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计算机系
姜雨欣
写在最前面的话
今年暑假,这本沉甸甸的《艺术的故事》,是我收到的仅次于录取通知书的最好礼物。
早在去年,我就开始关注清华大学送给学生的书单:去年是《瓦尔登湖》,教育每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不忘初心,保持与自然之神同在的、澄明纯净的心灵。前年则是《平凡的世界》(本人最喜欢的书之一,只有《老人与海》与之并列),要我们懂得生命的多艰,不惮于追求高尚,即使平凡,也要将生命活出深度、广度和高度,因为生命的绚烂与生命的缺憾是同时存在的。因此这一年,我便无比期待发到自己手中的书籍。
每天一个半小时的阅读,让即将成为一名理工女/程序“媛”的我,不断与艺术这个最美丽、最宏大也最细腻的命题取得联系。
谢谢校长的“任务”,说它是“任务”,不过是给了我将这样一部大书从头读到尾的勇气和理由。
随 想
艺术只能有一个目的吗?
真实至上vs.美至上
忠实自然vs.忠实内心
技巧vs.内容
受限vs.自由
艺术的本质,是交流,还是孤独
(1)艺术只能有一个目的吗
从古至今,人们追寻着艺术的目的,从“给不识字的人做图解”到“有魔咒的塑像,供人崇拜”,再到后来失去了这些意义,人们又为艺术寻找新的意义……今天的人们更赞同“纯艺术”,即没有多余实用目的,为了“艺术”本身而存在的艺术,是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寄托,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甚至发泄。其实,艺术绝不应只有唯一的目的,持有不同见解的人们相互批判和嘲笑,却常常忽略艺术不该只有唯一目的。
(2)真实至上vs.美至上
拉斐尔的画,展现了一个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更和谐的世界,那个世界充满了平静、安详与爱。从此,那个世界便如此令人着迷,惹得一代又一代画家通过自己的画笔去追寻。后来,有一部分“清醒”的人脱离了他们的队伍,认为抛弃真实、单纯去追求完美的绘画是种虚浮。他们甚至建立了“前拉斐尔画派”来抵抗拉斐尔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这应不是拉斐尔的本意,也是他当年不可能预料到的。
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画,不能只有美或者只有真实,正如唐代的诗人既不能都像李白也不能都像杜甫。要有浪漫主义的诗人,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去看那里的天堂,让我们的灵魂获得喜悦、安详与平抚;也要有现实主义的作家,为我们展现贫穷,展现不幸,展现流浪儿的孤苦,展现泥泞的乡村和辛苦的劳作者。两者应形成一种平衡,在较短的时期,各有侧重,七三开与三七开也都没有问题。拉斐尔和前拉斐尔派的初衷都没有错,但都不意味着他们的对手被一棍子打倒。
(3)忠实自然vs.忠实内心
前文讲述的“真实”是讲“将此事上所存在之物不加修饰地展现”,而这里讲的“自然”则是“让绘画的视觉效果尽可能逼近真实”。前者多与情怀相关,后者则多与技巧的修炼相关。
古时候的画家力图忠实自然,在模仿自然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着,只要还没有达到巅峰,他们就不断用新思路代替旧思路。发明短缩法的人改变了埃及人“永远只画最能展现事物特点的那个方面”的办法,力图把画画成“眼睛看到的样子”。达·芬奇改变了前人“用尽可能细致的线条刻画人物”的办法,用稍稍模糊轮廓的方式增强了人物的生动感。印象派画家牺牲细节以最佳地还原场景中的“光和空气”。毕加索坚持不要把物体画成“它放在那里的样子”,而要画成“我们想起它时的样子”,认为这样才更真实(虽然我个人不是很能接受毕加索的画作,但不否认他是大师)。他们的侧重点一变再变,可初衷却只有一个:让画作尽可能逼近自然,让2D尽可能逼近3D。绘画是沉淀的内心,考验耐性与观察力——而绝不会成为一种恣意的发泄。
只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后,画家从这种“尽可能忠实地展现自然”的责任中被解放出来,才开始追寻绘画的其他意义。以后,绘画就越来越五花八门了:有画幻觉图像的,有画扭曲物体外形轮廓来表现中心人物的内心波动的(《尖叫》),有不问内容而通过方格的和谐排列或颜料的肆意流淌来追求视觉美的……他们一定没有古时候的画家那么费心、那么卖力,却不能有谁否认他们在追寻严肃的艺术与美学。毕竟,模仿外界事物是困难的,而尽情抒写内心却要容易得多。
像“真实至上”与“美至上”一样,“忠实自然”与“忠实内心”也是艺术的两翼,两种追求是不分优劣、同等重要的。我自己呢?看画的时候我一般会更倾向于欣赏视觉效果更真实、更让我有代入感的,而自己画画时一般是信手涂鸦,任想象力把我的笔带到哪里。
(4)技巧vs.内容
忘了哪位高人说过“任何内容都是为某种技巧服务的,内容并不重要”,乍一看这很不符合我们惯常的三观啊!我们一直被教导说“失去内容的技巧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空洞罢了”。但是今天抛弃成见,我认为这种说法也并非一无是处。
事实上,这仍是个具有两面性的命题。就像计算机系学的东西,我们既可以说“任何的算法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也可以说“任何实际问题的设置都是为巩固、考查算法知识而存在的”,即题目的“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宗”就是算法,或者说,技巧。
重技巧不重内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同掌握了画乡间风景画的技巧后,便不再执念于“高大上”的选材,平凡的小路、平凡的树、平凡的风车,万事万物,凡眼所见,皆可入画。这样绘画的题材便被大大地拓宽了,而平凡事物的美也因这些画家被重新发现,人们称其为如画(picturesque),这难道不是个可喜可贺的进步吗?
可是,又万万不能让一代一代画家迷失在技巧的竞逐中,而忘记了画的内容与灵魂。那样才是真正的可悲。
(5)受限vs.自由
不好意思,上来我先把自己之前写的标题错看为“章法vs.自由”。诚然,人们不断创造新的方法,将方法固定为章法,又不断打破章法的局限以支持自由创作。打破章法而成功的,必然成为新的引领者。
但我原来要讨论的是艺术家的古今变化。古时候艺术创作必然受限,因为它们都是为某个别人、某个别的意图出现的,而不是赤身来到世界的孩子,为“艺术”而诞生。而有人又说,艺术是必然要有这样一个原始意图的——如蚌壳里的沙粒,珍珠无它难以形成——而当且仅当艺术的绚烂光芒使观者忘记这一原始意图时,艺术才是成功的。
诚然,这也是个辩证的问题。
那时建筑家不是请去设计教堂,就是设计君王住的城堡;雕塑和绘画多是《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另有一大部分画是为权贵画的肖像。没有不为人物存在的风景画,也没有无人聘请而艺术家主动创作的作品流传至今。我们会想,那是个什么时代,“命题作文”的范围也太窄点啦。可是不然,有多少气势恢宏的教堂和教堂天顶画(湿壁画)让我们今天的人也叹为观止;有多少教皇像没有让教皇却让画家名垂青史;甚至被米开朗琪罗半生执念却终究未能实现的尤里乌斯二世陵墓——我对它的名字印象如此清晰——那真的是米开朗琪罗如此深爱和尊敬他的教皇吗?抑或只是大雕刻家为他想象力的尽情发挥,为他自我展现和自我实现找的坚实的立足点。抛开这样的立足点去谈创作,当时的艺术家倒不习惯了。
时代不允许创作异教的画,便无人再创作了。时代不允许制作偶像来崇拜,便无人再制作了。照相术发明之初,没人再请画家作肖像,他们便再没有画的机会了。一场场危机均源于艺术家的受人支配。可是突然有一天,艺术家摘掉了所有的枷锁,开始独立去寻求“自己要表现”的东西,寻求各自的个性与方向,迷茫便接踵而至。
20世纪的一场场风潮,都不过是不成熟的尝试。本书作者很克制,没有过度褒扬或是贬斥他们。
想起木心一句名言,正因生命本没有意义,才容得下各自去寻找意义。
想起同学的范文里写道,“90后”的迷茫是可喜的迷茫,我们终将为青春赋予各自的定义。
于是我想,因不再受限而造成的大量艺术家的迷茫、不知所措,也不过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6)艺术的本质,是交流,还是孤独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最早的艺术以交流为目的——“图解”就是把《圣经》故事画得更明白,使它被人看懂。艺术是媒介,目的是在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
肖像画是为了跨越历史去交流,使后世人知晓前世英雄人物的伟大与傲岸。
风景画是为了跨越空间去交流,使人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并深深为之着迷。
画仙境是为了给处在不完美世界的人以美的寄托,向他们传达善良、光明、爱与希望的种子,使他们拥有信念和慰藉。
画人世的苦难是为了告诉那些被蒙蔽了双眼的人们,这世上竟还有如此多的贫穷、饥饿、战乱、疾病、孤独与绝望。
后来,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们,渴望传达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选择了用艺术传达自己的内心,却发现,用抽象来表达抽象,其结果总是未必准确。有人看不懂画展中的画,便摇摇头走开。有人却大加吹捧,其实却是在胡乱解读。艺术家的心在呐喊,在呼求,却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
也许,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总不可能被另一个人百分百正确地解读。也许,艺术的本质,就是孤独?
