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长安,是一个能够引起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记忆的地名。汉唐的辉煌,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盛世之梦;丝绸之路的起点,彰显着中外贸易繁荣的煌煌胜景。长安不仅在历史上多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质炳焕、名家云集的文化中心。延续千余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理解,相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参照物是古希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照物应该直追汉唐;不是恢复汉唐的形制,而是继承和光大汉唐的伟大文化自信和包容精神,长安是承载着汉唐伟大文明的标志性载体。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不同地域的文化汇合交融而成。各异的地域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又影响着该地域的文化精神。长安位于我国腹地,“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旧唐书·郭子仪传》),历史上有多个王朝设都于此。自周秦汉以来,长安不断发展,至唐代达到鼎盛。贞观年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资治通鉴》)。到玄宗时盛况依然不减,王维诗中说:“九天宫殿开阊阖,万国衣冠拜冕旒。”正是当时万国朝拜的图景。长安也是唐代的思想文化中心与文学活动的重镇。《五经正义》的编纂,《开成石经》的刊刻,以及中唐儒学复兴的浪潮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唐一代著名的文学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杜牧等无一例外地在长安及其周边地区或长或短地生活过,他们的不少经典作品也是在这一区域创作的。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区域一度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发达程度。唐以后,政治中心东移,长安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但是关中文化并未湮没无闻。这一地区仍有文化名家不断涌出,文化成果也颇为丰富。在北宋,以张载、吕大钧、吕大临兄弟等为代表的“关学”,一度与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形成鼎立之势。作为著名关学家,张载提出“学贵于有用”,倡导对社会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关中文化精神的一次理学总结。及至明代,吕柟、冯从吾等关学人才纷涌而出,王阳明甚至感叹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答南元善》)清代号称“关中三李”的李颙、李柏、李因笃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关学,他们倡导明体适用、匡时要务、学贵实效等主张,重视躬行实践,使关学走上笃实重礼的实学化道路,对关中地区民风、民俗及人文素养影响深远。20世纪以来,秦地的小说、电影、美术、音乐等也颇具特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千余年的文化绵延,共同构筑起长安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的长安为我们留下了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地域文化精神的遗产。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既有诸如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明城墙、碑林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涵盖了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文人吟咏长安的诗文便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关于长安的吟咏,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21世纪的今天,从未停止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和当代的文艺名家都留下了关于长安的精彩篇章。

山水格局,长安之风骨;历史文脉,长安之魂魄。长安是中国盛世王朝的首都,已有3000多年的城市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从历史文脉上看,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周秦汉唐均定都于沣渭之滨。西周文王、武王以沣河为轴,在沣河两岸建立丰京、镐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秦在渭河北岸建咸阳宫,南岸建阿房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渭水贯都”的秦咸阳城格局;汉在渭河南岸建长乐宫、未央宫等宫城,在渭河北岸建五陵邑,形成汉长安城的格局;隋在渭河南岸兴建大兴城,奠定了唐长安城的格局;唐长安城几度兴衰,逐步形成了今天西安城的现状。研究周秦汉唐都城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长安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拘泥于一时一地建成的,总的规律是沿沣河、渭河两岸次第展开。

从山水格局上看,关中地区建都依托特有的地理形势,“因天材,就地利”,“以山为势,以水为脉;依山为障,依水而建”。关中平原“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在我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关中历代都城南依秦岭、北望嵯峨、渭水横贯、八水滋润。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水岭;渭河横贯东西,是关中的母亲河;它们与嵯峨山所在九嵕山脉一起,历史上就是关中的生态屏障和军事屏障。沣河正南正北走向,入渭口正对着九嵕山脉主峰嵯峨山,山水形胜构成了与渭河交叉的南北轴线。

从现代规划理念来看,长安的城市格局一直延续“中轴+方城”的“中”字格局,沣河、渭河构成的南北中轴线正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心。当今提出西咸一体化,启动西咸新区建设,定位于现代田园城市,强调城市组团格局,建立由特大城市—中等组团城市—镇—村落形成的市镇体系,正好为复兴大长安历史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

