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的天赋

发明创造的天赋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

——爱迪生

勇士的后裔

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是五大湖。其中靠近东南,面临伊利湖的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有位经营制材工厂的老板,名叫撒姆尔·爱迪生。

他的家是一幢红砖砌的房子,可以俯视河上沙洲。在米兰镇,他家的生活可以说算是过得不错的。

1847年2月11日,撤姆尔·爱迪生家诞生了第三个孩子。

天快亮了,外面正下着大雪。

孩子出生这一天,撒姆尔照常去工厂。工人们对他说:“老板,恭喜你,听说又生了个男孩。”

撒姆尔看上去很高兴,回答他们说:“谢谢,这孩子的头很大,不过倒长得蛮可爱的。”

“准备取什么名字?”

有个工人这样问,其他工人也都放下手上的工作,注视着撒姆尔。

人们这么问是有原因的。

因为撒姆尔的第一个男孩取名威廉·皮特,第二个女孩取名丹妮,而这个男孩的名字正和当时的英国首相名字相同。

镇上的人知道这件事,都议论说:“怎么取了一个大人物的名字?”

所以,工人们都对撒姆尔这第三个孩子的名字很感兴趣。不过,撒姆尔的回答却使他们很感意外。

“这次,我要叫他汤姆斯·艾尔瓦·爱迪生。汤姆斯是我的祖父,也就是婴儿的曾祖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勇士,而且活到一百零四岁。这个婴儿,因为头很大,看起来不怎么健壮,所以我希望他能像他曾祖父一样地长命,所以特地给他取了曾祖父的名字。”

“老板,汤姆斯这名字不错,不一定要像他的曾祖父嘛。这孩子的祖父不是也已九十出头了吗?你们爱迪生家族,好像代代都很长寿,所以,这次生的孩子一定也会长得很好。”

“我也希望这样。”撒姆尔高兴地说

另外有个工人笑着说:“老板,爱迪生家的人,除了长寿,还都有顽固的性格呢!”

“顽固?”撒姆尔听了工人的话,顿时一愣,不过,马上又哈哈大笑起来。“说得一点也不错。真的,爱迪生家好像就有这种顽固的血统。据说,我的祖先在1728年初从荷兰移民新大陆。祖父汤姆斯本来在纽约市银行做事,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就拿起枪杆成为华盛顿将军的部下,对抗英军。”

接着他又说道:“可是,我父亲反对独立战争,因而移民加拿大。我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不久,加拿大也和美国一样开始了独立战争,我违反了父亲的意愿,参加了加拿大的独立军。独立军打败后,我又跑来美国,所以可以说,我们一家人都是顽固人物。这次生的孩子也有这种血统,也许长大了照样又是一个顽固的家伙。”

撒姆尔停了一下,继续说下去。

“不过,顽固也不一定不好。比方说,如果发现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怎么想也一定坚持到底;这种固执的坚强意志也很重要。我希望刚出生的汤姆斯能成为这样的人。”

工人们听他这么一说,个个都点头称是。

在工厂里,刚刚做了第三个孩子的父亲和工人们谈得很起劲;刚出生的婴儿则由母亲抱着,睡得正甜。

当时,撒姆尔四十三岁,撒姆尔的妻子南茜则三十七岁。

南茜是加拿大一个小镇上牧师的女儿,很有教养,也当过中学教师。他们两人是在这个小镇结婚的。没过多久,丈夫因参加独立战争而遭到加拿大总督下令追捕。这对夫妻知道有了危险,于是抛下所有家产,越过国境,走了三百公里,逃到美国俄亥俄州的小镇米兰。

夫妻俩初到镇上,可说是身无分文,但南茜不时鼓励丈夫一定要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

当时的米兰镇在俄亥俄州称得上是有名的小麦集散地。当地有条运河与伊利湖相连接,每天河上运输小麦的船只来来往往。因此,造船业也很发达,使得这个小镇十分繁华。

资料链接

美国五大湖区

五大湖区指位于北美洲的五个大湖,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它们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除密歇根湖属于美国以外,其它四个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

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平方公里,流域约为766,100平方公里,美国占72%,加拿大占28%。南北延伸近1,110公里,从苏必利尔湖西端至安大略湖东端长约1,400公里。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除密歇根湖和休伦湖外水平面相等外,各湖水面高度依次下降。

五大湖是始于约一百万年前的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现在的五大湖位于当年被冰川活动反复扩大的河谷中。地面大量的冰也曾将河谷压低。现在的五大湖是更新世后期该地区陆续形成许多湖泊的最后阶段。 五大湖水面辽阔,对气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五大湖大致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除密西根湖和休伦湖外,各湖海拔逐一降低,造成逐渐加快的流速。

苏必利尔湖周边为加拿大安大略省、上密西根半岛、美国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苏达州,是最北和最西的湖,可视为该水系的源头。平均深度148米,为最深湖,海拔183米,通过圣玛丽斯河注入休伦湖,平均流量2,141立方米/秒。

密西根湖位于苏必利尔湖南部,周边为上、下密西根半岛、印第安纳州、伊利诺州和威斯康辛州。平均深度84米。水面平均海拔176米,通过麦基诺水道向北注入休伦湖,平均流量1,353立方米/秒。

休伦湖较密西根湖稍大,位于相等海拔高度。但平均深度仅59米。两岸为安大略省与密西根州。通过圣·克莱尔河、圣克莱尔湖的浅盆地和底特律河注入伊利湖,平均流量5,120立方米/秒。

伊利湖周边为安大略省、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南部。平均深度19米,为五大湖中最浅者。湖底自西向东倾斜,西端7米深,东端64米深。海拔174米,流出量平均5,717立方米/秒。出水水道为尼加拉河,在尼加拉瀑布骤然下降,然后到达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在该水系中面积最小。但平均深度居第二位,为86米。位于安大略省与纽约州之间,海拔75米,流入圣劳伦斯河时平均流量为6,849立方米/秒。

好奇的顽童

这次生下来的婴儿发育得很好,周围的人都叫他“艾尔”。大家都很喜欢他。

艾尔有着一双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来很聪明,不过头显得特别大,样子不怎么好看。

不管哪个孩子小时候都有好奇心,喜欢问东问西;不过艾尔比一般孩子更为好奇。

最初,他会跑到父亲经营的工厂去向工人问这问那,最后弄得工人们都感到很不耐烦。

“不行,不行!这不是小孩子玩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玩吧!”

等艾尔走了之后,工人们都小声地议论着。

“那个孩子,头脑可能有问题。”

“可怜的老板!这个孩子好像真的有问题。”

艾尔被赶走后,就跑到镇上的造船厂去。这是艾尔最喜欢的地方。

和往常一样,他问东问西,问个不停,有的时候还不满足,拿起锯子、刨子来锯木板。

工人们都觉得这样很危险,果然有一次艾尔锯伤了左手。

“瞧你这么小就敢玩刀玩锯,所以才会受伤,走开!走开!”在那儿,艾尔又被工人们赶走了。

被赶出造船厂的艾尔,又跑到打铁场。在这儿,艾尔又有了疑问:火为什么会燃烧?

注视着火的艾尔问工人说:“叔叔,火为什么会燃烧?”

“什么?”

被这奇怪的问题问着的工人,一时发了呆。

“火会燃烧,所以就燃烧。”

“火为什么会燃烧?”

“因为点了火嘛。”

“为什么点了火,就会燃烧?”

“真罗嗦!火是点了就燃烧,浇了水就会熄灭的。”

“为什么火浇了水,就会熄灭呢?”

“走开!走开!我忙得很呢,真罗嗦!”

艾尔又被工人们赶走了。不过,只要有了疑问,艾尔一定追根究底,非弄明白不可。

很不情愿回到家里的艾尔自己跑到后面储藏室去点火,他一定要弄明白“火为什么会燃烧”这件事。

艾尔注视着火花。一会儿工夫,火烧到了旁边的木屑,储藏室马上冒起了黑烟。

“失火了!”

“失火了!”

发现冒出黑烟的工厂工人和邻居们全都跑来救火,幸好只烧着了一间小屋。

父亲赶来说道:“你这个玩火的坏孩子。”

说着狠狠地打了他屁股几下。

被打的艾尔等父亲一停手,好像很痛似的摸摸屁股,就又问爸爸:“火为什么会燃烧?”

