统一动作,没有法律条文规定,蔚然成风,形成了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英国人号称是“生来自由”的民族,下午茶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布衣荆钗,成为每日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小憩,更透着这个民族的闲适情调和底层人追求个人权利的态度tea break,此等享受简直是天赋人权了。

但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特色有三:幽雅舒适的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花园,丰盛的冷热点心(要由女主人亲手调制)和高档的茶具(细瓷杯碟或银质茶具,茶壶、过滤网、茶盘、茶匙、点心架、饼干夹、水果盘、切柠檬器,全都银光闪闪,晶莹剔透。据说在缺乏阳光的英国,银质茶具往往透着人们对阳光的渴望)。当然最好再有悠扬轻松的古典音乐来佐茶,宾主都要衣着得体。维多利亚时代女人去赴下午茶会必得穿缀了花边的蕾丝裙,将腰扎紧,茶要滴滴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仪态万方。男士则要衣着淡雅入时,举止彬彬有礼。下午茶会是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场合。至于一般家庭的升斗小民,他们也利用下午茶的时间走亲串友,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厅里,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烤制好虽然样式不太精美但用料绝对实在的点心,供客人享用。

至于自家的下午茶则没那些礼仪,但也全然是要关起门来营造点气氛,把玩点小小的情趣,家人其乐融融地小聚,也很风雅,这样的场合也会请某个私人朋友加入,那是完全当成自家人对待的莫逆。有的人家甚至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某个角落的落地窗前观察着窗外的某一幅固定的景色饮那杯茶,每天观察窗外景色与前一天的细微差别,365天的同一时刻只看一个地方想一个地方,真是执着的浪漫。不少英国人往往一个人也要全副武装地用下午茶点,一招一式、一点一滴,毫不敷衍自己。

我有幸得此殊荣,到一个从小离开英国,在罗得西亚多年后又移居澳洲的英国人家里喝下午茶,没想到越是远离英国,人家英国的传统越是保持得一丝不苟,比老家人更纯粹些。老人的女儿说她父母的这一套招式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现在的英国人里都少有如此纯粹的。我还记得那天的茶点是老太太用精致的雕花木制小推车缓缓推进客厅的。车上除了细瓷茶具,还有老太太自己烤制的各式糕点。注意,正宗的下午茶,点心绝对是主人家的主妇亲手调配和烤制的,如蛋糕、吐司、司康饼、三明治等,透着真诚和殷实,气氛就立时亲切热烈起来。如果用外面买来的糕点,无论如何喝茶的气氛差了那么一点热络。但也因人而异,现在的年轻人就很少有自己烤点心招待客人的。

英国下午茶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广为传播,被接受后又被人们广为实践,说明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多么值得推崇。

D.H.劳伦斯的下午茶

英国的文人艺术家们在下午茶时分的社交活动是司空见惯的,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文人圈就最为典型。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姐妹和莫雷尔夫人为两个中心的茶会和沙龙简直成了20世纪初伦敦文人艺术家交往的经典一景。我读过的英国文学作品中,似乎到处都有与下午茶有关的场景,但专门描述下午茶时分的段落反倒没有什么印象,可能是下午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家不以为然了。印象最深的是移居英国的新西兰现代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费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富贵人家为举办一场下午茶会,在花园里搭帐篷,请专门的乐队,做精致的点心,定制昂贵的糕饼,煞费苦心,不亚于一场大型私家宴会。这是我读过的小说中对下午茶最为细致的描述了。同样是移居英国的美国心理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也为英式下午茶点的情调所折腰,其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开篇就是泰晤士河畔典型的英国风景中进行的一场雅致的下午茶会,一幅山光水影浓淡相宜的下午茶油画。

有趣的是出身工人阶级的作家D.H.劳伦斯,他笔下的煤镇生活特别是工人家庭的生活却流露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小资情调。工人家的花园啦,钢琴啦,书柜啦自不必表,单单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那顿下午茶就让中国读者初读起来心生疑窦:100年前的英国煤镇的底层普罗们怎么会这么有情调,这么滋润?别的作品不提,仅那部令劳伦斯名垂青史的发轫之作《儿子与情人》,仔细翻翻,里面的人似乎天天在喝下午茶:工人子女们约会时是用着下午茶谈情说爱的,访亲探友时主人家以下午茶招待,男女情侣进诺丁汉城里逛街时要进咖啡店喝茶,矿工家里星期天家人温馨地坐在客厅里用茶点……

