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谁比较聪明

我和我哥之间,除了之前缠绕我们的那个“谁比较帅”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谁比较聪明”的问题。

这个问题从小伴随我们长大,直到今天,还会有人问起。

在我们这么多年的较量里,我不知道我哥是怎么想的,但从胜负未分的结果来看,我们两个的智商应该是在伯仲之间的,用我爸的话讲就是:“有你们老爸在这儿,自然不会太差。”

老爸说这话时还要拍拍自己的胸脯,说真的,我没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是什么。

小时候,被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问起的时候,成绩往往是最直接的比较。

比如,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问:“嘿,两个小朋友,你们谁比较聪明呢?”

其实我很讨厌回答这种问题,但还是要一本正经地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说:“我数学已经考了好几次满分了,老师一直夸我聪明。”

我哥不甘示弱:“你到现在连二十六个英语字母都背不下来,老师都说要请家长了!”

我不服:“谁说我背不下来的?”

我哥:“那你背!”

我有点心虚,但也很逞强,掰着指头就开始背:“A、B、C、D、E……呃……d、t、n、l、an、en、in、un。”

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

我挠挠头:“哎呀,怎么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我哥大笑。

我恼羞成怒,说:“哼,笑什么笑!我问你,141加109是多少?”

我哥也掰着指头,但数不过来……

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皱了下眉头,轻声反问:“250?”

我哥一拍手:“对!250,我早就算出来了,是250!”

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

小学的时候,课程少,科目也少,考试只有数学和语文两科,语文翻来覆去除了写生字就是念课文,那么谁比较聪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落在了数学成绩的好坏上。

那时候我一直在奥数班,感觉自己的智商能甩我哥几条街,每每被问及“谁比较聪明”,我回答得那是一个“目中无哥”。

爸妈让我多帮助我哥,还托付老师把我们安排成前后桌,好互相照应。

那是我俩唯一一段能前后桌挨着的时间,却把精力全用在了调皮捣蛋上。

我身高自小碾压我哥3公分,坐在我哥身后,上课有事没事在后面戳戳他。

有次数学课,戳了他两下,我哥正要反抗,却被老师点起来:“顾知行,你来回答一下这道应用题。”

这是一个一边注水、一边放水的疯狂泳池管理员的问题。

我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在后面小声提示:“答。”

我哥听到,跟着念:“答。”

我继续:“注水每小时5升,排水每小时3升,30升的泳池,由30/(5-3)=15得,泳池15小时后注满水。”

我哥自信满满,声音洪亮地回答:“注水每小时5升,排水每小时3升,30升的泳池,由30/(5-3)=15得,泳池15小时后注满水。”

老师点点头:“嗯,不错,说得很好,注意在下面别做小动作,坐下吧。”

我哥坐下,我沾沾自喜,脸上笑出了花。

老师忽然训斥我:“顾合一,你笑什么笑!看看你哥多聪明,进步多大!你就知道整天瞎乐呵,上次那套奥数题做完了吗!回头我给你看看,错一道抄十遍!”

我:“……”

我哥也笑了,还很开心地笑出了声,老师更生气了,就把我俩一起撵出去罚站……

初中的时候,围绕谁比较聪明的问题我们玩过一些小游戏。

最典型的比如成语接龙。

这虽然不是我的强项,但那时候我常常写点小故事、小作文什么的,虽然写得一般,但是长久地积累,和我哥玩个成语接龙还是游刃有余的。

我哥:“卧薪尝胆。”

我:“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光明正大。”

“大吃大喝。”

我问:“这是成语?”

我哥:“你管那么多,赶紧接!”

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接:“喝西北风。”

我哥白我一眼:“风驰云卷。”

我也恢复正经:“卷土重来。”

我哥:“来者不善。”

我:“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者不来。”

“……”

我:“好吧,这次就再算平手吧。”

我哥:“嗯,大快人心,又是一次不分伯仲的较量!”

“……”

高中之后,我和我哥偏科分化。文理分科之后,“谁比较聪明”这个问题用成绩比较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小时候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都知道我们长大了,也不再逗我们。

但我们的个别同学却不识时务,嗑着瓜子聊人生,再多嘴问一句这个问题。

就比如我们的一个好哥们儿,他经常丢三落四,我们习惯叫他“大哈”。刚认识这个大哈同学的时候,他总喜欢嗑着瓜子问这问那,一次他问:“哎,一直想问你俩,你们两个谁比较聪明呢?”

无聊不无聊!

扫兴不扫兴!

我哥先白了他一眼,然后给我一个眼神,我俩开启早就商量好的忽悠模式。

我说:“我们一直在讨论一道题,你有没有兴趣听一下,说不定你比我俩聪明。”

大哈谦虚:“肯定比不上你俩,不过你可以说说看。”

我问:“那个大哈,你觉得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吗?”

大哈说:“应该可以吧?没做过这类题的证明,但我觉得应该挺好证明的,8=3+5,12=5+7,这不都是证明?”

我看他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又问:“大哈,你觉得当整数n >2时,关于x、y、z的方程 xn+ yn = zn的解是不是正整数?”