它是一个孤独的人与自己对话的手段,是孤独者探索内心、自我发现的手段。这样的作品不能展出,一旦展出就会被曲解,唯有作者自己确知它的真正含义。
艺术的本质,到这里已经变了。从前偏向交流,现在却偏向孤独。你可以自己嫌弃自己之前的作品,却不愿其他人简单粗暴地为之打分。
灵魂因孤独而更加圆满。不是孤芳自赏,不是顾影自怜。你作品的意义不一定任何人都能理解,只是每一件作品都确有一个独特的、不可被任何一件作品取代的含义。正是它们构成了艺术家本人。
作者简介
姜雨欣,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人大附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获2016年海淀区三好学生、2015年度“瑞穗”奖学金、2017年“新生梦想秀”系二等奖。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人大附中是一个让我最眷恋的地方,你们是一群让我最敬畏的人。未曾想过学校会给我这么多好的资源,我也曾在研学课来到清华,与大师面对面,与最优秀的学长肩并肩;未曾想过你们可以如此颠覆我的三观,在电子工程社的摇篮里做着各具特色的工程师梦,在各类赛事冠亚军的领地里驰骋,在电影节上精湛地演绎着自己的价值观,在校园歌手大赛和交响音乐会上展现着高水平的自我。我想说,清华、北大、哈佛都可以不是目标,因为人大附中的你们就是在如此优秀着,也必将继续如此优秀着。
你们一定也曾遭遇挫折,或许现在就在经历迷惘、失落。但人大附中的你们牢记着自己优秀的基因,相信自己绝不会因任何外力选择堕落。不要忘记,你并非孤身一人,你有如此多向你传递温暖的同伴。你一定也曾因别人耀眼的光芒而怀疑自己,此时不要忘记,你们是伙伴而不是敌手。一根火柴的光芒可能很快熄灭,一群火苗聚在一起正是为了照亮彼此。
关于艺术,我想说的是,与其把科学与艺术对立起来,不如相信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发现一个数学公式的美,与发现一个音乐和弦的美,原是同一种小确幸。完成一件科创作品,与完成一幅画、一件雕塑,在精益求精的忘我之中,在作品成型那一刻,都是同样淋漓尽致的快意。因此,我从来不把“偏科”当作一种缺憾,只把彻底离开审美的功利当作缺憾。在科学上是如此,在艺术上,亦是如此。
愿学弟学妹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远方,无论路途平顺或是艰险,你们都终将抵达。
理性与感性,浇灌艺术之花
建筑学院
安珺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出了无数个奇迹以证明自己独特的存在。在这其中,艺术是这些累累硕果中的精髓与精妙之所在。从宗教到现世,从社会到自然,包罗万象,举一千从。如今,透过《艺术的故事》,在一件件作品中,在平易近人的艺术史里,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体会理性的原则和感性的认知相融合,艺术的花蕾绽放在我的心间,引领我去认识世间的美好。
由于缺乏对艺术的高度敏感和卓越的审美能力,一直以来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更多地停留在理性的层面。每见到一件作品,我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它的用途、意义、创作者的意图、所处环境、惯用技法……当然,这也是必要的基础。以严谨的探寻和考究的眼光去认识一件作品,联系当时可能对作品造成影响的一切因素,即把它放入一个由知识和经验组成的理性框架内,我们会获得对艺术最有理有据的深刻认知和分析。但若是没有一个预期的条框或不能把作品放在艺术史的链条当中去观想,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件艺术品的艺术目标以及在此意义上的成就。这样一种框架或许就是所谓的审美原则。没有这个框架,我们尽管能欣赏作品,甚至陶醉其中,但却不能领略其科学而理智的精髓。
随着我的年龄逐渐增长,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成型,某些时候,对理性的过于执着难免会成为我欣赏美过程中的桎梏。例如,在艺术博物馆参观皮埃尔·苏拉热《1979年6月19日画作》时,面对一片黑板,我试图理解画作的含义,分析绘画的技巧,甚至联系作者的背景,但都不能消除我内心的迷茫。沉思中,一群群孩子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天真地对大师的作品评头论足,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恶,其中一位导游的话语惊醒梦中的我:“你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情感去和作者共鸣。”再看向那幅黑漆漆的布面油画,庄严、沉重,每一条线条都被雕刻出不同的力量,光与影在细缝中达到平衡。还是那幅画,仿佛它依旧什么都没有,仿佛它又表达出了整个世界。
《文心雕龙》讲:“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除去那些理性的说一不二,我想世界更是感性的。在欣赏过无数或优或劣的艺术品后,我们从孩童最懵懂的赤子之心,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风格和个人特色。从自发到自觉,对艺术的欣赏实质上是情感的回归,但是在经验的积累下,最终形成了一个体系——从多元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懂得欣赏艺术,到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非平面视角。
现在回想一下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之所以不敢用自己的情感去妄加揣测,是否因为在博大深远的中国文化中,艺术已经被神圣化,甚至到达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为一个文明大国,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先进和超前的。但是,无论高山流水还是烹茶下棋、坐而论道,都逐渐少了烟火气,甚至脱离世俗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凉。
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是亲近的,艺术家也是亲近的。
对于大众,欣赏艺术不能单纯地追求“艺术学、艺术史”,艺术也不是脱离生活、神秘莫测的存在。当世最讽刺的行为在于,大师被无限地模仿,而一些特立独行或平淡的东西被禁锢在体制下不能得到发展。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要做的是以科学的欣赏原则做支撑,真正地用主观的看法去欣赏美,让艺术真正贯穿于我们的生活。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如果脱离了理智与认知,或许做出的评论只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装饰语。
感谢贡布里希的艺术故事,让我的理性与感性得以融合,能够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世界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拥有理性和感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作者简介
安,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曾获2017年牛栏山一中“牛中之星”、2017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百年名校,以德育人。当你们从北京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里,牛栏山一中将成就你青春的骄傲,成为你一生的回忆。
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牛中的日子,请你们珍惜。在这里,你们会遇到循循善诱的恩师、相视莫逆的挚友,牛中之于牛中人的意义远不止学习、拉练、游行,还有各种数不清的锻炼和机遇。你们将会在这片沃土学习、成长,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
带着一片初心,勇敢地向前走吧!未来的牛中学子必将是国之栋梁,顶天立地!
艺术与感性——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经管学院
胡子啸
我认为《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些对艺术和感性、感性与理性对比的见解。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乔”、一段话。
第一个“乔”,就在书的导论中,他是“卡拉瓦乔”,书中以他创作《圣马太像》的两次尝试为例,说明艺术家的革新常常不为人所接受的现象。这里我想说的其实是卡拉瓦乔革新的内容和他想达到的目的:“他苦苦地思索那个年迈的贫苦劳动者,一个小税务员,突然不得不坐下写书时,场面必然会是什么景象。”我觉得这是大师对宗教艺术传统的神圣、高贵风格的挑战和颠覆,他想要的是人们从圣人身上看到他们作为“凡人”的一面,消除过往的那种距离感,让信徒在作品中产生共鸣,产生“神圣就在身边”的感动。卡拉瓦乔在那个时代不得不向权威低头,但后续艺术的发展证明信徒真正需要的正是这种触动人心、引发人拥抱神圣的作品。那这与“感性”有什么关系?如果严格地按照福音书的描述创作,得到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像卡拉瓦乔最终被采纳的作品那样:正确,但不亲切。真正成功的艺术是什么样子?是从感性出发,以令人感动的方式阐述经典、传递理念,不拘一格,以人为本。艺术一定是感性的,纯理性创作的不是艺术品,是工艺品。
第二个“乔”,在书中的第十章,距离第一个“乔”300年,他是“乔托”,书中将其描述为意大利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的标志和最大功臣。他重新发现了古典艺术中的“短缩法”并有了新的领悟,跳出了拜占庭艺术的窠臼,书中以《信德拟人像》这幅乍看酷似雕塑的画作说明其技艺之精湛。为什么一项技术,而且是偏向短缩法这种“正确描绘世界”的“理性”技术,能在艺术的感性领域中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拥有这么高的价值?我觉得是因为它通过更真实地映照现实,让人们更容易沉浸在它描绘的世界中,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这里我们看到理性其实也不是完全和感性矛盾的,至少在艺术中不是。艺术一直都是强调和服务感性,而这并不一定和理性冲突;当理性限制感性表达的时候就摒弃它,当理性辅助感性沟通的时候就利用它。
第三个“乔”,来自我们学院前院长推荐书单中的一本自传,他是“乔布斯”,他与艺术的关系就在我们的身边——苹果公司的产品。《乔布斯传》中介绍,乔布斯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最简洁、舒适、完美的体验,一切以简单易懂、方便快捷为目标;苹果公司最早的广告标语之一便是“至繁归于至简(simplicity is the greatest sophistication)”,而从Macintosh主机、iPod到iPad、iPhone,我们看一眼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惊艳、兴奋、跃跃欲试,足见乔布斯以及他创造的这家公司对这一理念的贯彻。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现代的“艺术”创作:让作品感动观众、吸引观众、令观众流连忘返。当我们看到一部iPhone圆润的曲线时,我们产生的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体验吗?当我们抚摩一台Macbook纤尘不染的外壳时,我们涌起的难道不是一种美的感动吗?乔布斯对美的追求,让科技这原本冷冰冰、充满理性的领域,诞生了感性,并逐渐成为潮流。
所以当我们说,现在时代不同了,理性才是第一生产力时,不妨想一想这三个“乔”。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周海宏教授曾经说过:“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人这种生物从来都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哪个时代的人类都离不开感性。这一点我们其实早就认识到,也一直有人在向一代代青年宣传,从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思想,到今天邱校长推荐的这本书,我觉得从事教育最深最透的人都看到了我们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之深深忧虑。然而很遗憾的是,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这层深意,甚至连书都是草草翻了两页就束之高阁,甚至都没带到学校;而一些学长,经常问我看没看完,能不能借他们看一下。他们已经进入大学独立把控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对艺术的渴求反而高过我们这些刚刚从高考中解放的后辈……我是挺为那些同学们可惜的。不是为了批评谁,只是说如此多的例子体现感性的价值、如此多的人都这样重视艺术,我们即使现在不懂、不感兴趣,也应该多少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至少我的感觉是,这里面,确有天地。
最后谈一下我对开篇那句话的理解。“没有艺术这回事儿,只有艺术家而已。”我觉得其实贡布里希不是觉得“艺术”作为概念而言真的不成立,只是对初学者一下子说清楚很难。读了书后,我觉得艺术是存在的,而且非要说的话,我认为应该说“艺术就是艺术”。什么意思?就像《斐多》《理想国》这些希腊哲学著作中主张的那样,有些概念,如“正义”“希望”“自由”是我们作为人原本就有的,不是后天学习,而是“回忆”起来的。就好比我们看见一幅优美的画作,会本能地意识到“这是艺术”,不需要解释什么,因为大家的内心中都能沟通到某一个理想国中“艺术”的绝对概念。艺术就是艺术,欣赏艺术也从来不存在什么门槛,只要敞开心扉看一幅作品,感到“它就是艺术”,就足够了。导论最后几段警示我们“由于一知半解而自命不凡,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为什么知道一点还不如一片空白?就是因为带“剧透”地欣赏作品,便再难做到真正敞开心扉,言自己心中所想;一个艺术小白不喜欢毕加索的抽象画拂袖而去,在这种意义上就远比略懂些抽象艺术特点搜肠刮肚说些违心的赞美更有价值。
艺术、感性、理性,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胡子啸,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曾获2017级新生“军训标兵”称号,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附中真的是一方神奇的天地。踏入她的大门,身着红白校服,你就注定与RDFZer这一名号代表的平台、资源、期望与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附中的学习并不比其他学校紧张,生活并不更枯燥,甚至可以说远比一些齐名的学校更轻松、愉悦、自由;但我们之所以有“国内领先”的自信、“世界一流”的目标,正是因为每一位附中人都明白自己在这里可以干什么、需要干什么、希望干什么。相信你一定也是如此。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这是我们一入学就熟知的附中的培养理念,现在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亦时常想起,一路走来许多选择也深受附中栽培的影响。首次踏入校门时的悸动,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仍是我最为宝贵的回忆和不懈努力的动力。希望你们在附中的生活中能像开学宣誓时所言,“秉承人大附中精神,锤炼人大附中品质”;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路,从这里收获新的视野、品格。
最后,期待我们有朝一日清华见!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美术学院
王瀛逅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说来惭愧,作为美院学生的我,对这样一句话却只是一知半解。绞尽脑汁,才自以为揣度出了些皮毛。自认为,在与艺术挣扎奋斗的几十个世纪中,艺术家,或者说,人类,终于从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勇气去承认自身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了。
生于20世纪末或者是21世纪初的我们,从小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唯物主义论的教育。人的主观意识被放在了第二位。即使是生活中一些坚定的唯心论者,也必然没法满腔自信地宣告自己对生活的决定权。日心说普及后的世界,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相对宇宙而言人类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在此之前,宗教时代,上帝、佛陀等神明高高凌驾于人类之上。再远至古埃及,至石器时代,人类千百年来都不愿意、不敢将自己的存在和意识抬到最高的位置。那么说这些又与艺术何干呢?