英国下午茶在劳伦斯笔下的工人生活中如此流行,他们的生活为这种下午茶文化氛围所弥漫着。劳伦斯的作品对此做出了鲜明生动的记录,成了英国工人阶级情调的忠实写照。如果说以前我对劳伦斯这种描述的真实还有过怀疑,那么我在英国参观了劳伦斯家的几处故居,看到客厅里精致的茶具,在曼彻斯特的工业革命博物馆里了解了英国工人的生活方式后,我相信了。后来我又读了汤普森的大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出版),那部著作以纪实的笔法描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它使我相信:英国的工人阶级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在生活方式上向上流社会看齐的阶级,深受上流社会文化的同化并主动被其同化。我在书评中写道:“这是一个不断向上流社会看齐的上升着的阶级,他们明白自己的局限和社会分工,似乎并不在乎夺取权力,而在乎取得合理的报酬,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天赋的人权,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

由此看来,下午茶文化如此深入其骨髓就是自然的了。有人批评劳伦斯势利眼,在作品中拔高了英国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晋身上流社会做铺垫,说这话的人一定不是出身于英国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劳伦斯是写实的,他没有拔高英国的工人,他自己就是受着这种情调的熏陶长大的,这种情调是属于英国的,不分王公贵胄和黎民百姓。所以劳伦斯经常铿锵地说:“我是英国人,我的英国人本性就是我的眼光。”

读劳伦斯的作品居然品出了英国下午茶的味道来,是个意外的收获,下午茶的醇香就在字里行间浮漾。于是我们看到:

《菊香》里矿工的妻子在昏暗的油灯光下为家人准备着午后的茶点,深怀怨怼但又不无期盼地等待着矿井下的丈夫回家。但最终等来的是丈夫闷死在井下的躯体,一家人生离死别竟是以一顿简陋的茶点做前奏的。好不凄凉的故事。

《儿子与情人》中几乎每一章都出现的下午茶场景,馨香,浪漫,苦涩,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矿工和他们的子女在下午茶中体验着人生的各种滋味,那个颇有小资情调的矿工妻子铺上上好的桌布,洗净细瓷的蓝花儿茶杯,请来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小镇牧师,共享一个昏暗但暧昧的午后。还有一派田园风光中农舍里的茶点,那些乡间秀才之家的茶点朴素而殷实,普通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敦厚而真诚。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那一介凄艳怨妇,在幽暗的贵族豪庭的下午茶会上与猎艳的三流作家秋波暗送,摩肩举杯之间就通了款曲,定下了幽会的时间地点。但那些身心苍白的上流社会男人终于是抵不过那个有着哲人般气质加雄劲性力的猎场看守麦勒斯的魅力,查泰莱夫人还是进了猎场看守的小屋,与他共享毫不精致的茶点,然后共赴温柔之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恋爱中的女人》里那场幽会茶点更是极尽铺陈渲染,一对恋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驾车驶过起伏的山林,蓦然瞥见空谷中高耸的大教堂,发现自己来到了南威尔古镇,那是拜伦的家乡。他们来到镇上一座由14世纪驿站改建的假日酒店,浪漫地享用午后的茶点,不同的是,这时已经是暮色苍茫,这顿茶点已经是经典的晚茶(high tea)了。这种介于下午茶和晚餐之间的茶点内容更为丰盛,除了热茶,还有冷盘,色拉,肉馅和苹果饼。这是典型的英国式生活。然后是激情的交流,是爱的狂喜。我有幸置身于那个古老的驿站酒店,在那里想象着劳伦斯是如何以此地为背景构思这段情节的。我相信,劳伦斯还是小镇教师时游历至此,就幻想过与某个上流社会的女人在这个14世纪修建的老房子里共享下午茶。日后他和德国贵族女人出游,肯定在这里实现了他的奢望,后来他终于与这个贵妇私奔并结为秦晋,写作这部现代主义大作时才有了这个情节。

