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饭局酒色山河文章

卷二 饭局酒色山河文章

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

曾国藩牛逼。

饱暖后,思淫。精溢后,希望如何能死而不朽。鲁叔孙豹在《左传》里这样给不朽分类和定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而不朽到底有什么用,没人说得清楚,就像为什么姑娘长成那个样子就好看,没人说得清楚一样。应该又是上天造人的时候,在人脑操作系统里留下的一个命门,同名利财色福寿禄等等幻象一样猫抓狗刨人心,什么时候捅,都是肿痛。对于一些所谓刀枪不入的人,不朽甚至比名利财色福寿禄更厉害,不用鸦片或者大麻之类的生物碱,也让这类人上瘾和入迷。

曾国藩牛啊,把自己的肉身当成蜡烛,剁开两节,四个端点,点燃四个火苗燃烧,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发足狂奔。一个人在短短六十一年的阳寿中实现了全部三类不朽。有个对联高度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立德。如果抛开时代限制,曾国藩弥补了诸多孔丘的不足,比孟轲更有资格评选亚圣。孔丘这个倔老头创建儒学的时候,办公条件简陋,手下三千门徒既懒惰又没出息,造成以《论语》传世的二万四千字理论体系有三个明显的不足。第一,没有成功人士作为理论的形象代言人。孔丘自己作为一个政治咨询顾问游走各个诸侯国,被君王们怀疑没有速效,被地痞追打,业务开展始终乏力。孔丘死后,也没有什么人因为身体力行其理论,吃上最大的黄花鱼坐上最豪华的五花牛车,没有超级成功个案的励志型理论缺乏实践吸引性。第二,没有很好地编写理论教材。《论语》是本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书。优点是孔丘这个倔老头的教导和体会,干贝鱼翅鲍鱼燕窝,一句是一句,全是干货,不掺一点水分,几乎每句都能通过灌水成为一部长篇小说。缺点是毫无组织,毫无主题。胡乱将这些干货分了二十章,然后从每一章第一句话中随便挑出两个字,当成本章的题目,比如“学而”,比如“八佾”,太懒惰了吧?孔丘给自己的定位毕竟不同于亨利·米勒,不能用同样的写法吧?第三,没有很好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要求丰富理论的应用。孔丘那时候,没有想象到工业革命、外族入侵、邪教猖獗、帝国官僚体系庞大、鸦片梅毒随风飘扬等等一系列困扰近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后学青年曾国藩在苦修敏行孔丘儒学的基础上,拿庄周老聃来泻火,平衡心态,拿大禹墨翟来强筋,增加实用性。用他位极人臣的事实和修订精良的《曾文正公全集》,证明儒学可以致事功,儒学可以更丰富更实用,儒学可以与时俱进,漂亮地解决现代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孔丘时代儒学的三方面不足。尽管谈不上像德国哲学家那样构建完整逻辑理论体系,至少,普及本《曾文正公嘉言钞》有了大致准确的归类:治身,治学,治家,治世,治政,治军。而曾国藩自己在三十八岁时编写的《曾氏家训》,也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成了三十二目。

立功。曾国藩的简历明摆着:二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检讨(官名,正处级吧),后在京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先后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应该算正厅局级吧)、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应该算副部级吧)。四十三岁,组建湘军。十一年之后,曾国藩五十四岁,湘军攻陷天京。五十五岁,创建江南制造总局。六十岁处理天津教案。六十一岁,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病死于两江督署。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的经历验证了两个事情:第一,通才是存在的,人事练达,世事洞明,依靠常识百事可做。无论是抓黄赌毒还是整饬经济外交军事教育,里面贯穿着一条永远闪光的金线。第二,做事是硬道理。如果想立事功,不要总在集团总部务虚,到前线去,到二级公司去,真正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付痞子混子傻子疯子,对一张完整明确的损益表负责。我唯一好奇的是,曾国藩有没有想过进一步做秦皇汉武,仿照赵匡胤,找件黄坎肩披披。曾国藩破天京之后,有条件:天下能打的兵百分之八十是他直接或间接带出来的。有说法:“春秋大义别华夷”,“志在攘夷愿未酬”。有人教唆:野史讲,李秀成被俘后,很快和曾国藩进行了对话节目,在对话中涉及联合湘军和李秀成能控制的太平天国力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写了几万字的心得。最后的结果是,曾国藩在俘获李秀成之后十六天,没有请示总部,杀了李秀成,上报总部的数万字供词,真伪难辨。曾国藩培养出来的李鸿章是极少数有见识又有胆量能指出他缺点的人之一,“少荃论余之短处,总是儒缓”。