这里,我联想到贡布里希书的意义了。例如,正面律的画法并非是完全局限于古代人三维观察能力的缺陷,是因为古埃及匠人有意识地遵从这种通过正眼侧颜正肩侧腿的表现手法,展现人体最赋有特点的形态。懂得了这些,就不会因为它看起来和现实不一样而感到不适了。同样,中世纪时期的宗教画作,被称为黑暗时期的产物肯定技艺不如文艺复兴产物那般精湛巧妙。中世纪画家忠诚地服务于《圣经》故事,因此不惜牺牲人物的大小关系和生动的动作表情,以谋求将宗教思想以图画的方式最简单地传达到位。这样的作画意识,也是我们在欣赏中世纪作品时所必须考虑的。在艺术当中没有正确和错误,应当摒弃以现实为参照判断的偏见来欣赏艺术作品。真正能引以为一件作品的判断标准的,只有创作者艺术家本人的意识而已。艺术家在艺术前,就是上帝。
艺术家的挣扎千百年来都不曾停止过,愈战愈勇。印象派的出现确实有赖于对光感的研究和理解升级,但它也是从百年来对客观事物愈加依赖的写实派中突破的,艺术家有意识地追求人类所欣赏的色彩美感。以毕加索为首的抽象派、立体画派更是在艺术领域疯狂地扩张着人类的意识作用。这些大师们绝非没有描摹现实的绘画技术,只是艺术最终带给了这些艺术家非凡的勇气,对自身存在和意识有足够的认同和自信。在建筑艺术领域,从古罗马神殿到哥特式教堂再到现代建筑,唯有倾注了人类表达美感意识的建筑才能被称之为艺术。当艺术家、建筑家的表达欲望受制于现实实践能力时,他们便想方设法创造一种新的结构。于是你便会发觉,艺术家在艺术领域的挣扎奋斗何其伟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通过这本书纵观整个艺术史,人类在艺术的迂回发展当中,始终在证明自身最高的存在价值。还处于绘画初级阶段的我们,甚至于从未真正学习过艺术的大多数人,又该如何自视?
我想起安东尼·洛佩兹·加西亚的一幅油画,内容大概只有一面镜子、化妆台、水池、瓷砖,普通至极的卫生间一角。但这幅画是如此的完美动人,吸引人致使人忘记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本是司空见惯的。艺术之伟大,在于它使不完美而平凡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的无可挑剔。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目的不在于成为一个拥有高级品位的人,也不在于非要发掘生活中的美。而是在生活难免普通乏味,人生又往往不尽如人意时,在人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和命运的短暂生命里,让艺术(包括绘画、音乐、文学)带给人生活的另一面,让人跳脱出来;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时刻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仍抱有诗一般的梦想和对完美的渴望。须记住艺术与生活一样从不取悦任何人,甚至带给人痛苦,但活着又不只是为了幸福。艺术能带给一个人平淡一生最浓厚的回味和韵律,只这一点,艺术就值得去追求。
作者简介
王瀛逅,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现担任视传17级团支书。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请常常回忆起这样一句话:“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永远为自己是一名清华附中的学生感到骄傲,永远为自己所付出所热爱的东西怀有骄傲;
学会沉默学会倾听,你所知道的,骄傲地将它们表达清楚,你所不知道的,永远记住把它们留给沉默;
学会享受孤独,学会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最后永不急于寻找成功与出路,脚踏实地,那么你所盼望的诗与远方便多是不寻自来的。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美术学院
刘派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
——E.H.贡布里希
正如本书作者贡布里希所言,艺术并不是自鸿蒙初开之日世界的附赠礼品,而是自刀耕火种以来人类一步步探索创造出只属于人类的瑰宝。所以说一部艺术史也正是人类五千多年以来开化与文明的抗争史。
西方艺术的故事
从法国南部洞窟生动逼真的狩猎图,到罗马城中树立的母狼。无论是埃及金字塔中符号化的壁画,还是南美酋长房子前的一根神话故事的立柱,艺术都只是根据宗教或政治的需要创造一些合适的形象。艺术从政治和信仰中诞生,但它不会永远被两者束缚。
天空开始下雨,艺术走向自由的伟大觉醒,随着希腊城邦的兴起,在这个民主自由的国度,艺术开始了初次跨越性的发展。艺术家第一次从自己的工匠房走出,考虑往自己古老程式化的人体外壳中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这是人类承认的最辉煌的一个时代,可以说,西方艺术的风格就是这个时代开始形成的。
白驹过隙,罗马城在废墟上建起,一套更完备实用的十二铜表法的确立使罗马有条不紊地运行,但是这时的艺术却似乎停滞不前——因为宗教又回来了。时代的更替再也唤不醒没落的艺术。自罗马成立到黑暗的中世纪结束,近1000年的光景,艺术如同人们的思想,被教会束缚,变得畸形,并逐渐固定成为一种成熟的风格:哥特艺术。
14世纪的文艺复兴打破了这一切。雅典遗留下的短缩法、透视法是给文艺复兴带来的礼物,也正是这两样法宝奠定了之后文艺复兴辉煌的艺术进步。从“文学三杰”到“美术三杰”,人类的思想再一次解放。
随后艺术蓬勃发展并逐渐下移,经过烦冗复杂为贵族服务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欧洲传统艺术仿佛发展到了尽头。艺术越来越注重炫技与表现盛大的场面,没有信仰和灵魂。仿佛是中世纪黑暗后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叛逆的过激反应——和以前截然相反。
事情永远不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兴起,艺术又一次复兴,激进的新风格如同革命的野火,席卷了欧洲。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学院艺术兴起,这也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由此可见,艺术的故事,和人们的故事总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茹毛饮血时,孤独的人们感到恐惧,他们便用艺术创造出神明。安居乐业时,独立的人们渴望自由,他们便用铁锤、白石来雕刻自由。理性之光降临,人们需要打破束缚,艺术变化为一把利刃。同样宗教需要控制人们思想,贵族需要最大程度的享乐,艺术也无私地帮助他们。
艺术不会分辨是非,甚至根本没有艺术,有的只是一帮或追求理想自由或追求名利赞扬的人们。
中国艺术的故事
在《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并没有对中国艺术有过多的笔墨描写,但在我看来中国艺术的故事也是如同西方艺术一样精彩而又曲折。虽然中西方艺术截然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老子所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中国艺术开始于何时?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贺兰山岩画,还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和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似乎都不能定义为中国艺术的起点。相比一个确切的时期我更喜欢像一般人一样把艺术的诞生归于传说,伏羲画卦、仓颉造字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这就是中国艺术的起源。
中国的早期艺术也同西方一样受到宗教和政治的束缚。夏商周的青铜礼器上的凶兽彰显着等级的严明,墓室里的砖雕展示着墓主人权倾天下的一生。艺术是上层社会的玩物。艺术和思想不会被永远束缚,中国和西方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第一次思想爆发。西方在于希腊时代,而中国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壁画、青铜器、帛画都在此时得到了发展。
与西方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寂静不同,中国的艺术没有停滞不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边疆商业贸易的频繁,艺术方式以及创作主题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三教合一时宗教对艺术品的需求,也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力。也是这种关系使得中国的艺术变得相对于形象更重于精神。
自唐宋以来,百废俱兴,中国传统绘画——国画开始真正出现,蓬勃发展。随着市民阶层和文人阶层的兴起,至此中国艺术开始摆脱宗教和贵族的束缚,逐渐成为真正的属于艺术家的艺术。其中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他们的不断传承与革新使得中国绘画艺术成为有别于任何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贡布里希说中国的艺术将逐渐变为高雅复杂的游戏。我认为这是贡布里希以西方艺术视角审视中国艺术的结果。西方艺术的进步与科技进步有着紧密的关系,每一次科技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都会成为艺术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画诞生至今1400年的历史中,作画的工具只有一笔、一墨、一纸、一砚,学习方式只是或游览高山大河,感悟天地;或在市井街道,体察人世。盛唐便有了吴带当风,残宋便有了马一角和夏半边,同样的一方山水,却早已沧海桑田。
中国的艺术家可能没有如西方艺术家一样直接的展现,但是他们作品上的喜怒哀乐,却也跨越千年不曾断绝。
以后的故事
黑格尔说艺术已死,近年来也有不少国内外评论家以此评价现代艺术。越走近我们的时代,就越难分清什么是永恒的成就,什么是短暂的时尚。我们不禁疑惑,种类繁多的现代艺术真的无可救药了吗?
