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干寂寞勤耕耘 潜心钻研取硕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

甘干寂寞勤耕耘 潜心钻研取硕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

曾明彬 胡勇

凭借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核物理研究领域屡有建树;凭借扎实的基础,他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装备应用关键问题;凭借独到的方法,他指导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学生。行而不舍若骥千里,他就是在科研之路上自强不息的欧阳晓平;毕世耕耘自有功成,他也是成果累累获奖颇多的欧阳晓平。欧阳晓平语言风趣,态度亲和,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用自身独特的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热爱科研——深耕取硕果

欧阳晓平工作的时空模式,为他的科学创新提供了佐证。夜深人静,月朗星稀,欧阳晓平的思绪就会飞向远方。那时,他就会推开窗户,看看窗外的月色凝神沉思。在银白如霜的月色下,“心里面亮堂得像柔美的星空,一点垃圾都没有,觉得整个身心都被梳理了,新的灵感在孕育着…”这时候,他推想着新的实验过程和那可能的科学结果,把天马行空般的思绪抛撒在那无边无际的夜色中,或许这是欧阳最为醉心的时刻。

欧阳晓平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脉冲中子诊断的技术研究和相关诊断工作,完成了十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先后创建了五种新的中子参数测试诊断方法,主持研制成功十八种先进的脉冲辐射探测器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子诊断探测体系。

“热爱”,当被问及要在研究中取得如此累累硕果,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欧阳晓平如是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热爱科学研究,所以整个身心全都投入了进去。”

从一个师专毕业的专科生,到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全国优秀博士后”获得者;从新疆的一名中学教师,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的学术经历可谓传奇。在科研道路上,他几十年如一日如饥似渴地学习,认真细致地做实验,超速完成很多人需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的知识积累,在核物理中子探测领域内不辍耕耘,他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和跨越,也为中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天道酬勤——苦寒出梅香

欧阳晓平一天的工作通常在早上八点开始,晚上十二点结束;兴到浓时,实验室里的灯常常到两三点还亮着。有一次,欧阳晓平从上午十点开始做实验,一直到晚上两点多结束,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投入到实验中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但总还觉得问题还没有解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欧阳晓平说,“做学术研究就应该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单色性好,能量集中,你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把它做完为止”。在一路“所向披靡”的优异成绩背后,除了“超级大脑”,当然还有着九十九份的勤奋与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都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何况欧阳晓平是一只早起的有天赋的鸟儿呢?

科研带给欧阳晓平无穷的快乐,还常常使他在睡梦中获得灵感。1994年,在一次从北京到兰州的火车途中,欧阳晓平在梦中“火花”乍现,为一个困扰自己许多年的新探测原理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这时脑子里的电好像突然全接通了”,醒来后,他立即将梦中的方法记录下来,随即付诸研究,在经过半年的攻关后,做出了无源介质快快中子探测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类中子探测技术的空白;投入国防应用后,解决了国家一系列重要测试诊断难题。

而这个研究也为欧阳晓平带了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荣誉。

这个灵感的乍现,并不是运气的垂青,而是源于欧阳晓平多年的积累思考,“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敏锐的直觉要归功于他丰富的经验,碰到的问题,他总会放在脑子里,因而思考问题习惯多角度寻找方法,久而久之,脑海里就积累了很多想法,解决问题也就多渠道了。“正如大海里才有鲸鱼一样,你要有积累,有容乃大,容量越大,思维的空间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这些旁人视为的悟性,都是欧阳晓平勤于思考的积淀。

逆顺自处——光荣荆棘路

欧阳晓平一直潜心在实验室里做学问,搞研究,并将人生最大的快乐定位于做学问。尽管毕业于湖南零陵师专,但欧阳晓平不认为这对自己做学问有什么不利。“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关系,不管在哪,我都照样学我的。”恰恰相反,师范教育对物理概念的精准掌握,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起初,欧阳晓平,和其他众多的年轻科研人员一样,默默无闻,却有着做出一番成果的鸿鹄之志,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探索;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大多数研究员的不甘寂寞,欧阳晓平自始至终在艰难的科研路上脚踏实地。