立言。曾国藩初到京城,太平天国还没火爆,立德又太遥远太近乎扯淡。他最初的理想是以文章闻名于朝野,一扫文坛的颓风,做个愤怒的文青:“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此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将不肯为矣。”他的目标很高:“有所谓躬行实践者,始知范、韩可学而至也,马迁、韩愈亦可学而至也,程、朱亦可学而至也。”总之,听上去像我们小时候常唱的歌词: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就该梦想,就该歌唱。但是,如果心平气和地剥离开曾国藩事功道德造就的光环,他的文字文采平平。一个原因是天分有限,老天不可能把所有好事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而且几乎所有的好事都是双刃剑,一个人语缓行迟老成持重,很容易成就事功,但是很难心骛八极笔惊天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俗务缠身,一直没能当上职业作家:“古文一事,平日自觉颇有心得,而握管之时不克殚极思,作成总不适意。安得屏去万事,酣睡旬日,神完意适,然后作文一首,以掳胸中奇趣。”曾国藩没有时间专业写专栏,但是还是能挤时间读书:“早岁有志著述,自驰驱戎马,此念久废,然亦不敢遂置诗书于不问。每日稍闲,则取班、马、韩、欧诸家文旧日所酷好者,一一温习之,用此以养吾心而凝吾神。”“《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长期纪律严格的阅读造成曾国藩对文字的见识强于他的写作能力,他编的文字比他自己写的文字强,他的评论比他的创作强,他的说明文(书信、日记和奏议)比他的其他文字强。曾国藩堪称说明文的大师,有话才说,意尽则止,辞足则止,决不多添一笔。机场的书店最是势利,没市场的决不稍留书架上。身死百年的曾国藩长了一张青瓜脸,不是美女也不是美男,一张裸照也没有传世,也没用下半身流水写作也没用胸口沾水写作,还能长期占领各地机场书店的书架。无论文字如何,这本身就证明他已经立言而不朽了。

愤青曾国藩走过的是一条自我完善之路。这条路说来老套: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一步,也是第一个修炼的要点,是诚心正意。“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决心一辈子同自己心中的贼作斗争,即使心中的贼像小鸡鸡一样竖起来,也决不安抚,决不自摸。“功可强立,名可强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二个要点,是好习惯。在生活学习上,曾国藩给自己定了一系列的规矩,而且一执行就是一辈子。比如,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比如,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比如,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而且,还强制家人共同营造气氛:“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日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

第三个要点,是好心境。不问收获,禁不住不梦见收获。无人的夜晚,不自摸心中的小贼,明天早上,小贼和小鸡鸡还会“咯咯”叫着迎着朝阳起床。长期的“抑然”和对名利的向往,会让人疯狂。曾国藩依靠心理暗示活下来,反复念叨:“花未全开月未圆”,“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恬静书味”,“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曾国藩还有物质帮助:“阅陶诗全部,取其太闲适者记出,将钞一册,合之杜、韦、白、苏、陆五家之闲适诗纂成一集,以备朝夕讽诵,洗涤名利争胜之心。”仿佛建筑工人枕头下面压着的《人体艺术摄影精选》。到了真的功成名就了,可以张牙舞爪了,这种心理暗示已经根深蒂固。灭了太平天国,曾国藩马上自销湘军,自树对手淮军。两年后,五十五岁,上疏请求解除一切职务,注销爵位,提前退休。