贡布里希把变化归结为时代的改变和艺术家的改变。我想或许时代变了,艺术家也变了,可是一个新的时代却刚刚要开始。现今社会科技相对于每个昨天都有巨大的发展,社会安逸稳定,知识只需要打开电脑就可以获得。可为什么偏偏再出不来一个达·芬奇?或许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和他的艺术家罢了。
繁华落尽,永恒的成就、短暂的时尚自然会被区分。历史已成定局,未来还在飘忽不定的变化,只要我们还需要艺术,艺术的故事就永远不会完结。
作者简介
刘派,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任班长和学生会干部,曾被评为北京市级三好学生。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既然选择了美术,就必须拿起画笔永不放下。无论多艰难,都要坚定信念,直至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画出祖国和世界的绚丽画卷。你们在工美附中的大画室,曾激发我创作活力的地方,加油吧!我在美丽的清华园等着你们。
读《艺术的故事》后关于中国艺术的思考
美术学院
家和
说起来可能有些奇怪,细细读完一本英国人写的《艺术的故事》后,我却想谈谈中国的艺术。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我翻到这本书第147页的时候,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在看过太多神秘的古埃及图画,精美的古希腊雕塑、建筑,僵硬的西方中世纪作品以及繁复的波斯艺术之后,柔美圆润的中国艺术如清泉般滋润我的眼睛,使人心旷神怡。意识到我们拥有多么与众不同而美丽高超的作品后,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传统艺术。
作为一个美术生,我惭愧地承认,我对中国的绘画所知不比对西方更多。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那么多别国的艺术瑰宝后,我感到中国传统绘画里的宁静、含蓄、悠远,是任何国家的艺术,包括同为东方国家艺术(日本的浮世绘)所不能比拟的。比如书中所举的马远的《对月图》,清隽挺拔,气质悠远;宋代的《藻鱼图》,精巧细致,优美动人。中国画的气质,是西方人几乎无法学习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到19世纪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绘画的影响。他们轻易学到了平面化和装饰性的特点,但却很难理解中国画中的气韵流动。使我们不由相信,中国文化确实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如果是这样,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画如今却在我们的意识中愈发淡薄了呢?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的一段话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中国诗一蹴而就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这句话一针见血。世人对中国绘画艺术常有误解,以为不能写实便是不发达的表现。我认识一位留洋教书的华人,他能准确背出金字塔的高度,却对中国的建筑嗤之以鼻。因为“木质结构不易保存”。以此来评判建筑艺术的优劣显然荒唐,正如以“传统国画不够写实”为由对国画进行批判一般。
贡布里希在书中反复强调,没有艺术一说,只有艺术家而已。金字塔确实神秘而堪称奇迹,但从人类才智的付出来看,中国艺术同样值得尊敬。《艺术的故事》一书在讲到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时才写道,艺术家不再为社会赋予的明确任务而创作,而是表达思想本身,这是一个命运攸关的重要时刻。但在中国,早在宋朝就出现了表达思想的文人画。我曾见过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站在那幅画前我被深深震撼:这幅画的精神气质,恰似北宋文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高山仰止的品行,从文字到图画一脉相承。中国画可以写实,有些工笔画中的花鸟鱼虫,几乎可以与西方大师丢勒最精细的素描相比。然而对于写实,中国的画家确实志不仅在于此。因此,中国的绘画不可谓不发达,反而因发达太早而后至瓶颈。
传统的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逐渐式微。我接受到的训练,资料几乎全部以西方为主,当我看到贡布里希的书,才意识到对于我们的传统艺术,我知道的可能不比自称“浮躁的西方人”所知道的更多。我知道,现代中国有许多艺术大师,包括清华美院的教授们,都是熟知传统而灵活运用,学贯中西,使中国艺术重现生机的令人尊敬的前辈们。吴冠中先生是清华美院重要的前辈,他的水墨作品虽用传统材料,但表现了许多崭新的题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理论。《春如线》等作品甚至是抽象化的,同样,他也用油画材料反映了许多中国题材。现在的许多文艺创作,也越来越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作品,如《大圣归来》等影视作品,受到了观众广泛的欢迎。我希望我们这一代,在接受了大量西方艺术的故事后,也能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更多地了解中国艺术的故事。否则厚厚一本著作,六百余页篇幅,涉及中国的不过区区几页,一个西方人可以这样看待中国艺术,但倘若我们也是如此,岂不让人寒心。
钱锺书先生文章最后写道:“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了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加强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更增加了甜蜜。”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感谢学校推荐了这样一本书,使我赞叹于西方艺术快速的发展,享受他们创作出的杰出作品,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唤起了我对祖国艺术的深深眷恋。
作者简介
家和,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对我来说,高中三年,最值得珍惜的是在附中与老师和同学的相遇。遇到真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老师,遇到性格各异、共同前行的同学,遇到志同道合、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的朋友,遇到给予我许多帮助和启发的学长学姐……
愿你们珍惜在附中的每一段相遇相知,用心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愿你们不负时光,而时光亦不负你。
艺术的平凡之路
汽车系
孙天宇
《艺术的故事》写的是艺术的发展,我认为其所讲无非三点:艺术的画法、用法、看法。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种元素的对应——画法便是绘图技巧,上帝给予人类的天赋;用法即是艺术作品的用途,广阔应用于大地之上、生活之中;对艺术的看法,则是发生于每一个人类个体大脑神经上那些最妙不可言的感触。三者也正像天、地、人三元素,相待而成,互相成就。
这其中,最能引导艺术思想的莫过于人们对艺术的看法,而这也是《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最深奥的知识之所在。
人类对艺术的主流理解大概有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原始阶段,就像拉斯科的野牛壁画,原始祖先们没有对艺术的清晰概念,只是以记录为主要目标。之后到了中世纪,艺术被功能化,帕特农神庙的巍峨矗立,圣母画的层出不穷,都意味着艺术被人们当作宗教信仰的载体,在被神圣化的道路上逐渐有了固定的形式以及内涵。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无数杰出的画家将艺术定义为有一定视觉效果的表达方式。先是有了写实主义的华美登场,三杰时代的星光璀璨是一个开端,之后有了以莫奈大师为首的印象派,在东方神州也有以水墨丹青为烙印的写意主义。而到了第四阶段,近现代艺术给了很多人一种印象——看不懂了。至于什么是艺术呢?能画好就是艺术吧。
对于近现代艺术的革新,这种看法很正常。谁也不指望一个人第一眼看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能看懂这是一幅开天辟地的画作。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艺术是啥呢?
要了解近现代艺术,马塞尔·杜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老爷子是个神奇的存在,对于行外人,他把自行车轮当作艺术品简直无法理喻;对于行内人,他是近现代艺术的救赎者和大师。
杜尚做的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创作了惊动世人的作品《泉》。他在1917年2月纽约独立美展展出了一件尿斗,题名《泉》,引起轰动。当时的法国艺术界大佬们看着这个“尿盆儿作品”面面相觑,最后生气地质问大师:“如果‘小便池’是艺术,还有什么不是艺术?如果没有什么不是艺术,那就什么都是艺术。如果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艺术。如果什么都不是艺术,那么,艺术是啥?”
对呀,艺术,到底是啥呀?
对此,杜尚解释道:“这个小便池虽然不是我做的,但是我选择了它,我给予它以新的标题,我给予它光明希望,它就是光明与希望。我让它拥有了足够作为艺术品的内涵!”这件艺术品的问世表明杜尚对艺术的传统定义的否定,同时展现出它的意义在于将生活中现成品提高到艺术品的高度加以肯定,它标志着生活和艺术的界限被取消,生活就是艺术,这就开创了一个广大的领域。
其实,杜尚做了这么多,证明了一件事——艺术可以要多土有多土。
效仿他的说法,我可以随便找根教室里的粉笔,我定义粉笔即是师德,它蕴含着无数教师辛勤而无私的教诲;我定义粉笔即是智慧,它一端写下诗词歌赋、公理证明,不断传递着知识;我亦可定义粉笔即是奉献,牺牲自己的完整去创造出黑板上的一片天地。粉笔难道不可以是一个艺术品?我们军训服上的徽章、宿舍前的葱郁绿树……这些难道不可以做艺术品吗?
所以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之所定义、人之所诠释、人之所赋予物体的内涵与意义!
反及自身,我们对艺术真的是这么理解的吗?我们的孩子现在懂不懂艺术主要看学没学过绘画。孩子学习绘画基础是素描,学素描第一堂课先讲明暗黑白灰,先讲透射反光。这都是什么时候的干货?这可是伦勃朗的光影,拉斐尔、达·芬奇的透视画法呀!那都是当年最伟大的大师的成就,我们把这些与艺术等同,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也许我们能学会素描,但我们怎可能领会到身边那些事物暗藏的艺术特性?也许我们能把东西画得很像,但我们怎可能懂得艺术的内质?
我们必须把艺术从那个看似高不可及的神坛上请下来,去掉功利心,补上几分恬静,去平视艺术!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最平凡的生活!艺术,是最朴实的存在!
这,正是《艺术的故事》最大的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
孙天宇,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八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大类。曾获北京八中2017届“优秀毕业生”称号。2015—2017年“叔苹”奖学金。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在八中,你们成长于玉兰树下,立志于理想帆旁。最敬业的师者教导你们,最亲近的伙伴关心你们。你们究数理方程之变换,探中西学说之源流。你们定要放生命于远山沧海,置理想于浩瀚远方。
愿你们在这美好的园子中,秉杨时立雪之虔敬,持史迁修书之不懈,乘宋濂求学之心诚。八中未来的辉煌将由你们写就。
去吧,去定义属于你的激扬青春!
加油!