提到当下科研人员的过于浮躁,欧阳晓平感慨不已。虽然现在有些项目钱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但沉淀下来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纯悴为了读书而读书,以泡时间来显示自己的兴趣,最终无法深入,而一无所获,“潜心研究,甘坐十年冷板凳,这样你才能真正有所建树”。

搞科研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条路艰辛漫长,还常常伴随着上级的压力,同行的不解。很多人在他人的否定中退却放弃了。欧阳晓平却不,“别人觉得做不了的,我特喜欢去尝试,看到底有多难,难在什么地方,做不了的原因是什么。我成天琢磨,总有一天就被我琢磨出来了”。

一次申请自然科学基金时,课题申请书起初并未得到相关评审专家的理解和认可,评审专家仅凭感觉就认为所提出的新方法暂不可行。但欧阳晓平却不气馁,不管支持与否,他都要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最终欧阳晓平用实际成果证明了自己,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和立项批准。

“做学问就像在小巷子里面找门,没有找到的时候,一眼望去,始终都感觉又暗又长。但是你得不停地去找门,还要有钥匙。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可能也没有找到门。”欧阳晓平说,只有找对了逻辑,才能找到成功的那条路,打开成功的那扇门。

即使如今欧阳晓平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和肯定,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平稳的心。“对此我基本不怎么在意,有便是一种认可,没有也不影响我做学问。”

欧阳晓平说只愿把宝贵的生命奉献到对祖国有益的事业中去。光环对他来说,意义甚微,他只希望以后回头看走过的路,有自己留下的东西。当发明的方法能解决理论问题时,当制造的器件能投入生产装备时,当撰写的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时……欧阳晓平感受到了自己的奉献和价值;而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真正的追求。

专注前沿——志身以许国

驱动欧阳晓平投身研究的最重要外在因素,是国家的重大需求。满足了国家的需要,自己的生命才有价值。长期以来,欧阳晓平都致力于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从重大需求出发确定研究目标,基此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直到完成国家层面的重大应用,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模式,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欧阳晓平也将此贯彻到对研究生等的指导中。“带学生,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找一个前沿的科学问题。但这个问题一定的是有希望解决的,而不是死结。要看得准,才能打得准!如果给学生的课题存在颠覆性问题,他可能做三五年都没有什么进展,就可能把学生的一身都耽误了。”

现在,欧阳晓平带了一个博士生。开始接触课题时,博士生信心满满,可研究中一旦出现难点问题,周围同时无法帮忙解决时,便感觉备受打击,常常是过两天便意兴阑珊,向老师诉苦该课题“没意思”。但每次经欧阳晓平的悉心指导,他便明白了努力方向,并得知所开展的研究有望在核探测中形成新的分支时,信心大增,并全身心投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尽头,最后圆满完成了博士论文研究。

“此外,要培养学生够潜心研究的品质,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独立自主。”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应该发挥指路人的作用,管了太多无法锻炼他们,学生就不会自己思考。

在指导中,欧阳晓平常常是帮助学生确定选题后,让他们自己研究。但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成果,欧阳晓平对学生的研究进展了如指掌,并在适时的情况下提供建议和帮助。这样,学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多篇论文被评为总部优秀硕士博士论文。

互相学习——交流而相长

1999年,在国外一个国家实验室的学习经历,既增加了欧阳晓平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信心,也让他意识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毕竟国内外的科技基础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了解国内外的情况,这样才能利用已有的成果。正所谓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欧阳晓平特别重视和不同领域的学术交流,这样可以开阔眼界,拓展研究领域,便于学科交叉。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点燃新的突破创新。在与材料科学,仪器科学等的互通学习中,欧阳晓平收获颇多。而他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也常常帮助其在他学科的发展。

“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讲制约某类激光照明的瓶颈问题,从我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之后,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们。具体的技术细节我说不出,但能构建整体的方向和框架,这对他们很重要。”欧阳晓平亲自主持了相关研究,使得该激光器的照明距离大幅提高,尤其是电源技术研究取得了新突破。

研究中难免遇到困难,对于解决困难的方法,欧阳晓平认为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确立问题的因果关系。“就如同碰到水管漏水,一味将水泼走是没有用的,应该拧上水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搞科研也是这样,应该找到核心,从关键点突破。