有一天,艾尔独自跑到镇上去,那里也有引起他兴趣的东西。

米兰镇因为是小麦集散地,所以每天从各地或用船、或用马车送来很多小麦,再由镇上利用输送机械将这些小麦很快地送进仓库。

艾尔很想知道这种机械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偷跑进仓库,他想从前面仔细看个清楚。

不知道有小孩跑进仓库的工人和往常一样,操纵着机械,开始往仓库送小麦。艾尔小小的身体一会儿就被小麦掩埋了。小麦已经堆到胸部,艾尔一动也不能动。

“叔叔,请把机械停下来。”艾尔急得高声大喊。

听到意外传来小孩的求救声,操纵机器的工人急忙把机器停了下来探望。这时候的小麦已经超过艾尔的肩部,他差一点就被小麦活埋了。

艾尔那天晚上回到家,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害怕父亲再打他的屁股。可是,没过几天,艾尔又闯了祸。

父亲的木材制造工厂附近有条小河,从艾尔家到镇上,要经过一座小桥。

艾尔想,何不用板子自己造一座桥,好让自己通过。

于是,他从工厂搬来一块长板,又扛来两根小圆木,他将圆木放在两岸,再把板子放在圆木上。只有五岁的艾尔哪里会知道板子必须要用钉子钉牢才行。

“桥造好了!”

艾尔很得意地踏上木板,走到小河中央,这时候因为身体的重量使板子滑动了一下。

艾尔吓了一跳,可是已经太迟了,没钉牢的板子从圆木上滑落,艾尔“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

河水很深,艾尔没有办法站立而且也不会游泳,喝了不少水,当他正在水中不知怎么才好的时候,幸好被路过的行人发现救了起来。

衣服都已湿透,再也瞒不过家人了。小艾尔只好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母亲听后很吃惊地说:“这孩子,真是的!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不过,母亲没有像父亲那样责备他。

像这样常常让家人担心的艾尔,有时也会使大家忍不住笑出来。

一天傍晚,家人都已坐下准备吃饭,却不见艾尔的人影。

“艾尔不知跑到那儿去了?”母亲问。

姐姐丹妮回答说:“刚刚看到艾尔在鸭舍那儿。”

听说鸭舍,父亲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

因为鸭子常常跑到河边去,父亲怕艾尔跟着鸭子到小河去,再掉进水里。

父亲先到鸭舍去查看,只见艾尔坐在那里一动都不动。

“艾尔,你在那儿做什么?吃饭了,大家都在等你呢。”

艾尔还是不动,只轻轻地说:

“我现在正在孵蛋,所以不能去。”

“孵蛋?”

父亲走过去看,艾尔正把屁股放在蛋上。这时,他的身旁有只母鸭,好像很不高兴似的瞪着艾尔。

“起来,艾尔!”

父亲强行拉起艾尔,结果不心将蛋打破了。艾尔的裤子湿湿的,全都沾上了蛋液。

晚饭的时候,为了这件事情,大家都笑痛了肚皮。

“你们为什么要那样笑我?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母鸭孵了蛋,就会孵出小鸭来。”

只有母亲听了艾尔的话,突然不再笑了。母鸭孵出小鸭,这是生命的奥秘。一个五岁大的孩子怎能了解这么多?不过这么小小的年龄就能想到这种神秘现象的确很少见!

“艾尔真和一般小孩不同,将来长大了不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看着艾尔,心里都这么想着。

1854年,艾尔七岁的时候,爱迪生一家搬到密西根州的波特·休伦镇。

波特·休伦镇靠近休伦湖,是比米兰更靠北的一个市镇。

那时候的美国,刚由马车时代进入火车时代。俄亥俄州附近联合干线铁路公司的铁路在由东向西伸展,当时计划在米兰镇设一站点。

知道这个消息的米兰镇人都表示反对,因为如果有了火车,那如全镇生命线般的运河就派不上用场,到时候,船主和造船业者都将失业。

不过撒姆尔不这么想。他认为不利用火车就等于违背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如果那样,米兰镇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时代所遗弃,也不会繁荣起来的。

而那时候,撒姆尔除了制造建屋用的木板外也兼做小麦和食品买卖。如果一直住在米兰镇的话,将来不会有很大发展的,所以他想搬到新铁路通达的波特·休伦镇来。

撒姆尔在波特·休伦镇新买的房子建在松林中的高地上,能看到从休伦湖流出的圣·克莱尔河。

这幢房屋有十几个房间,后面还有马房。单只建筑用地就有四公顷,另外还有四十公顷的果树园,这里是以前为了防印第安人而建的军官宿舍。

艾尔很喜欢这个家,每天在园子里跑来跑去地游玩。

撒姆尔在这里经营制材和小麦买卖,也种植蔬菜。他把蔬菜和菜园里生产的水果一起卖到市场,生意逐渐做得很大。

不只这样,撒姆尔还计划在家里的高地上造一座塔,供人们参观湖光山色,每人收费两角五分。

这座塔建好以后,他就在车站张贴了广告:

美国第一塔,站在塔上休伦湖和圣·克莱尔河的美景尽收眼底,观赏费两角五分

撒姆尔·爱迪生

这座塔高约三十米,从上往下看,景色还真是不错。左转右弯的楼梯是对木工外行的撒姆尔自己亲手制作的,所以有点危险,不过参观的人每天多到需要排队。

艾尔成为这个塔的管理人,向每位参观的人收费。参观客人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达到六百人,所以艾尔非常忙碌。

艾尔的哥哥威廉很喜欢绘画,想做个画家。撒姆尔心想,也许这座塔的参观费收入到达一个相当数目时,可以用来供威廉去巴黎学画。

不过事情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如意,再怎么美的景色,看过两三回也就厌了。经过一些日子,参观的人数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艾尔觉得很无聊。

“爸爸,两角五分太贵了,如果减价的话也许又会有人来参观。”

“是呀!”

经艾尔这么一说,撒姆尔将收费减到一角,可是参观的人还是不多。

艾尔又想了一个办法。

“爸爸,在塔顶上装个望远镜怎么样?”

“嗯,想法不错!”

这座塔很快就装置了望远镜,可是参观的人数仍然没有增加。不但如此,由于是外行人建造的塔,只要风大一点就会摇摇晃晃。

付了钱去参观的人往往由于胆小,爬到一半就中途放弃了。

“那个塔很危险,还是不上去的好。”

不知什么时候,这样的说法开始在镇上传开。这座塔的生意也就无法再做下去了。

艾尔变得无事可做。不过在管理这座塔的时候,他却对工作发生了兴趣。

“我想到镇上去卖菜。”有一天,艾尔对父母这么说。

父母起初有些吃惊,可是后来则说:

“也好,小孩子能养成勤劳的习惯总是一件好事。不过不可因为怕苦而半途而废。”

“放心,不会的,我一定要干到底!”

艾尔信心百倍地承诺着,双亲也就答应了。

于是艾尔用车子载着家里所种的菜到镇上去卖。这项新生意倒很不错,镇上的太太们都说:“这孩子真可爱。”

大家都对艾尔很友善。胡萝卜、马铃薯、高丽菜的销路特别好。艾尔的为人很老实,不好的东西都不卖,价钱也比别人便宜。

过了一阵子,慢慢对做生意发生兴趣的艾尔,又从别的农家买进水果去转卖。

生意越来越好,艾尔自己一个人已经无法应付,因此雇了一位比自己大两岁的少年来帮忙,两人从这个镇卖到那个镇。

像这样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艾尔赚了五百多元,这简直令双亲吓了一大跳。

不久,艾尔因为要上小学,便决定不再卖菜了。

资料链接

蒸汽机和火车机车的发明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就懂得了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克曼蒸汽机有许多缺陷,主要是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决心造一台比它更好的蒸汽机。经过反复实践,他终于在1796年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比纽克曼的蒸汽机有显著的优点,可节省75%的燃料。

瓦特并没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协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1807年,美国人富尔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轮船上,从此,航运中的帆船时代结束了。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火车上,陆路运输的新时代开始了。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这就是所谓的“蒸汽机时代。”

瓦特逝世于1819年,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明,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单位称为“瓦特”。现代家庭用的电灯、电暖器、电熨斗的功率都称为“瓦”,那是“瓦特”的简称,也是为了纪念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只念了三个月的小学

进了小学的艾尔最初很专心地听讲,但两个月后,情形发生了变化。

国语课的时间,他却在画船。有的时候他突然大声地发问:“老师,星星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责备了他,他就好像很没趣似的,虽然不再说话,但也不再全心听课。

其次是上音乐课,别的小孩都愉快地唱着歌,只有他,嘴巴动也不动,好像在想着什么。

“汤姆斯,为什么不唱歌?”老师这么问他。

他却问道:“老师,火车为什么会跑?”

简直答非所问,出人意料。

艾尔的成绩并不比别的学生坏到那儿去,只是每逢想到问题,就不管是不是上课时间,不顾一切地提出来。

往往上数学课时,他会突然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会下雨?”