向美而行
汽车系
刘昊
《艺术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古人对于人体的描绘。从古埃及二维平面上人体各个部位的分割描绘,逐渐发展到古希腊人体雕塑的完美呈现,让我不得不感叹于艺术在人类的认知能力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古埃及开始,壁画就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是,在表现手法上还略显欠缺。一个人的头和腿全表现的是侧面,而躯干却是正面对着我们,一切都在一个没有条框的约束里,人物的画法被固定,包括飞禽鸟兽的图画等都是由侧面图拼凑而成。那时的人类就像是在艺术的道路上蹒跚学步的婴儿,虽然还是处于最基础的阶段,但是已经能看到了对于艺术无尽的向往。随着文明的不断推进,我看到了希腊雕塑艺术的巅峰,为胜利女神像身上衣褶的细腻所惊倒,也畅想过曾经摆在帕特农神庙中那纯金制成的雅典娜女神该是怎样的辉煌;被掷铁饼者健壮的身躯所吸引,也想象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双臂该如何摆放。经历了数个世纪,我们从二维世界中走出来,在三维世界中留下无数细腻优美的雕塑作品。在这个阶段中,我想艺术不仅是在进步,更是带动了全人类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于是在希腊不仅有菲迪亚斯这样的雕塑巨擘,也出现了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大家。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艺术在经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后,经历的伟大文艺复兴,再一次呈现深深的魅力。由于中世纪教会黑暗的统治,那时的艺术仿佛是被剪下了翅膀,被关进了监狱。艺术仅仅被用来服务于宗教的传播,人物呆板,没有生气。一个个光环被生硬地画在人物的头上,宣誓着教会绝对的统治。可是这哪里算得上是艺术呢?文艺复兴应运而生。拉斐尔的圣母,人体圆润,肌肤光滑,圣母的慈祥和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在画面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米开朗琪罗费尽一生心血在教堂的墙壁上画下巨幅画作《创世纪》,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向后人昭示着艺术的真谛;达·芬奇那世界闻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至今在卢浮宫中被奉为镇馆之宝。艺术的这一段故事让我意识到,艺术绝对不是为服务于我们而产生的,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被压抑后会积蓄力量,迎来爆发,创造了文艺复兴的时代。
在我的心中,艺术是源自于我们基因之中的本能。或许在我们的祖先还在非洲大草原上抬头望浩瀚的星空时,对于艺术对于美的向往就被写进了我们所有人的基因里。或许当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将狩猎得来的一头牛画在岩壁上时,热爱艺术就成了我们的一种本能。艺术是方方面面的,它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无论是建筑还是绘画雕塑,甚至我们的语言和行为都可称得上是艺术。
对于我个人来说,艺术是我真正的引路人。当我十年前接触到艺术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艺术能带我一路成长,走进清华大学。曾经在香港演出,其中有一场是专门演给那些贫困地区小孩子看的,他们家境困难,买不起乐器,也买不起颜料。当时的一位香港议员有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不是艺术的引领,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很有可能长大后就接触毒品、黑帮,最终走向堕落。确实,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引领一个人走上正确的道路。阅读过《艺术的故事》,让我通过这本厚重的书感受到了艺术厚重的力量。我想说,艺术对于我的改变,不是表面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一幅画摆在你的面前,它不会让你突然就变成一位优秀的画家,而是在潜意识里给你愉悦,告诉你这就是美,让你下一次再看到另一幅画作的时候,忍不住再多看几眼,就这样,美被植入我们的心中,我们也开始了向美而行的道路。
邱勇校长在开学典礼提到的向美而行,正是想告诉我们,在大学的四年里要让艺术引领我们走着正确的道路。向美之心我想不仅是在艺术博物馆里培养出来的,更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虽然我们都是理科男,但是画出一幅严谨精密的图画,这也是美,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后,我们也能感受到人性之美。《艺术的故事》不仅是简单地讲述艺术的历史,还是让我们在艺术的发展史中认识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哲学智慧,培养出一颗向美之心。
希望在将来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与大家一同分享艺术的魅力,一同向美而行。诸君共勉。
作者简介
刘昊,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第八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动力与航空大类汽车系车辆工程专业。现加入清华大学学生交响乐团,曾在高中连续三年获得“希望之星”称号。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你们很幸运,能够在北京八中这样一个美好的舞台,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度过你们人生中最幸福难忘的三年。
希望各位能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活出你心中最好的自己!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社科学院
马千惠
2017年暑假,我带着邱勇校长赠送的这本《艺术的故事》,完成了一场欧洲之旅,途中有幸一睹了柏林墙的风采。遍布于并不高大的砖壁上的,是无数德国艺匠在那硝烟弥漫、暗潮汹涌的年代留下的政治画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戒备森严的死亡地带,连夜创作涂鸦,那是政治铁幕压不倒的艺术筋骨,是冷酷刀锋劈不裂的血脉和脊梁。
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艺术火种的传播。事实上,艺术风格的演进也有规律可循:埃及人通常严谨刻画现实存在,希腊人大画他们双眼所见,而中世纪后,画家则通过各个侧面来表现情感主题。那些从实际功用中剥离出来,保留在现代艺术中的,其实是一种不被生活限制,却从生活中衍生滋长的情怀。艺术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生活方式,它植根于我们的时代,渗透进我们的骨血,塑造着我们的生命。
众所周知,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并非原封不动地沿袭希腊、罗马传统,而是唤醒深藏于个体心中的人文精神。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场独特的文艺复兴,来源于我们自身,更来源于社会的每一个细微角落。
高二下半学期,我的母校北京四中组织我们去河北贫困山区的初中支教。那里的孩子鲜有机会受到音乐美术课的熏陶,就连语文课堂上的朗读也是机械冰冷。这让我吃惊,更让我痛心。贫困的环境、落后的教育压制着孩子们的天性,而班里通常有小半数的孩子要辍学回家务农。我深知自己的力量太过苍白,但还是毅然决然地与同学商量出了一个方案:脱离固有的课本,引领他们发现方寸之外的美好。
记得那个阳光普照的清晨,我站在讲台上,从汉字艺术的起源开始,为他们讲解了“华”和“夏”的字形与含义,挖掘那份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学。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眼中跃动着前所未有的欢欣和热望。
于是,我们又编写印发了诗歌、戏剧等材料,为他们示范朗读和表演。我从既定的话题“战争”延伸开去,讲《兵车行》中对和平的渴望,讲我们学校根据历史改编而成的话剧剧本《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乱世亲情。由此,我推及现世的生活,告诉他们要勇于追寻,苦中作乐,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而孩子们的改变也令我醍醐灌顶:课间路过他们的教室,我总能看见那些练表演、读诗歌的瘦小身影。临别前,一个班三十四颗纸折的爱心,也成为了这段时光永久的纪念。
我多么想把追求至美的种子深深扎进这个闭塞的乡村,用那不可阻遏的强壮根系凿开大山,凿开这片笼罩于灰色穹顶之下的贫瘠土地!我曾以为培育艺术灵气,会像在荒原上放一场大火那样艰难,但事实向我证明,艺术萌芽已经深刻地包蕴在他们心中,等待挖掘和关切,等待复兴和重生。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一篇《我叫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轰动。不忍卒读的生命之书中,无论单调或是困苦,都贯穿着她对文学的热爱。正如贡布里希所说:“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并不在于它的题材,我们不应反对那些来源于平淡的作品。”
没错,艺术并非那流于表面的风花雪月。作家林贤治曾写道,“美丽的是灵魂,不是风景。”因此,值得复兴与唤醒的,不是我们已然获得传承和发展的文艺作品,而是一种让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纽带。它是美,是人文,是情怀更是灵魂!
欧洲之行中我也看到了罗马的万神殿。它矗立于老城区,是唯一一座历经两千载岁月仍然屹立不倒的古罗马建筑。我们的文艺之魂也就像它一样,在静默中凝视着世界的变迁。而我们,即使面对沧桑战火或是贫瘠困苦,也要守住它、修复它、传播它,让更多人拥有接触美、接纳美的权利。
邱勇校长在开学典礼“向美而行”的讲话中,提到欣赏艺术之美、感受科学之美、追求人性之美,我想,这不仅是清华的文艺复兴,也是我们这群莘莘学子所肩负的使命。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人,应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因为在清华园外还有无穷的人们与我有关,更因为在这片热土上,艺术无尽,大美无疆。
作者简介
马千惠,女,毕业于北京四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大类社会科学学院。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称号,“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全国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北大“培文杯”作文大赛决赛二等奖。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紫荆记忆,玉兰情怀,都需要一片赖以生存的净土。愿你们永远传承四中的人文底蕴、艺术追求,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将责任内化为信念。愿你们在现实与理想的交汇点上取得平衡,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当中国艺术遇上《艺术的故事》
社科学院
贺斯泉
今天我想说一说我在看完《艺术的故事》的一个遗憾。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寻找和中国有关的艺术作品是我本能的反应。可是翻来覆去,读完全书,却有且仅有第七章,与日本和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共同挤在第15页中,短短篇幅就囊括了“从公元2到13世纪”的全部中国艺术。
虽然贡布里希告诉我们,本书主要讲西方艺术发展,东方艺术仅仅是举例对比。可我仍然不太服气,中国从来不缺少令人啧啧称奇赞叹不绝的艺术品。就算仅仅是作为一个参照,留给中国艺术的篇幅也还是少得可怜,以至于我只能在7幅图的空间里感受一千年的艺术。难道是中国的艺术作品很少吗?难道是中国的艺术作品审美价值很低吗?难道是我们的书法国画篆刻皇家宫殿江南园林,不能体现艺术的多彩和辉煌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反复地翻看那几页,直到给了自己一个勉强满意的答案。审视我们自己的艺术作品,我突然觉得,千百年的中国艺术品似乎长着同样的模样。一千年之前我们的古人在用毛笔画山水,一千年之后的我们还是在用毛笔画山水。汉唐的宫殿是飞檐斗拱的梁柱式木制建筑,明清的宫殿还是飞檐斗拱的梁柱式木制建筑。也难怪贡老先生只用15页就可以勾画出一个鲜明的东方艺术参照组了。
我的书法老师总是和我说:“书法书法,重在一个‘法’字。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古人怎么写自有他的道理,你照着他临摹就是了。”于是我们看到,历代书法家都将“古意”作为创作的最高标准。甚至直到明清,碑学和帖学家们仍然在追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的脚步。中国的艺术一直在朝着追溯过去的方向努力。
地球的另一端,西方的艺术家们则走在另一条道路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千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脚步在永无止境地前进。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家们一旦画天使、画耶稣,就一定要在他们的脑袋上加上一圈光环,严格地按照原则绘画,文艺复兴时期则盛行表现自然表现个性的创作思想;从哥特式建筑的冷峻震撼到包豪斯建筑的功能主义,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不同的流派、技法和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当中国人仍在师法古人的时候,西方的艺术家创造出了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界。和中国相反,他们的步伐一直在追随着前所未有的新颖。
这样两种思想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两种文化对于艺术的不同诠释。但既然现在我们已经走出国门,仅仅学会欣赏一种艺术就远远不够了。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世界的碰撞,汉唐的艺术不断蜕变成长。通过海上贸易与西欧和伊斯兰世界的碰撞,明清的艺术焕发着新的生机。然而,抱着“天朝上国”观的我们仅仅将外来的文化视作游戏,从未予以正视。于是我们封闭了,落后了。到了今天,当我们面向的是世界,是未来,就更应该主动追求文化与艺术的碰撞。
邱勇校长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艺术和自然之美,那么这不仅是王羲之的美,也应该是莫奈的美;不仅是故宫的美,也应该是巴黎圣母院的美。艺术家徐冰按照字母组成单词的方法将汉字的偏旁部首毫无规则地重新组合,用几千个像是字又不是字的符号写成一部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却打破了人们对于汉字的惯性思维,用一部“无意义”的书传达着他对于汉字文化的理解。我们又何尝不能像他一样,摆脱艺术的惯性思维,从古人留下的树荫中走出来,添一点世界文化的佐料,点一把大胆创新的火呢?