在研究材料的应用问题时,小块晶体的晶界影响成为关键,要研究解决用小块晶体做出大块晶体效果的科学问题。在了解到晶界电阻小的特性之后,欧阳晓平顺势而为,提出采取晶界注入离子或外延生长高阻材料的方法,为小块晶体成功拼接出大块材料的效果提高了途径。“科研应该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找出问题,顺势而为。”欧阳晓平的这些宝贵经验,都是对科研人员的指导和勉励。

博后生涯——厚积而薄发

2004年,欧阳晓平以一名博士后的身份来到了清华大学。站在清华大学这个顶尖、宽广、前沿的学术平台上,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欧阳晓平如鱼得水。

在科研上,他总是遵循“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基础科学技术问题为落脚点”的原则致力于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到清华不久,他在一个国际前沿问题的研究中就获得了发明专利。在完成自身科研项目的同时,还经常与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博士后人员相互交流、学习。欧阳晓平说,“学无止境,如果你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去和他交流,你就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低姿态做人很重要。清华这两年的博士后经历是非常宝贵而难得的,对我促进和帮助很大,好多人不能理解,觉得他去清华镀金,让他们去说吧,低头做自己的事,不必抬头看别人。清华这两年博士后的学习和工作,让我获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敏锐和判断力,教会我从做传统科研转为做学术科研,也使我从一个工程型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一个学术型学者。”说到这儿,欧阳非常自豪,心中充满了感激。正是这份执著情怀和学术境界,2005年欧阳晓平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

欧阳晓平目前从事脉冲中子的诊断和探测技术,捕捉和准确测量中子时间过程非常困难,因为不同能量中子有飞行时间弥散,源中子束一旦飞行一定距离,相互间就会被分离,时间过程特性就会畸变,故而国外学者一度觉得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时间谱很难被中子准确测量。但是欧阳晓平和他的团队却做到了,他们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子探测体系。欧阳觉得道理很简单,只要把因果关系掌握好,他做了一个比喻:“你从我跟前跑远了,我抓不到你,但是在你还没跑的时候,我就能拉住你手了。核反应也一样,不让它展开,时间点把握就准确,一开始就捉住,后面就不会麻烦了。”玄奥的物理世界,无论如何复杂精妙,渺茫不可及,欧阳总能自如地出入于微观与宏观的世界。

是天赋,是勤奋,还是上帝的眷顾,我们说不清。站在核物理研究的最前沿,欧阳仍然保持着赤子的情怀,仰望星空,吟诗高歌,快乐游弋。

2013年12月19日,52岁的欧阳晓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欧阳晓平用他数十年科研的累累硕果,向我们阐释了真正学者的卓绝毅力和崇高追求;而他对清华学子“甘于寂寞,潜心研究”的勉励,也必将鼓舞着我们脚踏实地,继续奋发。

背景资料:欧阳晓平,1961年生,湖南宁远人。现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辐射探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零陵师专物理专业,1986年-1989攻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攻读实验核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2002年在复旦大学攻读杜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2004年11月进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近年来一直从事脉冲中子诊断的技术研究和相关诊断工作,完成了十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3一系列开创性成果。1995年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和首届“陕西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首批入选“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1998年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实用工程奖);1997年首批入选“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2001年被陕西省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4年12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获授“全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10年获全国发明创业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人才》2014年12月P29-P30;曾改写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4-11-24第5版创新周刊)。

架起学术与工程“组合”的桥梁——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

曾明彬 周秀平

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只要和谁聊起聂建国老师,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组合结构”这四个字。三十余年来,聂老师为了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在学术研究、工程实践以及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工程界的同行眼里,聂建国教授是一位满怀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实干家;在学术界同行眼里,聂建国教授是一位不断创新的开拓者;在他的学生眼里,聂建国教授更是一位深受爱戴的良师益友。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受惠者

聂建国教授于1989年2月被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派往前南斯拉夫进修。由于他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出色的表现,国外导师主动提出后续资助,让他转攻博士学位,经过不到3年的顽强拼搏,聂建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于1992年3月回国。当他从南斯拉夫回到北京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向他伸出了热情的手,非常希望他能来清华任教。然而,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在出国前已经和原单位签订了回校服务十年的协议并做相应的公证。作为原单位学成回国的第一位国外博士学位获得者,他的调动请求并未得到批准。