像这样,经常弄得老师啼笑皆非。

虽然艾尔总是被老师责备、罚站,可是他一点也不在意,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花上几个小时也会热心地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连看也不看。老师再怎么责备他,他就是不听。这种任性而顽固的性格也许正是爱迪生家的传统。

刚开始,老师也认为汤姆斯和一般孩子有些不同,因而想尽办法指导他,可是最终都没有作用,最后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一定是低能儿。

当时低能儿是不能念普通学校的,所以入学三个月,艾尔的母亲南茜就被老师请到学校。

“汤姆斯可能是个低能儿,很抱歉!只好让他退学了。”

就这样,艾尔退学了。

南茜对爱子被学校宣布退学并不吃惊,因为她相信这少年不但不是低能儿,还拥有一般孩子所没有的才能。

南茜以前当过中学老师,她知道这样的少年采用普通的小学教育是无法发挥他的才能的。

于是南茜想到自己来教艾尔,回到家里后,她对艾尔说:“以后,妈妈要自己来教你,不过你要好好用功。”

“真好!在学校总是被老师骂,所以我不喜欢上学。”

艾尔非常开心地对妈妈这么说。

就这样,以后成为大发明家的爱迪生,当年却被看作低能儿,只念了三个月的小学就被宣布退学了。

他妈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大不相同。只要艾尔看得懂,不管多难的,都给他看。

这样的教育方法收到了很好地效果。不到两三年,像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休谟的《英国史》、希罗德的《世界史》等他都能读。

艾尔的母亲知道艾尔对机械和化学实验很感兴趣,所以也让他念这方面的书,包括世界名著《自然实验哲学》在内。

这本书有好几百页,书中内容涉及到从蒸汽机到氢气球。关于那个时代的科学的知识,差不多都已包含在内,即使是中学毕业生也会觉得这本书很难懂。

爱迪生后来曾这么说:“那本《自然实验哲学》是我十岁时,头一次看的科学书,我把它选为最可理解的书。”

当然,像那么高深的书,不可能头一次就能看得懂,艾尔向母亲请教了好几次,反复地阅读了好多遍,不顾吃饭,也忘了玩,他一心一意地看这本书。

最后连教他的母亲都坚持不下去了。

“像这个样子,也难怪小学老师会觉得他很怪呢!”

南茜不但对那位要自己的儿子退学的小学老师不加怀恨,反而同情他们。

艾尔到了十二岁,就开始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所箸的《原理》。这本书里有很深的数学知识,连当老师的妈妈阅读都感到很困难,数学一向不太好的艾尔也皱着眉头说:“太难了,太难了!”

世界第一发明家的数学很差劲,这倒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人说这可能因为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原因。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十分正确,他似乎生来数学就不太好,再怎么样也不喜欢数学。

这样的例子不只发生在爱迪生身上,电学权威法拉第的数学也不好,难怪爱迪生喜欢阅读书中不用数学的法拉第的箸作呢。

他的母亲除了科学书外,也让他看小说。而父亲因为不喜欢小说,所以表示反对。

母亲想要说服艾尔的父亲,她说:“小说对想象力很有帮助。”

艾尔对《鲁滨逊漂流记》、《天路历程》等小说都很喜欢,据说特别喜欢的是法国小说家雨果所写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这些小说很使艾尔感动,他就连其中一段一段的对话都能背得出来。

地下室的“化学家”

自从学到了种种知识之后,艾尔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大,并且喜欢自己一一去做实验。

他把以前放菜的地下室改成实验室,柜子里放了两百多只装了化学药品的瓶子。

这些瓶子都给贴上“毒药”的标签。艾尔想,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如果别人来到地下室就不敢轻易乱动了。

有时,艾尔到地下室做实验,往往会忘了吃饭,整天待在地下室里不出来。

在他所有玩伴中,他容许进入地下室的只有迈克一个人。迈克是艾尔卖菜时的伙伴,性情很好,非常听艾尔的话。

有一天艾尔正做实验的时候,迈克来了。

“艾尔,你又在做实验了。”

“哦,迈克,你来得正好,有很好玩的事。”

“什么事好玩?”

迈克靠近艾尔,看到他手上拿着的试管里装了白色液体,那些液体正在冒烟。

“迈克,你想不想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

“什么?”迈克吓了一跳。

“人能飞上天空?就像玩魔法那样吗?”

“当然可以,把这种药喝下去,你的身体就会像气球一样,浮上天空。”

“真的吗?”

“不会错,现在就把药喝下去好了。喝下之后身体就会向上浮,等下到了空中,再多喝一些,就会像鸟一样在天空里到处飞翔。”

“那真好!”

“你起飞了,我也跟着起飞,我们两个人在天空上飞,镇上的人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可是,怎么会那样呢?”

“吃下这种药,身体内就会积下比空气更轻的气体,身体就会浮起来。”

迈克想了想,说:“艾尔,那样不会有危险吗?”

“那怎么会!”

“如果我们正好飞到湖面上的时候,万一气体没有了,岂不就掉到湖里去了吗?”

“放心好了。快要没有气体时,我们赶快飞到空地里就是。”

“对!”

迈克还在怀疑的时候,艾尔已将两种粉末混和一起,要迈克喝下去。

“这到底是什么药?”

“赛德利盐。”

没有化学知识的迈克听得莫名其妙。

“这就是玩魔法的药吗?好,我喝。”

迈克拿起杯子一口气喝了下去。

“艾尔,喝下去了。喝下之后,这样站着就行吗?”

“躺下来。”

听了艾尔的话,迈克就躺了下来。

艾尔注视着迈克,可是时间十分、二十分钟过去了,迈克的身体还是没有浮上来。

“奇怪,是药量太少吗?”

艾尔正觉得奇怪,只见迈克突然抱住肚子叫苦。

“艾尔,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好难受,肚子好像在响。”

“好了!”

艾尔很高兴地拍着手。

“开始制造气体了,迈克,再忍耐一下,马上身体就要浮上来了。”

可是迈克的身体不但没有浮上来的迹象,反而抱着肚子呻吟着。

迈克在实验桌上打着滚,这时候,艾尔的母亲走了进来。

“地下室的化学家该吃饭了。”

艾尔的母亲微笑着打开地下室的门,当她目睹这幕景象时,一下子吓得呆住了,只见迈克铁青着脸痛得在地上打滚。

“怎么了?艾尔。”

“我正在做化学实验。”

“什么实验?”

“使人飞上空中的实验,我刚给迈克喝了沸腾酸,马上迈克的身体就会浮上空中。”

母亲给吓住了。

“给他喝了多少?”

“差不多半杯。”

“怎么可以拿人来做实验?这多危险!如果迈克发生意外,可怎么办?”

南茜赶紧去叫艾尔的父亲。

幸好,迈克的腹痛不太严重,过不了多久就渐渐好了。可是艾尔却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你太能胡闹了!地下室的药品统统丢掉,以后再也不准做实验了。”

艾尔虽然被父亲一顿毒打,依然顽固地辩解说:“爸爸,那药对人体并没有害处,化学书上是这么写的。”

“这就是你考虑不周的地方,再没有害处的药,一次吃多了,对身体就会有害处。不管怎么样,地下室要关闭。”

艾尔的父亲大发雷霆,经过南茜的一再劝解,总算暂时息怒,但要艾尔答应以后不再做危险的实验,才允许他继续研究。

波特·休伦镇上曾有这样的传说,这位发明家在少年时代曾想给黑人女佣吃皮肤变白的药,女佣吓得赶快逃走了。不过,这也许可能是后人捏造出来的谎话。

小报童和小报人

1858年。汤姆斯·艾尔瓦·爱迪生已经十二岁了。从九岁开始的三年里,他因母亲的家庭教育而念了不少书,可是现在已经不能再从他母亲那里学到什么了。虽然这样,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艾尔还是比较丰富。

有天晚上,晚饭后母亲问艾尔,“艾尔,以后你想念什么书?”

“我想做化学实验,也想多看一点电气方面的书。这次欧洲和美国间的大西洋海底电缆真是壮观。”

以前欧洲和美国之间信件来往需要一个多月,自从有了海底电缆,只要几分钟就能通电报,这件事在美国成为大新闻。

“为了念书,我想买书,也想买化学药品。不过,这么一来,要比现在花更多的钱,我想自己去赚钱。

父亲却说:“艾尔,念书的钱我可以替你负担。”

“这样可不行,我想用自己赚的钱念书。我已不是小孩子了。”

父母听了这话都露出了微笑。

“那很好,人要勤劳才对。你以前也卖过菜,不过半工半读会比以前更辛苦啊。”

“可是,共和党的林肯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他就是半工半读,据说这次要出来竞选总统呢!”