我期待着有一天,当中国的艺术家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时候,中国的艺术会在世界上占据更为瞩目的位置。到那时,如果《艺术的故事》有续集,我们将看到作者给21世纪的中国艺术家们留出两个章节、三个章节甚至更多。我们也将真正践行校训中的四句话:“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作者简介
贺斯泉,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曾获十一学校校长奖学金、方圆奖学金。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大类社会科学学院,获2017年清华大学新生演讲比赛冠军。
母校寄语
“十一”是理想主义者的天堂。清华是实干家的乐园。是“十一”教会我铭记对自由与独立的不懈追求,是清华真正让我理解校训中“做一个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社会栋梁”的深切含义。愿“十一”学子都能肩负起学校对诸位的期待,努力前行。尽心力,成败休计。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从“写实”走向“写心”
社科学院
黄语琦
我想,大部分人一开始欣赏艺术品,都会不自觉地把“像不像”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例如,一座雕塑形态是否逼真,一幅油画是否丝毫不差地还原了自然本身。而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像不像”并不是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画作不等于照片,我们欣赏的是艺术,而艺术则只是艺术家而已。同样地,19世纪的人也会经历这样的认识。印象派的诞生,则是整个艺术领域对这一认识走向成熟的时代。
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提到,19世纪时,西方艺术界“官方认可的艺术”和一部分艺术家认为的艺术第一次产生了公开的冲突和分歧,所谓革命由此而生。德拉克洛瓦拉起了大旗,反对学院派苛求“精确”、强调“正确”的艺术,他不再追逐细节而是关注母题的整体;法国的库尔贝则继承米勒的“更真实、更自然”的作画方式,不再将农民等普通劳动者摒弃在题材之外,“现实主义”诞生。
读至此,我开始细细品味现实主义“一丝一毫也不偏离原则”的绘画方式,说简单一点,就像我们的素描,作画对象很朴实,但是却有一定局限。现实主义传达的更多的是清清楚楚的现实,即作画者的“完全思想”,留给欣赏者的思考留白并不大,例如《邂逅》的画中库尔贝自己站在那里,那他就是站在那里了,穿了什么衣服,马甲上有多少扣子,事实如此,无须再多想也无法可想。我们看到这样的画作,有共鸣的机会也许会很少。
但当印象派逐渐产生,这一点就大不一样了。
相信眼睛而别相信先入为主的规则,是马奈和他的朋友从程式化的、千篇一律的素描中领悟到的道理。那些经光影变幻在头脑中融合后呈现的神奇画作,和传统的格格不入,保守艺术家拒绝承认他的画,在沙龙中也不予展出。但是我认为,这是艺术家开始由“写实”迈向“写心”的大道。他的《隆桑的赛马》,乍一看是一堆反复错乱的线条,实际上却完美地反映了赛马时那一瞬间的冲击力和美感,它反映的是艺术家的感官、艺术家的心。
又如马内的好友莫奈著名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他相信那些光线交错和蒸汽烟云的效果才是最美的。不选择“如画”的母题,而是捕捉令人心动的瞬间,这是印象派在发展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风格,我想这也给印象画造就了更多的可能性,是它一种独有的魅力,我们期待作家下一幅画会将什么样日常的,我们从没发现的角度的美铺展在我们眼前。
而后印象派发展到雷诺阿,他的“速写化”并不意味着轻率,朦胧了细节反而更有富有生气的美感。画中的女子在阳光的氤氲中,让我们的视线凝集,后面的人物虚化做背景,显得整个舞会的景深很大,也给我们增添了无限想象。
我想,观之印象派的开源,首先告诉我们的是:艺术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不是由官方所谓的名家写就的,而是探索者他们开拓的孤独之路。
而更重要的还有,这条艺术家们从“写实”走到“写心”的大道,同样适用于我们如今的现实。有时候,不论是写文章、绘画、做研究,我们追求真实的、统一的标准,反而会让我们的头脑被束缚。不断地靠近完美的实际,的确会让我们赞叹其精准,但是会失掉一些展示并释放自我的机会。在生活中,不妨让心更自由一点,遵循头脑中那一瞬间的渴望,就像《隆桑的赛马》中马奈画出的万马如云奔腾不息,恣意舒畅;莫奈《印象:日出》中迷幻而朦胧的色彩、《威尼斯大运河》远景中河上的波光。
我为何偏爱印象派,原因正在于此。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论是学习什么,实践什么,不必要一味地遵守传统和现实,其实脑海中每一次一念闪过的灵感都是别样的风景,抓住它然后将它变成自己的独特印记。从内心做自己,秉持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观,也许反而会收获更让内心欢愉、更容易共鸣、更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简介
黄语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北京市第八中学,曾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参与并录制“对话2017北京市优秀学生”节目。
母校寄语
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科学的世界里闯荡?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文学的华章里穿梭、流连?
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年轻就是资本;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我们有犯错的可能;青春的诗与酒,当趁年华纵歌!
那么,我只有一句话: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中世纪艺术:“功利主义”的悲剧
数学系赵之力
可以说,中世纪对于欧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梦魇:彼时的西欧大路上,教权横行,人权受辱,皇室子弟为皇位的争夺手足相残,“十字军东征”令欧洲民众陷入水深火热……
在这一黑暗年代里,艺术也没能幸免。然而我以为,对于中世纪艺术的悲剧,不能完全归咎于时局之动荡。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20世纪上半叶同样经历了一场浩劫:从世纪初的“一战”,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40年代的“二战”,再到之后的朝鲜战争和美苏冷战……但就在这样一段动荡岁月里,瓦西里·康定斯基、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样的艺术大师们却纷纷涌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现代派。同样的动荡年代,却在艺术成就上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毕加索有一幅著名的画作《格尔尼卡》。作品乍一看并不算美:歪曲的线条、混乱的布局、粗犷的笔墨……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和谐感,并不像中世纪的画作那样勾勒清晰、轮廓鲜明。但倘若细细观赏,我们不难发现,其浓重的色彩下蕴含着一种悲愤与扭曲。而当这种内心的情感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作之上,其中透露出的无限之真情,又怎能不令人动容?
正如导论中那句名言一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本身不过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而其根本乃是心中的真情。勋伯格是现代派交响乐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十二音体系因其极度不和谐而屡遭排斥,他本人也被音乐会主办方贬损为“票房毒药”。然而,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音乐史甚至艺术史上的伟人,因为他的作品无比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全人类精神上的苦难。韩愈曾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艺术便是艺术家之“鸣”,其所以“鸣”,是为其心中之“不平”,是灵动深处最真切的回音。
反观中世纪之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那里面的人物一个个显得有些生硬、呆板,很难给人以“美”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应该说,这与中世纪时期的教会将艺术作品作为宗教传播的一种通俗形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便失去了其作为“表达内心真实呼声之载体”的基本作用,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宗教传播之工具。这就好比我们今天所用的教科书一般,其固然有着较强的功用,其中的佼佼者,也可以称为不折不扣的杰作,但是,它却难以被称为“艺术”。或者说,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其本身却很少有艺术价值。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到艺术被寄托在景物和真实之美的时刻来临之前,中世纪的艺术都笼罩在“功利主义”的阴影之下。其中缺乏人类真正情感的流露,因此也未免显得单薄而乏味。如果说,生活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中世纪艺术的悲剧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我们不论做任何事,说何种话,都要以内心的呼声为基本准则和参考。当然,人的行为必然难逃目的性,但是如果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目的,以至于反而逐渐取缔了应有的真实,那就未免有虚假客套、矫揉造作之嫌了。
最后,固然中世纪艺术有其固有的局限和弊病,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物质实在都是时代发展下的特定产物——存在即是合理。在我们评判不同时代艺术之好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每一个能够流传至今的艺术流派、每一幅保存至今的艺术作品,都足以赢得每个人的尊敬。
作者简介
我叫赵之力,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数73班的班长,系足球队成员,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本人深切地认同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笃信追随者。此外,我兴趣多元,涉猎广泛,尤其热爱阅读写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此番阅读《艺术的故事》,使我对于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加深了我对于艺术领域的兴趣,提升了我的文化修养,让我受益无穷。
母校寄语
在北京四中度过的六年令我印象深刻。我的灵魂在那六年里得到塑造,我的人格在那六年里得到构筑。在太液池畔追随过的一位位师长,以其渊博学识给予我一份份触动;在皇城脚下邂逅过的一个个同窗,以其德才兼备带给我一阵阵熏陶。啊,四中!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品味生活,如何修炼自我,如何堂堂正正地去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当那洁白的玉兰在阳春三月里傲然盛放,纷飞在那如洗碧空里的片片花瓣之于我,是德行的沐浴,是修身的涤濯!白驹过隙,岁月匆匆,纵使无数已然泛黄的往昔在脑海中逐渐模糊,我心中那株早已深深扎根的白玉兰,却永远永远不会凋零。生命不息,玉兰不落。四中,你将与我的生命常伴常存。
学会欣赏每个时代的美——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水利系胡博韬
我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欣赏以及铭记那些美的事物。当我们祖先开始不断追寻美的征途,“艺术”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而当我们回头审视那些古老的艺术作品时,却不难发现有些作品显得可笑而荒谬,它的构图、色彩、细节统统与现代人们的认知大相径庭,可这样的作品为何仍尊为艺术?我想《艺术的故事》能告诉我们答案。
从书中的第一章开始,作者贡布里希便带领你穿越到史前和原始民族,然后顺着时间的脚步,缓缓向现今走来……很自然,当看到史前的岩穴壁画,人们大多能理解当时人类绘画与生产工具的局限性。即使那些看似小孩涂鸦的“作品”也能为人们理解。而到了古埃及,当我们看到躺着的树木、浮在水面上的鱼、扭曲了无数道弯的人体时,不免感到怪异与荒谬。但是,作者向我们解释了当时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通过绘画把一个物体最具特点的一面展示出来,不考虑与眼见是否一致,它是当时的一种观念或是律法。在这样古老的律法中,一代代古埃及艺术家将这种风格运用到极致,代代传承、代代延续。
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绝对无法脱离它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正是因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融合,才孕育出古往今来的一件件艺术作品。
我想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古埃及人作画时的习惯与想法,可能就无法体会到许多世纪以后希腊人在严格循规蹈矩古埃及创作律法和寓变化于规矩之中所达到平衡的伟大,也无法体会到一种在现代看来不足为奇的短缩法在历史中第一次诞生时的可贵。艺术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珍贵而来之不易的。理解这种创新,就一定要理解创新前的艺术。
同样是为人们所不看好的中世纪作品,也并非是一文不值。它们作为不朽的“史书”记录着当时的历史与文化,而那个时代的作品,也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如书中写的:“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到的东西。”中世纪的艺术家不是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而这一方面,他们可能比其他时代的艺术家更为成功。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每一个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才能公正对待每一个时代的作品,而不是仅凭个人的好恶去判断。
感谢贡布里希给了我审视艺术的一种全新视角,他告诉我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喜好的艺术作品,但这与理解、欣赏其他艺术作品不相矛盾;他告诉我艺术的故事很长,一辈子都讲不完,我们在探索艺术的世界中时时刻刻都有崭新而振奋的新发现;他告诉我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件艺术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它们都是美的。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学会欣赏每个时代的美,然后会发现,这世间如此美好。
作者简介
胡博韬,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能共同在一七一度过中学时光,是你我的幸运。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更多可能,你会收获与老师同学的一份份深情厚谊,你会用自己的汗水与激情诠释自己独一无二的中学时光。六年的中学时光很长,禁得起你一次次尝试,给你试错的机会;六年的中学时光也很短,短到眨眼间你便挥别母校。无论如何,请坚定自己进入一七一时的初心,不要停止自己努力与勤奋的步伐。真正的幸福在于发现自己的青春是如此努力,你的青春,会因你现在的付出与尝试而精彩!