并不是说,能一辈子做到上述三点,诚心正意,以好心境遵循好习惯就能成曾国藩。做到以上三点,即使再加上生而神灵,也只是做到了人和。其他的,还有地利,如果曾国藩的江东是上海而不是倔强狠霸的湖南,我不信能有三千汉子放弃小笼包子,挥舞梭镖长矛,和曾国藩开赴那一条近乎死路的战天京之旅。其他的,还有天时,如果没“拜上帝教”闹太平天国,不是太子党不是世家子不是海归的曾国藩最多能做上一两届国务委员而已。这点,曾国藩自己也承认,曾氏自撰墓志铭也说:“不信书,信运气。”总之,就好像一颗精子,即使你诚心正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千万颗一起出发的精子中拿到正齐治平所有四门功课的最高分,冲在最前面,如果想要和卵子受精产出不朽的儿子,你还要看造化,这次有没有戴避孕套,那个重要的卵子有没有在这次按时排放。

我知道的巴金

我最早知道巴金是因为小学语文课本。那时候的课本充满弱智信息,主要编撰目的是方便弱智老师出弱智问题,让学生逐渐走向弱智。小学语文老师考试前暗示重点,最喜欢提巴金。围绕巴金,可以出三四道填空题: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其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分别是(《家》《春》《秋》,《雾》《雨》《电》)。

我还知道巴金有一身真功夫。从个人兴趣出发,我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喜欢古龙,不喜欢金庸,喜欢钱锺书沈从文,不喜欢茅盾巴金。但是作为写字的,我无法否认茅盾巴金身上的真功夫,他们不行气如空,不行神如虹,他们隔山打牛、寥寥长风。真功夫的感觉还来自数量,巴金三四个三部曲,有没有人看,都是一种高度。真功夫的感觉还来自于创作的持续,三十岁之前喷出三四本长篇,四十岁之后还能写出他最好的作品《寒夜》,还能悟到文字上的伟大不是来自题材的宏大和叙事的雄伟,反而是来自小人物琐碎事里透出的恒久微光。

我还知道巴金有一席真话。巴金八十岁写作《随想录》,不够痛快,不够凶狠,但是至少不是假话。当时,文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说假话的和不说话的。巴金绕着弯弯的真话,在那时候,已经是雷、是电、是雨。

我还知道巴金有一本杂志。百分之八十的文学男青年和文学女青年飘荡在北京,但是最好的文学杂志《收获》却在上海,一本杂志就是一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我过去有过一个文学青年女友,最大的兴趣爱好是读小说和谈恋爱。她说,如果我能在《收获》发表一篇长篇小说,她就收心,戒掉恋爱,替我一辈子煎茶煮饭。

我最近几天知道,巴金去了,1904年到2005年,他生命最后的三十四年和我生命最初的三十四年重合。我想,最真实的,最现世的,也就是最恒久的。我想,我再使劲儿活,也活不过百岁,我还有六本长篇小说要写,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我就剩这么一点理想了,我要用文字打败时间。

大片王朔

拉着箱子走过机场书报亭,瞥到2007年第四期的《三联生活周刊》,王朔好大一张脸,侧仰望虚空,占了封面的四分之三,视线躲都躲不过。《三联生活周刊》是本鸡贼杂志,从五块一本到八块,从半月刊到周刊,脚步扎实地圈眼球圈钱。但是,它和《财经》是少有的精耕细作的两本北京杂志,“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勉强在同仁堂的祖训面前脸不红。《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尤其不取巧,听常主刀的人说,写起来残人,和写长篇小说一样,治疗精神病,导致阳痿。王朔同样也是著名品牌,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品牌创建得还早。“文革”之后,王朔和王小波两个人平衡南方余华、苏童、格非的阴湿文字,和美女下半身写作、韩寒郭敬明大卖构成过去二十年来三大社会文化现象;和赵本山、郭德纲构成过去二十年来三大民间艺术大师。就个人而言,我认为王朔有气质,华文出版社出的四本《王朔文集》,我读完了前两本,第三本读不下去,第四本是垃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红楼梦》,我读完了上中两册,下册读不下去,说不好是不是垃圾。三十岁之后,陌生人最常问我的三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念到博士之后不做妇科了?第二个,你的工作单位麦肯锡和麦当劳什么关系?第三个,你写的东西和王朔和王小波有什么关系?我的标准答案是,第一,我不再热爱妇女了;第二,麦肯锡和麦当劳都是源于美国的公司;第三,我和王朔和王小波都在北京长大,都用北方汉语码字。