就在这时,国家的博士后制度帮助了他,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沈聚敏先生提出让他先来清华大学做他的博士后,原单位后来才按照国家博士后的相关政策,同意他调往清华。聂建国常常感慨道,如果没有中国博士后制度,就没有他今天所拥有的广阔平台、优秀的人才队伍、以及蓬勃发展的事业,他对我国博士后制度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当时,清华博士后的住房条件比同龄教师要好得多,加上两年博士后研究时间的保障,他说他的许多成果都是在博士后阶段形成的,甚至可以说在博士后阶段的思考和积累,成就了他日后的学术事业。中国博士后制度还为他当年举家迁入北京提供了政策支持,清华博士后享受着一系列优惠政策,他说:“没有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就没有我的今天,博士后的经历为我日后提供了一系列发展和提高的机遇”。

强烈的责任感与工程意识

“作为一名从事土木结构工程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理论,更要心系社会。”这是聂建国教授一直坚守的工作准则,也是他多年来从事结构工程研究和应用的感悟。他常说,“土木工程这个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责任重大。看看那些桥梁事故、地震中垮塌的生命线工程,还有那些短命的建筑,如果我们能多些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工作做得好些,再好些,也许就能避免或减少许多悲剧和遗憾。”

聂建国教授研究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致力于解决大型复杂土木结构工程中的一些关键难题。

他的研究灵感多源于实际工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提炼其中的科学难点和技术瓶颈并开展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不仅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工程中的具体难题,而且还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中所包含的创新思想和理念还对结构工程乃至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他三十余年始终践行的“源于工程、服务工程、高于工程、指导工程,引领工程”。

他很赞赏杨振宁先生提出的观点:一个科学家成功的三大必备要素:眼光、坚持和能力。在多年的探索中,除了上述三要素外,他又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从事工程学科的研究者还需具备第四要素:强烈的工程意识,因为工程学科的最终落脚点是应用。谈到工程意识,他形象地比喻道:对新建结构要“优生优育”,对既有结构要“救死扶伤”。为此,他对一些大型复杂结构的科研咨询项目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仅大胆创新,而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完善直至证明其切实安全可靠,总是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提交最终成果。

他不太赞成工程结构一旦出现问题就拆了重建,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他研发了多种新型结构加固技术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解决了既有结构加固改造方面的多项难题,并应用到了多座桥梁和建筑结构的加固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对于每一项工程,聂建国教授不仅重视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十分重视施工的可行性。他认为结构工程的成果最终要通过施工这个环节来具体实现,如果无法施工,纵使有再好的构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有的工程,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施工难度很大,如果不从设计上加以改进,不仅施工成本高,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从而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所以不考虑施工的设计是不完整的设计。”因此,他的许多成果都是在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提出的。譬如,他研发的叠合板组合桥面系,不仅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而且施工快速,无需模板脚手架,用于城市桥梁可不中断交通,这一成果一经应用就得到了业主、设计以及施工单位的广泛好评,被大量推广应用。据统计,仅北京就有100余座桥梁采用了叠合板组合桥面系的成果。

由于他的研究始终和工程需求紧密结合,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国贸桥、深圳彩虹桥、重庆观音岩长江大桥、广州合景大厦、东莞台商大夏、江苏空中华西村、天津津塔、北京国际财源中心、安徽饭店B塔、某航天发射塔等100余项工程,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效应。某超高层建筑,采用他的成果和建议后,通过降低楼盖结构的高度,使整个建筑在总高不变的条件下多出一个楼层,净增建筑面积2020m2,由此产生的综合效益可见一斑。

此外,他的多项成果被《钢结构设计规范》、《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等国家或行业标准所采纳,对促进组合结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苦付出与努力拼搏,聂建国教授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使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口以及工程建设服务项目等30余项。1999年聂建国教授获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10年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杰出人才奖,2012年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抓住历史机遇,做一等的事业