一个艺林散步者的随想
新雅书院
王天瑶
我喜欢漫步在自然的丛林中,同样喜欢漫步于艺术的丛林。走过博物馆中如林般庄严陈列的艺术品,也从艺术的过去走到它的今天。阅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便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散步。散步的时候适合思考,当我们信步于熟悉的风景中时,思绪往往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天边。
散步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就像卢梭那样,而欣赏艺术、理解艺术史也往往是一个孤独地和艺术家交流的过程。而作为一个艺术的观赏者,甚至一个艺术史的参与者,我绝不是孤独的——古往今来,艺术真实地存在于所有人的生活中,塑造着我们的审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在我们今天称为“艺术品”的事物前驻足观看。但即便那个作品以最完整的面貌被保存了下来,它对于千千万万个我这样的“散步者”来说,意义必然是不同的。一个在拉斯科山洞的岩壁上画下野牛的远古人类也许会心满意足地看着他所画的牛群,为家人不会忍饥挨饿而宽心,而我会对他的绘画技巧感到惊奇。一个埃及人面对一座雕塑,或许会祈祷灵魂能够借此永生,但我只能欣赏那些雕像的简洁和明确。一个中世纪的欧洲人置身哥特式教堂,想必会为宗教故事热泪盈眶,而我大概只会觉得压抑、繁复和陌生了。当一个十三四世纪的欧洲市民观赏到所谓“国际式”绘画时,大概会觉得精美绝伦、心向往之吧,我只能表示尊重和理解。梵高的同代者把他的作品贬为“漫画”,相反,如今的我们却喜欢其中生命的狂热。
在回忆这些遥远的同行者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与艺术相处的方式。这是我最关心的地方。而贡布里希曾在采访中说:这本《艺术的故事》探讨的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抛开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观念不谈,我这样理解他的话:艺术家是社会的,艺术作品是美学的。故而艺术的故事就是社会与美的故事。如果一定要在连绵的历史里找出一个点,作为一段艺术故事的起点,那么我会把它选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孕育出一个富有天才的艺术家的时候。这下一切都好说了。他会创造许多非凡的作品,使艺术越发辉煌,为下一代的艺术家指明前进的方向。然而这个单向的故事仅仅是我所认为艺术故事的一半。优秀的艺术作品被我们的这些遥远的同行者观看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并塑造着我们对美的理解,甚至改变着我们在方方面面的看法和喜好,进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知道,所谓“如画的”风景曾经专指与洛兰的画相似的风景。那些发现了自然之美的人该是多么惊奇!我还认为,我们把什么样的景象是当成是“风景”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美术影响的。我们审美的眼光是受那些艺术家看世界的眼光影响的!而审美对一个人的生活影响是那么大,例如他会在哪里居住、如何打扮自己、养什么样的狗都与审美有关。对美的理解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选择,默默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进一步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和人生整个的看法,或许还会左右一些人的命运。美不仅是社会的精神追求,更是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尽管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一点。因此这后半段的故事也应该被我们重视。更加特殊的是,我们难以为一段艺术的故事找到一个确定的终点,因为人们接受一种新的艺术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并且那些经典的艺术品对于人们的审美的影响是持久的。例如米开朗琪罗在世时长久地享受着他的盛誉,而梵高却在默默无闻中离开了世界;再如欧洲人在时隔一千余年后仍旧感动并认同古希腊、罗马人的艺术,从而有了文艺复兴。
终于,在千千万万人之后,我也走到了艺术的面前。我们渴望一种“艺术的”人生,希望“向美而行”。可是,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的”人生?什么是美?我又该怎样过美的生活?这些问题对那个拉斯科的远古人来说,想必不如对我而言更复杂。因为我是21世纪的人,我所漫步的这片艺术的丛林似乎更加林木葳蕤,也更加烟霭迷茫。今天,艺术的森林快速地生长着,一棵棵奇异的树拔地而起。我们的艺术家热衷于变革,期望以自己的方法解决艺术的问题。但是,“机械时代复制的艺术作品”似乎拒绝呈现给我作品的灵光,贡布里希也希望我们去欣赏原作而非印刷品。另一方面,诸如蒙德里安的《红、黑、蓝、黄和灰的构图》、达利的《面部幻影和水果盘》这样的作品又如一个个谜语,把美藏在画的背后。
或许,我没有必要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作茧自缚。别忘了,我只是喜欢在艺术的丛林里散步。散步是轻松的,那时我的身体不为琐屑的事务所累,精神亦是想多自由、便有多自由的。我们不会期待在散步中获得某种重大的收获,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切可能的发现都是惊喜。在艺术中的散步,我也希望不失掉这种自由和坦然。我想,我大概也被所谓“大写的艺术”唬住了,而忘记了在之前的散步中看到的那颗星星——艺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艺术是平凡的,因为纵然艺术家有非凡的天才,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人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以绘画为例,为了景深错觉,就必然要放弃一部分色彩的赏心悦目;为了表达心里的感受,就需要失掉一部分的写实;为了追求真实,就避不开舍掉孩童般的淳朴热情。我想,杰出如塞尚也没有自信说自己能把持好这个精致的天平。然而,艺术又是非凡的,因为优秀的艺术家们从来没有放弃解决这些难题,他们尝试于混沌中追求和谐,于有限的尺幅中追求无限,把真、善、美结合起来。在刚刚我问出的这些基本的问题上,在我们所有的这些遥远的同行者中,或许会有许多人得到类似的答案。艺术在变,可是许多重要的事情是不容改变的。因此,我想要平视艺术,理解艺术,进而喜爱它。
话说到这里,似乎我这个现代的拉斯科人又拾到了一颗星星。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类的一种于混沌中求和谐,有限中求无限,统一真善美的行为。什么是“艺术的”人生?当一个人尽力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有这样的追求时,他便拥有了艺术的人生。但是,什么是美?如何过美的生活呢?别忘了,教会我们审美的是艺术家。我是这样想的:本来没有美,当第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让人们享受,得到人们的认同时,便有了第一种美。在生活中寻找和模仿那一种美,人们便有了美的生活。而艺术家是怎样发现那些美的呢?他们必然是用着一种异于我们的、全新的眼光在看着我们的世界。于是,美是让人们从感官上一下子得到持久的精神愉悦的东西,当一个人懂得欣赏艺术,尝试用新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时,他便有了美的生活。我不会像贺加斯一样尝试去定义、规范艺术和美,我不过谈论了一种可能的理解。
这场随性而至的散步到这里,已经长得让我们都感到疲惫了。这便背离了我追求轻松与享受的本意。在遥远的星空底下,我要回到家里睡上一觉,准备来日再次信步艺林。
作者简介
王天瑶,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曾获2017年清华大学新生奖学金,北京市十一学校第六届方圆奖学金。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我们都曾孤独地眺望操场后的那抹山色,我们都曾在操场上跑得大汗淋漓后静下来看那片遥远的星空,我们见证过同一棵树的茂盛与零落,我们都曾成为夜里的一盏孤灯。我们有着共同的约定——志远意诚,思方行圆,我们有着共同的守望。所以,当你疲惫或失落的时候,你应明白你所在的这个校园里,无数的奋斗曾经上演;而当你成功时,你也应明白自己只是母校荣耀的星空里小小的一颗。
祝我们都将学有所成,勇于担当。
我们看待艺术的三种态度
新雅书院
张子暄
翻开《艺术的故事》,我想,这本书究竟能带给我什么?或许是教会我如何欣赏艺术。我想我需要一些美学的理论来支撑和帮助我去欣赏,于是我想到了朱光潜先生。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木商看到的是古松的使用价值,判断它是好是坏,爱它或是恶它,求它或是弃它;植物学家则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它科学属性,看它的树叶边缘锯齿的形状,从科学角度追因寻果;画家却只管审美,不计实用,不求因果,挣脱了意志与抽象思考,依靠“直觉”获得美感经验。
这里的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和审美态度正是我们认识一件事物最常有的三种心态,对于艺术也不例外。
我们还记得,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艺术被视为服务于原始部落的神怪仪式、宣传古老宗教意图的工具。因此,对于艺术品来说,重要的不是美不美,而是它能否发挥作用——于前者实施法术,于后者是震慑信徒。对于艺术的这种态度不得不说是实用且功利的。
古希腊人使用的短缩法、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的透视法都将精确的数学计算引入绘画创作领域,曼泰尼亚的湿壁画《圣詹姆斯在赴刑场的路上》将透视法运用得精准自如,使画面立体丰满。这种力图还原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做法正是科学态度在艺术发展中的体现。然而,贡布里希在书中写道:“我们绝不能忘记艺术和科学完全不同,我们记得中世纪画家不理解正确的素描法,然而恰恰是这个缺点使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在画面上分布形像,形成完美的图案……”可见,科学的态度不是艺术所希望看到的人们对它的终极态度。科学与艺术两只眼,他们相互影响却绝不等同。
16世纪初雷根斯堡的画家阿尔特多夫尔的一幅纯风景画,一反中世纪画作不可避免的世俗或神圣的主题,它根本不叙述故事,也没有人物,仅仅画出风景作为田园场面的环境,这反映出,绘画技艺本身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时,这样一幅仅仅表现作家对美丽景色喜爱的作品才得以存在。
这是一种对艺术的审美态度,因为它不计较实用,也不运用抽象的思考,仅仅使用作家对于美的直觉。
我认为,这种审美态度也是贡布里希所想向我们传达的。导论里他将鲁本斯和丢勒的两幅肖像画进行对比,他说:“如果我们抑制对丢勒画作一见之下的不快之感,也许能大有收获。我们很快就会领悟,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不在于它的题材……”这正是在说,在脱离了现实判断、实用主义的羁绊,使作品和现实拉开一定距离来看,题材在现实中的善恶似乎已经不再重要,直到这时,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贡布里希所讲的写实绘画的演进史,或许正是人类走向审美的精神史。
作者简介
张子暄,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文科实验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二附人文自主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也塑造着你们。
请珍惜在二附的每一堂课,珍惜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
也愿你与美同行,愿艺术浸润你的品格。
二附一心,
清华等你!
理工科学生还需艺术
机械系
蔡泽坤
回想当初,拿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我们,一定是满怀期待地翻开了邱勇校长为我们推荐的入学第一本书——《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为不曾接触过艺术的人们所写的一本艺术史,书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配合上丰富的图片,为我们叙述了艺术从起源到现代的转变,用多幅作品的对比与一则则艺术家的故事为我们展现出了不同时代艺术家们的内心历程。
但是,在翻开这样一本厚重的书籍时,我的内心总会有这样一种发问:我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作者在写作当初就已经有了答案——希望读者能够接触艺术、理解艺术,而不是因为对艺术过于陌生或是没有感觉便与之疏远。那么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解答,我们需要如何去理解呢?
