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桥

玉带桥

玉带穿云束水腰,
长龙吐日傲清宵。
威仪净跨曲成幻,
迥势空凌拱领高。
踞座平铺明月镜,
展身伏镂细工雕。
凭天磅礴胸襟仗,
躬供龙船渡锦袍。

注释

①净跨:指桥为单孔。

②迥势(jiǒng shì):迥,远、差别大。势,自然界的现象和形势。在这里“迥势”的意思是指玉带桥与其他桥的拱高之别,比其他的桥梁高耸。

“界湖饮练卧长虹,堤上肩舆路可通。何必留之资印老,偶然同耳藉苏公。玉泉津逮溯回始,西子春光想象中。耕织图犹近咫尺,勤民意寓豫游丛。”这是乾隆皇帝过玉带桥时写下的一首诗,把玉带桥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他还有一首诗也把玉带桥写到了精致:“垂之则有卧波中,衔绶唯鱼幻岂虹。歌咏湖山此生惯,威仪青紫若人工。光通潋滟原规月,势委飘萧不碍风。本是印公留下物,而今还复属苏公。”

在全国各地,以“玉带”命名的桥梁很多,但最著名的还是颐和园西堤上的玉带桥。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由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的云中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它拱高而薄,弧形线条流畅,形若玉带,因此得名。玉带桥与进南如意门后的第一座桥梁——绣漪桥长相相似,很多人把它们称为“姊妹桥”。当年乾隆从昆明湖去玉泉山,都是从此处通过。不仅因为这座桥交通方便,还因为它造型玲珑秀美,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曾御题“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这两副对联至今还刻留在东西桥头。

玉带桥建于清乾隆年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高约7.5米,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致的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半圆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圆月图,四周桥栏望柱倒影参差,在绸缎般的水面上浮动荡漾,十分动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