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人的童心

小王子真的很天真吗?

会不会反过来,

是大人过于老成世故,

过于将自己困在俗见习见之中,

因而失去聆听小王子的机会?

一个小孩在他最天真烂漫的时候,不会意识到童真的可贵。赞美童真的人,都是大人。他们历经人世的沧桑,回过头来,才开始见到童真的好。

所谓成长,往往是个“去童真”的过程。当童真去尽,一切都回不去了,大人才会在儿童天真的眼里,看见童年的自己。歌颂童真,往往寄托了大人对于那永逝的童年的缅怀和感慨。

除了缅怀和感慨,曾经沧海的人,还可以永怀童心地活着吗?

这是圣埃克苏佩里在书中,隐隐向读者发出的大哉问。这个问题隐藏在许多读者都会忽略的书首献辞里。在那里,圣埃克苏佩里说要将书献给一位远在法国的好朋友雷翁·维尔特。他告诉读者,这位大人什么都懂,就连写给小朋友的书也懂。他还特别强调:

要是所有这些理由还不够的话,那么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曾经是小朋友的这个大人。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朋友(可是只有很少大人会记得这一点)。

在正常情况下,一位作者将书献给什么人,是他的权利,根本不需向读者交代。圣埃克苏佩里这番话,其实是说给读者听的,尤其是大人读者。他是在说,如果你想读懂《小王子》,最重要的,是要记得自己曾经是个小朋友。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有一颗童心,才能理解小王子,才能像他那样看世界。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