聂建国教授常说,他为自己在我国选择了土木工程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庆幸,因为他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已基本完成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乏应用需求,发达国家近二三十年对新结构形式和技术的研究动力明显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在当前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土木工程仍会维持在快速发展的水平。“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大发展给结构工程,尤其是组合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土木工程应当成为我国最有希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之一。”他坚信,中国目前已经是土木工程大国,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必将实现老一辈提出的土木工程强国的目标,而组合结构也必将会在实现我国土木工程强国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聂建国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立志做一等的事业。“做研究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追踪国际上的热点,另一种是引领国际上的热点,第一种我们要做,但我们更应追求后一种。”他始终坚持“做一流的项目,做有价值的项目,做引领组合结构前沿的项目。”他觉得在组合结构领域,虚心向国外学习固然重要,但也没有必要崇洋媚外,育目迷信国外的技术,他不主张仅仅用自己的试验来验证国外技术,而应当进一步倡导自主原始创新,提出我们自己的构想,以促进组合结构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目标,争取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并最终起到引领作用。

正是怀着这样的抱负,聂建国教授在组合结构的新体系和新技术,组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既有结构新型加固改造技术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发的叠合板组合桥面系、双向组合梁板结构体系、槽型组合梁、抗拔不抗剪连接综合抗裂技术、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等都是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重要发展。

他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是关于组合梁滑移效应的研究。1995年他发表了关于该问题的第一篇论文,之后就掀起了关于滑移效应研究的热潮,相关论文目前已被他人引用380余次;关于高强不锈钢绞线一高性能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论文,连续被评为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此外,据结构工程领域国内著名期刊《土木工程学报》统计,该期刊自1954年创刊至2005年,被引用最多的前8篇论文中,有3篇是聂建国教授的论文;据《工程力学》统计,该期刊自创刊至2008年,聂建国教授的论文综合引用率最高。此外,结构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审稿人评价聂建国团队在组合框架结构体系楼板空间组合效应方面的成果是“组合结构体系数值模拟方面的杰出工作”,国际著名期刊《ACI Structural Journal》审稿人评价聂建国团队在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方面的成果是本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这些都充分表明,他的研究引领了组合结构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

要做一等的事业,不仅要有眼光,做一流的项目,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刚开始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时候,中国经济实力还很弱,组合结构应用很少,论文也没人引用。但他看准了组合结构的发展潜力,就坚持在组合结构的研究方向上一直走下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正是由于他三十余年在组合结构这一领域的积累,才有了如今事业上的高度。

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其实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尤其像聂建国教授那样三十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始终如一地钟情于组合结构的研究,更是难能可贵。

聂建国教授回想起他最初在清华做博士后的日子,也是他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当时国内组合结构的研究和应用都很少,要想取得每一点点进展其实都很艰难。“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没有合作导师对我研究方向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一些工程界同行对我最初构想的肯定并提供研究资助,也许我早已退出组合结构的研究领域了。”聂建国教授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他在博士后期间完成的第一个工程咨询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对他的意义很大,不仅把他的一些构想很好地在实际工程中实现了,更重要的是给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费,使他完成了许多拓展性的基础科学研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研究积累,才有了他后来成功申请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随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后来,随着聂建国教授在行业内影响不断增大,很多工程界的同行都来邀请他主持工程咨询项目,但此时他却婉言谢绝了许多和组合结构无关的项口,并将它们介绍给更适合的同行,而他仍然坚持只做组合结构。

当组合结构研究不热时,他仍能坚持守候;而当组合结构研究成为热点时,他又能不断发展新的方向。不忘初衷,不忘当年前辈的鼓励和同行的支持;保持组合结构研究的兴趣,在不断的钻研中体会组合结构的精妙;怀揣组合结构的梦想,为实现我国土木工程的强国梦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就是聂建国教授始终努力践行的:“做好一项研究,追求一个梦想”。

“浮躁和急功近利是一个人成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多年来,他始终秉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非常注重研究的系列性和成果的系统性,他从不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认真对待每一篇论文,精心雕琢不断完善,直到现在,他也从没有刻意要求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发多少篇论文,他常说搞清一个问题比发表一篇论文重要得多,看一个人的学术地位,并不是看他有多少篇论文,而要看他的代表作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要看聂建国教授的论文总数,也许并不算很多,但在这些论文中,国际和国内结构工程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例很高,他作为第一、二作者在结构工程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土木工程学报》和《建筑结构学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的研究成果在结构工程领域顶级学术期刊的平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们的赞誉和认可。

