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东林杂诗

庐山东林杂诗1

[晋]

释慧远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2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3

有客独冥游4,径然忘所适5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6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7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8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9

——注释——

1 慧远(334—416),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省宁武县附近)人。早年为诸生,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后随道安出家。太元六年(381)入庐山,江州刺史桓伊为建东林寺。与慧永、宗炳等十八高贤结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为净土宗初祖。这首杂诗是他在庐山东林寺时创作的,在描写庐山山水时,融进了佛理。“庐山”,在今江西北部,耸立于鄱阳湖之滨。山多岩石、清泉、飞瀑,是避暑游览胜地。“东林寺”,在庐山北麓,为净土宗发源地。

2 崇岩:高山上的岩石。幽岫:清幽的山峰。栖神迹:此指栖佛之地,意指东林寺。“栖神”一词原为道家语。《淮南子·泰族训》云:“今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这里借以指佛。首二句写出庐山东林寺。

3 希声:细微的声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群籁:各种声响。“籁”,泛指声音。山溜:山中小股水流。这两句写山中细微的泉声,益显出环境之幽静。

4 有客:作者自指。冥游:夜游。

5 适:归。

6 云门:周代乐舞有《云门大卷》,相传为黄帝所制。后用以指代美妙的音乐。“挥手”句可理解为演奏美妙的音乐;也可理解为探讨佛理。然则,“云门”便是借指佛门,如慧远所提倡的净土门。下句“灵关安足辟”,似谓神仙之门也就不需开了。“灵关”,神门,指神仙。上句似谓佛,下句似谓道,以道衬佛。

7 流心:游移放纵之心。玄扃:犹玄关,佛家指入道之门。“流心”二句意谓以游散之心叩开佛门,有所感悟,佛理自通,不受阻隔。

8 翮:翼,翅膀。

9 妙:佛家语,是精微深远之称。三益:《论语·季氏》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后来便把“友直、友谅、友多闻”称为“三益”。这里似借指为“多益”,古者以“三”为多。末二句意谓佛理同妙亦同趣,一悟可百悟。以写景入佛理,直至纯以佛理议论。夹带玄理、佛理,正是晋宋时期写景诗的特色。

│延伸阅读│

登庐山五老峰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