“看来你是不想输给林肯的啰,哈哈……”父亲大笑。

那时候艾尔家经常谈论的就是林肯想竞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的事。

“那么艾尔,你想做什么事?”艾尔的母亲这么问他。

“我想去卖报。迈克也在卖报,他说很好卖。”

这个想法他的父母都同意了。

因为他只需要早上卖完报,剩下来的时间就可以看书;再说镇上报纸的销路很好,这也是事实。

那时候,美国的铁路向西部扩展,新垦地发现了金矿、石油以及和印第安人相争等种种新闻,每天都会见报。

再说关于政治问题,因为南北双方关系交恶,战争可能随时都会爆发,这件事每天在议会上都有争论,对此全国国民也都很关心。

其他的,海外新闻有迫使日本打开门户、签订新条约;在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大工程开工;在中国,英国和法国联合与中国作战等等吸引人的新闻很多。

于是艾尔就去卖报了,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有一天艾尔突然说:

“我决定在火车内卖报纸和杂志。”听了艾尔这话,父母都吃了一惊。

波特·休伦到底特律之间约一百多公里的旅程,火车每天早上7点从波特·休伦车站出发,三个小时之后约早上10时到达底特律站,休息到下午6点再从底特律往回开,晚上9时返抵波特·休伦,每天来往一次。

听了艾尔的话,母亲不能理解似地问:“上午10点到达底特律,一直到下午6点共有八个小时,这段时间,你要怎么打发?”

“就是因为这样,”艾尔很兴奋地说:“这段时间我想到底特律的图书馆去看书,那边的图书馆比我们这里的更好,藏书有一万六千册,我想把那些书全部看完。”

“把图书馆的书全部看完,你知道需要多久吗?”

“只需三年,我就会把它看完,还有,我已获得了铁路局准许在车内卖报纸、杂志和糖果的权利。”

艾尔把获得权利的经过,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铁路局经理最初听说艾尔只有十二岁,不肯答应这件事。

不管什么事只要想做,就一定要完成才肯罢休的艾尔,碰了一次钉子当然不肯罢休。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他不停地去请求,最后对方只好问他:“你卖报纸赚了钱,打算怎么用?”

“我有很多想看的书,赚了钱就用来买书,还想买些做化学实验用的药品。”

“这很了不起!”

“火车需要走三个小时,客人们一定会无聊,所以我想,让先生们读新闻,女士们看杂志,孩子们买糖果吃,这样他们就会有一次愉快的旅行,人们对于坐火车旅行感到兴趣,我也能赚钱来读书。”

“哈哈哈……你确实是了不起的实业家。”

经理非常赞赏这个少年的志气和智慧,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艾尔回家的途中到镇上报社和他们说好,从第二天起每天分配他五十份报纸。

听了艾尔的这些话,父母也是满心地欢喜。

“好好干!”父母这样鼓励他。

艾尔的想法没有错,为了打发旅途的寂寞,乘客们很乐意地买报纸或杂志。中途上车的乘客也会买,所以生意很好。

艾尔白天在图书馆可以看不少的书,回程又向底特律的报社买来其他报纸卖给乘客。

艾尔一旦开始工作,不管下雨、刮风或下大雪,一天也不肯休息。

这样过了将近半年,艾尔又有了新的计划。

计划之一是既然报纸、杂志这么好卖,除了火车上以外,波特·休伦的车站前也可开一家卖报纸、杂志的商店。这件事因为艾尔自己没有办法做,必须雇用助手,因此他跑去和好朋友迈克商量。

“好,那间店我来负责,这总比吃怪药好多了。”

迈克马上答应了他的请求。

计划之二是,他走在底特律街上,发现许多在波特·休伦镇上没有见过的蔬菜和水果,而且价钱也很便宜。

“对了,把那些蔬菜、水果运到我们镇上来卖,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艾尔又雇了一个少年做助手开起店来。回程从底特律买来的蔬菜和自己家种的菜一起摆在这个店里卖。

新开的两家店铺的生意都很好,艾尔把赚得的钱分给他们,也常常带他们到镇上的餐馆去吃饭。

没多久车站增添了快车,艾尔又获得在车内贩卖的权利,于是他就又雇佣一个少年,让他在快车上卖。

这样,艾尔每天可以收入八至十块钱,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元上下,其中差不多有一半的纯利。对只有十二岁的少年来说,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艾尔从所赚的钱里每天拿出两元给母亲,剩余的就买书或药品、实验器材,所以他家地下室的研究所慢慢地有了相当的规模。

艾尔每天所乘的火车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第一节是普通车,第二节是妇人、小孩专用车,第三节则是行李车。行李车内隔为行李室、邮信室、吸烟室,实际上吸烟室可以说没有人使用,因此,艾尔就把要贩卖的东西放在那儿。火车一开动就马上开始贩卖,等卖得差不多了,他就到吸烟室里看书。车子到了底特律以后,他又可以到图书馆里去看书。

不过,化学实验必须要等晚上很晚回家,才能在地下室里做,所以他感到时间很不够用,于是艾尔想利用车内空闲的时间来做实验。

在行驶中的火车内设实验室,如果正式提出申请,一定不能获准,这是他想象得到的,所以他只能偷偷地去做。

既然无法决定,第二天艾尔就开始搬了些实验器材和药品到火车上来做实验。最初只有一点点药品,慢慢地随着数目的增加,这里就变成一间完整的车内实验室了。这件事情只有司机知道,因为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好,于是他一再叮嘱艾尔要特别小心,在表面上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一旦开始做他的实验,就不能在列车内跑来跑去卖东西了,因为需要看住试验管内的药品反应。

于是,艾尔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当时美国小学在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放假,他就让闲着的孩子乘车,替自己卖东西。

想到这办法,艾尔马上着手进行实施。孩子们也很高兴能不花钱乘车旅行,又可以赚些零用钱,当然都很乐意。

实行了这个办法后,艾尔在星期六和星期天这两天便可随心所欲地做他的实验了。

1860年,林肯被共和党提名出来竞选总统。

艾尔因为当时只有十三岁,对政治问题没有什么兴趣,但心里很喜欢林肯。当年11月6日投票日,艾尔也紧张地等看结果。

林肯以五十万票的多数击败了反对党推选出来的道格拉斯,终于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胜了,胜了!”

艾尔拍手叫好,报纸的销路也激增。

依照美国的传统,虽然选举是在11月举行,可是新总统就职却要在第二年的3月。这段期间却发生了一个大事情。

当时美国南部各州盛产棉花,这些地方一向都从非洲买来黑人做奴隶,而这位新总统却认为:“黑人也是人,同样是人,却把他们买来当牛马役使,这是很不人道的事情,再说,人用金钱来买卖也是不对的。”

林肯主张恢复奴隶的自由,而南方人却认为如果没有奴隶,就没有人干活,田地也就没有收获,所以对林肯深表痛恨,甚至不惜要挟道:“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于是,乔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南卡罗来纳州等七个州宣布脱离合众国而组成“南方联邦”。

美国北部各州,因为工业发达,没有使用黑奴,所以一致拥护林肯的主张。

艾尔因为早先住在北部的俄亥俄州,后来又搬到北部的密西根州,所以一直没有见过黑奴的悲惨生活。

1861年4月,美国的南、北双方打起仗来了,史称美国“南北战争”。

同胞互相残杀,每个美国人都很关心,想知道战事的结果,于是大家都抢着看报。

有一天艾尔到达底特律站的时候,发现车站前的布告板前围了很多人。

“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挤向前去,原来布告板上张贴着新闻报告说:双方在席诺地方发生激战,有两万五千人伤亡。

“这一下,可不得了!”

艾尔很快跑到车站的电信室,对电信员说:

“拜托!拜托!请你马上拍电报给各站,要他们在车站布告板张贴席诺发生激战,共有两万五千人死伤的消息。”

因为这不是站长的命令,电信员有些犹豫,艾尔焦急的说:“请快点拍出去,像这样的消息,有必要争取最快的时间告诉大家。凡是有家人在战场上的一定很关心。如果你拍了,以后每天我送一份报纸给你。”

听说每天会送一份报纸给他,电信员马上开始拍发电报。

艾尔随即跑去底特律自由报社。

“今天多给我一千份报纸,现在只有三百份的钱,不够的明天付给你。”

这么说着,马上掏出身上所有的钱。

“什么?一千份?”

报社里的人吓了一大跳。

“是的,刊载席诺地方激战消息的报纸,一定可以卖完一千份,各车站的布告板,我已要他们贴出消息了。”

“好吧,你真比记者还更敏捷!”