为学先为人

“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一个人。”作为和聂老师接触最多的研究生们,最让他们钦佩的还是聂老师的为人。

无论取得什么成绩,聂老师始终非常谦虚,他经常说自己只是赶上了好机遇,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做了一些发展,要说在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有些收获也应该归功于导师和前辈的引领、指导和鼓励,归功于自己领导的组合结构团队全体研究人员和所在实验室全体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归功于工程界和学术界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朴实无华的言辞,正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品格和胸怀的写照。

聂老师常常回忆起他的两位恩师,一位是三十年前的硕士导师孙国良先生,把他引进到了组合结构领域,为他后来在组合结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位是二十余年前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沈聚敏先生,将他领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导师们用宽阔的胸怀给予了他广阔的空间,让他能够飞向更高远的天空。虽然两位先生均已辞世,但聂老师始终没有忘记正是他们当年的引领才使他有机会在组合结构领域作出今天的成绩。聂老师对恩师的感恩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并深深地感染着他的每一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聂建国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过不少荣誉,也收获了同行们对他的肯定和赞誉。但他始终坚持,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要尽量少宣传、少报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他的一贯准则。

他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他表示:“能不报道就不报道”,拿了奖之后他丝毫没有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今天和未来。在人民大会堂从总书记手里接过奖状后,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领完奖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回到实验室,开始了他忙碌的研究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聂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虽然平时很忙,但他只要不出差,就坚持在办公室工作到晚上11点实验室锁门,周末和节假日也基本如此,他说这样学生就能随时找他交流。

聂老师雷打不动地每周参加学生们组织的学术沙龙,保证每周都能和他的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他常说,他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组合结构的发展终究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来传承。

聂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他亲自去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聊天,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生活上以及工作上的困难,对于研究生开展的每一项试验都亲自参与其中,包括方案制订、裂缝观测及试件照相等细节,还经常带领学生去工程现场参观学习。由于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工作,聂老师获得清华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获得由研究生自主评选的“良师益友”并入选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名人堂,还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聂老师的人格魅力。

与聂老师相处,你会真实地感受到清华大学的百年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动体现。从聂老师身上,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专业的执着和对组合结构的激情,还能看到他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精神风貌以及永不息止、奋发向上的品德。

背景资料:聂建国,1992年至1994年在清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等职。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文根据发表于《水木清华》2011年第3期P41-42“架起学术与工程“组合”的桥梁”而改写,原文曾被《中国博士后》2013年第6月期P-转载,本文并被改写成“抓住机遇做大事业”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4-12-12第11版学人)。

产学研并重的跨界学术明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

曾明彬 胡珊

入百年名校,励志点燃航天梦想

高大的身躯,和蔼的面庞,尤政教授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尤政教授刚过50,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轻有为自不必多言。虽然尤政院士自谦道“让我现在讲学术人生还有些早”,但其传奇的经历、光鲜的履历、高尚的品格与睿智的思想却深深吸引着大家去聆听他的学术人生。

尤政的学术人生始于中学时代。江苏省扬州中学已有112年的历史,是一所名人辈出的学校,截至目前已经产生了49位院士,成长于扬州中学的尤政在杰出校友的榜样力量下和良好学习氛围的熏陶中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感,早早树立了学术理想。1978年文革结束时,尤政刚满15岁,国家开始重视中学教育,对科学的渴求也日益强烈。那时候的尤政数学物理极好,动手能力非常强,他还能清晰记得自己在实验室把中学的所有物理实验通通做了一遍。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尤政特意提到了他的中学数学老师,称之为“王三角”,讲解三角函数非常精辟。他很庆幸遇到这样一些老师,教会了他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灌输题目。

中学时代有一件事情对尤政影响颇深。扬州中学标志性建筑”树人堂“里有一个礼堂,在当时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可放电影的礼堂是扬州中学学子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有一次礼堂放映了一部关于阿波罗登月的影片,深深触动了尤政的神经,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轻盈漫步”的画面,始终在他的脑海中回绕。也许这样一部电影不足以成为他后来从事研制卫星的全部原因,触发了尤政对字宙飞船的好奇与痴迷,但也为他的航天梦想潜移默化地播下了种子。

