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主干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是在1949年以后,它的昂然出现和蓬勃发展无疑与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对现当代文学进行历史梳理和价值评判,既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历史地证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同时也可为随之而来的思想运动、思想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掌控的手段(历次政治运动每每以当代文学为突破口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当代文学所具有的这种与现当代历史和现当代政治密切相关的特性,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在1949年以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为大学课程中的主要构成。

适应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大学主干课程的新形势(1950年5月,教育部规定全国各大学中文系都必须开设“新文学史”课程,1952年北大中文系规定“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课程为必修课,所占学时与古典文学基本持平),现(当)代文学的教材编撰也在此时被提上议事日程(1951年5月,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受教育部委托,草拟《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1951年9月,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出版,接着,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1953)、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1955)、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1956)等文学史论著纷纷问世,其中许多都成为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新)文学课程的教材,而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册)因其写法新,水平高,在当时成就最大,影响也最为深远。

《中国新文学史稿》的诞生,“奠基了现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格局”,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撰写的模式,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曾经或者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如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二、三),黄修己独力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虽然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取舍、作家选择、视角立场、叙事形态、价值判断、组构方式等方面有所调整,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在总体特征上,并未摆脱《中国新文学史稿》所铸就的基本范型,如以对文学发展过程的描述为基本追求,强调对文学史实的介绍,注重历史语境和文学流变的相互关系,力图以第一手材料和作品文本串联起对文学史的认识,等等。这样的文学史书写,不但逐渐形成了文学史认识的大致思路和潜在传统(大量的文学史著述都大同小异就是明证),而且还在根本上决定并规范了大学课堂中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形态——教材的权威性一旦确立,文学史教学以它为指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现代文学模式化的教材编撰特点因其有效的可操作性,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形成了巨大的场效应——众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写法上基本沿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模式。

例外也有,如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洪子诚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者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为引发问题的动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分析,带动对体现在作品中的文学史问题的思考;后者则是作者对当代文学多年研究心得的浓缩,在结构当代文学史的角度和问题的提出方面,要言不烦,自成体系。这两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在编撰形态上都极富创意。

虽然以上提及的几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在几百部同类著作中属佼佼者,而且它们各有追求,性质有别,但就这几部文学史著作在建构文学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方式和总体思路而言,它们还是结合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寻绎文学史发展的理路——这使它们在编撰形态上具有某种同构性,而它们的共同作用,不但对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由于它们的不断创新和日趋深刻,还使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形态更加精致化、学理化、规范化和稳定化。

然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撰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呢?我们认为,完全可以有其他的文学史编撰方式和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尝试。

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文学史编撰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教材。过去众多的文学史提供的是一种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条理清晰而又结论分明的认识,沿着这些文学史的指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百年中国文学是一个明了可辨、逻辑妥帖的文学图貌。这些文学史基本上都根据“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恒定的文学史线索,也试图给出自己的文学史解释。那么,能否进行一种新的文学史描述的尝试:不是从原始材料和作品文本的“第一手资料”出发,而是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相关论文“第二手资料”起步,对文学史进行重新编排和描述,这样的文学史撰写,不提供恒定的文学史线索,也不追寻最终的文学史解释,它注重的是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味的现象、作家和作品进行解析,在此过程中,呈现文学发展过程中必定存在过的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中,求得对文学史的某种角度的说明。

应当说,这样的一种编撰文学史的思路是全新的。如果说现在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来自文学史教材的规范,那么这种新的文学史编撰方式,也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式上,呈现一种新的样态,那就是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史所涉及的时代社会背景、文学语境、作家生平、作品阅读等“第一手资料”内容)化为课堂讲授的“虚景”,由教师重新组织或者让学生自学。课堂上讲授的重点,以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第二手资料”)为文本,以“问题”为核心,直接进入文学史的深层,注重和强调课堂讲授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深度。由于所选“第二手资料”(论文)均为学术水准上乘,论及的议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或典型或关键的问题,因此,通过对这些学术文本的讲授、分析和探讨,可以达到对现当代文学的深度理解,并能由这些问题,延伸和扩展到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认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编撰了这本文学史读本教材。我们希望这本教材可以作为教育部重点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常用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但一改过去文学史书写的程式,呈现了一种新的结构文学史的方式,而且可能会给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带来一些新气象,能给愿意尝试此种授课方式的老师提供更大的讲授空间和学术发挥余地,同时,对不愿改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校和任课老师,也能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教材,帮助师生扩大学术视野,有利于他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选择论文时,遵循了这样的原则:(1)以文学史所依持的知识点分布为前提,兼顾名家名篇;(2)论文所涉及的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均具有典型性或关键性;(3)全书分四大部分,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内容,分别为文学史观照、作家作品解析(上、下)、思潮流派透视(上、下)、艺术形态流变;(4)每一部分论文的编选本身即暗含着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线索;(5)论文选择范围和涉及的论题不限于大陆地区,也包括了中国台港地区和海外学界的一些重要成果。