理工科生一直以来跟数字、公式打交道,看似与艺术没有丝毫的联系,这连理工生自己都承认这一点,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设备都是看起来冷冰冰的塑料盒子。那么在现代又是如何呢?大家现在就可以环视一下四周,不难发现我们接触的机械设备早已经没有那么粗糙硬板,逐渐走向了符合大众审美的风格。
在这方面首次将机械技术与艺术融合得恰到好处,以至于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审美走向的企业是苹果公司,当时的科技公司中只有乔布斯的设计团队地位反常地高于技术团队。乔布斯在产品设计中贯穿了极简的设计理念,将人体学和现代化的设计融入机械,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制高点,让全世界看到了将艺术与机械结合所迸发出的无限魅力。
或许,不光是在艺术上,从更宏大的角度上看,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艾斯林格的著作《极简设计》中提到:“苹果公司的设计团队与技术团队经常在讨论一个新的设计方案时争吵,因为技术团队在当时没有办法将他们的硬件设备塞进设计团队制造的壳子当中。”
当然,也有不少人发问理工类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人文学科。这样的问题全世界也都在寻找答案。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在Quora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假设你是一名程序员,你打的代码仅仅是一些二进制的数字,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只有当你的程序被其他客户使用的时候,才是你这些代码产生价值的时候。程序员要明白客户的要求,不然即便你做出了应用程序,但是人们难以使用,或者根本看不懂,那么依旧毫无价值。这就需要程序员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因为客户想要的是像“愤怒的小鸟”“推特”“相册”那些能够真实帮助到他们的,让他们能在生活中用这些程序去休闲、社交和回忆等,而这些内在的心理需求却是客户在描述过程中所不能明确表现的,需要程序员具有人文素养去体会。并且,任何项目工程都是需要团队合作,若是你有一个非常绝妙的想法,也是需要在团队面前表达出来的,那么如何表达,如何处理团队间的事情,也依靠你的人文素养,不然一个再好的点子最后也是会被浪费掉。
列举了不少例子,最后回到《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来。书上说:“每一幅有意义有价值艺术作品都饱含了艺术家内心的流露。”我是这么理解的:艺术家是在用艺术进行表达,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人们通过品味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境,产生了内心的共鸣。那么作为我们理工科生来说,设计制造一个机械产品,编写一个软件,也一样是需要表达些什么,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我们是赋予了这作品如何的精神。就像乔布斯一样,将他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信仰,映射到了每一款他负责的产品和服务中,为人们所知,为人们所用,为人们所享。
作为理工科生,确切说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要能够突破理工学科的局限,向着更高的一层境界进发。我也希望所有理工科生,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生活中多一点艺术,丰富理工科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也许是邱校长送给我们《艺术的故事》的深切用意吧。
作者简介
蔡泽坤,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正值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华,一定有各自独特的想法。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勿忘初心,并坚持下去,成就一种生活,抑或是事业,都会让人生添色不少,成为自己独特的财富,谨此。
《艺术的故事》与生活
航天航空学院刘恩泽
毫无疑问,《艺术的故事》是一本绝妙好书,无论是在内容的丰富、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指导人生活的准则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个人较为喜欢研究其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就像寻找“空中楼阁”在地面上的投影,让人能产生想接近它的想法,这样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
第一个例子是书本第28/29页的两幅图。左一幅是一幅画,描绘了马奔腾的动作,很有气势;右面是一幅摄影作品,真实地描绘了马在奔跑时的特点。经过仔细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并不能在右图中找到一幅图,其动作和左面图画中马的动作一致。这也就是说,左面马的动作是完全错误的。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每当我们看到这类图,我们并不会感到有任何不协调之处。有人把摄影作品中的马画到图画中,反而被人指责不会观察。这是多大的谬误!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了谬误,对正确的反而加以批评,如此的惯性思维令人震惊。与此同理的是一些汉语词汇的音调改变,字典、辞海的修订人员不断屈服于人们错误的读法,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原本设立有理有据的读音,不仅造成了几代人学习读音不同的混乱,还丢失了一门语言最起码的尊严。
第二个例子是第61页的《赫米尔肖像》,扁平扭曲的肖像,眼睛、胸腹朝前,头和脚偏向一边,还画成了两只左脚,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可是,如果了解了其中深意,我们的观点一定会改变。他们作画的目的是进行一种类似祭祀的活动,需要把人用艺术家认为的最完整最美观的方式,把他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展示出来,而不是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美观。有一个笑话可以做证,一个画家去乡村写生,村中女人和他说:“如果你把画的牛带走,我们以后靠什么生活呢?”欢笑之余我们需要思考,可以看出普通人并不能分辨实物与图画的区别,这也更加佐证了前文的观点。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先行条件,不能只根据一些现象做判断,那样很容易犯无知而且低级的错误。就比如我们不能认为那时的艺术家分不清左右脚,而是应该理解为他们的信仰使然。
第三个例子让我们放眼中国,这里谈的是中国的山水画。与外国人的实物写生不同,中国的画家首先要学习前辈大家的画作,然后还要自己观察生活,自己体会大自然的精神,才能够画出优美壮观的山水画。虽然艺术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但我还是更欣赏中国画家的这种方式。学习时,需要强大的悟性;观察生活时,又少不了敏锐的观察能力;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时,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丰富的想象力。集这三种优秀品质为一身,这样的画家怎么可能画不出气势开阔的作品?
最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创新。以225页的佛罗伦萨主教堂为例,建设它之前,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尤其是艺术家们渴望与陈旧的观点告别,而用新奇的观点、创意的想法代替社会文化艺术。于是这件极富创造力的作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这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引领了今后几百年的潮流。从这个故事中,我有很多的思考。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它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上,他们的共同进步让人类社会焕然一新;新奇的想法往往需要实践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布鲁内莱斯基创造的年代需要创新,所以有了创新。即使没有布鲁内莱斯基,可能还有另外的杰克约翰代替他的位置,引领潮流。而看现在,21世纪,正是一个创新爆炸式增长的年代,不管过了多少年,提创新二字永远不会过时。我们的时代需要创新,我们就应该创新。我们清华学子,更应该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以天下为己任,在正确的年代做最好的事,为祖国的发展尽一分力量。
《艺术的故事》给我带来的思考,远超人生中看的任何一本书。与艺术同行,不会孤独。
作者简介
刘恩泽,男,籍贯天津,初中、高中就读于天津市新华中学,在特长级部2014级1班中任班长。高中期间参加过清华大学暑期学校、数学金秋营等活动,在“领军计划”中获得20分的降分,高考以成绩676分进入清华大学数理类航天航空学院学习。爱好相声、曲艺、游泳和足球,是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曲艺队的一员。现在班中担任科技委员和党课小组宣传委员。
母校寄语
致新华中学:
我在高中期间经历了新华中学百年校庆,看到了学校百年来的辉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在新百年里,我祝愿母校桃李满园、再创辉煌。祝特长级部砥砺前行,勇为人先,敢于创新,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学子;继续完善竞赛教育体系,争取在竞赛中多拿金牌。
艺术的追逐人生的故事
社科学院
孙靖钧
打开《艺术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会被第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吸引。开始,我觉得很蹊跷,以艺术为题却又否定艺术的存在。如果小时候的我打开电视看《鼹鼠的故事》,片头就说告诉我们“没有鼹鼠这回事”,那我一定会觉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暴击。那么这句话的用意究竟是什么?随着贡布里希的娓娓道来,我才渐渐发现,他其实想要呈现的是一场追逐美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与美本身怎样并无关系。换句话说,《艺术的故事》是在以一种“我喜欢你与你何干”的魄力歌颂一场艺术家的追逐。从荷马史诗中的克里特岛出发,将尼罗河流域的神迹引向心灵的《出埃及记》;拜占庭将希腊的美冰封了起来,它像颗睡莲的种子,避过兵戎、骗过时间,沉睡千年;直到乔托丢它入水,古莲在罗马人的热泪中晕开千年的绿意,催开文艺复兴的芳芬;高更的恐惧促使现代艺术越过帕特农神庙的石马,又回到了童年的木马;恐惧让艺术诞生,敬畏让艺术纯粹,疯狂让艺术自由生长,理性让艺术回归。这是一首史诗般的交响,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旅程。没错,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的故事。而这艺术的故事中,贯穿的是对美的追逐与对不完美与缺憾的直面与对抗。其实艺术家就是为了不完美而生的,如果大地山川都生来精致,那雕塑家恐怕只能流浪;如果美好能任意流淌,那画家便注定潦倒。这样看来,贡布里希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是艺术也好,艺术家也罢,《艺术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追逐。
把书合上,环视四周,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条追逐之路不止于艺术,更包括生活。宋东野在《平淡日子里的刺》里唱了一句“生活就是这样啊不如诗啊”。生活同样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似乎是为烦恼而生的。小到学生卡又丢了,手机又摔了,自行车又忘了停在哪里了,大到佛说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但我们在感叹人生苦短的同时也得承认,这恰恰是生活与奋斗的意义。如果去乡村支教的人都是为了当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了精神的高度,没有了奉献的无私,那么这十大人物便再难感动世人;如果参加奥运会的所有健儿都必然能摘得金牌,没有了遗憾与虽败犹荣,那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也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如果所有努力的清华人都必然能够拿到特等奖学金,没有了低谷和黯淡,那么这些努力也就少了很多可敬之处。我们总喜欢祝愿万事如意,但如果真的万事如意了,我们便再无战斗的理由。说的好听一点叫作安逸终生,说的难听一点,叫静静等死。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一定不是!
在这个园子里,每个人都会享受成功的荣光,但也难以避免将要经历失败与挫折。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总会发现一些人能够全方位胜过自己。《艺术的故事》当中的追逐精神在这里有另一个名字叫作自强不息。而真正的自强不息,并不在于所谓的全方位胜出,而恰恰在于当我们被全方位胜出时,即使懊恼却仍然坚持不放弃,即使失望却仍然义无反顾地竭尽全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说艺术家的英雄主义是用画笔,雕塑对抗所有的缺陷与不完美,那么我也愿每个清华人皆英雄,但求耕耘,不求结果,做尽好事,不问前程,时刻走在追逐的路上,最终不憾此生。
因此,艺术的追逐精神,将指引我们的人生。而“艺术的故事”,也将成为我们的故事。
作者简介
孙靖钧,男,来自河北省,毕业于衡水第一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大类社会科学学院。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小小关卡。愿大家能用一种珍惜与感恩的态度去过好每一天。在这条充满温暖的路上,播种知识,收获智慧,有人并肩,怀抱友谊。时时刻刻都有风景相伴,最终得到心性与人格的锻炼,真正成长起来,大步朝前去。
《艺术的故事》读书分享会演讲稿
航天航空学院薛翔云
清华大学的育人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这是最早的版本,现在顺序应该是“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但我还是愿意按照由基础到高远的顺序。同样,《艺术的故事》带给我的影响也分属这三个方面。
在知识传授方面,第一是名画的知识。所谓名画,我以前在各种传播媒介上见到过,有些我确实感到画面的和谐,有些却不知所云。在书中,作者详解了这些名画的伟大之处,从作者思想、技巧、布局、色彩搭配和光影等角度赏析,使我将艺术美与感性美分离开来。有些情形,二者是统一的,比如波蒂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人体美掩盖了她身体各部分比例不协调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是作者为了追求轮廓的和谐而做出的牺牲,二者是统一的。在另外的一些情形中,比如丢勒的《画家之母肖像》,画的是画家年迈的母亲,青春年华已然逝去,谈不上感性美,但是,画家试图表现的是他对母亲浓浓的爱,而他表现这种爱所使用的手法,同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感人的艺术美。