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谓甘茂

秦武王谓甘茂

【导读】

本篇选自《秦策二》,又见于《史记·甘茂列传》《新序·杂事二》,事在前308—前307年。宜阳之战是秦国向中原地区发展的关键一战,秦武王很重视。但受命攻打宜阳的甘茂担心会因内部的掣肘而失败,于是先和武王盟于息壤,而终于攻下宜阳。君臣盟约虽属罕见,但能说明任人专一是事情成功的必要条件。甘茂用“曾参杀人”的故事说明自己的处境,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秦武王谓甘茂曰[1]:“寡人欲车通三川[2],以窥周室[3],而寡人死不杇乎[4]!”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5]

甘茂至魏,谓向寿[6]:“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7]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8],积之久矣[9],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10],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11],南取上庸[12],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13]。魏文侯令乐羊将[14],攻中山,三年而拔之[15]。乐羊反而语功[16],文侯示之谤书一箧[17],乐羊再拜稽首[18],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19]。’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20],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21],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22],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23]。有顷焉[24],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25]。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26],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27],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28]。”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29],争之王[30]。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31]。”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遂拔宜阳[32]

【注释】

[1]秦武王:秦国君。名荡,惠王之子,前310—前307年在位。 [2]寡人欲车通三川:金正炜曰:“车”乃“东”之讹。 [3]窥:窥伺,观察。 [4]而:犹“则”。杇:黄丕烈曰:今本作“朽”。死不朽,谓至死不忘。乎:姚云:一作“矣”。 [5]向寿: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外族,武王近臣。辅行:副使。[6]谓向寿:《史记》《新序》“寿”下均有“曰”字,当据补。 [7]息壤:秦国邑,在今陕西咸阳东郊。 [8]南阳:地区名,分属楚、韩两国,在今河南西南部一带。 [9]积:指聚积的商人和货物。 [10]倍:同“背”,违。此指面临。[11]西河:魏国郡,在今陕西东部黄河(古西河)西岸地区。事在秦惠王八年(前330年)。 [12]上庸:县名。本为庸国,春秋时楚国置县,在今湖北竹山。事在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 [13]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姚云:钱、刘本作“不以多张子”。鲍注:衍“为”字。以,因。多,称赞。 [14]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名斯,前445—前396年在位。令:派。乐羊:魏文侯将领。 [15]三年而拔之: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年)始攻中山,四十年灭之。 [16]语:谈论。 [17]谤书:指责的书信。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18]稽首:古代一种最恭敬的跪拜礼。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且作长时间的停留。稽,留。 [19]主君:指君王。 [20]樗里疾:秦国贵族,惠王异母弟,名疾,因居于樗里(今陕西渭南),故名。武王时为丞相。为人滑稽多智,人称“智囊”。公孙衍:即公孙郝,秦国公子。樗里疾、公孙郝的母亲都是韩国人。挟:依仗。议:非议。 [21]曾子:即曾参(shēn),春秋时鲁国人,字子舆。孔子弟子。费(bì):鲁国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 [22]同名族:同名同姓。名,字。族,姓。 [23]自若:自如,镇定如常。 [24]有顷:不久。下“顷之”同。 [25]杼:织布的梭子。走:跑。 [26]疑:迷惑。 [27]不适:不但,不只。适,同“啻”,但,只。 [28]之:犹“而”。投杼:喻不信任。 [29]按:事在秦武王三年(前308年)。 [30]争:争辩,争论。 [31]息壤在彼:息壤之盟在彼。[32]遂拔宜阳:事在秦武王四年(前307年)。

【译文】

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向东打通韩国的三川,以便伺机吞并周室,那么就会死而不朽了。”甘茂答道:“请让我到魏国去,约它一起讨伐韩国。”秦武王就派向寿做副使一起出行。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