理由足够了,掏钱买杂志,花时间,看。

连图带文字,二十二页,飞机上一小时看完,脑子里浮现出关于王朔的三个关键词:名利、转身、精明。

名利乱神。有气质的人,点正,一脚踩上块西瓜皮,很快辉煌。长坂坡的赵云,挑滑车的高宠,青年王朔一年写了上百万字后,发现一个字可以挣十块钱了,一个剧本可以卖一百万了,在整个文学界、影视界乃至文化界可以入朝不趋、奏事不名、片儿鞋菜刀上殿了,不知道个人能力的上限在哪儿了,于是说不留神写个《红楼梦》,于是除了垃圾影视剧本之外,好久看不到他写的东西了。还好没说不留神写个《史记》,否则《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上的特写就更没胡子了。

转身困难。写小说“喷”的是脑力和体力。写小说的人,如果为了自己的精神健康,百分之一百该写;如果为了记录不能被其他方式记录的人类经验,百分之九十九不该写。这百分之一该写的人当中,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就三到五毫升的刻骨铭心、三到五毫升的销魂断肠、三到五毫升的脑浆童尿,喷一二本书、三五十万字,刚好。曹禺、钱锺书、沈从文、凯鲁亚克、芥川龙之介都是例子。之后,转身,可以像曹禺那样守节缄口,可以像钱锺书那样做《管锥编》之类琐细缜密的学问,可以像沈从文那样把对妇女的热爱喷到对古代服饰的研究上,可以像凯鲁亚克那样饮酒嗑药,可以像芥川龙之介那样了断。另外中气足的百分之十,要充分了解自己,要顺应自己的气质,这和立功立德读书游走嗑药打架喝酒泡女明星去云南西藏听古典音乐练瑜伽背《金刚经》信邪教都没关系。气质偏阳的,比如亨利·米勒、菲利浦·罗斯、海明威、王小波,就应该举杯邀明月,死守烂打一个“我”。气质偏阴的,比如劳伦斯、纳博科夫、库尔特·冯尼格,就该用小人之心小人之眼,臆想意淫一下“非我”。内心里,我一直期望看到好的汉语的有禅味的小说,本来寄希望于阿城,但是原计划写八王的阿城写了三王之后,或许是名利害人,也去写剧本了,或许是“言语里断”,决定杀死文字,反正不写小说了。到现在,还是《边城》最靠谱,还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千只鹤》《名人》更接近。王朔是个气质偏阳的人,这次转身,听吆喝,仿佛是要探讨时间,涉及生物碱,把自己和众生往高层次带。我觉着,难。

精明满溢。青年王朔到了中年王朔,没变的是他气质里的精明。那是一种北京街面上的精明,属于天资加幼功,过了十来岁,基本学不来,相比刘邦和朱元璋的那种精明,小些,温柔些,局限些,和韦小宝的类似。相比江浙沪一带的精明,大些,隐蔽些,明快决断些。所以估计新书出来,王朔不会像余华宣传《兄弟》一样,是媒体就见,是书城就支张桌子去签售。中年王朔上了《三联生活周刊》,洋洋洒洒二十多页,读上去像听道行高的国企领导讲话,螳螂形意八卦太极,三四个小时,表面看毫无结构章法,其实该点到的都点到了,该埋的伏笔都埋了,表面看锋利狷狂,其实不该得罪的都没得罪,不该说的一句都没说。中年王朔骂的不是半截入土的就是正在发育的。被骂的半截入土的,念过大学本科都能看出是垃圾;被骂的正在发育的,仔细挑选,想扒拉出来半个二十六岁写出《妻妾成群》的苏童,都不可能。

拿着这期没开苞的《三联生活周刊》上飞机,我心理阴暗地期望,又有裸奔的可看了,街上围了这么多人,应该好看。挤进人堆一看,又有负责灯光的,又有负责录音的,还有维持秩序的,裸奔的穿着金裤头,戴着金面罩,原来又是个拍大片的。