大哈自己在那儿嘀咕了一会儿,说:“这个怎么解?有纸笔吗,我打打草稿。”

我哥接话:“算了,别听我弟弟说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猜想了,更何况费马猜想已经被证明了,我这儿也有个问题。”

大哈蒙了:“什么什么猜想?”

我哥没理他继续问:“你觉得任何一张地图用四种颜色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颜色吗?”

大哈不明觉厉:“什么?地理吗?这个我不在行,我和顾合一一样是理科生。”

我哥:“四色猜想虽然涉及地图,但其实是几何问题。”

大哈低头思考着,但看样子是没想明白,掏出了他的山寨手机百度起来。

沉默片刻,他突然抬头说:“我去!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你俩讨论这个,逗我的吧?”

我:“所以,你觉得谁比较聪明?嗯?”

大哈:“行行行,我比较不聪明。”

我哥:“嗯,识时务者为俊杰!”

大哈:“……”

不过有时候,大哈也会变得异常机灵。

大哈有个女朋友。当年他追人家的时候,按字数出稿费让我帮他写封情书,我一听有钱赚,洋洋洒洒帮他写了封四五千字的情书,后来没给我几块钱,却和他女朋友你侬我侬地在一起快五年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带着女朋友,我带着哥,四个人在外面逛吃逛吃。

晚上回家晚点,大哈的女朋友说了:“这么晚了,我怕走夜路。”

大哈指指我和我哥说:“没事,有他们两个呢。”

我很无语,心里忍不住吐槽:你一个做男朋友的不好好护着你女朋友,还指望我们两个,难道出来什么妖魔鬼怪我们兄弟还得打头阵帮你降妖?这样都能有女朋友,上辈子修了多少福?

但是碍于这对小情侣还在热恋中,我不好意思拆台,也就没说话。

谁知人家姑娘问出来我的心声:“为什么这么说?”

大哈说:“咱俩秀秀恩爱,他俩就亮了,还是一对双胞胎灯泡,夜路肯定特别亮!”

我去……

大学之后,我们就不再那么无聊了,三大猜想什么的也就被我们抛弃到了脑后。

自带十万个为什么的陌生人不问了,不识时务的众同学也不问了,但又出现了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来问我们:“叔叔,叔叔,你们从小在一起,谁比较聪明呀?”

我的内心在咆哮:“叫谁叔叔呢!叫谁叔叔呢!你个小屁孩,看起来萌萌哒,居然这么不会说话!毛长齐没有?就来关心这么多,不怕未成年先谢顶吗!”

表面还是要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我蹲下去跟小弟弟说:“啊,这个呀,是你那个哥哥聪明一点,”我指指我哥,“虽然他只比我聪明那么一丢丢,但你要多向他学习,长大以后才能成为科学家、建筑师、物理学家什么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我哥一副“你的良心不会痛”的表情看着我。

小屁孩说:“叔叔,你的意思是不是你不如那个叔叔聪明?”

我内心继续咆哮:“还叫叔叔!还叫叔叔!我有这么老吗!再乱叫我在墙上贴个挂钩把你挂上面信不信!”

我哥看不下去了,过来抱他:“对,你那个叔叔不如我聪明,走,咱们不跟傻的人一起玩了。”

我问:“喂!哥!你这么哄孩子好吗?”

我哥不理我,问小屁孩:“你还愿意和他一起玩吗?”

小屁孩:“不愿意。”

我:“……”

再说回小时候,在我们话都说不利落,掰着指头数不出1、2、3、4、5的时候,有一个奇怪叔叔和一个八卦阿姨来家里做客,闲得无聊,教我们1+1等于几。

奇怪叔叔:“你俩知道1+1等于几吗?”

我哥:“什么是1+1?”

八卦阿姨看了一下茶几说:“你们看,这里有一个苹果,叔叔那儿还有苹果,加起来是几个苹果?”

我:“两个。”

奇怪叔叔点头称赞:“嗯!真聪明,所以1+1等于几?”

我哥:“什么是1+1?”

奇怪叔叔:“……”

八卦阿姨:“1+1就是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放在一起。”

我哥点头似啄米:“嗯!明白了,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放一起是两个苹果。”

我在旁边说:“哎?不对呀……”

奇怪叔叔和八卦阿姨:“不对?哪里不对?”

我:“我记得爸爸说过,之前他是自己一个人,没有妈妈,后来有了妈妈,又有了我们。”

奇怪叔叔自言自语:“老顾整天都跟孩子说些什么?”

八卦阿姨蹲下来跟我说:“你说得没错,是这样的。”

我说:“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但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是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是四个!”

我哥疑问:“四个?”

说完掰着指头数。

我不理他继续说:“隔壁胖胖家是爸爸妈妈和胖胖,是三个!”

八卦阿姨:“呃……这个怎么解释?”

这时候老爸正好回来了。

奇怪叔叔:“老顾啊!你这个儿子可真聪明,简直就是天才!”

老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听到自己儿子被夸之后还是一阵开心,问:“怎么了?”

奇怪叔叔说:“你这个儿子说1+1=4!”

老爸挑眉反问:“等于四?怎么可能?不是1+1=田吗?”

奇怪叔叔和八卦阿姨:“……”

那时候我们还不识字,现在想起来最聪明的可能是老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