博士后经历,修成跨界学术明星

1981年,尤政顺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学习,8年时间获得了机械制造及设备自动化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在华科期间,尤政在数理学科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据他回忆,在进行博士论文研究时,曾经有一个现象让他一筹莫展,有一个测试实验其误差在晚上非常小,而到了白天则变得很大,经过多次熬夜发现在凌晨三点实验效果最佳,通过分析验证,最终推断出外部环境对实验数据有很大影响——实验室离公路很近,白天振动很强烈,造成测量误差变大。科学发现往往都是在濒临崩溃的时候不经意间促就的。

博士毕业后尤政来到了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科研之路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时值20世纪末,世界上引发了小卫星的研发热潮,于是研制体积小、技术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卫星在国家被提上日程。学校组建了以尤政为首团队,团队由创新性和交叉知识结构的年轻教师构成,尤政也成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研制“清华一号”微小卫星。这样一项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也是国家赋予清华的使命。当时国内的技术水平和国外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微纳技术方面,因此派尤政为首的团队前往欧洲的萨里大学学习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样就可以以更高更快的起点加速进入世界前列。当“清华一号”顺利升空的时刻,清华人为中国航天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后来尤政还研制与发射了多颗微小卫星,如“纳星一号”,尺寸、重量仅为“清华一号”的一半,功能却强大很多,软件硬件全是自主开发。尤政的团队也走在世界微小卫星的前列水平,成为国内第三支相对独立研制微卫星的队伍,为中国微小卫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尤政院士认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在清华大学两年的博士后科研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清华大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中,他提炼以前的成果,通过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及资料,广泛吸取别人的营养的基础上,得到大师指点,寻找到交叉学科的新方向,“站在巨人肩膀上”做研究,最终成为产学研并重的跨界学术明星。

十年磨一剑,尖端领域攻坚克难

在清华大学这个高水平的平台上,尤政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奋战在科研一线。十多年来,他领衔的团队始终坚持在这微纳米这一交叉学科尖端技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峰”。从1995年开始接触微纳技术起,尤政带领的团队已经在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的航天器功能部件的微型化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尤政团队完成的“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术”项目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在对地遥感、深空探测、空间攻防等航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仅如此,尤政团队的项目成果不但“上得了天”,还“入得了地”。十年磨一剑,尤政团队一直在挖掘理科和工科的交叉点,即物理、化学、生物与精密仪器的结合与应用,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造,寻找研究和产业的突破点,研制世界最好的精密仪器。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国防等高端领域,也可以“下嫁”于商用、民用,比如机械制造、光学仪器等等。尤政团队在2011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基于微纳技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将超级电容器相关成果转化,形成具有高储能、大功率、长寿命、免维护、无污染等优点的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大功率电源设备、电动车电源等工业与民用领域。对于尤政而言,得奖并不重要,务实才是关键。科研的创新点正应该落在利国利民的实质性贡献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所谓的论文数目、专利数目,绝对不是全部。成果真正得到应用,才是最大的肯定。”尤政始终强调应用,他认为核心技术只有通过工程应用,才能证明是好的创新。先进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技术不仅在原理上创新,更经过了工程试验的考验,获奖可谓实至名归。在尤政看来,高校的科研创新也应该结合国家需求,做到“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实现双赢。

科教并重,门下桃李芬芳

如今尤政院士己经培养出57位博士,35位博士后,桃李满天下,并且8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谈到对博士后的指导,尤院士认为“博士后是合作培养出来的,是朋友关系,不是利用关系”,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老师的工作是发现每位学生的潜能。在培养博士后方面,尤院士注重充分调动每个博士后的潜能,使之能成为有用之才。对博士后研究课题的选择,尤院士坚持“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培养方式,因为如果不跳就够着了不能激发博士后的潜能,如果够不着说明难度太大不适合。他非常注重与博士后的交流,因为他自己也是“过来人”,有一定的经验,并且他很注重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对博士后的影响,对博士后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及事业的选择尤院士都会给予指导。

