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怀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

①木落:树叶飘落。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②襄水:指汉水流经襄阳的一段,位置在湖北襄阳城西北,北为檀溪,南为襄水。孟浩然为襄阳人,在襄水之北。③“遥隔”句:孟浩然当时正在吴越一带漫游,襄阳属于古楚之地,两地相隔较远。④天际:天边。南齐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⑤迷津:找不到渡口。津,渡口。《论语·微子》记孔子使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口所在,反而说天下滔滔,没有谁能改变,而舍此适彼,实为徒劳,不如避世隐居。意思是讥讽孔子看似为知津者,实际上为迷津者。后世遂以迷津为茫然不知所之。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⑥平海:平阔的江面。唐诗中常以“海”指大江或宽阔的江面。

【译文】

树叶黄落了,大雁纷纷南飞,北风吹来,江面上分外的寒冷。我的家在襄水回肠之处,在江上遥望楚地,仿佛在云端。思乡之泪,旅途中已经流尽;远看一叶孤帆,漂流在遥远的天边。迷失在渡口,想找人问路,却见暮色沉沉,江水漫漫无边。

【赏析】

孟浩然在长安求仕未成,沮丧地离开长安,孤身一人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漫游。江上早寒,萧瑟的秋色秋声,触发了诗人客中思归的感情。当树叶摇落,鸿雁南飞,江上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天地一派深秋景象时,自然勾起了乡愁。而家在遥远的古楚之地,两地隔绝。想着家人在盼望天际归舟的时节,诗人的思乡泪越发难禁。而前途茫茫,欲归不得,诗人内心正如眼前黄昏的江水一样迷漫,彷徨不知所之。

孟浩然一生既为隐士,但始终有报国之心,渴望出仕做官;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首诗就眼前情景层递展开,并越转越深,流露出诗人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的复杂感情。

物事的移换,季节的更迭,最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的心绪就投射在早秋的景物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寒冷,那样的迷茫,而他自己在一叶孤舟上远望天际,显得是那样的孤单。诗人捕捉了摇落的木叶、南飞的大雁、寒冷的北风这些秋天典型的景物,点出题目中的“早寒”。处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引起悲哀的情绪。

诗中的颔联、颈联都是自然成对,“襄水曲”和“楚云端”就地成对,都是指襄阳的地理位置,十分自然;而“乡泪”和“归帆”相对,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以景作结。

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含蓄自然,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