报社的人很佩服地将 份报纸卖给了他。这天,艾尔没到图书馆去,而把印好的报纸搬上了火车。

果不出艾尔所料,在回程的火车上,旅客因为已经看过布告板上的简讯,一个个抢着买报纸以了解详情。

沿途有些小站平常只能卖四五份的,那天却卖了近百份。精明的艾尔,将五分钱一份的报纸涨到一角钱,这时的人们也不计较这区区五分钱了。

快到终点站波特·休伦的时候,艾尔把每份报纸又涨到五倍即两角五分钱,一千份报纸就这样全部卖光了。

艾尔一下子赚到一大笔钱。

资料链接

林肯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影响了美国的几代人,至今仍然值得称颂,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九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丈夫前妻的子女视如己出。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1834年8月,二十五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二百万票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职一个月以后的4月12日,南部联邦的军队攻击了政府的一个要塞,南北战争爆发了。战争开始时,北方军队打得并不顺利,为了迅速扭转不利的局面,1862年9月22日,林肯颁发了《初步解放宣言》。当年年底,林肯签署了经过修改的《最后解放宣言》。他在签署了这个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根据这个宣言,美国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1863年7月1日,南北双方军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进行了关键性战役。北军获胜,战局从此向有利北方的方向发展。1864年11月,林肯第二次当选总统。当选后,林肯以极大地努力要求参众两院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宣布蓄奴非法。这项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于当年终于获得通过。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美国南北战争

19世纪中叶,美国北部自由劳动制度与南部奴隶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南部奴隶制度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南北之间的斗争在西部土地的争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但是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发生在该州内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美国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美国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于是在堪萨斯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的序幕。

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民主党遭到惨败,这就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南部蓄奴州南卡罗来纳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阿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诸州相继脱离,并于1861年2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道格拉斯为总统的政府。1861年4月12日叛乱政府军开始炮轰在南卡罗来纳的联邦萨姆特要塞,14日攻陷。林肯政府于4月15日发布讨伐令,内战爆发。不久,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阿肯色四州退出联邦参加南部联盟。

1862年9月22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北方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

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月1日葛底斯堡大捷,歼灭南军两万八千人,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1864年,北方最高统帅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在东线以消耗敌人的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西线用强大兵力深入敌方腹地,切断“南部同盟”的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1864年9月,W·T·谢尔曼将军麾下的北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在进军中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使南方经济陷于瘫痪。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北军把敌军驱逼到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1865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在南方内部也出现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1865年4月9日,R·E·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美国内战终止。美国恢复统一。

这件事情过后,艾尔想自己发行报纸。他发觉只要报上登载有趣、好玩的事情,销路一定都不错。

艾尔在底特律旧货店找到一台满是灰尘的印刷机,以很低的价钱买了进来。

再就是印刷用的铅字,这也得到处去找。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他就把这些搬到他所使用的行李车吸烟室去。

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对于他的行为吓了一跳,有点不太高兴,不过艾尔终于说服了对方。这个报社名为报社,实际上只有艾尔一个人,从记者到编辑再到印刷工全都由他来做,自然相当辛苦。这份报纸是对开版,每周发行一次,命名为《每周前锋报》。

对喜欢机械的艾尔来说,操纵印刷机一点也不成问题。至于战争和政治上的事情,他当然不是镇上大报的对手,所以他的报纸都是登载一些铁路沿线所发生的地方性新闻。

这份周刊的确办得很不错,不像是十五岁的少年自己一手编辑和印刷而成的。

底特律自由新闻社的总编辑很佩服这个孩子,并且热心地帮助他。

“你一个人做,忙不过来吧?”于是这个总编辑从自己报社介绍了一个印刷工给他。各车站的通信员,由于工作的关系知道国内种种新闻,艾尔也刊载从他们那儿得来的消息,所以《每周前锋报》的内容一期比一期丰富。

艾尔发行的报纸,只有1862年2月3日的一份被留存下来,现在由爱迪生后人当作传家之宝保存着。这份报纸上登着下列事项:

美国大干线铁路各站点的马车费、列车改正时刻表、牛油及鸡蛋等食品价格,火车上旅客遗忘物品表、旅馆广告、出生或死亡通知等等。还有:——XX站有个十分勤劳的清洁工,使得那个车站到处都很干净。

——大干线铁路将发给能节省燃料的司机奖品

——近日内,本报将刊登喜爱本报的读者名字

这份周报每份三分钱,每月收费八分。每周可卖四百份,成绩还算不错。

不久后,这份乡下小报竟传到了国外。那是因为有一回,一位英国绅士搭乘了这班车,觉得这份小报很不错。

“少年人能发行这样的报纸,真不简单,我想买一千份带回去。”一次订一千份这是头一回,艾尔很高兴,其他的事情都放下不做,赶印了一千份卖给了那位绅士。

这位英国绅士拿走艾尔的《每周前锋报》回到英国后,在世界第一流的《伦敦泰晤士报》上大大赞美一番,因而,这份小报就此出了名。

像这样有名气、又有趣的报纸,艾尔却突然决定不办了。原来有一次,艾尔和别人商量要怎样才能增加周刊的发行数量,那人告诉他:“想增加发行数,要多刊载一些读者喜欢的杂谈。人们都喜欢知道他人的秘密和失败经过,如果有这一类的内容,大家觉得有趣,就会买了。”

只有十五岁的少年艾尔,并不知道这话所潜藏着的危险。艾尔听从了那人的意见,马上将《每周前锋报》改名为《会偷看的球报》。

正如新的名称,他将附近镇上一些有趣的传闻或他人失败的经过都登了上去。

这样的做法,自然很受读者欢迎,报纸的发行数量真的大大地增加了;但那些被刊载的人非常恼火,因为传闻常常是不合情理的错误,或将事实故意夸大。

有一次,一个被作为杂谈题材的人十分生气地对艾尔说:“把这些事登出来,实在太不像话了!”

这人抓住艾尔,凶狠地骂过之后,又粗鲁地将艾尔丢进圣·克莱河。虽然没有发生意外,但使得艾尔警觉到,如果办报这么危险,那么不做也罢。

于是没有多久他就决定停止发行这份报纸了。

这份《会偷看的球报》可惜现在一份也没有留传下来,所以也没有办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样内容的一份报纸。

令人惊叹的“电报游戏”

一天,艾尔与平常一样在行李车内的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正好几天前乔治·普尔曼送给艾尔一套很好的实验器材,所以他特别高兴。

乔治·普尔曼是“普尔曼式卧车”的设计人,当他看到艾尔的车内实验室后,非常感动,对艾尔说:“好好用功读书。”随即送了一套新的实验器材给他。

在广阔的平原上,以全速奔驰的火车到了急转弯时,行李车的车身就会大大地颠动一下,瞬间,柜上的瓶子摔下来打破了。

黄磷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

看到熊熊的白烟,艾尔想:这下可糟了!他赶快脱下上衣,朝火上掩盖,可是火被风一吹,烧得更旺。

“失火了!失火了!请快来救火!”

听到艾尔的呼救声,车长奔了过来,好不容易才将火熄灭。可是车长却很生气。

这位车长以前就对艾尔未经准许便在车上做化学实验的事很不高兴。

“你看,闯祸了吧!从今天起,不准再在火车上做实验了。”

车长大声骂着并且打了艾尔一记耳光,同时将试管和长颈瓶等,凡是能拿得到的都扔了出去。

“听着!以后只能卖报纸和糖果,再做这种事就绝不饶你。”

车长说完就愤愤地走开了。

艾尔用手按着发痛的脸。

那个晚上,火车回到波特·休伦,艾尔要他的少年助手帮着把所有剩下的实验器材和药品都搬回家。

艾尔的父母听了艾尔叙述当天发生的事情后说:“那是因为你做得太过分了。如果你觉得地下室的实验室不方便的话,可以利用光线好的顶楼。”

“对,就在顶楼做好了。如果失败了,最多只是把屋顶弄坏,总不会烧掉火车。”

艾尔的父母尽量安慰和鼓励着艾尔。

很多《爱迪生传》都写爱迪生的耳朵是被车长打聋的,这并非事实。这位发明家到了晚年自己写道:“列车失火后数日,我在史密斯·格里克站的月台卖报纸,火车开动了,当时我急急忙忙想上行李车,可是因为双手抱着报纸,爬不上去,当时管行李的人便伸手抓住我的双耳拉我上车,那时候我觉得耳朵里面好像有什么断了的声音,从那时起,我的一边耳朵就聋了。不过这也许是神所赐,因为听不到周围的杂音,我反而更能专心做事。”

艾尔在少年时代,又办报又开店,还做化学实验,这些都是大人们做的事情,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少年,所以也常常玩些孩子们的游戏。

其中之一就是玩“电报游戏”。

当时,著名的撒姆尔·摩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已经普遍使用,美国小孩们对它感兴趣的很多。

艾尔和朋友在参观过电信局之后,突然对电报也产生了兴趣。

资料链接

电报的发明

电报(telegraph)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20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传送图片的则称为传真。

19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他四十一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轮船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回美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电报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几次他想重操旧业。然而,每当他拿起画笔看到画本上自己写“电报”字样时,又为当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励,从失望中抬起头来。1836年,莫尔斯终于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的设计方案:“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现出火花。有火花出现可以看成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出现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一种符号。这三种符号组合起来可代表字母和数字,就可以通过导线来传递文字了。”