关于美女作家鼻祖的文字研究

在开说之前,首先承认,我是狐狸。

自己也写文字,虽然从小到现在,竭尽全力不想靠文章糊口,但是认定文章千古事,提笔从来按专业水准要求自己。文人相轻,同行说同行的文字,就是狐狸说葡萄。

《伊索寓言》记载: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卫慧在《上海宝贝》中的文字除了通顺,谈不上任何可取处。鲁迅的文字如青铜器,张爱玲的文字如珠玉盆景,沈从文的文字如明月流水,川端康成的文字如青花素瓷,亨利·米勒的文字如香槟开瓶。这些大师不提,卫慧连平实清楚都谈不上。眼睛扫过去,半干不湿的,好像腹泻没痊愈。至于书里常识性的英文拼写错误,不知道是编辑的责任还是倪可(半拉卫慧)没睡美国人的关系。欧洲猛男睡起来可能更时尚、更有款,那个地方神秘遥远,文化和他们砖石结构的建筑一样坚实。但是,美国没文化的生意人可能不懂太繁复的床上姿势,可是会教你如何用MS Word里的拼写检查功能。卫慧中短篇的文字明显强过长篇。初读挺唬人,有一丝张爱玲的眉眼。多读几篇就露出马脚,没有了张式的尖酸刻薄古怪精灵,眉眼仿佛张式的文字便没有了神采,好像珠玉盆景没有了珠玉风景,只剩下了盆。这和卫慧上没上复旦中文系没有关系。我上医学预科的时候,和北大中文系的几个坏孩子住对门,一块写假古龙骗钱。他们说,中文系主任刚入学的时候就明确告诉他们,北大中文系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北大中文系的任务是培养小官吏。

卫慧的结构除了完整,没有任何新意。那么多的名人名言看来是白列了。不知道到底读过没读过。如果没读过,列在那儿,唬谁呐?如果都读过还写成这样,智力水平就有限了。北京土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话糙理不糙。随便支一招。那个叫天天的阳痿死得稀里糊涂。笑笑生写来,一定会让天天勃起一次,拼死一搏,最后死在倪可的肚皮上,精液阴冷润滑,像是死神的口水。

卫慧的内容是她走红的原因。盛名之下无虚士,卫慧是市场营销天才。她描写了一种中国普通百姓无从接触的生活,她把头发散下来照了相当封面,她起了《上海宝贝》这样的好名字,她把好些张自己的明星照贴到网上。卫慧如果写平常生活,她就死定了。你跟卖菜的说,西红柿能卖两百一斤,他肯定说你扯淡。你跟他说,两万块睡一宿名妓,他的口水会滴滴答答流下来。亨利·米勒要是知道有这样一个中国俗媚崇拜他,他会自己把自己的书禁了的。亨利·米勒没一分钱在巴黎穷混,永远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把土鸡操成万里挑一的万人迷。亨利·米勒不知道什么派对、上流社会或是白领生活。

卫慧的公关,独步天下。她的做势能力异常强悍,第一个提出美女作家这一概念,第一个为了捍卫这一概念不惜亮出胸膛。宋朝柳永写的“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被皇帝看了,说以后就让他低斟浅唱吧,功名利禄就不要想了。从此柳永就成了“奉旨填词”,到处臭牛逼。史料暗表,这件事,柳永使了老大的银子,托了七八个知名太监才办成。卫慧的牛逼不让柳永:盗版卖得火爆,国际版权卖得盆满钵满,借着名声以学者身份讲学硅谷、纽约,吸引了当地华人社区所有著名的老色鬼和意淫爱好者。

同时代作家可以放心的是,卫慧红不了很久。写文章光靠脱,靠市场营销和公关,是不行的。脱第一次,大家叫好。再脱就是露阴癖,大家会叫警察的。让同时代作家羡慕的是,卫慧一定会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定位置。卫慧的历史地位,是社会的发展阶段造就的,其文化史的地位将远远高于其文学史的地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人家抢占了先机?希腊先哲早就告诉过我们,不要做第二个在月亮上行走的人,因为人们只会记得第一个。

卫慧这种质量的文字存在反映了这个年代。外国作家中也有美女:睡遍黑白两道(包括亨利·米勒在内)的安纳宁(Anais Nin),睡遍千山万水(包括30年代上海滩阔少文人邵洵美在内)的项美丽(Emily Hahn)。但是这些女作家知书达理恪守妇道知白守黑,从不把女人的美丽和文字的美丽掺在一块儿练。她们明白,女人的美丽,一分姿色二分打扮三分聪明四分淫荡,文字的美丽和这些不搭界。以前物质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一间屋子又当客厅,又当餐厅,又当卧室,又当书房。现在物质生活好了,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可以是分得清清楚楚的四间房。但是现在,精神生活条件还有限,没有公开卖的《花花公子》,没有选美比赛,没有合法的三级片,卫慧之类的文字只能又当小说又当色情杂志又当毛片,真是辛苦她了。