为了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在四大部分的每一章(共六章)前面,都有一篇导论,简要介绍这一部分所涉及内容的大致脉络和发展理路,以及应该重点讲授、专门分析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一部分所选论文的学术特点和价值所在,予以简明扼要的说明。在每篇入选论文的前面,则有一篇导言,除了介绍作者,标明文章的出处外,着重对文章的论点进行阐释,对文章的视角、行文、思路、价值和意义进行剖析,使学生不但从文章具体的学术观点中受益,而且还能学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在每一部分的后面,还开列了延伸阅读的书目,学生如想进一步了解相关论题,可以按图索骥,寻找这些文献来看,以拓展和加深对论题的认识。此外,每一部分还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了问题与思考,启发学生在学完该部分的知识之后,能进一步深入探究相关问题。

本教材在四大部分的安排上,按照文学史观照、作家作品解析(上、下)、思潮流派透视(上、下)、艺术形态流变的顺序排列,是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文学史观照打头,是要在宏观上首先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史观的衍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以作家作品解析承接,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作家作品的论文,带着问题意识和学术眼光,展开对作家作品的文本阅读,达到进入文学史基础构成的目的。有了作家作品解析的底子,再来看思潮和流派,就有了根基,也顺理成章。最后的艺术形态流变,是从艺术形态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梳理和总结,使学生能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发展,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从四大部分的内容上看,既往的时间性纵向发展线索似乎被现在的空间性问题排列所取代,但实际上,在每一部分所选的论文中,对不同问题的涉及是隐含着历史的延续性的,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仍然潜伏在本教材貌似空间并置的四大部分之中。

由于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迥异于以往的教材形态,所以在教学模式上,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教材十分依赖,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教材体系的完整性,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按照教材进行充分的讲授和演绎的话,那么当使用这本教材的时候,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可能就会有些困难。比如,本教材的编撰原则是四大部分并置、“问题”优先、讲究学术、论文为本,因此很多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在本教材中就体现不出来,再加上本教材虽然内蕴着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内在线索,但毕竟它没有显在的“史”的条理,这些都需要任课教师在讲授时,必须注入自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储备,将本教材的“空白”处用适当的方式填补起来。再比如,以往的教学由于教材本身内容就很“满”,课堂教学很难有时间进行讨论和对话,现在的教材由于相对“空白”较多,加上本身就是由“问题”串联而成,因此很容易形成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利于将启发式、自学式、对话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从而有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材本身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文组成,也可使学生较早地受到学术熏陶和训练。

在课时安排上,我们的建议是:作家作品是基础,应占总课时的40%左右,其他部分,文学史总论占10%左右,思潮和流派占30%左右,艺术形态占15%左右,另有5%左右的时间灵活调度(补充知识、课堂讨论等)。由于本教材“骨架”突出而“血肉”(文学史的基础知识)不够丰盈,因此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参看其他的文学史论著和教材,我们推荐的书目包括以下几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本教材由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几位教师集体编撰而成,参与者有丁帆、刘俊、倪婷婷、张光芒、潘志强、傅元峰、李章斌、刘阳扬。丁帆作为学科带头人,总揽其成。刘俊作为教研室主任兼专业负责人,提出最初的结构框架和入选篇目,并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现在的结构框架和入选篇目,是在原有基础上吸纳了校外专家朱晓进、杨洪承、何言宏、沈义贞的宝贵意见之后,由参与编写者共同讨论决定。全书的前言由丁帆和刘俊撰写,其他各章的导论、导言、延伸阅读书目、问题与思考、研究实践分别由倪婷婷(第一章),刘俊、潘志强(第二章),丁帆、傅元峰(第三章),张光芒(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提供。全书最后由丁帆、刘俊统稿。傅元峰除参与撰写外,还为本书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

2018年,本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各章选文有所增删,吸纳了各门类较新的研究成果;第六章增加了新诗形式讨论的内容。傅元峰、李章斌、刘阳扬参加了此次修订工作。

以论文选的方式编写文学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自己意识到的欠缺就有:(1)半个世纪的长期积累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写体系和教学程序已经相当“成熟”,相对而言,我们现在的章节选择和问题设置,就显得有些简约;(2)为了不致与过去的文学史撰写和教学“模式”完全“断裂”,特别是为了能与教学的操作惯性相连接,我们在主体构架上沿用了通常的几大板块(文学史观、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形式),可是与已有的现当代文学史比起来,本书的体例决定了它在每一板块下的不同问题之间,有着大量的空白——这在“史”所要求的连贯性上,似乎有所不足,并且,我们所强调和突出的问题,是不是就是现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有探讨的空间;(3)至于在选目的取舍上,我们相信一定还可以依凭其他的观念、视角作出不同的选择,“见仁见智”,答案其实是多元的。本书所选的文献,基本上保留了其原有面貌,除少量错别字与格式体例之外,不做大的更改。

总之,我们期待着海内外同仁与广大师生的批评和指正,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修订中,使本教材更趋完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对入选本教材的论文作者,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

  1. 作为一个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学科,现已由教育部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但为了本教材编写的方便,我们仍沿用这一名称。
  2. 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3. 参见李杨《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4. 王瑶这部文学史教材的意义已越出教材本身,成为学术史研究的对象。由此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5. 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6.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十五讲”系列,即一种用“问题”带动“史”的编撰的新尝试。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十五讲》是陈思和撰写的。透过《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十五讲》,可以清晰地看出陈思和对重建文学史叙述形态和叙述结构有着明确的意识和自觉的努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