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啊!但莫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点、划和空白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是多么不容易啊!这种用编码来传递信息的构想是多么伟大,多么奇特!这样,只要发出两种电符号就可以传递信息,大大简化了设计和装置。莫尔斯的奇特构想,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尔斯在取得突破以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把设想变为实用的装置,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

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既然玩电报游戏,由于没有出售这一类材料的商店,什么都得自己做,但做线圈的细丝和做键盘的金属片倒有现成的可用,绝缘器则可利用玻璃瓶,其中最困难的便是电源。

艾尔知道猫的毛朝相反方向摩擦就能产生电,所以马上把家里的猫抓来。

不过,猫经过他用力摩擦后,奋力地挣脱了艾尔的手逃走了。

“用猫还是不行。”

艾尔再去查书,自己动手制造简单的电池。这种电池需要用硫酸、硝酸等药品,这些东西在他的实验室里都有,所以没有问题。

电池做好后,他从迈克家牵来电线,于是便开始作电报游戏了,可是他又碰上一件困难的事。

艾尔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多才回家。因此,玩这种“电报游戏”差不多要到11时。而父亲关心艾尔的身体,规定他晚上11时一定要睡。

如果这样,还能玩什么“电报游戏”呢?于是艾尔又想了一个计谋。他知道父亲每晚都要看他带回的《底特律自由报》,于是便动起脑筋来。

有天晚上,艾尔故意不带报纸回家。

“艾尔,今晚没有报纸吗?”

正如艾尔所料,父亲好像很失望,于是艾尔赶快说:“我把报纸放在迈克家,忘了带回来,不过没关系,我现在马上为你问新闻好了。”

“问新闻?怎么问?”

父亲觉得莫名其妙。

“这没问题,我做了一架电报机。”

艾尔带父亲到顶楼去,马上开始通信。

因为事先已经和迈克约好了,所以对方马上回电。最先是战场的消息,再来是议会的新闻,以及加州发现新油田等等……艾尔把它写成文章。

“啊!这真方便。”

撒姆尔佩服的看着新闻。等通信完成后,他将艾尔所作的电报机拿起来看了老半天。这架电报机的键是利用黄铜发条做成的,电磁石是用布将电线的铁丝包起来制作的。虽然很简陋,但一个小孩子能够制作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父亲大感惊叹。

“计谋成功,明天还要麻烦你。”

艾尔得意地和迈克通信。当然,父亲并不知道他在发些什么信号。

撒姆尔突然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快到凌晨1点了。这时,做父亲的也不能再骂自己的儿子了。

从这以后,艾尔每晚都和迈克玩“电报游戏”。可是过了没有多久,跑进果园的牛将电线弄得乱七八糟,“电报游戏”从此也就停止了。

关于摩擦猫毛发电的事,后来有人认为不可能。像艾尔那样有学问的人,怎么会想到用猫来生电?这一定是谎言。

后来曾经有人问这位发明家,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发明家笑着说:“我少年时代的事情传说很多,有些事情连我自己也不晓得。那时候,究竟有没有摩擦猫毛生电我不记得了。总之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不过,或许擦过也不一定。不管怎么样,那时候的我,确实是个很顽皮的孩子。哈哈哈……”

艾尔对拖动火车的机车头构造也很感兴趣。设在波特·休伦的大干线铁路机械工厂,他经常去参观,他在火车上时,只要有空就会跑进驾驶室,向火车司机探问锅炉或齿轮构造的问题。

了解这些之后,艾尔就想自己有机会也试开一下机车。

“一下就好,让我开开好不好?”艾尔时常这样请求司机。

司机每次都回说:“不行,小孩子开太危险。”

可是有一天,艾尔进到驾驶室时,司机却对他说:“从这里向前,有一段路是直的,你可以开开看。”

艾尔很高兴地就动手开起机车来。

“昨夜,我跳舞跳得很晚,非常想睡觉,我先去睡一会儿,你好好开呀。”司机跑到后面去,马上就睡着了。

那时候的列车共有七节车厢,以每小时十二公里的速度行驶。对艾尔来说,这是头一次开车,自然觉得很好玩。

没多久,锅炉里的水流出来了。艾尔知道如果没有水,锅炉就会爆炸。

艾尔惊慌地去叫司机,睡熟了的司机却没有想要起来的样子。

“好吧!”

于是,艾尔大胆地将阀门关紧,使蒸汽减少,这样虽然火车速度减慢,但水也流得很少了。

艾尔放下了一颗心,可是没多久,又从烟囱喷出泥水样的东西,弄得机车和艾尔一身漆黑。

过了一会儿,泥水不再喷了,直到这时,司机还没醒来。

艾尔下定决心把火车开到终点。

如果这样,他想到有一件事需要去做,他曾看到司机不时打开油瓶加油,艾尔心想也该加油了吧。

艾尔打开油瓶的时候,差一点被蒸汽吹倒。

好不容易加好了油,盖好盖子,人也非常疲倦了。

后来司机曾对艾尔说:“打开油瓶的时候,先要把蒸汽关好。”

喷出黑泥水是因为锅炉里的水增多,使得煤和油都给压出来了。

艾尔不知道这些事情,一直让蒸汽去吹,吹得浑身漆黑。火车到了终点站,当站上人员发现一身漆黑的艾尔时,一个个忍不住大笑起来。

艾尔回到家里,见了母亲,母亲一时也呆住了,不知说什么好。

母亲听了艾尔的话后,吃惊地说:“危险,太危险了!小孩子开火车,万一发生什么事怎么办?那个让你开车,自己去睡的司机也不对。”

艾尔却满不在乎的说:“不会有事的妈妈。虽然今天失败了,可是我学会了不少东西。”

少年电信局长

1862年8月的一天,火车到达克勒孟斯山站,艾尔从月台走向站长室。

火车要在这个站换货车,所以需要耽搁半小时。站长麦肯基因为兼管电信,所以和艾尔很要好。

两人正站在阴凉处谈话,艾尔无意中看到站长两岁的儿子吉米在轨道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而他后面正有一列货车快速地驶来。

艾尔赶快把手中抱着的报纸丢下,箭一般地奔向轨道上救出了吉米。刚刚救出这孩子,货车已从艾尔背后急速掠过,真是千钧一发!

站长也跑了过来,他紧紧地握住艾尔的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流着眼泪向他表示衷心地感谢。

过了些时候,站长对他说:“艾尔,谢谢你,你是吉米的救命恩人,不知怎么感谢才好!如果我是个有钱人,我会送一笔钱给你。遗憾的是我不是有钱人,可是我还是想替你做点什么。”

“站长,我只是做我所应该做的。”

“不能这么说,你不顾自身的危险救了吉米。”

第二天,火车再次靠站,站长就跑过来说:“艾尔,我想了一个晚上,你总不会打算卖一辈子的报纸吧!怎么样,你想不想学电信技术?为了感谢你,我把我所会的都教给你,等你学会了,我来想办法让你进铁路局工作。请你考虑看看,这是我唯一能做的答谢方式了。”

艾尔那时已不再发行报纸,而是自己看书研究电信,所以很高兴地接受了站长的建议。

“站长,那就拜托你了。”

“那很好,这样我才能心安。你的双亲不会反对吧?”

“绝对没有问题,我的父母对我所做的都不反对。”

此后,每隔一天,艾尔就在这里的站长室跟站长学习电信技术。当艾尔学习电信的时候,别的少年就替艾尔卖报纸。

艾尔因为对电信已有相当的知识,所以进步很快。学了三个月,麦肯基已没有什么可教他的了。

麦肯基后来形容艾尔学习时说,他就好像干海绵吸水,使教的人因为知识缺乏而惊慌。

正式成为电信员的艾尔,辞别了工作多年的大干线铁路局,在波特·休伦镇的药房二楼开设了一家电信局。

十五岁的艾尔当了局长,他从自己的电信局到波特·休伦站间的一公里半区间内架设了电线,从事这区间的电报工作。也就是说,镇上的人不必再走一公里半到火车站,只要到艾尔的电信局拍发电报就可以了。

开设电信局后,首先要请波特·休伦的站长来检查电报机。

“怎么样?站长,这个机械不坏吧?”

“不错,你从哪里买来的?”

“我自己做的。”

“什么?你自己做的?”

“是的,我借用底特律手枪工厂的机械设备自己做的。”

站长对此大感惊奇。

艾尔的电信局虽然开张了,可是生意并不好,并不是因为他是少年,镇上的人不相信他的技术,而是这个小镇上早已有了另一家电信局。

另一所电信局开在卖宝石和钟表店的华克家二楼,由华克的弟弟负责。

没多久,华克的弟弟当兵了,华克跑来找艾尔说:“艾尔,这小小的镇上只要有一家电信局就够了,你把这边的结束,到我局里来工作,我给你月薪二十元如何?”