狐狸自信能吃到葡萄,但是说到底,葡萄还是酸的。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

在走过的城市里,香港最让我体会后现代。我对后现代的定义非常简单:不关注外在社会,不关注内在灵魂,直指本能和人心,仿佛在更高的一个物质层次回到上古时代。

在长江中心的二十五层看中环,皇后大道上,路人如蚂蚁,耳朵里塞着耳机,面无表情,汽车如甲虫,连朝天的一面都印着屈臣氏和汤·告鲁斯(大陆译为汤姆·克鲁斯)新片《最后的武士》的广告。路人和汽车,都仿佛某个巨型机器上的细小齿轮,高效率高密度地来来往往,涌来涌去,心中绝对没有宏伟的理想和切肤的苦难。绝大多数人的目的简洁明了:衣食住行,吃喝嫖赌,团结起来为了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所以很容易说香港没文化,是个钱堆起来的沙漠。这个我不同意。香港至少还有大胖子才子王晶、陈果,还有酷哥黄秋生、曾志伟。但是,这样的地方不容易长出像样的文字。李碧华是异数。即使中非某个食人部落,几十年也出一个女巫,善梦呓,句式长短有致,翻译成汉语,才情不输李清照。

有人会说,香港有金庸。可是,金庸有文化吗?除去韦小宝的典型性直逼阿Q,其他文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略同《七侠五义》,低于《水浒传》,而且,金庸的幼功是在内地时练成的,到了香港以后,基本是输出。

还有人会说,香港有董桥。

董桥的背景灿烂:台湾外国语文学系的科班、伦敦大学的访问学者、美国新闻处《今日美国》丛书编辑、英国BBC时评员、《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中年藏书家、英国藏书票协会会员。在海外,有苏柳鼓吹,在大陆,有陈子善呐喊。苏柳写过一篇文章,陈子善编过一本文集,题目都叫《你一定要读董桥》。如果评小资必读作家,董桥必列其中。

董桥的好处,反反复复说,无非两点:文字和古意。

董桥的文字,往好了说,仿佛涂鸦癖乾隆的字,甜腻。仿佛甜点,吃一牙,有滋味。吃几坨,倒胃口,坏牙齿。比如:“笔底斑驳的记忆和苍茫的留恋,偶然竟渗出一点诗的消息。”比如:“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少年光景挥之不去,电脑键盘敲打文学的年代来了,心中向往的竟还是青帘沽山,红日赏花的幽情。”比如写吴姓女高官:“那样的姓氏,描画的注定是唐朝当风的吴带。圜转的美姿,飘举的美服,不像出水的曹衣那般又紧又窄,像的是苏曼殊笔下静子手持那帧缋绢的仕女,一袭碧罗散发万种消息,怨不得记者会上那个俄罗斯大胡子记者忍不住问她可不可以吻她一下,她立刻用俄语说:‘当然可以!’”比如写张国荣:“古典的五官配上玲珑的忧郁,造就的是庸碌红尘中久违的精致:柔美的围巾裹着微烧的娇宠,矜贵的酒杯摇落千载的幽怨;暮色里,晚春的落花凝成一出无声无色的默片,没有剧本,不必排练,只凭一个飞姿,整座抱恙的悉城顿时激起一串凄美的惊梦……”

其实写这种东西,用不着董桥。我见过几个以写青春美文出名的东北糙汉,经常在《希望》《女友》之类的时尚杂志上发文章。听说冬天三个星期洗一次澡,夏天两个星期洗一次澡,腋臭扑鼻,鼻毛浓重。他们张口就是:“紫色的天空上下着玫瑰色的小雨,我从单杠上摔了下来,先看见了星星,然后就看见了你。”

董桥小六十的时候,自己交代:“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他一定得意他的文字,写过两篇散文,一篇叫《锻句炼字是礼貌》,另一篇叫《文字是肉做的》。这些话,听得我毛骨悚然。好像面对一张大白脸,听一个六十岁的艺伎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的肉的每一个人。”