谈及科研,尤政院士引用王国维的三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术研究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科研第一重境界,做任何事都要登高望远,把握科学前沿,方能取得独创性的成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科研的第二重境界,要在把握好方向之后要坚持去做,脚踏实地的去付诸实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代表科研第三重境界,瞄准了方向,矢志不渝的努力,机遇和成功是会主动来找。因此尤政院士认为做科研,一是要多阅读文献并及时整理,即使现在看似“没有用”的知识将来也可能成为自身发展的关键;二是所有事情都是在疑是山穷水尽的绝望中出来的柳暗花明。科学研究需要刻苦的全身心投入,越困难越要有坚定的信念。

尤政院士常说,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作为一个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在处于国家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时刻铭记祖国的培养,有机会一定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做点实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背景资料:尤政,1963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85年、1987年、199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11月由清华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留校任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19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技术及其空间应用。现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兼精密仪器系主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主任。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发明专利43项;发表SCI/EI论文226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指导培养博士生57人,博士后35人。1999年获聘长江学者,200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文收录于《流光溢彩—清华大学博士后风采录》,2015年清华出版社出版。

求学求知求索——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

胡勇 曾明彬

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3年度新增选院士名单。著名石油工程专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高德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纵观高德利教授的心路历程,可谓:求学求知路漫漫,科学探索无止境,攀登高峰永不断,奋斗拼搏志昂然。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德利院士,1958年出生,山东禹城人。中小学时代正值十年文革时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大学梦被破碎。1975年春天,他在山东省禹城第四中学高中毕业后下乡务农,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想方设法翻阅书籍。之后,尽管他当时的最大愿望是当个工人,但却有偶然机会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因而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和机会。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机会来了,下了近三年乡的高德利,作为那77级有幸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迈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1981年大学即将毕业时,高德利毅然选择了报考研究生,并顺利通过全国统一考试。1982年1月,高德利在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本科毕业,1982年2月进入西南石油学院力学研究室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了又一段艰苦求学的生活。因从石油工程领域转入力学领域学习,他必须补修多门数学和力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在这期间,他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完成了比规定学分数高出一倍的课程学习任务。

在长期超负荷的学习中累倒了,但他没有因此停止过研究工作,甚至在医院里一边打着点滴,还一边着力于硕士论文的研究与撰写,成为学校首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同届研究生之一,并获高度评价。1984年10月,高德利硕士毕业后回到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任教,三年后的1987年考取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系的博士研究生,并于1990年6月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为该系第一位工学博士学位获得者。

“学力学、用力学,激发自己很大兴趣,持之以恒,在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上更好地从事石油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高德利院士如是说。高德利在大学时就深刻体会到力学是石油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研究生、博士后学习阶段使他的力学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高德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力学与石油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高德利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简称“石油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高德利从“七五”开始涉足该技术领域,紧密结合两个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定向井、丛式井技术研究”及“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研究”,连续十年不间断地主攻“钻柱力学与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这一关键课题。尤其在清华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他善于发挥自己在力学和工程两个方面的专业特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负责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的同时,还应邀承接了“江汉油田定向并轨迹控制技术研究”这样的油田企业资助课题,将学术问题、研究成果与油田迫切需求紧密结合,创新发展了油气田定向钻井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了令同行广泛认可的突出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并在出站时被清华大学晋升为固体力学副教授。

1992年10月,高德利自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又回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年底当选石油钻井研究所长,并于1993年被评聘为该校石油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繁重工作中。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任务,而且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井工程二级学科点以优异成绩(全国本学科领域排名第一)入选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并且在2012年第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以高德利为学科负责人的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点,更是以95分高居全国本学科领域的榜首。同时,以高德利主持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为纽带,自然形成了一支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油气井工程学科创新团队。该团队以石油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和国家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需求为主攻目标,200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后又入选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这在我国石油领域尚属唯一),其中包括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及多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自2003年以来,高德利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个、重点项目5个、国际合作项目1个及面上项目多个,以及国家973计划项目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个,同时完成了许多石油部门资助的油气田企业急需课题,不仅促进了创新团队建设,而且带动了团队成员的学术成长。该团队及其成员已在井下力学与控制工程、储层保护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多件,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2项(5项排名第一)及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在油气井工程科教领域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好评。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