于是,艾尔结束了自己的事业,受华克雇用。

电信局虽然只剩一家,可是工作并不忙。因为太闲,艾尔就常常在事务所做自己喜欢的化学实验。

华克为这事不太高兴,心想:拿了人家的薪水,做起自己的事情,总不是味道。同样,艾尔也觉得没趣。

这时,麦肯基站长对他说:“现在的工作对你是大材小用。加拿大的史屈特·福特站需要一位电信技师,你想不想去?月薪比这里多五块钱。”

“只要工作愉快,我就去!”

于是艾尔便辞去华克电信局的工作,到史屈特·福特站做事,月薪是二十五美元。

这是1863年初的事,当时的爱迪生只有十六岁。

他终于成为了一名青年电信技师。

四处漂泊的电信技师

爱迪生曾下定决心,虽然自己已经成为火车站的电信技师,但还要继续念书。因此,他选了人们不愿担任的夜间工作。

夜间工作的时间是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白天休息。他就利用白天,在自己租住的公寓里研究电信原理。

著名的莫尔斯自1835年发明电报至今已过了二十八年,但通信方法仍然毫无进步。

艾尔由于白天不是看书,就是做实验,以致到了晚上便想睡觉。如果事情忙,倒也可以消除困倦,但如果很闲可就不行了。

铁路局为了防止夜勤的人睡觉,规定每隔一小时要发出“六”做信号。

只要每隔一小时发出这“六”的信号,就算打打瞌睡也没关系。

爱迪生想到一个妙策。

他从镇上买来一架闹钟,用长针接上电报机,只要长针碰到电报机,就能自动发出“六”的信号。

这种装置虽然很简单,但对爱迪生来说却是他的第一项发明,现在仍被多方面应用。譬如说公共电话投下硬币,就能打通,便是应用这项原理设计的。

爱迪生发明这项装置后,如果没事,夜里就在电信室打瞌睡。

总局里管电信的摩斯先生,看到爱迪生所发信号每隔一小时一秒也不差地发出来,觉得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得到的,心里十分佩服爱迪生严守时间的工作作风。

有一天,这件事终于暴露了。

爱迪生的信号发出没多久,摩斯因有急事,发出呼叫。可是毫无反应,叫了几次也没有用。摩斯心想奇怪,也许有什么事情发生。

摩斯跑出事务所,跳上轻便车开往史屈特·福特站,他从窗口往电信室看,起先,他还以为爱迪生死了。

当他确认靠在椅子上,精疲力竭正在睡熟的爱迪生并没有死,只是睡得像死人一样时,摩斯由不安而变为愤怒。

他打开了门,冲了进去,想好好揍他一顿,这时他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个奇怪的东西。

电报机和时钟有一条铁丝接连着,钟的边缘有个刻纹的回转轮,摩斯仔细注视着这项奇妙的装置。

过不多久,钟的长针指到11点,机械就像活人似的,自动拍发出“六”的信号。

哦!难怪呢!摩斯的疑问顿消。

“爱迪生!”他用力摇动爱迪生的肩膀。

睁开睡眼的爱迪生发现站在面前的摩斯,吓了一跳。心想,这下子完了!

这时候,爱迪生似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爱迪生,你不能为了自己的发明而对不起铁路局。你是拿薪水的,这项发明确实不错,不过规则一定要遵守,你不遵守规则而睡觉,所以要被免职。”

摩斯虽然生气,心中却很佩服爱迪生发明的巧妙。

爱迪生十分后悔为什么没有装置那种遇到对方发来电信,就可让时钟闹响的设备,可是现在后悔已太迟了!

就这样,他为这一项发明,从史屈特·福特站被赶了出来。

摩斯虽然撤了爱迪生的职,但很欣赏他的才能,又替他在加拿大另一个站的沙尼阿站找了个电信的工作。

爱迪生到沙尼阿站就职没多久,便碰到一件大事。

有天晚上,从本局拍来快报,命令行驶中的货物列车马上停驶。

“遵命!”

回电之后,艾尔马上跑出去找信号手,可是信号手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还没找到信号手,货车却已急驶而过。

“糟了!”

他赶快回到电信室拍电报给本局:“货车已经通过。”

“那会造成相撞事故的。”

对方就这样切断了电报,爱迪生感觉到本局的惊慌,而轨道又是单轨,由于这边回答“遵命停车”,本局才让对方列车开行。

“会撞车的!”

爱迪生想去追货车,因此拚命向前奔跑。

外面很暗,一不小心,爱迪生掉到深沟里而摔得昏迷不醒。

幸好这两列车互相发现对方的前灯而紧急刹车,从而避免了撞车事故。

事件发生后,爱迪生被叫到加拿大多伦多市的铁路局去。

“责任不在我一人,如果被免职了,我只好到其他铁路局去。”他想的很乐观。

可是总经理把这件事说得很严重:“你的责任很重,因铁路职员不小心而引起乘客生命或财产损害的发生,要服刑五年,为了使其他职员有所警惕,我们将要采用这条法律,你有什么话说吗?”

听说要送他去服刑五年,爱迪生吓呆了。

“那太过分了。”

于是,爱迪生特别详细说明了那天的情形,总经理也用心细听,这时候来了两位英国人。

总经理马上站起来,接待他们到隔壁房间。

“要逃,就是现在!”

爱迪生这么想着,便偷偷地逃离总经理办公室,跑到多伦多站。当时开往沙尼阿的货车正要出发,他就爬上这列车到了沙尼阿。可是,只要是在加拿大就仍有被捉的危险,因此,他又随即乘船离开国境,逃回父母所住的波特·休伦镇。

爱迪生从1864年到1868年的这四年间,在广阔的美国境内到处流浪——也就是他十七岁到二十岁的这段期间。

虽说流浪,却不是到处游手好闲,而是担任电信技师,从这里到那里。那时候,美国因为南北战争有一千五百名电信技师被征召入伍,所以他到哪儿都不愁没有工作。

这四年中,艾尔总共换了十个工作地点。其中五个地点被免职,有五个地点是自己辞职不干的。

为什么这样?理由是为了学习。艾尔不管到哪里,只要有钱就买书,只要有空就学习。

为了学习,他不选地点和时间,也不管是哪一个电信局,只要有空就看书,所以雇主们都不太高兴。

艾尔很爱买书,有一次为了买书差一点被警官射杀,那是他在路易斯维尔镇工作时候的事。

那天已经很晚了,艾尔从电信局下班返回住所途中经过一个旧书店,他看到《北美评论》二十册只卖两块钱,他便用口袋内仅有的两块钱把它买了下来,可是太多了,没有办法拿,他只好向书店老板暂借了一只大袋子,把书装进去背在背上。

走了没多久,刚进入暗巷,突然一发子弹从他耳边擦过。

“奇怪!”

他回头一看,一名手里握着枪的警察一边大声叫着“小偷”一边跑了过来。爱迪生自己也以为附近有小偷,因而就到处张望。

“把袋子打开!”

警察抓紧他的肩膀,他这才知道警察是拿他自己当小偷了。

“我不是小偷,这是买来的书,我要背回家去。”

警察仔细查看袋子里面的东西。

“不错,是书,可是刚刚我叫你的时候,为什么不停下来?”

“我不是小偷,我还以为附近有小偷呢。”

“你的运气不错,没有被击中,平常我的枪法很准的。”

警察背起艾尔的大袋子对他说:“为了表示歉意,我替你背回家。”

不久以后,在一个镇的电信局,爱迪生被免职了。

有一天,他正在电信室隔壁房内做实验,一不小心,打翻了硫酸,漏到地上的硫酸把经理的桌子和贵重地毯烧坏了。

经理很生气地对他说:

“爱迪生,本局需要的是电信技师,不需要实验家,到会计处领取你的薪水走路吧。”

于是他换了另外一个工作地点,因为非常清闲,他在工作时间内照样看书,结果又被上司发现而将他免职。

在密西根州的阿特里安铁路局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晚上,上司要他拍发特急电报,可是线路没有空。

“特急电报,请空出来一下,好么?”爱迪生想要对方帮忙。

“不行!我们正在使用。”

对方既不肯让出来,爱迪生便把正在通讯中的电流切断,迳行拍发自己的电报。不巧这次他切断的对象,正好是这地方电信区的分区长。

因此,爱迪生又被免职了。

不过他也有非常愉快的日子。

爱迪生刚到墨菲斯电信局工作的时候,这个局正和圣路易电信局举行电信速度比赛。

最初,墨菲斯的局员们想捉弄艾尔,看看这个乡下人到底有多少本领。

“爱迪生,你先接收。”

“好的。”

他坐在接收台前,圣路易电信局想吓吓他,选出速度最快的电讯员,用最快的速度拍发过来,连老练的电讯员都觉得太快了,大家心想,爱迪生很快就会没有办法招架。

可是,爱迪生一点都不在乎,对方虽然越来越快,爱迪生却不慌不忙地处理着。

接着,换墨菲斯局拍发。电讯员想替换爱迪生,爱迪生却说:“没有关系,我来拍。”