文字是指月的手指,董桥缺个禅师帮他看见月亮。意淫的过程中,月上柳梢头,在董桥正指点的时候,禅师手起刀落,剁掉他指月的手指。大拇指指月就剁大拇指,中指指月就剁中指,董桥就看见月亮了。

董桥刻过一枚“董桥依恋旧时月色”的闲章,想是从锻句炼字中感觉到旧时的美好。旧时的美好还延伸到文字之外的东西,比如“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这些“古意”,又反过来渗入董桥的文章,叫好的人说恍惚间仿佛晚明文气重现。

学古者昌,似古者亡。宋人写不了唐诗,元人写不了宋词。忽必烈说:文明只能强奸掠夺,不能抚摸沉溺。周树人的文字,凌厉如青铜器,周作人的文字,内敛如定窑瓷器。他们用功的地方不是如皮肉的文字本身,而是皮肉下面的骨头、心肝、脑浆。

其实,香港的饮食业,天下第一。对于香港,不要苛求。少读董桥肉肉的文字,多去湾仔一家叫“肥肥”的潮州火锅,他们肉肉的牛肉丸实在好吃。

黄老邪收集伟大的语词

收藏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天性。

看过一个纪录片,勤劳的公鸟在树杈上造巢,然后收集各种五颜六色、不同质地的东西点缀,从玻璃珠子到塑料纸,什么都有。然后请母鸟来看,母鸟左看右看,前后踱步,仿佛县级城市梦娇娇发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门口,踟蹰徘徊的一个中年出差男子。如果母鸟觉得公鸟的收藏还不错,就进巢搞公鸟一下,否则就飞走了之。纪录片最后出现了一只懒惰的公鸟,它不事收藏,它看着母鸟钻进有收藏的鸟巢,它生气,它趁着有收藏的公鸟离开,它舞动双翅和双脚,它把人家的鸟巢都搅和了。

人对收藏,也一样。小时候是合成磁片,烟盒,火柴皮。一吕二赵三典韦,这三个人力气大,能打,他们的火柴皮级别最高,最难找到,偶尔要动用暴力,大嘴巴抽低年级小屁男生的嘴巴才能得到。大了,饱暖食色之后,还剩两三个钱,青花瓷,红山玉,明清家具。一黄二黑三红四白,黄花梨和紫檀在旧家具里级别最高,品相好的,要拎着AK-47从四大银行提取成麻袋的钞票才能凑够钱。

黄老邪集伟不去古玩城和潘家园,黄老邪集伟收藏品相怪力乱神的语词。从1999年起,每年将他的语词收藏,配上插图和文字,到2002年已经有四本语词笔记问世(书的出版一般都要滞后一年到一年半):《请读我唇》《媚俗通行证》《非常猎艳》和《冒犯之美》。

没听说黄老邪集伟有过其他不良的败家爱好,包括狭义的腐败收藏,所以,他一定是个悟性极高的人。黄老邪集伟对收藏的主要窍门一清二楚。

比如窍门之一,剑走偏锋,人走偏门,从垃圾中拣到珍宝,从北京街头找到一箩筐章子怡。古玩城的坏蛋仗义行侠玉商小崔,谈起古玉收藏如同巴菲特谈起买卖股票:不要跟风,现在清中期玉牌子贵得离谱,这时候还往上冲,有病。要挑价值被低估的东西。现在,我告诉你,收三种货,第一,种好沁好的剑饰;第二,高古文化期的素器;第三,十厘米以下的玉环。

就我所知,收藏语词,黄老邪集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冯梦龙在明末收集过民间黄色情色歌曲,比如《五更转》《十八摸》之类,最后结集为《挂枝儿》。周作人在民国期间收集过市民的黄色笑话,立志比过《笑林广记》,但是沉吟良久,最终没敢结集出版,私印册数不详。但是,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词收集,格调还普遍低下,黄老邪集伟不只盯着黄色,甚至不主要盯着黄色。