劳伦斯的作品读到这个份上,也成了一杯卓尔不群的下午茶了。作为一个劳伦斯译者,这杯下午茶估计是要伴我度过今后更多的午后。

咖啡无道茶有道

按照董桥先生在随笔《茶》中所引用大理论家罗兰·巴特的话说,英国人视每天上下午两顿茶点为“人权的甜品”。咖啡则是只有在正餐后才喝的。这话很确切。咖啡是消食的形而下器物,而茶则兼有愉悦精神的形而上之道,所以说咖啡无道茶有道。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就是这种情形的典型写照。

英国大学校园里喝茶一般都是在学校的咖啡点心店里,咖啡店一般都设在风景宜人的地段,或面对花园草坪或临水而建,来来往往都是神情单纯的学子,与周边美丽的环境很是和谐。我访学的诺丁汉大学主楼的咖啡厅就在湖边的小山上,人们喜欢将茶点端到外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用,还可以俯瞰山下碧蓝的湖水与洁白的游船,煞是惬意。

上午两节课,11点前后,点心店里就挤满了买茶喝的师生。这是在疲劳的课间用茶缓解一下紧张的神经,一般都喝得比较匆忙,要了茶,加了奶就离开,很多人是端着加了盖子的纸杯匆匆赶回教室的,坐定,打开纸盖子,晾上,边听课边消受那杯茶。这杯茶往往花去半镑钱,再买个巧克力条或华夫饼干佐茶,中国人一算等于十多元人民币,纯属浪费,就很少有人吃这茶点。

但英国人是必吃这茶点不可的,别看他们穿着很旧的衣服和靴子。照中国人的算法,这一天几顿“小零嘴儿”的钱省下来足够买很亮丽的衣服和靴子了。可英国人就是要吃每天上午这一口儿,再穷也得吃,像是补血一样。他们在吃茶点上决不含糊,一天几个teabreak,花费不菲,要花上三镑呢。

而下午茶则就讲究了,纯属是消闲。午后的课上完了,可以彻底放松一下,大家就趁此机会聚聚。其经典下午茶搭配是红茶配司康饼(Scone)。Scone是下午茶茶点必备的点心。这是一种苏格兰点心,传统吃法是用手将Scone掰开两半,一半涂奶油,一半涂果酱,然后两半夹在一起吃。这种点心与红茶,被称为“永恒搭配”。

我在英国一年,真正的家庭下午茶没有吃过几次,倒是这种校园里的下午茶经常有,有时是和老师,有时是和朋友同事,一起享受阳光和清风,该讨论的很多议题都在这种小情小调中有了答案,很多朋友就以茶为媒结交下了,反倒少有请客吃饭的,真正是君子之交淡若清茶。读书人,这样的境界应算最佳。

有一篇文章谈到剑桥大学校长布罗厄斯时说:“在剑桥生活了20多年的布罗厄斯,这样诠释‘剑桥精神’:活跃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学术自由。而形成这一精神氛围的重要形式,他认为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时自由随意的交流。”教授学者们把学术课题带到下午茶上来讨论,书香茶香交融,那种轻松雅致的氛围比英国大学里流行的西装革履的高桌宴会更让人感到亲切自如。“有人戏言,剑桥大学六十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纪录,和剑河边悠闲自在、天马行空的下午茶闲聊分不开。英国人传统的下午茶,在剑桥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含金量。”此言极是。

在国内,中国水墨画似的山水,确是要在绿茶的袅袅清香中才品得出其韵味。可在这奶油飘香的咖啡点心店前俯瞰油画般的自然风景,又必啜红茶品尝西点不可了。更为实际的是,这顿下午茶之后,人们往往要奔向体育场和游泳馆,而英国人的晚餐时间又比较晚,一般在8点左右,这顿茶点起着承上启下的“垫补”作用,因此大家吃得格外香甜。

英国的下午茶,就是这么实际而又雅致的一个重要的必须。所以吃起来一般总是有好心情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冷不丁嵌入那种下午茶的“语境”中,除了身心的放松和欣然,确实难以体验到董桥所引古人对“茶里乾坤”的描摹:“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荫矣”!这种境界,恐怕真的是要在中国的语境里才能品出个中滋味。活活“嵌入”英伦的氛围中,满脑子古训,反倒觉得自己不伦不类。不如就暂且忘却的好,只顾品这茶,赏这景,因为这茶和这景儿是天作之合。

在英国喝英国下午茶,那天时地利人和的醇香是会长久绕心不去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