他就开始发信。

他所发出去的速度非常快,在旁边观看的电讯员一个个目瞪口呆。

圣路易电信局没办法接收,结果,墨菲斯局当然获胜。

爱迪生在墨菲斯局的工作也没有做多久,那时他正构想利用同一电线往不同的地方同时发信的方法。

有一天他跑到局长柯尔面前,请求给他做这项研究的时间。构想虽然很好,但不会说话的爱迪生没有把理论说清楚,因此,柯尔局长发怒说:“爱迪生,一条电线不能同时做两种工作,这样的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你想做就请到别的地方去做吧。”

就这样,在电信局颇受好评的爱迪生又被免职了。

爱迪生在各地转来转去,转到辛辛那提镇的时候已是冬天了。他连一件大衣都没有,口袋里也一文不名。

在当时不管哪间电信局,差不多每月都有七十美元的薪水。艾尔除了付房租,其他的不是买书,就是做实验花掉了,没有一点积蓄。

可是只要提到“电信技师爱迪生”,在电信界则无人不知。艾尔来到这个镇上的“西部联合公司”找工作。

“你是爱迪生?那没有问题。”

于是他当场就被录用了。

工作没有什么不同,爱迪生在这个局结交了一位好朋友,名叫亚当姆斯,他比爱迪生年长,也是一位很好的电信技师。

到了春天,亚当姆斯要转到波士顿市电信局去。

“怎么样,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亚当姆斯邀爱迪生一同去。

可是,艾尔有另一套计划。当时南美还未开发,那儿正有无限的财富等待开发,所以他想去南美。

他这种富于冒险精神的想法,其他两位同事也深表赞成,于是大家决定一起走。

要去南美,必须先到南方的纽奥尔良港,这中间需要作数百公里的长途旅行。可是三个人钱不够,只好一半乘车,一半徒步了。

虽然这样,对三个青年来说,既然怀有到南美的梦想,旅途上也就不觉得太苦了。

好不容易到了纽奥尔良港,不巧的是到南美的船已经早一天启航了,下班船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三个人站在码头上,正不知怎么才好的时候,有一个西班牙人经过,这人是从南美载运水果来的货船船长。

“你们三位好像是想去南美,是不是?”船长这么问。

“你怎么知道的?”

“哈哈哈……在这码头徘徊的一定是想去南美赚一笔钱的人。”

“是的,船长,请你带我们到南美去好吗?”爱迪生认真地拜托他。

“不行!”

“为什么?”

“缺少考虑的年轻人,以为只要到了南美,就有很多赚钱的机会,那可大错特错!开发南美,可能还需要十年以上。目前,美国倒有较好的机会,我每次看到像你们这样怀着南美热的青年就想办法阻止他们。”

西班牙船长告诉他们种种有关南美各国的情况。船长的话,只有爱迪生一人听从,他决定放弃南美之行。

其他两人还是搭乘下一班船到了南美,不料上岸不久就先后患黄热病死了。

如果当时爱迪生跟他们一起去的话,也许电灯等几项大发明就不知何时问世了。

没有到南美的爱迪生,返回波士顿找到了亚当姆斯。亚当姆斯非常欢迎他,替他介绍了“西部联合公司”分公司的工作。

亚当姆斯对公司经理说:“我为你介绍全美国拍发电信速度第一快的人,请您雇用他。”

“那样好的电讯技师还有什么话说?带来看看吧。”

当亚当姆斯带着爱迪生到电信局去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发笑。因为爱迪生到波士顿途中遇上大雪,列车抛锚,一身都弄得污秽不堪。而且这样冷的天气,爱迪生没有穿大衣只穿了件破风衣,脚上的皮鞋好像几个月都没擦过,头上戴的帽子也是南方军人戴的那种宽边帽,而且很破旧,走进房子脱下破帽,头发好像一星期都没梳过,显得乱七八糟。

那时候各地的电讯技师,就像是到处流浪的艺人,多半都不注意穿着。

这位经理由于听到亚当姆斯夸赞爱迪生是“美国第一的电讯技师”,所以急着想看看爱迪生究竟是怎样的人,见到他这副模样倒真给愣住了!

“你就是爱迪生?”

“是的。”

“那么,今晚7点钟请再来一次。”

到了约定的时间,等爱迪生再到电信局时,经理已经准备好了。他说:“从纽约拍来给波士顿环球报社的电讯,让你接收。”

“好的。”

爱迪生立刻拍出“准备好了”的信号,于是从纽约方面以惊人的速度拍来了电报。

这是一千多字的新闻,经理为了要试试爱迪生的能力,事先向纽约局说好要由最快的电讯员拍发。

爱迪生忽然发现自己周围有好多人围着他看,他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爱迪生一年前就有过电信竞赛的经验,因此,他一点也不紧张。

三十分—— 一小时—— 一小时半,快速的电信,一刻不停地拍来。

爱迪生接收之后,写成了普通文稿,没有半点错误。

经过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接收,周围的人无不表示惊奇。

“也许他真的是全美国第一。”有人这样说。

快到12点时,长长的电信终于接受完毕。这将近四个小时的快速电信,爱迪生处理得非常好。

到最后三十分钟,纽约局的电讯员大概已经累了,速度慢了下来,知道原因的爱迪生等对方停下来,马上回电过去:“想睡觉了吗?睡一觉再拍来吧。后面的像是用脚拍发的呢!”

他完全不把这次接收当作一回事,竟嘲笑纽约最好的电讯员是用脚拍发电报的,连经理也吓了一大跳。

当时看不起他的衣着的人马上改变了态度,人人尊敬他,想和他做朋友。

当然,工作上已经没有问题,爱迪生因为想在白天看书,所以特意选上夜班。

“美国第一的快速王,让他做夜勤未免可惜!”经理这么说。

爱迪生因为和亚当姆斯住在同一栋公寓,所以友情更为深厚。早上他从电信局回来立刻就看书,那是法拉第有关电气方面的书,内容都是他所喜欢的实验,因此看得入迷,每天睡眠不到四小时。

“不要太用功了。”

亚当姆斯不放心地提醒他,他自己倒不在意。看完一章立刻动手做实验。因为这样,最后常常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了。

爱迪生在波士顿电信局的时候,利用他的发明才能,又把局员们吓呆了。

那时候不只是波士顿,不管在哪里,建筑物大半都很脏,尤其波士顿电信局。这里因为以前是餐馆,里面生了很多的蟑螂。当局员们吃饭的时候,它们常会爬出来。

爱迪生对同事们说:“你们好像很喜欢这些虫子。”

“什么喜欢?那是没有办法呀!”

“那么为什么不消灭它?”

“如果可能,还会让它到处爬么?”

第二天,同事们来上班时,看见地上和桌上到处都是蟑螂的尸体,这是因为爱迪生预先在各处通上了电流的缘故。

“这真是奇妙的发明!”

“倒底是什么人想出来的?”

有人说:“这是爱迪生今早回家时弄的。”

“他可能真有发明的天才。”

听到这件事的记者把它刊登在了报纸上。

由于局员们曾经对别人说他接收从纽约来的快速电信,整整四个小时一句也不出错,又说他是波士顿局第一的电讯技师,因此,“快速王爱迪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看过报纸的波士顿女子中学马上邀请爱迪生去演讲有关莫尔斯式电报机。不善言词的爱迪生谢绝过多次,对方还是不死心,最后爱迪生没法推脱,只好说:“如果和亚当姆斯同去,我就可以考虑。”

虽然答应了演讲,爱迪生面对那么多的女学生,站在讲台上竟连话也说不出来。

他走下讲台,让亚当姆斯上台演讲,自己则当助手坐在一边。

就这样,那天总算应付过去了。可是他却出了一身冷汗。

“即使给我一万元,也不再演讲了。”爱迪生后来这样写信告诉人家。

由于爱迪生的名字上了报,又发生一件麻烦事,这就是社会各方面纷纷向他请教电讯安装方法或电讯技术。

爱迪生最感觉不便的是,他担任夜勤,所以白天人们都跑到住处来找他,使他没有办法看书,也没有办法睡觉。

当时因为没有电话,业务很忙的公司和事务所都需要电信来进行通讯。

知道电信重要的他,尽可能亲切地教导别人。可是人们没有办法记住莫尔斯信号,不能记住信号就没办法做事。

爱迪生心想,也许莫尔斯信号有简单使用的方法。

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法。那就是利用A、B、C、D等字母做成号盘,转哪个地方就可以拍出信号。

这个方法和现在全世界使用的自动交换式电话机的原理一样。

爱迪生的这一新方法不管在哪家公司或事务所都很受欢迎。爱迪生除了为大家所熟知的发明外,像这种未公开的发明也很多。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