比如窍门之二,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体现力量。黄老邪集伟已经写了六年,出了四本。厄普代克写一本《兔子快跑》,就是一本《兔子快跑》。但是等到他再写出《兔子归来》和《兔子富了》,厄普代克就是人物了。等之后再出七本关于兔子的书:《兔子嫁人》《兔子伤心》《兔子老了》……是垃圾还是珠玉不论,厄普代克就逼近不朽了,百年后,别人一提起兔子,就会想起厄普代克。产量高,藏品丰富还有其他好处,按坏蛋仗义行侠玉商小崔说,剑饰当中,剑首、剑格、剑鼻、剑珌四个一套,如果你有四五十块剑饰,你很容易配成套,配成套就能卖得很贵,这是常识,比如那个叫“十二乐坊”的十二个女的,拆开了就成洗头妹了。而且,如果别人四个一套缺一个,你能给他配上,你也能卖出大价钱。我先在黄老邪集伟那里体验了一下配套。我买了《非常猎艳》,黄老邪集伟送了我《冒犯之美》,在东四的中国书店,看到《请读我唇》和《媚俗通行证》,旧书比原来定价高一倍,还是买了,四本一套啊,而且全是初版,到时候我再都弄上黄老邪集伟的亲笔签名,有收藏价值。

比如窍门之三,确定一个简单实用的收藏标准。黄老邪集伟收藏语词的标准只有三个字:好玩儿。生命太短,还是找些自己喜欢吃的,多吃一些,找些好玩儿的,多玩儿一些。不好玩儿的,再有用,不可能不朽,不值得收藏。只要好玩儿有趣,黄老邪集伟没有忌讳,照单收:大街标牌,小报标题,电视解说员的口误,二逼歌手的歌词,互联网上丝毫不讲章法的文章和灵光闪烁的签名档,手机上的黄色笑话和恶作剧短信,就像孙中山还没名满天下、到处拉赞助拜码头的时候,他的态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书生,眼里没高低贵贱,不肯接见不给赞助不把家里藏着的黄花闺女嫁给我,是王侯商贾们没长眼。黄老邪集伟的好玩儿是个广义的好玩儿,能挑战你的头脑,冲击你的情感,就是好玩儿,就像艾未未说的,人有七情六欲,欢乐舒服只是一种情绪,人不应该永远追求和体会欢乐舒服。

黄老邪集伟有个极其普通的小相机(数码还是光学的,不详),他晃荡在北京的街道,看到诸如“人革制品经销部”和瘦金体黑底白字的“禅酷”之类,就停下来照一张,留着将来配插图。现在东三环的“禅酷”已经被拆了,黄老邪集伟的照片已经有了史料价值。我问过黄老邪集伟为什么不买个好点的相机,他的回答近似于布勒松(布勒松一辈子只用50毫米定焦标准镜头),“重要的不是机器,重要的是我的视角牛逼”。

黄老邪集伟有支很专业的笔。北师大汉语科班出身,主持专栏多年,笔力韧利如刀,明月流水,俯仰皆是。黄老邪集伟的解说,为他收集来的语词,配些框架,交代背景,点拨妙处,让满街晃悠的不带着相机、眼睛和脑袋的人,也能马马虎虎悠悠心会。讲文字本身妙处的文字极其难写,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文字不像数字。数字是婊子,是叛徒,花花钱,上上大刑,数字能做你想让它做的任何事,能给你想要的任何证据。文字本身就是最大的幻象,修禅宗的历代高人早就定论,得意忘言,得言忘意,直接描写是死路一条。黄老邪集伟是骨灰级的人物,他常用的办法是不夸姑娘漂亮,而说迎面走过来的老头偷看姑娘一眼,舌头尖尖禁不住舔了舔上嘴唇。

除了在街上,网上,手机上,报纸上,人心上收集好玩儿的语词,黄老邪集伟还在自己的院子里种玫瑰送给他媳妇,最新的想法是不用蓝墨水也能整出蓝色的花朵。黄老邪集伟还教育他一对分别叫黄佐思和黄佑想的活宝儿子:“我们夫妇让佐思大声朗诵下面这条‘手机短信’:岸是绿,岸是茂绿,岸是依透茂绿……佑想,你来,你念下面这条……”黄老邪集伟还出版《小猪麦兜》和《鸡皮疙瘩》之类好玩儿好卖的书籍。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