设立西咸新区、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新长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事件,可以说是“盛世盛事,应运而生”。西咸新区建设者提出“遵循历史文脉”,推动编辑这本《长安吟咏》,在对长安诗文的梳理中,回望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达到对历史文脉的深度认知,增强保护和弘扬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敬畏的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承古开新,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传承,形成独具魅力的西咸城市文化,让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让历史的长安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书着眼于以古长安为核心区域的关中地区,即一个大范围的长安,从数量丰富的吟咏之作中选择了二百余篇经典作品,主要展现大长安的自然风貌、人物事迹、历史变迁以及文化意蕴。从选录作品的时间上来看,贯通古今,既有《诗经》中的吟唱,又有汉唐的篇什,还有宋元明清的歌咏,可以让读者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长安。从选录作品的形式来看,以诗歌为主,又兼有词曲文赋,不仅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诗意情怀,又充分显示出我国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从选录作品的作者来看,基本囊括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庾信、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永、司马光、苏轼、陆游、元好问、王九思、康海、何景明、顾炎武、王士禛、袁枚、康有为、谭嗣同等在各个历史时期闪耀文坛的作家都有吟咏长安的作品,足以证明长安具有强大的艺术吸引力,西咸新区所在的大长安也因这些名家名作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熠熠生辉。从选录的方式而言,除了诗词歌赋的注释点评,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警句集锦”,凡涉及长安的山川河流、陵墓宫殿、风土人情、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句,都通过关键词来检索汇总,便于大家查阅引用,使得这本诗文汇编兼具了工具书的特点。如今将这些作品以精选的形式汇于一辑,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其一,展示长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内涵,为西咸新区的建设打好文化根基。在历代文人咏长安的作品中,有关于秦岭、华山、渭水、沣河等自然风光的抒写,例如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有对于秦皇汉武的陵墓、巍峨壮丽的宫殿以及众多历史遗迹的摹绘,例如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商隐的“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还有对盛世的赞美、对历史的缅怀、对历史人物的吊念等充满人文情调的篇章,例如白居易的“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一日看尽长安花”。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充分展现长安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二,梳理长安文化的历史变迁轨迹,为新时代陕西的发展乃至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对长安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探讨,更是时代精神文化的整合。长安曾经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但也有衰落萧条的时期。汉唐时期长安的鼎盛,宋元以后长安的衰落,以及在风云变幻间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都被作家以形象的笔墨展现了出来。通过历朝历代对于长安的吟咏,可以勾勒出长安盛衰的轨迹,展现长安文化发展变化的历程,达到对历史文脉的深度认知。从“秦中自古帝王州”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镜子观照现实,启发当代人思考长安的发展变化以及长安文化的内在精髓,为今日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三,通过经典的诗词文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增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关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长安位于关中的核心区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以作为人类重要精神食粮的文学而论,长安多次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核心区域。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汉赋就是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区域达到鼎盛的。唐代的长安也是当时文学活动的中心,唐诗中吟咏长安的作品更是不可胜数。宋代以后,虽然长安不再像汉唐时期那样繁盛,但还是有一批长安籍的作者或者来此游历、任职的文人用各种体裁吟咏抒写着长安。这些诗、词、曲、赋、文是中国文学的经典样式,以长安为媒介,汇集起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了解长安,还可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和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学精神加以彰显,从而更好地传承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

新的历史形势和发展机遇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但是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自身的文化传统,任何可持续发展都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陕西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掘长安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仅可以推动西咸新区的建设,对于整个陕西的长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千百年后,当后人回顾我们这段时期的历史时,会看到周秦汉唐以来悠久的长安文化传统在21世纪并未被高科技所湮没,而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地成熟,展现出古朴而又新鲜的魅力。

王 军

2016年2月1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